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逼宮

柏林王宮中,容克貴族們向政府攤牌了。他們還是有腦子的,知道進攻丹麥前通知政府配合,沒有玩兒先打了再說。

弗蘭克首相氣得臉色鐵青,他也是容克貴族出身,劍到弦上不得不發了才通知他,這分明是沒把他當自己人。

這一點非常嚴重,這個時期普魯士王國政權已經落入了容克貴族手中,資產階級掌控的政黨、議會,都淪爲了配角。

如果用股份制來劃分的話,容克貴族已經控股普魯士這家公司百分之六十五的股份,屬於絕對的大股東。

發生了這種事情,意味着弗蘭克在容克貴族內部的地位已經受到了動搖。這是一個政治信號,表明容克貴族對他支持度降低了。

威廉一世的臉色也非常難看,他這個國王也被瞞在鼓裡。殺氣騰騰的看着軍方代表,要是不給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就要不客氣了。

拿容克貴族這個階級沒有辦法,並不代表他動不了幾個軍方高層。況且,現在的容克貴族還是鐵板一塊麼?

海洋派和大陸派的誕生,這裡面也有威廉一世的功勞。作爲君主沒有人喜歡手下人鐵板一塊,分化手下人只是一種本能。

被盯得頭皮發麻,身兼陸海軍大臣的羅恩,連忙解釋道:“陛下,你看這副歐洲地圖,這裡是我們普魯士王國的位置。

我們的本土被德意志聯邦帝國一分爲二,西部的萊茵蘭地區受到了法國人的軍事威脅,東部的普屬波蘭受到了俄國人的軍事威脅,南部的西里西亞地區又受到了奧地利的軍事威脅。

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戰略上有我們這麼糟糕,同時受到了三大強國的威脅。

這種情況下,我們破局的選擇已經不多了。想要兼併德意志聯邦帝國,勢必會遭到歐洲各國的反對。

法國人垂涎萊茵蘭,不想讓我們本土連成一片;奧地利人想要統一德意志地區,不可能讓我們向德意志聯邦伸手;英國人不想放棄歐洲大陸上的這顆釘子,同樣不會支持我們吞併德意志聯邦。

俄國人更不用說了,他們對普屬波蘭地區的野心人盡皆知,只要我們露出破綻,他們馬上就會撲上來。

想要壯大自身,我們現在的唯一選擇就是從丹麥人手中收復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狠咬丹麥人一口。

收復兩公國對德意志民族意義重大。在民族大義的影響下,奧地利不會站在我們的對立面,甚至外交上他們還會支持我們的行動。

丹麥王國政治上親俄,英法不會介意我們打擊俄國人的勢力,甚至他們還會推一把,讓我們站在俄國人的對立面。

現在是俄國人最虛弱的時候,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還沒有結束,又遇到了波蘭起義,保守派們勢必要反撲。

內憂外患的俄羅斯帝國,就算是想要干預這次戰爭,以沙皇政府的財政情況,他們能夠拿出的力量也非常有限。

一旦俄國人出兵,我們也不是孤軍奮戰,英法兩國肯定會支持我們,甚至奧地利也希望看到俄國人失敗。

我們現在動手的勝算非常高,只需要一個月時間就可以佔領丹麥王國,打俄國人一個措手不及,然後通過談判解決後面的問題。”

這是一場賭博,賭俄國人會不會出兵干涉這場戰爭。賭贏了自然是收回兩公國,順便從丹麥王國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賭輸了就投奔英法,充當他們的代理人,在兩國的支持下和俄國人幹一仗。

毫無疑問,和俄國人全面PK普魯士軍方也沒底,可是傾國之力和俄國人打一場局部戰爭就不同了。

俄羅斯帝國很強大,可惜沙皇政府很窮。改革中的沙皇政府比以往時候,還要更窮一些。

普魯士政府雖然沒錢,可是英法卻很富裕。既然是當打手,自然是由老大出錢了。

這個解釋只是讓威廉一世的怒火略減,想要他揭過這件事情,顯然還不夠。

威廉一世冷笑着說:“是麼,我的陸軍大臣、海軍大臣,我的總參謀長。從什麼時候開始,普魯士王國的內政外交全部都由你們做主了?”

陸海軍大臣羅恩和總參謀長毛奇都把頭低了下去,裝起了駝鳥。

不是他們想要先斬後奏,問題是提前彙報了,這份兒計劃根本就通過不了。

表面上來看,這次賭博的風險在可控範圍內。最嚴重的後果也就是和俄國人打一場局部戰爭,有英法支持普魯士的勝算並不低。

實際上,這只是理論上的。萬一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普魯士王國馬上就有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比如說:沙皇政府被氣糊塗了,不惜一切代價和他們死磕。不要說英法的支持了,就算是英法親自上陣,他們同樣要完蛋。

萬一俄國人和奧地利達成了妥協瓜分普魯士,普魯士的敵人馬上就會變成兩個。

不要以爲這種可能性不存在,這個年代的普魯士王國總面積三十餘萬平方公里,普屬波蘭就佔了小半。

奧地利不敢放棄普魯士德意志地區領土,但是普屬波蘭不在其中,維也納政府丟出去是一點兒壓力都沒有。

正常情況下,沙皇政府不會這麼幹。那是因爲奧地利吞併了這些地盤會迅速做大,沒有普魯士王國制衡後,德意志聯邦帝國根本就支撐不了多久。

又比如:英法的官僚集團反應慢了一步,等援助過來的時候,搞不好普魯士已經半身不遂了。

或者是:進攻丹麥發生了意外,沒有在第一時間贏的戰爭。結果俄國人又打上了門來,被迫兩線作戰。

……

這麼多意外因素,其中任何一個都足以令普魯士王國完蛋。普魯士完蛋了,國內的貴族和資本家們不一定會跟着完蛋,唯獨威廉一世註定要倒黴。

作爲一名合格的國王,爲什麼要去冒險?按照目前的情況,按部就班的發展下去,難道不好麼?

說白了,就是容克貴族爲了自身的利益,拖着普魯士王國上了賭桌,並且還是在準備不夠充分的情況下上的賭桌。

弗蘭克首相勸說道:“陛下,事已至此,追究責任的事情還是往後放吧!現在最重要的是立即和各國溝通,尋求外交支持。

收復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的事情,是整個德意志民族共同的大事,不能讓這個壓力由我們一家來承擔。”

不管願不願意,這個屁股都要由普魯士政府來擦。如果任由軍方折騰,誰知道最後會搞出什麼結果來?

弗蘭克首相不敢冒這個險,普魯士王國承擔不起失敗的後果。如果一開始就他進行操作,不搞定英法奧三國前,絕對不會冒這個險的。

威廉一世嘆了一口氣說:“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立即命令部隊停止一切行動。

我們需要一個合理的藉口,維護德意志主權已經用過一次了。

巴黎和會中德意志地區就被拆分,普魯士王國已經沒有資格代表德意志地區所有邦國了,這個理由不能成爲我們的戰爭藉口。”

鼓舞士氣上來說,維護德意志主權最能夠激發士兵們的愛國熱情,但是政治上這就是敗筆。

第一次普丹戰爭,普魯士王國迫於俄國人的壓力,又放棄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在德意志地區聲名狼藉。

再用這個理由,無論是奧地利,還是德意志聯邦,都不會買他們的賬。

因爲巴黎會議拆分德意志地區的國際決議,用這個理由做戰爭藉口,英法也不會承認。

羅恩有些猶豫的回答道:“陛下,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雖然計劃是10月27日上午發動進攻,現在各部隊已經切斷了電報聯繫。這麼短的時間,我們根本就通知不到部隊。

你看,要不隨便找個藉口湊合一下得了,比如說:拯救被丹麥王國壓迫的德意志同胞。”

顯然,軍方是早有準備。無論柏林政府是不是配合,進攻還是會準時發起。留給政府的時間,就是下戰書用的。

緩兵之計,不要做夢了。大家忙活了這麼久,怎麼可能說不打就不打呢?

一旁的總參謀長毛奇欲言又止,至始至終都沒有發表意見。

這份計劃最早是出自總參謀部,配套的作戰計劃還是他本人親自主持制定的,僅憑這一條他就不敢冒然開口,免得惹怒國王。

威廉一世瞪了羅恩一眼,冷笑着說:“都準備好了麼,那還告訴我幹什麼?你們這麼能幹,就自己幹吧!”

說完,頭也不回的出門而去。國王賭氣走了,事情還是要繼續辦的。至少戰書必須要下,不宣而戰的事情普魯士王國還幹不出來。

弗蘭克首相滿臉怒火的說:“既然你們軍方都決定好了,那麼你們隨便派個人把戰書遞給丹麥人吧!

外交部的工作很忙,還有給你們善後,就不用麻煩他們了。”

如果是平常時期,誰敢搶了外交部的工作,外交大臣早就爆發了。現在自然是例外了,首相要把所有的責任都丟給軍方,他自然不會反對了。

打贏了自然一切好說,萬一發生點兒意外,輸了這次戰爭,那麼軍方就要把所有的雷抗起來。

毛奇和羅恩對視了一眼,相視苦笑。顯然這次的做法惡了國王和政府,未來他們不要想有好日子過了。

但凡是這次戰爭沒有獲得令大家滿意的收益,他們兩人肯定是要滾蛋的,搞不好還要上軍事法庭。

未經國王批准擅自調動軍隊,這本來就犯了大忌。現在政府又塞了一條罪名過來,軍方跑去送戰書。

贏了那就是政府決定的,輸了戰爭,估計到時候這封戰書也會變成軍方僞造了。

債多不壓身,反正贏了戰爭所有問題一筆勾銷,輸了戰爭多一條罪名和少一條罪名沒有什麼兩樣。

總之,這一切都是軍方先壞了規矩,自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毛奇回答道:“沒有問題。不過其它方面政府必須要做好配合工作,如果因爲某些部門消極怠工,造成了戰爭失敗,那麼我們就一起下地獄吧!”

這裡是普魯士,一個軍隊擁有國家的世界。作爲總參謀長毛奇只是需要對國王負責,在威廉一世面前他不敢造次,對政府官員就無所謂了。

反正關係已經僵了,直接用威脅比好言相勸更加有效率。

弗蘭克首相反脣相譏道:“還是做好你們自己的工作吧,不要到時候又搞出一堆亂子來,我們可沒有功夫天天給你們善後。

現在我們要召開政府會議,你們不方面參與,兩位請吧!”

消極怠工不存在的,一旦戰爭失敗,政府高層一個也跑不掉。就算是沒有任何責任,也會受到牽連下臺。

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十章、波旁復辟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十章、鑄幣稅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三十一章、預算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七章、佈局輿論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三章、輸出英鎊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