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

耶律德光向北而遁,李從璟等人並未如何深追。繼君子都入草原之後,李紹城領五千精騎二進草原,風聲之大足以震動契丹南部草原,此時倘若不見好就收,一旦草原各部認真對待起來,李從璟無法從容應對。於當日夜,李從璟集結大軍,快速南歸。

再度南下並未出現太大挫折,然則半道卻也發現數支契丹大軍在各處遊弋,想來是君子都和李紹城所部動靜已然引起反彈,草原上的大小部落開始主動出擊。不過因有軍情處和嚴密的斥候系統,大軍並未遭遇險境。

直到進入邊境線,倒是碰到一個大-麻煩,一支三四千的契丹騎兵隊伍橫亙在大軍南下的必經之路上,阻塞了通道,若是大軍繞行需繞一個幾百裡的大圈,不僅多費周折,改道之後也可能會出現其他波折。當日夜,李從璟用杜千書之計,採取引蛇出洞之法,以一部在夜半裝作大軍強行突圍,進攻契丹大營,再佯裝敗退,誘契丹大軍來追,使其防線破裂,主力趁機破之,大軍遂得成功進入唐鏡。

返程大軍自檀州進入唐境時,李從璟隨即下令陳兵邊境的各部依次撤離邊線,依照軍令有序集結。

李從璟在草原折騰近月,好不容易方纔南歸,就在衆人以爲李從璟會下令大軍歸去幽州的時候,李從璟隨即而來的一道軍令,讓所有人大感意外。

帥令:大軍主力佯裝南歸幽州,遣派偏師隱蔽行軍,進入營州,向平州進發。

平州,原本歸幽州所轄,是大唐土地,後爲契丹所奪。初,新州防禦使盧文進,在李存勖徵兵與樑朝大戰於莘縣時,其部殺死李存勖之弟李存矩,盧文進遂叛晉投靠契丹,被阿保機授職鎮守平州。這回李從璟要攻打的就是盧文進。

前日北上,作爲大唐使節出使契丹的馮道等人,此時也一道進入檀州。馮道原爲河東掌書記,在李存勖稱帝之後,官拜禮部侍郎,其人以學識淵博、性情平和著稱於大唐朝堂,時年不惑的他是大唐朝堂上的新貴。

此番與李從璟一道出使契丹,馮道的心情可謂一波三折,最初他看李從璟時難免重其武功,不以爲其有文能,這回先是經歷西行,後又突然轉道向南,途中大戰有三,讓他心驚肉跳了多日。進入檀州之後,馮道有意跟李從璟談上一談,但當他前去李從璟下榻之所拜會時,卻被告知李從璟早已不在此處。

“今日申時我與李將軍方纔見過面,這分別尚不足兩個使臣,李將軍竟然‘早已’去了別處?”馮道在門外對護衛此地的林英納罕道。

林英笑言:“軍帥行事向來雷厲風行,若是侍郎大人願侯,便是兩個時辰後軍帥歸來也未可知。”

馮道自然是不願等的,依照身份地位來論,他比李從璟尚高一等,雖然在眼下這世道武重文輕,但讀書人的驕傲任何時候都不會輕變,馮道雖然有心相會,卻還是告辭歸去。

李從璟去的地方是芙蓉鎮,青樓。

離開軍營時李從璟便換上常服,他着衣不喜奢華,崇尚簡潔,此時也不過一襲錦衣青衫而已,腰懸玉佩,頭髮隨意束在腦後,英武之氣外平添幾分瀟灑之態。在丁黑等寥寥數人跟隨下,李從璟跨進青樓門檻,就碰上了迎面而來的老鴇。

因事先並未通知桃夭夭,也未令軍情處成員領路,是以李從璟進樓之後需得自己尋找軍情處藏身之所。這也正是他的目的,意欲視察軍情處的運轉細節。

在大堂轉了一圈,左右看過之後,李從璟便將目光投向了通往後院的那張門簾。李從璟雖然衣着簡潔但卻絕不簡單,首先錦衣就不是尋常人能夠穿戴,而李從璟身上唯一配飾便是那腰間玉佩,其材質如何老鴇火眼金睛一瞟便知,再看李從璟氣度,一舉一動透露出來的大氣幹練,讓老鴇認定面前這年輕人不簡單。這也是李從璟不發一言,而老鴇願意諂笑跟在一旁不停聒噪的緣由。

但當老鴇眼見李從璟意圖去往後院之時,她還是毅然決然選擇了阻攔,“這位公子,青樓上下處處皆美景,定能滿足公子風流,唯獨這後院中沒什東西,公子無需贅行。”

李從璟對老鴇的善意提醒報以一笑,伸手掀簾。

老鴇色變,急忙抓住李從璟的手。她本意是爲李從璟着想,卻不曾預料,她這一舉動已經過線,丁黑等人腳步一頓,他本

人更是一手探出,將老鴇的手於半空截住。

丁黑這一下力道不大,但他身懷百鍊成鋼的武藝,隨意一動都非常人能夠消瘦,老鴇一張胭脂臉瞬間疼得通紅。

李從璟示意丁黑不必如此,掏出一錠銀子遞給老鴇,終於開口道:“還請行個方便。”

老鴇沒有伸手接錢,捂着手警言相告,“小人知公子非常人,公子要行小人攔也攔不住,然則小人還是要告訴公子,前日馬幫小刀爺就是進了這座院子之後,便再沒來過青樓!”她搬出馬小刀,就是要李從璟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李從璟笑了笑,彎身進入後院。

老鴇心中暗歎,老臉苦成黃蓮,勉強跟上。她想起那日馬小刀進入後院後,沒片刻便頭破血流的模樣,心頭不免爲李從璟感到可憐,想到:這位年輕公子生得如此俊俏,衣着穿戴又是如此整齊,待會兒若是變成頭破血流的模樣,不知該多可憐。

李從璟行至半路,後院的門吱呀一聲打開,那位在老鴇眼中無異於小無常的紅衣小娘,從門內露出那張俏生生的小臉。

老鴇已不忍再看,她已料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可惜,這回她錯了。

紅衣小娘看見老鴇眼中的英俊公子時,烏黑的眸子中寫滿驚訝,隨即開心的笑容在她臉上盪漾開來,她飛奔出小院至年輕公子面前,卻沒有一拳揮過來將對方打飛,而是規規矩矩在對方面前下拜,溫順恭敬的行禮,“第五見過軍帥!”

李從璟笑着將第五扶起來,拍拍她的小臉蛋,“又胖了。”

第五姑娘頓時尷尬的手足無措,強自辯解道:“哪有哪有,還是那麼瘦的啦!”

說完,第五姑娘見老鴇一副快被震驚至死的模樣站在那裡不動,擺手道:“大娘,您回去吧。”

老鴇呆呆點頭,失魂落魄一般挪出後院。

在屋中李從璟見到桃夭夭。不同於第五的歡呼雀躍,桃夭夭看起來平靜無瀾,在案牘後擡頭瞧了李從璟一眼,連身子都沒起,在李從璟坐下後,簡簡單單問了一句,“這回欲打何處?”

“平州。”

桃夭夭點頭“嗯”了一聲,就再沒下文,繼續看手上的情報。

李從璟接過第五遞來的茶碗,酌了一口清茶,“你跟我同行。”

桃夭夭將手頭線報看完,隨手收起,對站在一旁的第五姑娘道:“收拾東西。”

李從璟帶領軍情處撤離芙蓉鎮時,芙蓉鎮鎮將才被軍情處人員通知到,鎮將急急忙忙欲要出門送行之時,李從璟卻已來到軍營門口。眼見李從璟人影,鎮將馬懷遠激動異常,行完軍禮之後便不知所措,猶如孩童面對師長。

李從璟邁步走進軍營,望了一眼這位恭敬跟隨在身側邊軍男子。如今正當壯年的馬懷遠入伍已然十數年,從軍生涯中屢立功勳,便是李存審都親口嘉獎過,升任中低層將官之後,如魚得水,常率麾下士卒在契丹入境時主動出擊,每每多有斬獲,少則十來人多則數十人的軍功看似不驚人,但這也是相對而言,放在邊軍,這樣的軍功次數多了分量就極重。

然則馬懷遠打仗雖是一把好手,但論起爲官覺悟來便一文不值,且不言奉承巴結上峰,在軍議時更是橫眉冷眼相對,如此沒少得罪人。年前耶律阿保機率軍南侵時,當時已是折衝校尉的馬懷遠率兩百騎主動出擊其一部遊騎,本是穩紮穩打的順風仗,卻因爲檀州刺史不予以配合、不發援兵及時接應,致使馬懷遠其部在撤退途中,被契丹大隊人馬追擊。之後事不言而喻,兩百騎數次被圍,當馬懷遠渾身是傷回到檀州時,兩百騎已只剩下三十八騎,其中更有三人重傷不治,在檀州城前嚥了氣。

那次之後馬懷遠被貶爲馬伕,餵了接近一年的馬。這回李從璟出任大唐幽雲防禦使,並將在日後與李存審交接,去出任盧龍節度使,他對邊軍的瞭解在還在中原時,就已經入木三分。北上時,因軍情處要將總部設立在芙蓉鎮,李從璟便點了馬懷遠的將,將其從馬廄放出,帶着百餘人出鎮芙蓉鎮。

李從璟輕笑道:“馬校尉從軍十六年來-經歷大小戰事多不勝數,立功卓立邊軍,爲契丹所寒。若論資歷,本帥還是晚輩,馬校尉不必拘謹。”

馬懷遠搓着手道:“軍帥此言何其

折煞卑職,卑職十數年軍功,不及軍帥一戰斬獲,軍帥面前豈容卑職放肆?不瞞軍帥,自聽聞您出任幽雲防禦使,邊軍上下誰人不豎起大拇指讚一聲好?弟兄們都言,有軍帥坐鎮幽雲,契丹蠻賊往後必不能踏足幽雲一步!”

馬懷遠身邊跟着一員小將,滿臉絡腮鬍,一張刀疤臉,雙目亮如燈,身板硬如鐵。他耳聞目睹馬懷遠言行舉止,不甘其自辱,氣得嘴角抽動。

對馬懷遠的阿諛之詞李從璟並未放於心上,進入軍營之後,他看見數十將士正於校場操練,揮汗如雨,其狀奮威,若非其甲冑稍顯破舊,必然令見者膽顫。

見李從璟駐足不前,饒有興致觀察士卒操練,馬懷遠立即上前呵呵笑道:“軍帥入營不及稍作歇息,便巡視士卒操練,卑職佩服!上行下效,軍帥此等勇奮之心必當激勵我等幽雲將士!”

李從璟離開校場,往馬懷遠辦公之所而行,路上道:“嘗聞馬校尉剛正堅毅,從不諂媚奉承,如今也學會了這等阿諛之態麼?”

馬懷遠被噎得一窘,說不出話來,他旁邊那員小將憤然向前一步,正要開口,被馬懷遠一把拉回,朝他一瞪眼,在對方忍氣收斂之後,才滿臉堆笑對李從璟道:“軍帥英明,但卑職這都是俱實而言,當今天下誰人不知軍帥名將之威,百戰軍善戰之名?軍帥以及冠之齡而威震天下,當時當世有如軍帥這般者,也沒有幾人吶!”

進入馬懷遠軍帳,李從璟在將位落座,對站在廳中的馬懷遠道:“本帥至芙蓉鎮不到一日,先見城防工事修繕一新,後見城中秩序井然,眼下再見你營中士卒操練奮苦,可見你不乏領兵之能,而你這帳中佈置,一案一榻而已,由是知你與士卒同甘共苦。馬校尉,本帥至此豈用你阿諛奉承?你雖言辭諂媚,舉止謙卑,然本帥既至,卻沒有全營將士列陣待閱,這不是你不知該當如此,而是你不願如此,如此諂媚便是我這等不喜此道之人尚能識破,你若真要媚上,功夫還得再修煉幾年。”

一席話說得馬懷遠既喜且驚,不知李從璟意欲如何。

“馬校尉,當日本帥之所以免你馬伕之罪,令你領軍出鎮芙蓉鎮,想看到的卻不是你這等三流的阿諛奉承功夫。”李從璟看着馬懷遠,“你可知本帥之意?”

馬懷遠和他身邊的小將雙雙震驚,“是軍帥提拔卑職爲芙蓉鎮鎮將?”

李從璟口吻淡然道:“忝爲大唐幽雲防禦使,選賢任能是職中之事,邊軍需得敢戰能戰之士奮發擊賊,幽雲方能阻擋契丹蠻賊南下,護衛百姓安寧。馬校尉,本帥今日巡營已畢,該言之語至此而盡,望你等不要讓本帥失望。”

李從璟離營之前,原先在校場操練而對他“視而不見”的數十軍士,列陣森嚴,隨着馬懷遠一聲令下而整齊致禮。

馬懷遠愴然有感道:“當日出擊兩百騎中,生還的‘三十八’騎皆在此營,他們都是卑職一手帶出來的兵,跟卑職一樣的臭脾氣。卑職餵馬之時他們也難受待見,之前不知是軍帥提拔,卑職原本想着,這輩子就帶着他們好好活下去……當日兩百精騎啊,皆盡勇武敢戰之士,哪個不能以一當十,其中最小的不過十五歲……是卑職對不住他們!”說完眼圈通紅。

李從璟向衆將士回禮,沉聲道:“你們都是大唐的勇士,是大唐的脊樑,大唐因有你們而能屹立不倒!本帥不能保證你們往後一定能活着,但便是死,本帥也會讓你們死得頂天立地!”

數十軍士聳然動容,紛紛以拳擊胸,齊道:“願爲大唐赴死!”

離開轅門之時,李從璟看見馬懷遠欲言又止,問他可有話說,馬懷遠這才眼神炙熱而又不好意思的問:“葫蘆口之戰,是否出自軍帥手筆?這回軍帥北上契丹,是否對契丹用兵了?”

李從璟笑了笑,留下一句話,便離開了芙蓉鎮。

直到李從璟的背影消失在視線盡頭,馬懷遠身邊的小將才拿胳膊肘捅了捅他,“大表哥,‘不日你等當如此’,軍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馬懷遠賞了他腦袋一巴掌,“馬小刀,這種事不是你這個新兵蛋-子可以問的,乖乖滾回去給我操練!”

馬小刀抱頭嘟囔着小跑逃開,回身一望時,看見馬懷遠呆在原地笑得格外開心,像個孩子。

(本章完)

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一百零三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0)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十 淇門之變(2)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十五 接城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五十一 軍失將當亡【第二更】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一百五十八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1)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三 水寨(1)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六 神仙山(5)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一百零三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0)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四 神仙山(3)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