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

普丹戰爭導致維也納體系崩盤,對歐洲衆多小國就不和諧了,沒有了這個體系的保護,大家又要回到朝不保夕的時代。

作爲規則的破壞者,普魯士自然是拉足了仇恨。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普丹戰爭中各國紛紛站在丹麥人一邊。

當然,這不妨礙在普俄對抗中大家支持普魯士人。國際政治從來都是支持對自己有利的,反對影響自己利益的。

聖彼得堡,全世界都等着沙皇政府的行動。

如果是尼古拉一世時代,那麼沒得說就一個字——打。憑藉雄厚的實力打殘普魯士,對俄羅斯帝國來說不難。

要付出多少代價,這個問題就很難說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沙皇政府不作死,普魯士王國就不可能逆襲。

看看地圖就知道俄羅斯帝國有多大,普魯士根本就沒有直搗黃龍的可能,一旦開打就是一場消耗戰。

俄國人最不怕消耗戰,同時又最怕消耗戰。除了沒錢之外,沙皇政府是啥也不缺。

亞歷山大二世遲疑了,他現在並不想打這場戰爭。兜裡沒錢說話沒底氣。普魯士好對付,可是後面的英法卻非常難辦。

外交大臣克拉倫斯-伊萬諾夫分析道:“陛下,歐洲各國的立場已經明朗了,各國紛紛譴責普魯士的非法行徑,但是沒有任何國家採取實質上的行動。

初步可以判斷,英法給各國施加了壓力,讓他們在普丹戰爭中保持中立,目的就是爲了打擊我們。

如果保不住丹麥王國,我們的國際聲譽必然會受損,甚至是喪失現在的國際地位。

普魯士人的態度非常堅決,已經拒絕了我們的勸告。想要保住丹麥王國,採用外交手段是不行了,只能依靠武力。”

“奧地利人沒有動作麼,難道他們就放任維也納體系破滅?”亞歷山大二世關心的問道

“早在去年丹麥王國合併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的時候,奧地利就和丹麥王國斷交了。

現在兩國關係都沒有能夠正常化,維也納政府支持丹麥王國的可能性幾乎爲零。”外交大臣克拉倫斯-伊萬諾夫回答道

顯然,這不是亞歷山大二世想要的答案。奧丹兩國斷交併不是兩國發生了利益衝突,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政治需要。

維也納政府故意做出一個姿態給德意志地區民衆看的,表明他們統一德意志地區的決心從來都沒有減弱。

政治正確對每一個政府都有效。現在普魯士打破維也納體系向丹麥人發起戰爭,奧地利不採取行動也說得通了。

普魯士再怎麼說也是德意志國家,而丹麥則不是。幫親還是幫理,這個問題非常明顯,維也納政府中立那是和普魯士親戚關係不好。

沉默了許久,亞歷山大二世繼續問道:“假如我們和普魯士王國開戰,奧地利會站在哪一邊?”

這纔是核心問題,普魯士已經獲得了英法的支持,歐洲各國多半都希望看到俄國失敗。要是沒有奧地利支持,這場戰爭根本就打不下去。

外交大臣克拉倫斯-伊萬諾夫解釋道:“還不能夠完全確定,從目前收集的情報來看,維也納政府支持我們的機率更高。

他們想要統一德意志地區,而普魯士王國就是最大的障礙,一個強大的普魯士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即便是普魯士王國願意加入神羅帝國中,維也納政府也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邦國出現,削弱他們對帝國的控制權。”

猶豫了一會兒,亞歷山大二世做出了決定:“告訴維也納政府,只要我們贏得了這次戰爭,西里西亞地區就是他們的了。

除了不能讓他們統一德意志地區外,別的條件外交部可以自行斟酌,這次戰爭我們離不開他們的支持。”

打,必須要打。俄羅斯帝國的地位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一個不敢打仗的沙皇,憑什麼領導俄羅斯?

滅掉普魯士王國不行,那會給奧地利創造統一德意志地區的機會,可是好好教訓一下這個跳反的小弟就非常有必要了。

亞歷山大二世已經想明白了,躲是躲不開的。歐洲各國都想要打斷俄羅斯的改革,就算是躲過了這一次,還有下一次。

一旦俄羅斯帝國展露半點兒虛弱的跡象,就會出現羣狼食虎的局面。現在最堅挺的盟友奧地利,也有可能變成瓜分俄羅斯的急先鋒。

打掉最先冒頭的普魯士立威,纔是最好的選擇,不然俄羅斯帝國勢必要割肉。

……

墨西哥王宮,自從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馬西米連諾一世就爆發了十二分的熱情,努力把墨西哥建成一個偉大的帝國。

他勤政愛民、勵精圖治,沒有傾向於任何利益集團,儘可能的做到公證公平。甚至還赦免了共和派,放過了自己的政治敵人。

然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無奈的發現國內局勢並沒有因此而好轉,反而變得更加惡化了。

赦免了共和派,並沒有緩和國內的政治鬥爭。這些人轉眼又跑出去拉隊伍,造他這個皇帝的反。

皇帝勤政愛民,下面的官僚胡作非爲,結果自然是沒有任何作用。

最作死的還是公證公平,支持他上位的立憲派,並沒有在新政府中佔據主導地位,馬西米連諾一世把權利分享給了中立派和反對派,引發了他們的不滿。

很多立憲派成員對皇帝絕望,認爲他們投資打了水漂,紛紛選擇撤資,不對應該是冷眼旁觀。

畢竟馬西米連諾已經是皇帝了,立憲派就算是後悔,也沒有辦法換一個新皇帝。

上一屆政府改革的成果,馬西米連諾選擇性的保留了大半,因爲沒有考慮水土不服,又引發了國內各階層的不滿。

比如說:在繼位之初,天主教會也是出了大力的,目的就是希望收回他們失去的土地。

這部分土地並不是分給了民衆,大部分都落入了共和派官僚和支持他們大地主、大資本家手中。現在共和派在政治上失利,教會自然要反撲了。

正常情況下,馬西米連諾一世肯定是站在自己的支持者這邊,打擊共和派這個敵人。

然而,他認爲教會不應該持有太多土地。這些土地被收歸了國有,政府又賣給了私人,屬於合法交易。

毫無疑問,這違反了黨同伐異的準則。不能給支持者們帶來利益,自然不要想大家繼續支持他了。

可以說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馬西米連諾一世不但沒有培養出自己的親信政權,反而把很多支持他的人趕到了對立面。

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典型的作死案例,就是馬西米連諾一世繼位不久,就讓墨西哥帝國的債務翻了三倍。

作爲一名理想主義者,自然是非常好忽悠了。

剛剛登基就面臨財政危機,政府需要資金運轉,干涉墨西哥內戰的法軍需要回報,而國庫早就跑老鼠了。

面對這種困境,馬西米連諾一世只能對外借款。作爲他的支持者法國人自然吃下了這塊蛋糕,只不過法國人的胃口有點兒大。

除了法國人外,另外兩家干涉國的利益同樣要保障。承認前任政府欠下的債務,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裡馬西米連諾一世再次犯下錯誤,這裡面很多債務實際上都是非法的,並不需要新政府繼承,他都全部攬下了。

大名鼎鼎的《米拉馬協議》就這麼簽訂了,馬西米連諾一世委託法國銀行發行了1.14億比索債券,其中法國人扣留了三分之一償還自家債務,又扣留了四分之一償還其它國家債務。

加上亂七八糟的手續費,最後到了馬西米連諾手中的就剩下4218萬比索,這些錢還要支付法軍駐軍的軍費,和維持政府的運轉。

什麼事情都沒有幹,債務就擴大了三倍。墨西哥國內的有識之士,自然看不上這個皇帝了。

就算是要貸款,好歹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啊。這筆債務墨西哥政府沒錢還,現在法國人要求馬西米連諾一世抵押關稅。

馬西米連諾一世反應了過來,他發現自己被人騙了。

墨西哥帝國根本就沒有外界傳聞中的那麼富裕,盛產白銀不假,可是這些礦產大都有列強背景,根本就收不到幾個稅。

馬西米連諾一世知道海關的重要性,不願意就這麼交給法國人,雙方的密約期結束。

“陛下,這是條約你簽字吧!”

法國駐墨西哥司令官巴贊,直接拿出了一份文件遞給了馬西米連諾一世,絲毫看不見對皇帝的尊重。

馬西米連諾一世拿起了文件,看都沒有看直接撕的粉碎,丟的滿地都是。語氣冰冷的說:“好了,你現在可以滾了。”

作爲哈布斯堡家族的嫡系,馬西米連諾也是有脾氣的。法國人不給他面子,自然也不可能讓他給面子。

巴贊臉色鐵青的離開了皇宮,到底還是沒有說出威脅的話來。不把馬西米連諾放在眼裡是一回事,明面上他還是不敢亂來。

他又不是共和派那幫暴民,法國同樣也是君主制國家,維護君主尊嚴是歐洲各君主國共同的意志,巴贊自然不會犯忌諱。

拿不到皇帝的簽字沒有關係,拿到內閣的簽字也一樣。本來法國人就是準備隨便找一名高官簽字,然後造成既定事實。

現在巴黎政府連擔任墨西哥海關的官員都任命好了,就等着補一道合法手續,就去上任了。

只不過因爲一次宴會中,巴登和馬西米連諾一世發生了衝突,他才故意拿出文件來刺激馬西米連諾。

從一開始法國人就只是想要一名傀儡皇帝,很遺憾馬西米連諾壓根兒就不配合,依舊在努力做一名好君主。

然而,這種努力很大程度上惡化了局勢。作爲法國人聯合立憲派、保守派、教會推上去的皇帝,馬西米連諾在政治上並沒有和支持他的階級站在一起。

異想天開的想要成爲一名最公證的君主,不做任何政治派系的代言人。他希望建立一個溫和派政府,獲得各方的共同認可。

目前他成功的完成了一半目標,做到了公平公正,沒有成爲任何階級、利益集團的代言人。

剩下的一半,估計是永遠都做不到了。如果不是國內的政治集團,需要他頂住法國人的壓力,現在馬西米連諾已經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一百七十五章、紛亂的美洲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九章、打造:人設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四十章、逼宮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六章、努力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四十章、逼宮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一百章、倒黴蛋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