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

“這……恐怕不妥吧?”李世績自然不是感覺這場仗離了陳應,他沒有把握打贏。

相反,哪怕沒有陳應,甚至沒有安西軍這三萬餘精兵,他李世績依舊有信心將高句麗捏死在地上。

當李世績成爲安東大都護以來,他並沒有像陳應一樣,大規模用兵,敗西突厥、平高昌,滅龜茲,吞併吐蕃。也並非因爲李世績不會打仗,而是因爲他的顧忌太多。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每一個大將不得不慎重考慮的問題。留着高句麗不打,不是因爲實力不夠,也不是因爲高句麗兵強馬壯,戰鬥力強悍。

最重要的目的是因爲李世績需要高句麗來維持安東都護府的存在。

現在陳應從東征戰爭中抽身而出,這讓李世績有一種危機感。

陳應也是人精,從李世績愁眉不展中,看出了他的擔憂。

陳應笑着解釋道:“李大將軍,想必應該有所耳聞,如今朝廷正在改革,兵部將撤銷!”

李世績當然聽到了風聲。大唐撤銷兵部,新設立國防部、交通部、鐵道部、商業部、軍部共五部。其中國防部下轄兵府司、典客司、外委司和軍法司。而軍部則分屬參軍司、裝備司、輜重司以及教導司。

陳應望着李世績鄭重的說道:“國防部尚書,我舉薦李靖李大將軍爲尚書,而軍部,我則舉薦你任軍部尚書!”

軍部尚書幾乎等於原兵部的職能。而國防部只是分了一部分兵部職能。

李世績聽到這話,內心裡掀起驚濤駭浪。表面上裝作不動聲色,卻謙卑的道:“陳大將軍,世績何德何能!”

陳應笑道:“攻滅高句麗,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大唐管轄,我的意見是,安東都護府,可以效仿安西都護府,以漢四郡爲基礎,設立四鎮,你在回京之前,必須把安東都護府的架子搭好!”

李世績點點頭道:“陳大將軍,不過對於眼下的戰事,末將有不同之見!”

“哦!”陳應笑道:“但說無妨!”

“自古攻戰,攻城爲下,如今我們不得已走到了這一步,雖非本意卻也無可奈何。攻城戰可以憑實力而行!”李世績望着陳應道:“大將軍所長在運籌決斷,威壓千里,這些卻不可因我軍實力增強而放棄。”

陳應笑道:“你是建議還要用奇麼?”

李世績道:“兵者詭道也。奇正相輔,纔是正途。但全然以奇用兵是禍國殃民之舉!”

陳應點點頭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李世績已經清楚了他將來的仕途之路,出將入相,是這個時代臣子最高的追求。安東大將軍,恐怕是李世績作爲領軍大將的最後一戰,他自然不想取巧,而是希望自己可以打一場載入史冊的正面戰爭,從而一戰,打碎高句麗人心中的最後一口氣。

其實,這與陳應的圍點打援戰略,算是不謀而合。

圍點打援,只是初期佔據勝利,可以給高句麗人放血。一旦高句麗發現無法攻破唐軍對平壤城的包圍圈,就像當年楊廣被圍在雁門關一樣,哪怕楊廣再三發佈勤王詔書,統軍大將也不會飛蛾投火般自殺式攻擊。

陳應望着李世績道:“我不會干涉你的指揮,想幹就幹吧,不過我有一點要求,將士們都是爹生娘養的,能少死人就儘量少死!”

開元七年正月初九,陳應率領親衛從平壤返回長安。

與此同時,安東大將軍李世績也對平壤城攻防戰打向第一槍。

……

程處嗣被陳應帶着上了一艘五牙戰艦,這是陳應的私船,不屬於大唐軍方。而是陳應以公主號命名的三萬石級鉅艦。

程處嗣登上公主號之後,就被解除了束縛,可以在公主號上自由活動。

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程處嗣被這艘公主號嚇了一跳。

公主號非常大,而且五層甲板上總共裝備着足足七十二座軌道式的八牛弩,還有二十四座弩炮,形成遠近打擊火力網。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扶桑大唐那些海船,十艘不見得可以幹翻這麼一艘戰艦。

程處嗣的心情相當沉重,到了晚上的時候。

公主號已經駛進到大海上。

隨着燈火亮起,程處嗣被通知,上層艙室裡陳應要請程處嗣吃飯。

程處嗣來到艙室裡,只見桌面上擺着三盤蔬菜,還有兩樣水果,這讓程處嗣更加奇怪,現在可是正月裡,是蔬菜絕跡的時候。

程處嗣有點像程知節的性子,既來之則安之。命運已經不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他就試着去享受。

程處嗣雖然也是肉食動物,喜食羊肉和牛肉,只是眼下蔬菜反而更加爽口。

陳應似乎有意無意的問道:“你爹身體好還吧?”

“好着呢,一頓還能吃上一升米,好幾斤肉!”程處嗣眨着眼睛道:“陳世叔,你別枉費心機了,他們已經渡過了天橋,你們怎麼也追不上。原本扶桑大陸並沒有馬,這一路上,我們先後向扶桑大陸運回了五六千匹駿馬,沒有閹割的馬,幾年以後,扶桑大唐缺馬的問題,就可以得到緩解!”

陳應沒有就這個問題回答,反而笑道:“有本大將軍在,二郎贏不了,我也不允許他贏!”

“陳世叔,你這話……!”

程處嗣尷尬的笑了笑道:“打仗不是憑人數,當然,比人數,扶桑大唐的人一點兒也不比大唐的人少……”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陳應指着扶桑大陸方向道:“他們甘心情願爲二郎賣命嗎?”

程處嗣道:“或許在世叔看來,他們只是一羣野人,不過,這不妨礙他們成爲有用的人!”

李世民的方法,其實可以說是簡單粗暴。

他把殷福布人的神話傳說,當成扶桑大陸的歷史,炮製出了種種證據,證明他們都是一千多年前,在商朝末年,因爲商國被周國所滅,他們不願意成爲周國的奴隸,就從遙遠的中原逃到了扶桑大陸。

他們與唐人擁有同樣的血脈,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宗。

當然,最重要的是,李世民現在是扶桑大陸武力最大的那個人。

當扶桑大陸還沒有形成民族與國家的觀念時,這些扶桑大唐的各部百姓,自然而然的成爲了唐人。

就像草原上,當匈奴人強大時,所有的部落都是自稱爲匈奴。當匈奴勢弱,鮮卑人崛起時,整個草原都變成了鮮卑人。而鮮卑人勢弱之後,柔然人強大,又變成了柔然人。接着,這樣的變化還會經過無數年,從突厥再到契丹,從契丹再到女真,再到蒙古。

物竟天擇,強者爲尊。

此時的扶桑大陸都響應李世民的號召,他們在羽蛇神的大旗下,四處征戰,討伐不臣。

看着程處嗣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一剎那間,陳應開始疑惑起來。

他的自信從何而來?

當然,陳應也清楚。程處嗣的自信取決於李世民,關鍵是李世民的自信從哪裡來?

就算李世民通過了白令海峽,可以在冬季冰封時期,沿着天橋來到大唐,關鍵是二者之間的距離太遠了。

後勤補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當年陳應爲了進攻西域,率領三萬軍隊,後面跟着七萬餘民夫,負責運送糧草,如果加上後面大大小小的商隊,這個數量將超過十萬人馬。

但是,陳應遠征的距離只有兩千五百餘公里。只相當李世民遠征的十分之一不到。

難道說,李世民擁有了其他可以解決運輸輜重難題的辦法?

儘管陳應對美洲大陸不太瞭解,他也知道美洲大陸並沒有可以聯通的溝渠,可以採取水運,更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在美洲大陸的西海岸,通過遙遠的大唐。

可是,程處嗣眼中的自信和興奮,並不作假。

陳應可以看出程處嗣他並沒有說謊,話可以騙人,但是眼睛是人心靈的窗口,絕對不會騙人。如果是程知節,陳應會懷疑,畢竟老妖精,是歷史上出名的狡猾。

可是程處嗣只是一個年輕人。、

一時間,陳應眼前彷彿出現了李世民的影子,李世民對着陳應堅定的道:“我李世民會回來的!”

陳應陷入了無盡的思考。

李世民的底氣在哪裡?

他憑什麼可以反攻大唐?

他有什麼逆天手段?

PS:盛唐快要結束了,老程有點不捨得。有些遺憾,眼下風頭更勁,血腥殺戮的又沒有辦法描寫。老程需要大家助力一下衆籌羣:617604339

第七十二章你是在防誰?第一五九章山河變色舉世攻唐第一六八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更)第五十四章罵死陸季覽(四更求訂閱)第一七一章奉旨抄家請配合一下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二十三章許敬宗的尷尬第二一六章何月兒的山羊角第五十七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爲堂主四季來財會喝酒萬賞加更)第三十八章縣令算個屁第一六一章從源頭扼殺第三十二章長孫無忌闖禍(二更)第一八二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二零二章亡族滅種雞犬不留第一一五章不被看好的李世民第一二四章李秀寧威服三軍的秘訣(一更)第一五九章李世民輕敵中伏第一四七章大唐生化武器進攻(二合一求月票)第一章都是太帥惹的禍第二十五章武士彠到訪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第八十五章兩個活寶湊一對第四十八章雪夜奔襲靈州第一二九章真不是一般的失望(二更)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九章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一更)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二六五章擇天下精銳共禦外侮(一更)第四十九章下輩子做個好人第九十四章重型雪爬犁第七十二章全軍崩潰逃命要緊第三章怎樣的悲傷成河第三十五章搶劫的利器第二二八章真怕關鍵時候掉鏈子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第一五九章尷尬的長孫無忌(一更)第六十四章涼州鮮血已經流乾(二更)第九十五章史上第一例刨腹產第七十六章女刺客第二三九章輔公佑造反了(二更)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九十九章誓師祭旗第一三八章誰也別想在本王面前攪局第五十章蘇定方我看好你(一更)第一五零章根底正纔是最緊要的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十九章對待畜牲自有畜牲之道第二零零章會見之前殺威棒伺候第二六二章天策府生死一念而決(二更)第二三九章輔公佑造反了(二更)第二七四章我本張狂無限囂張(一更)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二三三章世族門閥還真是有錢第一七九章打虎親兄弟上陣夫妻兵(第二更)第一四九章命根子的問題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七十八章打造一百艘五牙戰艦有必要嗎?第三章這還算一座宅子嗎?(一更)第四十六章李秀寧的病第一三二章好兵都是打出來的第十九章敵人太狡猾第一一一章唯有鐵和血才能讓吐蕃粘合起來第十章老兵不死第二八六章梟雄無畏時代終結(三更)第一五九章尷尬的長孫無忌(一更)第四十九章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第一一零章花兒溝之血肉磨坊第二八七章大唐的人口問題(一更)第一百零二章讓松贊干布與頡利爲伴第一九四章敢動我的奶酪找死(爲書友紙天萬賞加更)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二八三章一朝天子一朝臣要用就用自己人第二十八章東宮八將第一九六章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一七三章土地與軍功的直接關係(二更)第二十二章李世民的瘋狂舉動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第十八章太子的招攬第一八二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二六五章擇天下精銳共禦外侮(一更)第八十三再見楊蓉第二七六章沒法打也得打(一更)第一一九章大非川大捷正是時候(二更)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十二章錢莊是一個好東西(二更)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七章不看僧面看佛面(一更)第六十二章我要西域顫抖服從(二更)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十五章文明星火燎原(二)(三更)第五十二章陳應的隆中對第一三八章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七十二章安西王世子親上加親第一八四章替大唐守住中原第四十五章轉變(一更求訂閱)第七十八章娶回一個祖宗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