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

李亨連忙從案几前站起來,來到李嗣業的滿臉喜悅地說道:“李亨在這裡恭候大夫,沒想到去歲一別,今日見到大夫感覺你身體瘦了很多。西域多風沙征戰,容易生寒,我特意令妃子給你做了一掛狐裘披風,希望能助大夫在西域黃沙百戰。”

太子的這種反覆拉攏行爲用一次的時候還感覺挺感動的,但是經過兩次,三次之後,就感覺也是那麼回事兒了。這就是李亨的毛病所在,施恩太過頻繁以至於成濫觴。當然李嗣業只是把想法藏在心中,重複表現了一下自己還差不多的演技。

他單膝跪地叉手感激道:“殿下對臣如此厚遇,嗣業感在肺腑,無以報答殿下之厚恩。”

“李大夫快快請起。”

他雙手將李嗣業攙扶起來,牽着他的左手來到亭中,從案几上取來一盞已經溫好的酒水,遞給李嗣業。

李嗣業接過酒盞雙手捧着,仰頭一飲而盡。

“大夫請坐。”

兩人落坐在案几前,道士李泌也來到亭中,三人各自落座在長案後面,端起酒盞向李嗣業敬酒道:“去歲李大夫從安西疏勒鎮起大軍遠征大勃律,又帶兵攻克北印度都城曲女,實在是可喜可賀,將軍之功績可謂圓滿。不過……”

“不過什麼?”

李嗣業暗想,當年的小道士李泌,也學會欲揚先抑的說客話術了。

“將軍執掌河西北庭安西三地,控疆已達萬里之外,收小勃律時創擴歸仁軍,收河中九國時創擴永徽軍,收吐火羅創龍朔軍。兵威之盛遠達域外,但也使得安西北庭豎敵過多,如今又在北印度設立軍鎮,恐怕會因爲擴充地域太廣,反而使得安西北庭軍力衰弱,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李嗣業愣了一下,想不到李泌今天來竟然是批評自己的,當然這肯定不止是他自己的意思,或者根本不是他的意思,而是代替太子李亨問出的這番話,工具人實錘了。

“李待詔不必爲嗣業憂心,我已經稟明聖人,聖人也同意屬下從中原徵募兩萬士兵以填充安西北庭。如此一來,所調集的兵力足以應付如下所據之地。”

李泌卻輕輕搖頭笑道:“這正是我所替大夫憂慮,北印度何地?乃是佛陀發源之地,當年玄奘前去求經全程數萬裡,兩年纔到達。今將軍派兵佔據此地,於我大唐有何益?只是白白分散了兵力而已。”

李嗣業不想與李泌辯駁,他也根本不明白自己的戰略,當然他不是看輕李泌。此人雖潛心修道,但這些年遊行萬里路多有涉獵,成長的速度讓人吃驚。他不再是那個統領靖安司屢屢受挫卻愈發堅毅的李泌,而是一個擁有卓越智慧的戰略家,能夠輔佐皇帝查辨天下形勢。但他口中所稱的天下,不過是以中原江南爲主,挾帶遼東,河西走廊,西域的傳統地理圖,他所辨查的形勢也立足於此天下。

但這天下對於李嗣業來說卻稍顯小了些,中亞作爲四戰之地經歷了多少時事變幻,能夠控制此地,可背靠肥沃南亞次大陸,贍養河中吐火羅之兵,以防大食。

他想要摸索一個能夠把西域中亞永遠併入中華體系的辦法,不使大食教侵染這千里之地,也要讓印度這塊肥沃的寶石永遠成爲向中原供應物資的貨倉。等安西北庭能夠自立大成,即使中原離亂,安西也能依仗自己的優勢繼續經營。哪怕將來某一天安西北庭脫離朝廷,成爲天下離亂藩鎮的一員。

哪怕僅存藩鎮獨立經營,安西北庭也要死死落在漢人手中,絕不允許一些突厥種,阿拉伯半島閃米特人,雅利安人在這裡弄潮肆虐。

趁着現在他所呆的這個地方還是千百年來最繁盛的時刻,還能夠背靠中原的富庶任性一陣子,可一旦過了這個輝煌的時代,他們將遲遲不會有機會在這裡創造奇蹟。

李嗣業搖了搖頭說道:“你從未去過安西,也你從未去過河中,更從未去過吐火羅和北印度,沒有見識過那裡的風光和景緻,更未觀察過那裡的表裡山河,自然不明白我爲何要駐軍。李待詔如果有機會可以去看看,然後再來辯駁我。”

李泌揮舞着拂塵笑了:“適才李大夫的話使人如囫圇吞棗未解其意,不過李泌倒是可以反駁。不管你說的北印度山水如何清秀美麗,如何資源富足,它能夠比得上遠在我東方的中原之富庶嗎,能夠比得上長江下游的魚米之鄉嗎?”

“當然能夠比得上。”李嗣業這樣回答讓李泌吃驚,他當然從未想過能有地方的山川之美能夠超越自家土地。李嗣業再次重申了一遍:“整個南北天竺土地肥沃而少高山,土地也遠比中原肥沃,雖然這個地方養了一羣養尊處優的外來豬。”

“權且就算如此,李將軍在這麼遠的地方駐軍,你自己又身在河西。假如將來中原有變,大夫就算長了許多手臂,也無法兼顧多方。李大夫所費力佔據的土地,也會因爲朝廷無瑕西顧反而爲他人做了嫁衣裳。”

李嗣業沉默片刻,李泌說的這番話他無法反駁,中原穩定國強時,無論帶兵遠擴至哪裡都高枕無憂。可一旦中原發生戰亂,動不動就以十年來計,三國跨度甚至達一個世紀,等經歷這樣的戰爭過後。到時候帶着兵返回去,原有的地方恐怕就變成敵國的樂園。

他仔細想了想,擡頭感覺滄桑地回答道:“李待詔,我從未想過這麼遠,況且天下形勢最易變難以捉摸,考慮十幾年之內,取北印度之地我不後悔。”

李泌還要再說話,被太子伸手阻擋,李亨雙手虛浮道:“駐軍征戰都是免不了的事情,今日只爲嗣業送別,不談軍政事宜。”

他雙手捧起酒盞又敬了太子酒,此時天色已完,他主動朝太子叉手道:“感激陛下在此設宴款待某,但天下沒有不散之宴,嗣業要告辭了,還請太子保重。”

三人並肩走出亭子,隨從給李嗣業拉來馬匹,他翻身上馬手執馬鞭,對站在亭外的兩人再度告辭:“殿下,我去也,明年或許要與殿下重逢,希望殿下能夠保持輕鬆,我們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李亨聽了心頭一激,彷彿有股暖流從心底衝到了頭腦中。沒錯,他在李林甫的冷酷敵對之下整整等待了十五年,如今雖然依然渺茫,但楊國忠給他的壓力和威脅遠不及李林甫。最艱難的階段都渡過去了,接下來就該享受成果了。

三鎮節度使的馬隊遠遠離去,太子仍然與李泌站在亭中遙望,他望着遠去的烈烈旌旗,突然感興趣地說道:“我隱隱感覺李嗣業佔據北印度的理由不是我們想的那樣,他定然有更層次的原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