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陰謀與刺殺

李建成的望着李安儼道:“怎麼回事?”

禮賓院關押着三十多年部落和國家的首領、酋長,這些人都是口服心不服,朝廷上下也沒有哪個人會天真的以爲,他們會真投降。特別是頡利和松贊干布,他們二人都是一國之君,號令全國,莫敢不臣。

他們現在要是真正臣服了,那纔是怪事。

李安儼苦笑道:“陛下,這件事,只怕有七宗五望,河東四姓,甚至關隴貴族的功勞!”

“世族門閥,誰參與了?”李建成望着李安儼,聲音中帶着濃濃的殺氣。

李安儼搖搖頭道:“沒有確切證據,左監門衛在禮賓院外圍的六十七名眼線,三十七個暗樁,以及左武候衛勳一府兩個團,六百餘名府兵,沒有一個活口。這不是一家一姓能辦到的,很可能,他們全部都參與了!”

李建成點點頭了,面色平和了一些。

不是他不在意這六百餘人的慘死,而是他確實是相信了李安儼的話,這絕對不是推脫。左監門衛明面上負責宮禁安全,事實上,他們暗中的職責與秦王府的百騎一樣,負責監察百官,稽查不臣。

當然,在玄武門之變中。整個左監門衛幾乎全軍覆沒,他們都選擇了爲李淵盡忠,左監門衛大將軍魚彥章戰死,八名驃騎將軍(相當折衝都尉)四十六名校尉,全部陣亡,就連旅率級別的基層軍官也戰死三分之二。

李世民當初與世族門閥關係和睦,利用東宮左右清道率,擴建了左監門衛,李安儼擔任左監門衛大將軍,可是下面的軍官乃至士卒,都是由各大門閥,以及投效東宮的家族舉薦,能準確找到左監門衛的暗樁,能及時發現暗線細作,說明左監衛門衛有人叛變了,而且級別不低,掌握的權力不小。

正所謂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初李建成是大唐太子的時候,世族門閥幾乎所有人都倒向李建成,而李世民只代表寒門和武將的利益。不過,隨着二人分出勝負,特別是李建成登基後的改革,觸動了世族門閥的奶酪。

精兵簡政,讓世族門閥損失慘重,無聲對抗,又被李建成用小吏代替官員的方式,清退了大量世族子弟出身的官員,現在朝廷中充斥着大量寒門與庶族官員,這讓世族門閥如刺在喉。世族門閥雖然不滿,可是李建成通過軍制改革,利用朝廷財政收入與金礦收入,給將士們發放俸祿,深得軍心。

軍方站在李建成的這邊,世族門閥縱然反對李建成,也不敢採取過激的反應。他們只能暗中蟄伏待機。

就在這時,一旁沉默着的魏徵,一語道出問題的關鍵:“陛下,他們爲何這麼做?”

雖然說,利用左監門衛的世族子弟,充當內應,解決了禮賓院的暗樁,派出死士襲擊左武候衛戍衛軍,把這些禮賓院各國各部首領,送出長安城。

就算他們可以順利的返回各自的部落,他們能夠接管自己的部落,然後武裝成軍,反攻大唐。

可是,大唐的百戰雄師,也不是吃素的。

恐怕他們這邊剛剛舉旗,就被唐軍部隊一路輾壓,捆綁起來,重新關回長安城。

李建成望着魏徵道:“你的意思是……”

魏徵笑道:“頡利或許不甘心,但是臣早已將突厥分散安置,他就算返回漠北王庭,恐怕也聚集不了部曲,同樣松贊干布也是一樣。除非……”

李建成道:“除非,他們有必勝的把握!”

李建成的目光立即落在巨大的輿圖上,大唐的版圖,此時就像一片巨大的海棠葉,從遼東到安西,從貝爾加湖再到中南半島。

突然,李建成的目光落在遼東。

按照兵部的戰略預演,安東都護府的精銳部隊應該集中在平壤地區,從薊州到平壤,這數千裡的邊境上,只有不足兩萬名唐軍將士把守。數千裡的邊境上,兩萬人就像大海里的一瓢水。

李建成的臉色大變:“遼東?”

魏徵嘆了口氣道:“恐怕還不止!”

魏徵的手,從柔然單于臺,緩緩一路向東,劃到青龍河,再到盧龍寨!

李建成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一旦真如魏徵預想的那樣,整個東北將會糜爛,一發不可收拾。

可是,魏徵卻搖搖頭道:“這樣做沒有意義,唐軍水師就在海上,阻隔不了遼東。”

李建成的眼睛陡然一亮。

正是魏徵所說,朝廷最大的優勢,掌握着這個時代最龐大的水師,一百多艘五牙戰艦,還有包括江寧造船坊、朐縣造船坊、不其造船坊,京口造船坊,隨時可以拉起十萬水師,從渤海、黃海、東海,可以說四海之內,幾乎沒有阻隔。

無論是誰,他們擋不住唐軍的水師。

就在這時,一名小宦官邁着宦官獨有的小碎步,快速奔至大殿中,小宦官正準備稟告李建成,李建成隨手打出一個禁聲的手勢。

魏徵的手指從柔然單于臺,又轉到了雲中方向。

李建成的搖搖頭道:“薛延陀拔灼,無力突然安北大都護府的防線!”

“陛下有沒有想過,安北軍如果背叛了呢?”

魏徵接着道:“朝廷在開元四年設立安北大都護府,下轄置瀚海都督府(回紇部)、燕然都督府(多濫葛部)、金微都督府(僕骨部)、幽陵都督府(拔野古部)、龜林都督府(同羅部)、盧山都督府(思結部)、堅昆都督府(結骨部)、陰山都督府(葛邏祿諸部),等八都督府,皋蘭州(渾部)、高闕州(斛薛部)、雞鹿州(奚結部)、雞田州(阿跌部)、榆溪州(契芯部)、林州(思結別部)、顏州(白部)、玄闕州(骨利部)共十州,各以部帥爲都督、刺史……”

說到這裡,李建成的臉陰沉得要擰出水來。

安北大都護府下轄十一州,共設立十一個折衝府,總兵力共計一萬六千五百人馬。他們卻管轄着八個都督府十個州,共計三百餘萬遊牧民族各部,按照遊牧民族的習慣性方式,全軍皆兵,安北都護府別說阻擊拔灼的七萬部曲,能不能住守雲中線,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李建成遲疑的道:“秦瓊應該不會背叛吧?”

魏徵搖搖頭道:“秦瓊更與廢秦王有舊!”

這個時候,小宦官道:“百官齊至,請陛下升朝!”

李安儼道:“陛下,左監門衛已不可信,請下旨立即調換左監門衛所有元隨禁軍,無論他們有沒有背叛陛下,爲了陛下的安全……不得不防!”

不等李安儼說完,李建成擺擺手道:“宣魏文忠!”

魏文忠原本是東宮右衛率勳二府的果毅副尉,後來隨陳應南征北戰,逐漸立功,升任如今的左領軍衛大將軍。領軍衛是唐沿襲隋朝制度,從左御衛改制而來,掌宮禁宿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射聲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則知皇城西面助鋪及京城、苑城諸門。

雖然魏文忠能力有限,也沒有過人的才華,盛在他最爲忠心。

……

蒸汽機火車吭吭哧哧在大地上行駛,陳應無暇欣賞沿途的風景,因爲他的眼皮直跳,當然陳應並不迷信,他相信他的眼皮跳,不是發財,也不是因爲有災,而是因爲他太疲勞了,需要休息。

隨着青城範氏向陳氏輸誠,蜀中道門共向陳應支付八百萬貫錢財,獲得長安至雅州馳道的四成股份。

雅州,既後世的雅安。這是世界聞名的茶馬古道的起點,因爲雅安產茶,並且是世界茶文化的源頭。在原本的歷史上,從唐宋時期開始,唐朝開始和邊塞外族進行交易,剛開始是以銅錢購買塞外民族的馬匹,但隨後發現塞外民族將銅錢融化製造武器之後,宋朝年間就停止了以錢購買塞外民族產品的方式,而是改回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

而對於塞外的藏民而言,他們發覺茶葉可以解毒去病、可以化油膩、助消化,於是,茶葉就變成了常年食用以肉、油脂和脂肪相當高的奶製品爲主食的藏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這是一種變相的控制,控制了茶葉就等於控制了當時不服教化的塞外藏族,通過這種交易,既壯大了朝廷的武力(購買戰馬)的同時,也削弱了塞外藏族的武力(大量的戰馬流失和隨着茶葉進去的中原文化),所以有了茶馬交易,所以有了茶馬古道。

當然,大唐雖然現不缺馬,巴蜀商賈已經探索出了這條商道,從此可以抵達天竺。不過雅州畢竟不是中原,物產沒有中原豐富,他們的特產茶葉,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

提出長安至雅州的馳道建設,也符合陳應鐵路大動脈的計劃,有蜀中商賈願意買單,陳應根本就沒有拒絕的理由。

如果其他地方的商賈也像巴蜀商賈、世族這樣,願意與陳應合作,共同承擔風險,共同分享馳道所帶來的利益,陳應願意把馳道修建到大唐的每一個州。

馬周同時也帶來了大唐皇家商賈的合作意向,大唐皇家商盟,所有皇室成員願意出資修建靈州至瀚海的馳道,他們更加吝嗇,只願意出三百萬貫,就要獲得這條馳道的七成的份子,陳應自然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低於八百萬貫免談。

陳應絲毫沒有擔心大唐皇家商盟的合作誠意,一旦他回到長安,一定要把他們這些宗室罵得狗血淋頭。

就在陳應迷迷糊糊醒得半睡半醒之間,火車居然嘎然而止,巨大的慣性讓陳應差點從火車的臥鋪上掉下來,好在他的牀寬約一丈,擁有足夠的空間,夠陳應打滾。

陳應的腦袋撞到車廂的廂壁上,捂着腦袋問道:“來人,怎麼回事?”

郭洛在車廂外道:“稟告主上,據說前頭馳道出現了故障!”

陳應推開車窗,發現此時居然到了一處山區。

坐火車累,坐蒸汽火車更是累上加累。

陳應拿起披風,走下火車,沿着馳道朝着所謂的事故地點走去。

時間不長,陳應與衆親衛來到事故發生地點,這是一處山谷,從山坡上滾下來一塊超過三五萬斤的大石頭,正在橫在馳道的鐵軌道上。

一名青衫官員帶着一隊奴工前來解決問題,數十上百名衣衫單薄的奴工,用撬棍、繩索,綁在石頭上,準備把石頭移開。

陳應瞬間發現了問題。這是夜間,這個官員的反應實在是太快了。按照郭洛的提示,這裡距離偃師還有六十里,火車上感覺到震感只不過才一刻鐘,一刻鐘能從六十里遠的偃師城抵達事故地點?

除非,他們可以開着車,或者坐飛機。

其次是這塊石頭上,明顯有着人爲的雕琢痕跡,儘管作了僞裝,可是還能清楚的看出來,按照山坡的坡度,石頭的動能,明顯會砸穿馳道鋼軌,衝到山谷底部。

更爲異常的是,這些人都是壯年男人,而且身上帶着殺氣。

陳應急忙後退,就在這個時候,那名綠袍官員從袖子裡端起一具弩機,高呼:“殺賊!”

混在奴工的殺手們,不約而同的端起弩機。

至少二十具弩機對準了陳應。

郭洛大吼道:“主上小心!”

陳應也開始快速後退。

不過,衆刺客還是把弩機扣動了。

隨着錚錚的金屬顫音響起,緊接着“咻咻咻……”密集的破空聲響起。

PS:沒有本章說了,好糾結。如果讀者感覺有問題,請加羣吧。老程會盡量回復的!

第二五八章不愛紅裝愛武裝(二更)第三十七章鬧夠了沒有第一六四章好美的景色啊第一章都是太帥惹的禍第一八六章長孫無忌的絕望(一更)第十三章佛門信物第九十三章可惜缺了一副好牙口第一九零章誰是河北幕後黑手(一更)第九十四章你沒有機會了第二零三章瓦崗宿將常何第七十七章我生君未生第二一七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五十六章如喪考妣第二三四章太子你想造反嗎第九十九章誓師祭旗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一二一章咱們現在老賬新賬一起算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擇手段(兩更九千)第七十七章斷尾求生故佈疑陣(三更)第十二章尚書左僕射應該換人了(爲宗師無情無情加更2)第一一二章給臉不要要頭何用?第一四二章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第一百零二章組建背嵬軍第五十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一二八章刎頸之交紙糊金錘第五章保全突厥(三更)第二二九章出奇不意冒雨進擊(月票二百加更)第八十三再見楊蓉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二十三章許敬宗的尷尬第八十二章彈指間八百破萬第一五零章封陳謙爲安西國王食邑萬戶第一二六章薛仁貴攜美闖安西第二六一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三更)第三十三章魏徵魏玄成你真有種第二十七章束手就擒第一一三章將有五危愛民可煩(二更)第七章斬將奪旗第十二章意想天開的發明(三更)第九十一章吐谷渾汗王慕容伏允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八十一章滾刀肉限免感言第一零三章九月烽火驚長安(一更)第三章這還算一座宅子嗎?(一更)第七十二章全軍崩潰逃命要緊第一四九章命根子的問題第六十章空頭支票第一百章松贊干布的奇思妙想第六十九章投降降你麻痹(一更)第一二二章生而知之不學而爲能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一四零章大唐工業大學第一六一章從源頭扼殺第一一八章陳應的威懾力第八十一章滾刀肉第二二四章賞罰分明持續開疆第二十七章屁股決定腦袋(一更)第八十九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下)第二三八章必須挖出他身後的人第九十二章李元吉VS羅士信第四十八章雪夜奔襲靈州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二一六章何月兒的山羊角第一五五章不知不覺陳應也老了第七十四章幕後黑手第一五零章根底正纔是最緊要的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二二六章明裡一套暗裡一套第九十二章李秀寧的憤怒第二三六章封駁之權真宰相第四十章李建成的誤會第五十四章相逢一炮泯恩仇(一更)第五十九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第二一一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六十八章李道貞的野望第二七二章命運之戰天下誰屬(一更)第七十四章幕後黑手第八十七章出鎮西域大都護(二更)第四十五章受命平叛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一五二章得罪陳應後果很嚴重(二合一大求票)第七十九章楊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四四章此東風非彼東風第十一章最慘的折磨(二更)第四十七章非常想罵娘第一百零六章萬年縣最大的地主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一二二章武侯故智僱傭軍初想第六十九章頡利聽說你的胡旋舞跳得不錯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二更)第一六四章好美的景色啊第四十八章太子的翅膀硬了(一更)第八十章寧殺錯勿放過(二更)第九十七章宿命裡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