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終於想通了

跨過大海,重新回到陸地上。

陳應依舊沒有想通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

如果李世民沒有絕對的把握,他絕對不會產生反攻大唐的心思,更不會產生這樣瘋狂的念頭。

當所有人不看好李世民的時候,他居然還信心實足。那麼他肯定有所依仗。

當在登州的時候,陳應遇到了一個本不應該出現的人。

馬周,他此時應該是安西大都護府的大司馬,負責管理整個安西。他同時也是陳應放在安西的最大底牌。因爲馬周在安西,哪怕陳應不回去,他依舊可以通過馬周的手,全面掌控着安西。

陳應望着馬周,頗爲意外的道:“你怎麼來了?因爲鐵路?”

“正是,陛下下旨,徵辟門下爲鐵道部尚書!”馬周苦笑起來。

李建成的聖旨非常突然,他無奈之下,只得借病遁。天使無奈而返,而馬周則乘坐火車,一路從安西抵達登州。

如果不是陳應從平壤前線反悔,馬周已經踏上了平壤的補給船。

陳應想了想,望着馬周問道:“你怎麼想?”

“門下沒有想法,若是主上讓門下去鐵道部,這個鐵道部就是主上的!”馬周笑道:“若是主上想掌探安西,門下就在安西不動!”

陳應沉吟起來。

鐵道部,也是後世的鐵老大。其中的能量和價值,陳應自然清楚。如今大唐的馳道雖然修建了兩萬餘里,比起後世連十分之一都不到。掌握全大唐的鐵路交通,等於攥住了一座金山。

當然,安西也非常重要。

安西的價值更大,特別是安西儲藏的黃金、石油、天然以及各種礦產資源,現在大唐已經進入蒸汽時代,按照大唐工匠的鑽研勁頭,發明內燃機也絕非沒有可能。到時候,擁有着豐富的石油資源,那纔是掌握了所有人的命運。

所舍必有得。

相對而言,陳應放棄安西,拿到鐵道部,都是各有利弊,各有優劣。

陳應不知道怎麼去選擇。

“頭疼啊!”陳應痛苦的呻吟着,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原以來,自己擁有着穿越人士的優勢,可是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他一樣頭疼萬分。

陳應想控制着安西,更想成爲鐵老大。

就在這個時候,陳應突然想起一個後世的段子。一千塊錢和一個漁具,問一個人會如何選擇。當然選擇魚和漁都是各有所得。

陳應恍然大悟,爲何不能既選魚和漁同時握在手中。

想到這裡,陳應望着馬周道:“安西大都護府,誰可以替代你。”

馬周聽到這話,已經明白了陳應的選擇。

安西要,鐵道部同樣也要。

馬周想了想道:“背嵬軍統軍劉統,他是主上門下,忠誠不用擔心,能力也毋庸置疑。”

陳應道:“如此也好,你出面舉薦劉統爲安西大都護,張士貴擔任大都護府大司馬,張懷威……讓他調回長安,出任右武侯衛大將軍。”

……

從登州抵達長安的馳道早在開元五年已經全線貫通。不過,隨着蒸汽機火車的出現,此時的大唐馳道已經有了後世鐵路的雛形。

此時路中央的雙線鐵軌,早已被水泥石臺隔離開來。高約六尺的石牆,雖然不能完全隔絕人流,至少可以避免畜生突然闖進鐵道上,造成危險。

而疏勒學院的蒸汽機學院,已經完全從疏勒學院分離出,開始成爲火車製造廠。李建成同樣也是大手筆,他分別在長安和洛陽分建了兩座火車製造廠。

此時,大唐鐵路線上運營的蒸汽機火車已經多達一百多列,運輸能力大大提高。

陳應沒有在登州停留,而是沿着登州一路西進。

在這個火車上,又讓程處嗣驚訝萬分。因爲這個火車,足足滿載了陳應的親衛折衝府,以及全部裝備,還有四列火車專門裝載了一千多石糧草。

最讓程處嗣感覺震驚的還是速度。

登州到陳留足足一千七百餘里,在六次停靠加水加煤之後,僅僅用了十個時辰,就抵達了陳留。

這個速度,如果按照正常行軍,恐怕需要一個月。如果是騎兵,也需要十天左右。

這樣的恐怖調度能力,會讓扶桑大唐感覺絕望。

在陳留的時候,陳應遇到了一個最不相見的人。

要說陳應最不想見誰,肯定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的大表姐楊蓉。

無論說陳應是愧疚也好,逃避也罷,反正陳應絕對不想見到她。

“我很好奇,你怎麼會在這裡遇見我?”陳應苦笑着望着懷抱着武二孃的楊蓉。

楊蓉道:“只是巧合,我來陳留與陳留蔡氏談一筆生意,碰巧準備回長安。”

對於楊蓉的說辭,陳應自然是一個字都不會相信,他反而更相信,他身邊的人,一定會有人給楊蓉通風報信。

這個人會是誰,陳應一時半會也查不出來,想必能知道陳應具體行蹤的,應該是親衛府校尉級別以上的人。登州至陳留有十九個站點,陳應只停下了四個,這個範圍就好查多了。

陳應望着楊蓉懷中的小人兒,就是心中再不滿也恨不起來。

他指着車廂道:“進來吧,也不怕孩子凍着!”

楊蓉順勢進入陳應所在的車廂。

看着武二孃正在酣睡,陳應忍不住接過武二孃,輕輕抱起來。

也許是陳應身上的殺氣太重,或者是身上太涼,總之,武二孃絲毫沒有給陳應這個當爹的面子,抿着小嘴哇哇大哭起來。

看着陳應手足無措,楊蓉微微一笑。

從陳應手中接過武二孃。說來也怪,武二孃離開陳應的手,她就停止哭泣,伸着懶腰,慢慢進入夢鄉。

陳應摸摸自己的鼻子,有些尷尬。

楊蓉直言不諱的道:“我門下的工匠,按照你提供的技術,製造出了新式紡織機,可以用羊毛紡線了……”

陳應道:“我們……你用客氣!”

楊蓉又道:“你知道茶馬古道嗎?”

陳應點點頭道:“知道!”

楊蓉道:“蜀中商賈託我向你問問,什麼時候,可以沿金牛古道,修通茶馬古道!”

“這個……”

陳應沉吟起來。

陳應非常有錢,李建成也有錢。

他們都擁有着一座龐大的金山,哪怕是貫,也可以數以億計。可是,修建鐵路根本就是一個無底洞。再大的金山,也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陳應尷尬的笑了笑道:“此事,朝廷自有計較,只是,我沒有錢,朝廷也沒有錢!”

“知道你沒錢!”楊蓉笑道:“現在我就是給你送錢來了。”

“青城範氏願意拿出一百萬貫,要這條鐵路的一成份子!”

“什麼?一成?”陳應憤憤的道:“他們怎麼不去搶!別說一百萬貫,就算是五百萬貫也拿不到一成份子!你應該清楚這條鐵路的價值!”

楊蓉搖搖頭道:“分子多少,你們可以慢慢談,最重要的是,青城範氏想入股鐵路!”

陳應沒有直接回答。

就在這個時候,武二孃突然哭鬧了起來。楊蓉一邊拿着一個小繡球,在武二孃面前晃動着。

武二孃看着紅色的小繡球,忘記了哭鬧。

陳應的目光落在這顆小繡球了。

他的目光變得明亮起來。

他終於想明白了李世民的真正底氣。

我們腳下的大地,其實就是一個球。陳應知道,他更知道這個地球,從扶桑大陸的西海岸,抵達東海直線距離超過一萬千公里,而扶桑大陸的東海岸抵達歐洲大陸的西海岸,直線距離只有五千公里左右,距離近了足足三分之二。

難道說,李世民通過東海岸已經與歐洲大陸的土著們有了接觸?

想到這裡,陳應感覺非常有可能。

他突然抱起武二孃道:“我的小公主,你真幫了你爹的大忙了!”

楊蓉愕然的望着發瘋的陳應,不明白陳應這是鬧的哪一齣。

陳應興奮的道:“想要入股鐵路,讓他們拿出誠意,別把鐵路當白菜買!“

第七十四章扶桑大陸來客李世民的消息第一七九章打虎親兄弟上陣夫妻兵(第二更)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第二八八章太子你什麼時候當皇帝?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九十一章陳應在下一盤非常大的棋第二八六章梟雄無畏時代終結(三更)第九十一章悠悠我心第一三四章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二二六章明裡一套暗裡一套第二一三章整飭兵馬開疆拓土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十五章文明星火燎原(二)(三更)第一三五章居然嚇哭了第八章脫盲識字班第八十四章廢太子改立秦王第六十六章燒出來的凝聚力第四十一章磷肥引發廢除死刑法案(二更)第四十五章受命平叛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八十九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下)第一二七章牛嚼牡丹暴斂天物第一一五章女皇是怎麼樣練成的第一三六章此時抽身爲時不晚第二十章殺貴族分牛羊第五十六章包容四海豪傑爲朕所用(一更)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二三二章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十六章哭笑不得第一六九章我是低估了你們的無恥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四十六章組團上青樓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八十二章天降橫財第六十三章請君入甕第七十九章楊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一三章陌刀揚威(上)第二四六章買艘車船去釣魚第二八一章如瘋如狂屍山海血(二更)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八十九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下)第六十二章我要西域顫抖服從(二更)第二九零章成立大唐皇家商業聯盟第二十九章等的就是你(一更)第一七零章來自於闐的無價之寶(一)第七十七章恐怖的女人第一百六十五章要相富先修路第二十六章不堪入目第六十六章人不爲已天誅地滅第四十六章不爲州縣無以至臺閣第一六零章發動雪塬冬季攻勢(二更)第六十二章陌刀軍(上)第八十七章風波再起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一四二章報應來了這是命數第二五五章老子的名聲都毀了第十六章哭笑不得第二三二章血腥撕殺三軍爭勇第九十四章把他從烏龜殼裡鉤出來第四十六章人性的劣根第一七零章具裝劍士衝陣第十五章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一更)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一三四章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二零四章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第二二零章新概念戰爭(二)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第四章關中大旱雪上加霜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三十六章畫地爲牢(一更求訂閱)第二一五章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第二十三章許敬宗的尷尬第一七三章生擒朱粲大獲全勝第八章少生兩條腿第一七五章首尾不能相顧第一六二章被小看的平陽公主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七十一章不能讓李白成爲外國人第九章駭人的戰績第一八一章可惜,成王敗寇第四章關中大旱雪上加霜第一六八章痛徹心扉的損失第三十六章初見侯莫陳虔會第一八八章強攻不得那就智取第八十章寧殺錯勿放過(二更)第一五一章創立集體農莊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四十六章人性的劣根第十七章發財了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九十一章悠悠我心第九十六年反松贊干布聯盟建立第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二六三章收個名相當親衛(三更)第二五一章強軍在手何處去不得?第八十二章只能金戈鐵馬絕對不能用道義第七十八章打造一百艘五牙戰艦有必要嗎?第二四三章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