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回微言闡廣義大音希有聲

160回??微言闡廣義,大音希有聲

風君子站了起來向和曦回了一禮,然後看着遠處的七葉。從我的角度能看見風君子的正面,卻只能看見七葉的側後不清楚他究竟是什麼表情?我覺的風君子好像愣了幾秒鐘,在這種場合反應算是慢了,他在想什麼呢?

風君子答話沒有用簡練的文言,而是回手一指果果問了一句:“七葉,你想論說的就是她嗎?”

七葉沒有回答,和曦輕輕的咳嗽了一聲又一臉嚴肅的道:“請公子破題。”

風君子答話偏離了論道的規矩,他也意識到了,衝場中答了兩個字:“物用。”算是按規矩破了七葉出的題。說完話又坐回到椅子上,一擺手,那邊的七葉也坐了下來。

風君子用了“物用”兩個字破題,並且先指了果果來問話。我明白了七葉的意思,他和風君子之間的爭端是因爲果果而起,而果果險遭不測,無非因爲她是仙人不留果的花精。有大補之用,而招其害。他們事先已經聲明不計較此事的對錯,只講出一番關於“物用”的道理來,所以七葉引用的是《莊子》的那段經典。

風君子爲什麼會愣了幾秒鐘?我突然也想到了——因爲綠雪!那是他的心事。綠雪是草木之精,果果也是,愛屋及烏,風君子對果果有特別的偏愛。阿遊剛纔『亂』說一句話,風君子就回眼瞪他,而果果將黑如意掉在了地上,風君子居然也笑了一點都不生氣。七葉引用的經典偏偏提到了一棵樹,影『射』花草之精去談物用,風君子當然就想到了綠雪。綠雪也是一棵神樹。風君子說兩個字,我一下就想到了這麼多,我覺得自己現在的悟『性』還可以了,不禁有點暗暗得意。

兩人坐下之後,和曦真人也退到了臺下,論道對問正式開始了。衆人都看着七葉,等他先問。七葉開口發問,沒有稱呼,沒有鋪墊,直截了當的問了三個字:“何爲生?”

我正在暗自得意,七葉說了三個字卻讓我大吃一驚!如果僅僅就是“何爲生”這一句話也沒什麼奇怪的,甚至沒頭沒腦不知所指。但是七葉說出來,聽到每個人耳中,感覺大不相同!

七葉的聲音不大,音調也不高,卻以一種穿透的力量送到每人耳邊,這聲音就像一片浩『蕩』之風撲面而來。真正奇特的還不是聲音,而是伴隨着話音每個人都接受到滾滾而來的神念,包含着很多種信息。這些信息有一層又一層的設問,表達了七葉悟道時各種各樣的思考,卻又很難用準確的言語描述出來,只能伴隨着話音以神念傳達。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神通法力?其實剛纔活佛誦經時已經稍微展示了一下,是一種“聲聞智慧”。耳神通我也有,一開始是“諦聽”之術,能聽極遠與極細。再進一步是“聲聞成就”,過耳能詳。再往上一步的境界呢?今天我明白了,是“聲聞智慧”。當然七葉說話的時候還用了另一種神通,叫作“妙語殊勝”,可以伴隨着話音將一種複雜的信息印在聽衆的神識中。因爲畢竟不是在場每一個人都有耳神通的聲聞智慧境界的。聽七葉說三個字,我對耳神通的境界又領悟了一層,這演法大會真沒有白來!

對“聲聞智慧”我今天有了那麼一點感悟,但以更高明的“妙語殊勝”境界體會還是很朦朧,看來我的修行與當世絕頂高人之間不有不小的差距。七葉傳達的神念很難用語言說清楚,其實也不必用語言說清楚。比如說“恐怖喜悅”這幾個字,沒有必要寫出來或說出來,只要將這種感覺信息送到腦海中你就明白了。如果勉強用語言來描述,我所聽見的這個問題,感受到七葉表達了很多信息——

何爲生?七葉開口第一問就很『逼』人,將論道的境界直接起到了極高處。丹道修長生,那什麼是“生”?這是第一問,七葉本人也傳達了一種困『惑』的情緒。接下來的信息就不好描述了,勉強用聽的懂的現代語言來說是這樣的:生命是什麼東西?你能不能給生命現象下個定義?人、鬼、神、禽獸、草木都是生命嗎?怎樣才能區別有生命與無生命?層層設問在神念中滾滾而來。

這是思想家嘗試回答的哲學命題之一。做爲修行人來說,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已經成了一種求證,成了一種天道哲理上的感悟。到了七葉這種境界,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存在”的思考,所以他今天開口就問了出來。

七葉最後還傳達了一個信息,是有關佛家修行的:佛家談六道衆生,不含草木,這是爲什麼?草木是衆生嗎?七葉顯然仍然沒有忘了論道的緣起,最後這一問談的是果果,果果是草木出身。也許這真是天意吧,同樣的問題風君子曾經苦苦思索了很久,因爲綠雪與他之間的情愛與世上衆人不同。這一問直接問到風君子的心裡去了,也是他的破綻之處,可能七葉是無意的,但事情就是這麼巧!

我能在三個字中感受到七葉傳來如此複雜的神念,場中所有的人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只是各人的理解程度與思考方式不同。所有人的表情都在思考,特別是佛門中人。大家都看着風君子等待他如何回答。

風君子從果果手中拿過了黑如意,雙手緊握放在膝上,等衆人的神『色』平靜下來之後開口緩緩的答了一句話:“有私,生息輪迴者爲生。”

風君子的語速緩慢,音調比較低沉,聽在耳中隱約有龍『吟』般的迴音。爲什麼說是龍『吟』,因爲大家剛剛聽見雷神劍在天空中化出的金『色』神龍曾發出的一聲長鳴,風君子的話音回聲很像。他使用的是與七葉一模一樣的神通,答一句話伴隨着滾滾神念。看來這演法大會上論道本身也是一種鬥法,修爲境界不到嘴都開不了。

七葉的問話境界很高,風君子的答話氣魄也很大,首先他在神念中傳達的第一個信息就是給生命下的定義。這個定義語言看起來只有九個字,解釋起來卻很複雜。——

旁觀者能夠區分出完整的主體和客體,能夠複製自我存在的方式,並且重複不斷的繁衍以及進化下去,這種現象就是生命。從語言上來說這是一種勉強接近的表達。當然了,如果換一個非修行人來理解這一句話可能引申出很多東西。比如說生物學家會從脫氧核糖核酸說起,說到基因的自我複製與變異,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生命。如果換哲學家來,可能又是另一種結構方法。但修行人論道只指本源,風君子只答了這麼九個字。

風君子也隱隱約約表達了一種思考——跳出生息輪迴,找到終極的存在意義,達到永恆存在的境界,這就是長生。但他在神念當中沒有確定,只是一種疑『惑』的提示,說明他自己還沒有求證。

風君子也針對七葉最後一道神念問題回了一個明確的神念——草木爲生,在衆生之中。之所以草木不入六道,是因爲它們隨天地枯榮自我輪迴,草木的輪迴就是天數的輪迴。當着活佛和一干佛門弟子的面,風君子表達的信息還算客氣,沒有直接說六道是胡說八道。但我感覺他本來就是一個蔑視六道的人,竟然將柳依依這樣一個鬼留在世間封成了山神。也不知道他是怎麼辦到的?

第一輪問答已畢,接下來輪到風君子提問了,他又等了一柱香的時間,還從阿遊手中拿過茶壺喝了一口茶。顯然這一問一答兩句話,場中大部分人需要一段時間接受和消化。又過一段時間他才放下茶壺開口問了三個字:“何爲靈?”

這裡再解釋一下論道的規矩,它有點像明清科舉時做的八股文形式。首先用典,然後對方破題,接下來用典者提問。而第一問發出之後,所有的問題都要按照這種格式。七葉問“何爲生”,那麼風君子再問也就是“何爲靈”這種形式。另外從論道特殊的要求,需要真意相接,對於道的思考不能中斷,要接着上一問繼續深入的展開下去。風君子傳來的神念中,有明顯的質問信息,他這一問的含義並不僅是在設問,也是在反問。——

何爲靈?現代漢語中生靈是一個單獨的詞,但傳統的漢語單字成詞,生和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靈是什麼東西?生靈、靈魂、心靈,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風君子話語中不展開只問一字,用神念傳達這個龐大的信息。但風君子也明確了,他所問的靈指的是“智慧”。如果沒有靈,那麼也不可能真正有主體去修行悟道。修行,就是這個“靈”的概念在修行。

用語言勉強來解釋一下,這種智慧的含義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聰明”,也不是科學家所理解的“智能”。而是接近哲學角度的“意識存在”,這種意識存在不是植物的應激反應,也不是動物的條件反『射』,具體是什麼呢?風君子讓七葉回答。他的神念中還包含了一個反問的信號。他明確肯定了果果是“生”,又肯定了果果也是“靈”,有別於未成精的草木。他用一個實例來描述“靈”從無到有過程,然後讓七葉去解釋。

又過了一柱香的時間,七葉擡頭答道:“知我,可行逆天者爲靈。”

七葉這句話答的很妙,連我都不得不佩服。看來他這個人不怎麼的,但天資和悟『性』都是一流的,這種問題我以前根本沒有思考過,恐怕也不能這麼準確的答上來。七葉離開終南獨自悟道,境界超過了終南派的九轉金丹直指道法。後來和塵傳給他正一門三十六洞天的心法與口訣,但他畢竟沒有真正的師父去正式指點,能夠達到今日境界都是依靠自己的證悟。他的發出神念是這樣的——

接着風君子給“生”下的定義,“生”從旁觀者角度能區別主體和客體。但做爲“靈”,不需要旁觀者去區分。它有自我存在的意識,能夠自覺的區分自己這個主體以及周圍環境的客體。這就是“知我”。

至於“可行逆天者”就非常深奧了,我表達不了,只能借題發揮一下。物理學或者說熱力學中有一種“熵增”現象,說的是天地間所有的事物都是從有序走向無序的,比如抓一把火柴扔出去,落地的時候『亂』七八糟。只有一根根揀起來擺好它纔會整齊,但是擺火柴這個過程所消耗的能量會增加更多的“熵”。所以從整體上熵的度量是一直在增加的。

但對於智慧的定義並不追究天地間整體無序度的增加,就尋找局部的有序出現。自然界無意識的規律是從有序走向無序,但“靈”的出現從局部改變了這個過程。比如石灰石不會自動變成水泥再砌成高樓大廈,如果它出現了這種變化,一定是有智慧的活動在改變。當代的科學家特別是天文學家在尋找外星智慧生物的時候,實際上尋找的就是有序的信息排列。它可能是某一種電波、也可能是某些線條圖案,總之那是自然界自身不可能自動出現的,只能是智慧生物活動留下的信息。

這就是七葉所說的“可行逆天者”。然而七葉是這個意思嗎?準確的理解只能意會。

七葉最後一道神念給出了他對“道”的相關思考:要修行必須逆天,最終的目的就是逆流而上與天合一。破碎一切束縛,達到存在自由的狀態。這就是超越,這就是解脫,這就是飛昇成仙。他還隱約表達了另一個意思:人在世間,求大道者要掙脫一切束縛,達到本心所在的自由。但是他沒有回答風君子關於果果的那個問題。

所有人都在思考,連風君子的眼神也若有所問若有所悟,更有不少人連連點頭,『露』出了佩服的神『色』。接下來又輪到七葉提問了,七葉第二次開口問道:“何爲物?”

他們之間的討論越來越接近於哲學問題的思考了,但是修行人之間的論道與西方蘇格拉底式的辯論不同,只是直指本源的一問一答,其它的含義都用意會交流,緊緊圍繞着對“道”的理解。七葉的神念勉強可以這樣描述——

從道的角度,剛纔兩問討論的是生命與意識,那麼還有一個對應的問題就是物質與存在。修道者需要尋找存在的意義與突破存在的方式,那麼就要理解什麼纔是存在?天地間所有,都是一種存在的方式,包括你和我。而“靈”的出現,只是爲了讓主體更好的存在。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就是修行境界的差別。

“靈”所包含的命題就是要讓主體更好的存在下去,那麼相對於主體來說一切客體都是“物”。既然“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而逆天修行追求與天合一,萬物對“我”也沒有差別,就是讓“我”更好的存在。七葉表面上是在發問,實際上是在自問自答,神念中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七葉在最後的神念中提到了果果。果果是“生”之也罷,是“靈”也好,她還是仙人不留果,在他的眼中是一樣的。如果說有因爲她起了矛盾衝突,那也是在他與果果兩個主體之間產生了矛盾,也是他與風君子兩個強大的主體之間產生的矛盾,或者說是所有主體之間矛盾的綜合。俗人吃肉,和尚不吃肉但是吃飯,一樣都是物用。果果有這種物用,纔會遭到客體的傷害。

修行人論道,論的是自然本源的法則。之所以傷害果果有錯,並非是果果本身不能用,而是相互制約的不能用。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不傷害比傷害更有用,就不要去傷害。人世間的法律與修行界的規則一樣,都是利益與物用相互權衡的結果。七葉說到這裡,終於點到了他最初的打算,就是在三山大會上提議重修戒律。

風君子皺起了眉頭,幾乎沒過多久就開口回答。他只答了四個字,聽上去像一句廢話:“在者爲物。”

風君子語氣舒緩深沉,不知又用了什麼神通,除龍『吟』回聲之外還壓着滾滾驚雷。七葉的神念是自問自答,所以風君子的神念是一系列的反問。當然在這種場合意念不能放肆,但以我對他的瞭解,完全可以翻譯成他平時的言語——

在者爲物。這世上一切存在都可以稱之爲物,哪怕是天地,哪怕是什麼都沒有的真空。修行所論的物,並不是人們所討論的物質,而是可用的物。天下無不可用之物,存在都有意義,哪怕是無生無靈的一土一石。但修行逆天,修行就妄以爲自己是天,這是不可能成就大道的,因爲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天。未悟天道之前,就妄擬天道指心行之,與魔不遠。自古號稱替天行道的,都他媽的不是好東西!

七葉妄以已心爲天心,看萬物爲芻狗,卻忘了自己是什麼東西。七葉也是“在者”,嘲笑豬狗卻忘記了自己也是豬狗。有些話,只能等到境界到了之後纔有資格開口,但那時得道者也不會這麼說了。

果果得天地靈氣,機緣巧合以草木化精,聚形而成靈,這對於她來說就是修行。果果脫去草木之胎來到人世之中,已經是逆天成道。說起來,其實人不如妖精!修行人也不如妖精,因爲我們還沒有跨越這一步,沒有超越本源存在的蛻變發生。草木脫離枯榮成精,就像人超越生死成仙。無靈之草木不會了解果果這種存在,你我這種修行人也不會透徹大道的天心。

如果我們在世上只談物用和權衡,那就是禽獸草木無異,不配談悟道。果果與他人的關係不是有用,而是無害。無害而傷之,就是傷天、傷道、傷人、傷已。

057 回三口莫談密六耳不聞機057 回三口莫談密六耳不聞機134 回智算無遺策閃念廢神機下158 回觀受迷業力燃身見知離100 回相知兩不厭神刺抱仙髓下056 回可憐凌雲志錯路忘春秋106 回蒼生螻蟻命空憑謝鬼神下033 回主客重顛倒羅衫不沾塵159 回八臂環千面茗香雨天花175 迴天書傳半卷無夢化神遊下078 回十里黃金苑廣寒知味樓212 回開光重照徹誅心鎖何脫上139 回燈下硃紅印八卦暗文章下040 回門頭光影動金剛破壁出175 迴天書傳半卷無夢化神遊上176 回驚雷聞碧雪風冷葉衰殘下171 回忘情含味綠漫落花是雪上079 回佛前無異法世間百態禪086 回無術弄風雅掃地滅斯文下190 回悲空飲七恨謝醉酒盈樽上192 回常德不離昧聖人處上卑上181 回安然來處去風清笑怨尤下125 回樂遊污塵苦笑捧狂天落上124 回有名萬物母抱玄結胎衣下176 回驚雷聞碧雪風冷葉衰殘上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208 迴文章千古事寒窗十年期上205 回無情絕空陣仙人不留神上168 回摶意揉龍虎奼女巧收服091 回紫氣紅雲砂神木綠雪茶上151 回貪毒欺童稚紛繁欲看穿下198 回舍筏登彼岸了悟長生訣下130 回有肝膽立世無字句談書上149 回鑿池龍取水立塔聚靈風下146 回蜃景何須訝靈山是我家下154 回在野稱妖異臨朝呼仙尊下075 回有孚不速客坦然涉大川173 回十指飛亂刃分傷合一擊上036 回不惜針鋒對何論輕賤軀116 回滄浪清濁兮襟袍守正一上173 回十指飛亂刃分傷合一擊下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上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下121 回情中剝秀色共浴百花珍上149 回鑿池龍取水立塔聚靈風上100 回相知兩不厭神刺抱仙髓下113 回前路環幽曲向我解因由上152 回緣錯白離珠慧眼雪葫蘆上200 回浮雲曾蔽日恩仇掩古丘下194 回輕託崑崙事低首看娥眉上160 回微言闡廣義大音希有聲208 迴文章千古事寒窗十年期上091 回紫氣紅雲砂神木綠雪茶下212 回開光重照徹誅心鎖何脫下092 迴風邪染外客情動忘我形上102 回一捧仙人血舉世無處求上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下193 回日出西邊雨春水問東流上143 回朝都稱天邑古道識人途上026 回得失權輕重空袖莫求緣181 回安然來處去風清笑怨尤上117 回金口移生死足下掃塵煙上146 回蜃景何須訝靈山是我家下132 回半腳紅塵軟五丈白砂漫上098 回回春稱國手門庭亦感秋下120 回開扉招惡客揮手斬方圓下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上001 回陰陽一席坐佛道兩騖人197 回苦空識異色歸來詣永得下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下003 回談通論神異於夢觀中陰145 回此去無多路談仙拄杖前上086 回無術弄風雅掃地滅斯文上067 回色身收法相離欲攝元神103 回孤雲飛燕顧有子不如無下020 回曆劫脫俗骨金龍鎖玉身004 回入門因點化市井求真卿187 回孤嬰託梅氏回眼望野石下088 回春風化絲雨落葉成秋泥下155 回極目高絕處飛箝引亢龍上130 回有肝膽立世無字句談書下141 回弦撥風聲暗殺意傍交河下187 回孤嬰託梅氏回眼望野石下199 回識江湖舊客疏足下山川下207 回萬宗有爲法甩袖歸中流上200 回浮雲曾蔽日恩仇掩古丘上111 回懷中珠玉碎回淚向空酬上144 回潔身不姑惡投桃報瓊琚下197 回苦空識異色歸來詣永得上111 回懷中珠玉碎回淚向空酬上118 回菩薩垂簾坐地獄總不空上012 回世間有三夢虛實一念中163 回化身無窮妙銳意貫白虹上013 回奪舍神無主心動眼爲賊207 回萬宗有爲法甩袖歸中流上160 回微言闡廣義大音希有聲081 回書成英雄業多少妄中魔027 回焚書愚黔首混劫弄人天101 回思行常問我浮游懸星河下074 回真如尋常在爐鼎化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