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

1864年10月25日清晨,剛剛從睡夢中醒來的弗朗茨,就被普魯士政府向丹麥王國宣戰的消息驚呆了。

確切的說,昨天下午兩國就已經宣戰了。消息傳到維也納已經是深夜,頭腦靈活的工作人員,拖到了弗朗茨起牀才彙報。

事先完全沒有任何一點兒徵招,兩國就突然開戰了。至於普魯士人“解放德意志同胞”的宣戰藉口,直接被弗朗茨無視。

戰爭藉口有就行了,歷史上普魯士人還扛着維護德意志主權的旗號,在弗朗茨的蝴蝶效應下,柏林政府再也不敢抗這面大旗了。

隨着奧地利的復興,“德意志統一”相關的口號、標語,逐漸從普魯士政府的官方文件中消失了。

尤其是巴黎會議後,無論是普魯士王國,還是新建立的德意志聯邦帝國,都非常默契的壓制大統一思想。

大家都不是傻子,要是繼續宣傳下去,就是在爲奧地利做嫁衣。

一旦大統一思想深入人心,他們就成爲了被統一的對象。對民衆來說,統一或許是一件好事,可是對統治者來說,那就完全不同了。

不要看新神聖羅馬帝國中各邦國政府的權利很大,可是和自己當家做主相比,統治者的權利還是大幅度縮水。

在利益的作用下,巴黎會議拆分德意志地區的國際協定,就成爲了普魯士脫離德意志地區的法理依據。

從法理上來說,普魯士王國和比利時、荷蘭、瑞士一樣都是獨立國家。

現在要是繼續扛着維護德意志地區主權的旗號,不是告訴外界普魯士王國還是德意志的一份子,給奧地利兼併他們提供法理依據麼?

這樣的蠢事,柏林政府不會幹。解放德意志同胞的理由雖然有些憋足,那也比埋下一顆政治炸彈要好。

這次普丹戰爭牽扯到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維也納政府肯定需要表態的。

簡單的用過早餐後,弗朗茨在王宮中召開了內閣會議。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分析道:“陛下,根據我們蒐集的情報,可以初步判斷這次戰爭普魯士人是早有預謀,包括前不久發生的波蘭獨立運動,都和他們脫不了干係。

柏林政府敢向丹麥王國宣戰,這裡面多半有英法的影子,他們想借這次機會打擊俄國人。

現在沙皇政府的情況非常不好,國內的改革還在進行中,中亞戰爭已經打響,波蘭獨立運動又爆發了。

這麼多事情同時發生,沙皇政府的財政很難再支撐一場大戰。

如果他們干涉普丹戰爭,英法就會支持普魯士和他們打一場代理人戰爭,進一步消耗他們的國力,打斷沙皇政府的改革。

如果沙皇政府選擇了讓步,那麼他們的國際聲譽也會大跌。保不住丹麥這個小弟,俄國人也沒有資格以歐陸霸主自居。

無論沙皇政府做出哪一種選擇,都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或許英國人更加傾向於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削弱俄國人的實力;法國人則更加希望藉機把俄國人從霸主的位置上拉下來。”

從明面上來分析,普魯士政府突然向丹麥王國宣戰,那肯定是英法普三國勾結在了一起,不然普魯士政府哪裡有挑戰俄國人的勇氣。

容克貴族自作主張的事情,知情者一共就那麼幾個人,這些人都不可能往外面傳。

包括普魯士軍方很多人,都認爲這是國王、內閣和軍方一起策劃的行動,根本就沒有人想過這是軍方高層自行決定的。

當然,也只有高層策劃這次行動,纔會把最基本的漏洞堵上。如果換成了軍隊底層策劃的,估計他們傻乎乎的喊着“爲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口號就發起了進攻。

這也是弗朗茨事先沒有察覺到普魯士人的動作,不然的話他保管啓用暗線,喊着統一德意志的口號進攻丹麥人。

政治頭腦不靈光的人,誰能夠想到這個口號帶來的政治影響。只要夠熱血,能夠鼓舞人心那就行啦!

政治宣傳口號不能亂喊,一旦口號喊出來了,那就收不回去了。

費利克斯首相疑惑的問:“可是,普魯士政府爲什麼要替英法火中取粟呢?

僅僅爲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就和俄國人結成死仇,就算是現在沙皇政府顧不上他們,未來也也肯定會報復回去。

就算普魯士政府是反俄派執政,他們也不能夠無視兩國的實力差距,盲目的和俄國人結仇吧?”

現在的情況和歷史上不一樣,歷史上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人就丟掉了歐洲霸權,丹麥王國對沙皇政府的重要性已經下降了,僅僅只是面子上的問題。

而這個時候,丹麥王國對俄國人來說,不光是面子上的問題,還有他們歐陸霸主的地位。

霸主地位不光有實力就行了,還需要獲得大家的認可。

一個小小的普魯士王國都可以挑戰他們的霸權,如果鎮壓不下去,俄羅斯帝國憑什麼成爲歐洲霸主?

就算是現在亞歷山大二世爲了國內改革忍了,未來俄國人只要想爭奪歐洲霸權,就必須拿普魯士王國祭旗。

從這方面來說,普魯士政府的做法就非常不智。就算是短期內獲得利益,未來也是遺禍無窮。

要是運氣不好,沙皇政府不管不顧的打上門來。就算是有英法支持,他們就算是打贏了這場戰爭,那也會元氣大傷。

弗朗茨腦補了一會兒後,回答道:“恐怕普魯士政府從一開始就把俄國人當成了死敵,根本無所謂得罪不得罪。

我記得俄國人的歐洲擴張戰略中,第一個目標普屬波蘭。

普屬波蘭佔據了普魯士王國46.3%的國土面積,站在普魯士人的立場上,根本就沒有妥協的可能。

(備註:反法戰爭過後,奧屬波蘭的華沙地區落入俄國人手中,不過東普魯士、西普魯士部分地區也被默認爲普屬波蘭,這部分領土不是三次瓜分戰爭來的,相互抵消了)

面對一個強大、並且隨時都有可能對他們下手的俄羅斯帝國,他們只能向英法靠攏。

現在兩個老大,要他們跳出來給俄國人搗蛋,獎勵就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

柏林政府也不想看到俄國人改革成功,既然有人支持,那就先下手爲強,打俄國人一個措手不及了。

他們也不是沒有勝算,只要冒險擊敗俄國人一次,不但可以吃掉兩公國,還可以讓俄屬波蘭獨立,成爲兩國間的緩衝,一舉改變戰略上的被動。”

弗朗茨的腦補水平還是很不錯的,普魯士政府中有不少人也是這麼認爲的,只不過距離真相越來越遠。

負責策劃這次行動的容克貴族們,可以用家族榮耀保證,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那麼遠,僅僅只是爲了自身的利益而戰。

擊敗俄國人,這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計劃範圍之內。

毛奇的戰略計劃,也只是儘快擊敗丹麥人,然後能夠在俄國人的進攻下守住邊界要塞就可以了。

反正沙皇政府現在是一個窮鬼,國內又有反對改革的保守派扯後腿,只要拖上幾個月時間,俄軍就會不戰自潰。

況且,還有波蘭獨立組織頂着。在鎮壓波蘭叛亂前,俄軍出兵進攻普魯士王國,隨時都有被叛軍切斷後路的可能。

在很多人看來,等沙皇政府鎮壓了波蘭叛亂,錢包早就耗乾淨了,哪裡還有錢繼續打仗?

事情的真相如何,和維也納政府的決策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那怕就是普魯士人突然腦子進水了,那也不影響奧地利的決策。

努力讓自己接受了普魯士人的觀念後,費利克斯首相開口說道:“陛下,既然普俄兩國要對上了,那麼我們也要做出選擇。

涉及到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在普丹戰爭中我們不得不支持普魯士人。

可是因爲俄奧同盟的關係,在接下來可能爆發的戰爭中,我們又要支持俄國人。

現在我們也被逼到了十字路口,這個選擇很難做。

我建議把皮球踢給俄國人,如果俄國人想要奧地利幫忙,那就俄奧兩國瓜分普魯士。

俄國人獲得普屬波蘭地區,我們獲得普屬德意志地區。其中的利益差距,我們可以用現金補償。

如果俄國人不同於瓜分條件,那麼我們就宣佈中立,不參與這次普俄紛爭。”

弗朗茨翻了翻白眼,這哪裡是兩國瓜分普魯士,分明是讓俄國人表態支持奧地利統一德意志地區。

打開地圖就知道,要是奧地利佔領了普屬德意志地區,德意志聯邦帝國就被神羅包圍了。

如果這種情況下,弗朗茨還不能用政治手段分化瓦解、逐漸吞併德意志聯邦,他都不好意思以哈布斯堡王朝的主人自居。

雖然剩下的德意志地區領土面積不大,可是這些土地大都是資源豐富、工商業發達之地,經濟發展水平在全歐洲都是很靠前的。

除了經濟外,這些地區的人口也不少。沒有了普屬波蘭,剩下的半個普魯士王國加上德意志聯邦帝國,那也有一千七八百萬人口。

加上現在新神聖羅馬帝國的六千萬人口,合併後神羅帝國在人口上直接超過了英法的總和。只計算本土的話,經濟總量上也超過了約翰牛。

除非沙皇政府集體腦子進水了,不然這種條件根本就沒得商量。放出一箇中歐巨無霸來,那不是自找麻煩麼?

費利克斯首相的真正目的,還是爲了堵上俄國人的嘴,不讓他們開口向奧地利求援。

要不然沙皇政府拿着俄奧同盟的盟約,不斷的向奧地利要貸款、要援助,維也納政府給還是不給?

給了的話,很容易引起德意志民族主義人士的反感;不給的話,又違反了盟約,道義上說不過去。

現在拋出這個問題,只要俄國人拒絕支持奧地利統一德意志地區,沙皇政府再想要援助,也就不能理直氣壯了。

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一章、登基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二十八章、債券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六章、努力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二十章、英法協約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八十四章、賣隊友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二十章、這樣做,我也很爲難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四十三章、拿破崙三世的想法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四章、風波起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六章、努力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三十一章、預算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十章、鑄幣稅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三百零八章、點燃的炮竹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一百章、捧殺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五章、大婚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八十三章、小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