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

(準備回武漢,明日起恢復兩更了。不知道說出來你們信不信,過年的欠更我會補上。其實不止你們不信,我自己也有點不信,但新年總要有些新氣象,這個新氣象首先就從這裡開始吧。)

君子都先前入草原而行練兵之事,雖有軍情處幫襯,然軍情處滲透草原時日畢竟尚短,所作所爲能給予君子都的幫助,其實有限得很。君子都轉戰多日而連戰連勝,所依仗者不唯有君子都本身素質,更賴郭威這位領兵之將的卓越才能。

李從璟敢叫君子都在沒有自己率領時,孤軍深入敵境作戰,對郭威之信任是重要原因。郭威才能固然讓李從璟信服,然則李從璟更加相信,如郭威這般有大勢運之人,料來草原之行不會敗得太慘。而君子都只要不是敗得太慘,李從璟的練兵目的也就達到。

但李紹城不同。

李紹城所率領之五千騎雖然精銳不比君子都,然其北上草原不行征戰之事,唯在軍情處帶領下與李從璟匯合而已,如此一來其難度就降低不少,是以其能與李從璟接上頭並非不可思議之事。

李從璟將李紹城等人放在數十里之外隱蔽行軍,爲的就是坑耶律德光這一回。之前與耶律德光交戰,重不在殺敵破陣,而在誘敵、分散耶律德光注意力,唯其如此李紹城方能順利接近。

李從璟的話音落下時,君子都和李紹城已經咬住了耶律德光大軍的尾巴,尤其是李紹城,將耶律德光大軍攔腰截斷,在阻絕其前後兩部聯繫之時,和君子都轉而圍攻被包圍的契丹軍士。

耶律德光看到有三四千部衆被圍,不能不痛心疾首,那都是他的嫡系精銳,是其安身立命和建立功業的本錢,人羣中耶律德光急切勒轉馬頭,想要回身再戰。

“殿下快走,末將爲您斷後!”一名千夫長攔在耶律德光面前,不讓他以身涉險。

耶律德光這回沒有打罵這人,雖然他很憤怒,但當他真正憤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反而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唐軍雖然兩面夾擊,圍我後軍,但觀其人數依然不多,尚不及我軍!若我等返身殺回,未必不能將唐軍反向包圍,聚殲於此,爾等莫要竊戰,且隨本王衝殺過去!”

千夫長一聽大急,跳下馬僅僅抓住耶律德光的繮繩,死不鬆手,“殿下萬不可輕舉妄動!唐軍來得蹊蹺,而我等事先竟然無覺,其人數究竟有多少尚未可知,李從璟狡詐異常,若是他仍舊設有伏兵,待殿下回擊時殺出,屆時殿下便是想走,恐怕也來不及了!”

對千夫長而言,打敗仗雖然難堪,但並非不能接受之事,不過損失些人手軍功罷了,倘若耶律德光有失,不但他性命不保,事後其部落都要被阿保機問罪。

耶律德光沒有輕舉妄動,他暗忖:之前本王就是大意輕敵,方中了李從璟那鳥廝的圈套……此人狡猾更甚豺狼,不能不防,我還是先看看再說,不能再叫他矇騙了去。他對千夫長道:“然則眼下後軍被圍,本王豈能不救,置大軍於不顧而倉皇逃命者,非將帥之所爲也,你莫要攔本王,否則本王要你腦袋!”

千夫長見耶律德光說得認真,眼珠子通紅如血,有要拼命之勢,心中更急,此時他攔不敢,不攔更加不敢,左右是個死,突然心下一橫,決定搏一搏,道:“殿下要救後軍,何其易也,焉須殿下親自涉險,末將領人殺回去便可!”

此話正中耶律德光下懷,如此爲之乃是兩全之策,但就這麼答應千夫長卻是不可,顯得他先前之言虛僞,他決定再激

一激這位千夫長,好讓他說出能叫衆人信服的話來,於是道:“你真是我契丹的勇士,本王有你等這樣的千夫長,實在是本王之幸。但本王之命與你等之命豈有不同,當此之時哪有讓爾等衝殺本王觀戰之理,休要再攔本王,本王要去和李從璟拼命!此番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千夫長被耶律德光一誇,正覺榮幸,忽聞耶律德光要去跟李從璟拼命,那還了得,連忙跪倒在馬前,大聲道:“殿下素知兵事,豈不知將帥之責,在於掌控全局,調度全軍?衝鋒陷陣,部將之使命也!殿下若執意親自衝殺,恕末將護衛不力,請先治末將死罪!”

耶律德光心中連連點頭,對這位忠肝義膽的千夫長很滿意,已經決定回去之後好生獎勵他一番,這時下馬親自扶起他,道:“將軍忠勇可嘉,本王欣慰,有將軍這等勇士,何愁李從璟不滅?將軍報上名來!”

千夫長一看耶律德光似乎被勸服,難掩激動,欣喜道:“末將拔都!”

“好!拔都,本王給你三千將士,你速速去解救後軍!待你歸來,本王提拔你做萬夫長!”耶律德光拍着拔都的肩膀,給了一個足以讓他效死的理由。

天下突然掉下來的富貴讓拔都喜不自禁,愣了三息才反應過來,連忙稱謝。

耶律德光望着拔都領軍回擊,一臉關切和欣慰之情,他帶着其餘部下緩緩前行,一邊觀察局勢,一邊做好了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在他看來,李從璟這匹狡猾的狼不能小覷,說不得他就留了後手。眼下耶律德光也想明白了,李從璟今日與他交戰,絕非偶然,這混蛋鳥廝說不得就存了和他一樣的心思,要置對方於死地。

李從璟沒有再投身前線去廝殺,在親衛的護衛下,他立馬在側,關注整個戰場的局勢,當他發現跑出去幾裡遠的耶律德光分兵回頭,向正在圍攻戰場上契丹後軍的唐軍攻來時,心中立即有些發緊,待他再看清耶律德光放慢速度緩行離開後,頓覺有些不妙。

耶律德光是何種企圖李從璟心知肚明,眼下唐軍雖然佔據上風和主動,但契丹後軍還在頑強抵抗,而唐軍的優勢不過是李紹城增援突然,讓契丹大軍措手不及,失去戰心罷了。而一旦耶律德光發現唐軍的真實軍力不敵自己,返身殺回,這場戰鬥誰勝誰負還不好說。

畢竟耶律德光的嫡系,那是真正的精銳。

“契丹蠻賊分軍回援了,我等必須阻攔,一旦讓其與包圍中之契丹軍隊匯合,則局勢將失去控制,大軍難免陷入混戰!”莫離也將場中的局勢看在眼裡,這時出聲道。

“驟然遇襲大軍混亂,耶律德光猶能不拔足而逃,行出僅數裡就回頭救援,而敵情不明時還能顧及到不孤注一擲,能想到先遣一部回身試探,面對如此局勢能有如此心性和機變,可謂良將啊!”李從璟嘆道。

護衛在李從璟身旁的林雄一聽,二話不說立即請戰:“軍帥,請讓末將前去阻截這支契丹軍隊!”

李從璟提起長槊,拍馬向前,“我等能分之兵少,要阻擊這支契丹軍需要些力氣,你隨本帥一同前往!”

“軍帥,你若出擊,倘若耶律德光緊隨其後殺回,如何是好?”杜千書着急的提醒。

“唯戰而已。”奔馳中,李從璟的聲音飄回來。

莫離和杜千書相視一眼,都知道李從璟這是要拼命了,兩人一個智謀多出,一個見微知著,但此時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其他辦法了。

或許是默契,或許是其

他原因,兩人竟然不分先後一個拔劍一個拔刀,跟在李從璟身後衝出。

衆人正要出擊,李從璟忽然擡手握拳,示意衆人停下來。莫離和杜千書擡頭順着李從璟的目光看過去,就見草原上不知何時又出現一隊唐騎,只不過這些唐騎露頭的還不多,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子,但是聲勢浩大,恐怕有數千人!

兩軍從午後交戰至此,天色已經漸漸暗了。

“這又是哪裡來的大軍?”莫離對李從璟先前謀劃一清二楚,此時卻也不知這些人從哪裡冒出來。

李從璟灑然道:“理會那麼多作甚,眼下正是機會,爾等速速隨我擒殺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一直密切關注拔都回擊的效果,同時沒忘記環顧周邊動靜,當他看到拔都與唐軍交上手的時候,心跳都快了不少。戰事進行到此時,只要拔都攻勢順利,而李從璟又暴露出沒有後手的話,他就能返身殺回,以優勢兵力去和李從璟再廝殺一回。

他恨極了李從璟,發誓要將對方碎屍萬段。

眼見拔都步步前行,形勢一片大好,耶律德光心跳更快了些,要不是謹慎防着李從璟有陰謀,他早就要按捺不住轉身了!

就在耶律德光數着數字,就要殺回去的時候,不遠處傳來轟鳴的號角聲和鼓聲,他臉色大變。不時有遊騎返回,驚慌向他稟報,有唐軍從側翼殺來!

耶律德光咬牙切齒,“李從璟你這個卑鄙小人,又在算計本王!”說罷當機立斷,“別管後軍了,快撤!”契丹軍士早就想走了,聽到耶律德光這句話,立即逃得飛快。

倉皇回顧時,看到拔都率部還在力戰,耶律德光暗歎一聲,“是個好苗子,本想提拔你,奈何你命運不濟,怪不得本王了,你就爲本王斷後吧!”

激戰中的拔都聽到親衛大喊,回頭看時,耶律德光已經快要跑得沒影了,他悲上心頭,涼意籠罩全身。但他不能立即撤退,否則唐軍若是咬住耶律德光,耶律德光還得玩完,耶律德光玩完他全家都沒得玩了,眼下唯有死戰一途。想到這些,拔都悲憤的大吼:“爲殿下斷後!”

士卒聽到拔都的大吼,感慨其忠勇,都隨其拼命力戰,

入夜後,戰事停歇。

是役,耶律德光萬人嫡系大軍被殲滅過半,逃生者不足三分之一。他本爲追敵而來,卻沒想到在自家地盤上反被埋伏,差些喪命,最終逃竄時猶如喪家之犬。

李紹城來見李從璟,隔着老遠就激動的大喊:“大哥,大哥!”

李從璟與其相擁大笑,寒暄完畢,李從璟問:“二弟你這番帶了多少人來?”

“五千精騎!”李紹城道,旋即有些納悶,“此事先前聯絡時就跟你說明了啊。”

李從璟臉色怪異,“你第一番衝出時,就差不多有五千人,之後那追殺耶律德光的數千人又從何而來?”

“原來是這事!”李紹城恍然大悟,隨即笑道:“追殺耶律德光的哪裡有數千人,不過數百人而已。來時爲應對突然情況,我將這幾百人放在身後,並告之他們若有情況,便鼓譟而出。耶律德光遣人回擊時,我發了信號,他們便如此行事,這不過是疑兵之計罷了!”

李從璟等人怔了怔,莫離嘆道:“李將軍智勇更甚當年,已有大將之風,可喜可賀!”

杜千書補了一句,“說了半天,原來耶律德光是被嚇跑的嘛!”

衆人聞言稍頓,隨即相視哈哈大笑。

(本章完)

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封推感言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三十四 都試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五十九 破城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1)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三十四 都試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六十三 陣斬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二 鬼斧十手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八 空城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