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李安是很懂老杜的,對於老杜的爲人再清楚不過了,這貨確實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正直之人,但就算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也是有最基本需求的,就好比李安自己也是好人,可李安還不是娶了一大堆夫人,家中的小女僕也不曾放過。

這是大唐這個時代的特性,李安若是不這麼做,不但自己憋着辛苦,同時也會遭到皇帝的猜忌,那可就真的麻煩了,愛惜自己的羽毛本沒有什麼錯,可太有本事的人,在大唐這時代是不能太愛惜自己羽毛的,否則,就有沽名釣譽,收買人心的嫌疑了,鬧不好還會被扣上意圖謀反的罪名,那就真的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與其擔心被人猜忌和構陷,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倒不如稍微放縱一些,這樣自己舒坦,皇帝舒坦,想構陷的人也沒有下手的機會,小日子肯定能夠過得不錯。

自古以來,有很多有本事的人物都是用稍微荒唐的自污辦法,來爲自己躲過災禍的,比如大名鼎鼎的郭子儀元帥,都八十多歲了還喜歡摟着小姑娘喝酒,讓人覺得很荒唐,可若不如此,腦袋可能都保不住,太愛惜羽毛的人,很容易讓人懷疑,覺得這是一個收買人心,想要造反的人。

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比如兩漢時代的王莽,爲了自己的名聲,真的是什麼事情都敢做,也確實爲自己博得了非常高尚的美名,讓所有人都對王莽心服口服,一些懷疑王莽沽名釣譽,收買人心的,反而被認爲是嫉妒人家,是想構陷王莽,結果王莽突然就造反了,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王莽既然都已經沽名釣譽收買人心了,可爲什麼還會篡權失敗呢?難道就沒有人願意支持這麼一個高尚的人嗎?

其實,一是因爲古代的忠君思想比較的嚴重,王莽篡權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忠,從而想到他之前所做的種種行爲,都是爲了篡權準備的,並不是真的好人。

二是因爲王莽篡權之後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極大的損害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這些既得利益者都是有很強大的社會能量的,這些人一旦決定討伐王莽,那麼,王莽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不論怎麼說,自古以來,篡權都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爲了權利去冒險,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好好的過自己的小日子難道不好嗎?就算坐上了最高的位置,人生也未必就一定會幸福,不同的階層都會有不同的活法。

前方不遠處的草堂便是老杜的住處,不過,老杜的一大家子並不在這裡,大部分都住在別處,這裡只是老杜自己的個人別墅,無聊和疲累的時候,老杜有時會獨自來草堂靜坐冥想,種種花種種草,或者邀請三五好友,一起來草堂探討探討人生,研究生命和宇宙的奧秘。

總之,這裡是老杜放鬆身心的地方,是他精神世界的聖地,而這個聖地已經不遠了,就在不遠處的前方。

草堂的籬笆是透光的,這讓李安能夠很輕鬆的看到裡面的人影,很顯然,裡面是有人活動的,只是不知道這個人是不是老杜。

走進了之後,李安透過籬笆的小縫看到了裡面正在走動的,居然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婦人,從身材和年齡看,更像是一個小娘子,雖然還沒有完全看清楚,但可以肯定的,這是一個小美人胚子,顏值至少也能有八分,大大的超過及格線了,而這個小娘子居然在老杜的草堂,這裡面肯定有故事,若是猜的不錯,這個應該就是老杜剛納的小妾了,沒想到這貨還挺會享受的,一個人帶着小妾到草堂裡享受來了,如此,李安若是貿然進入,豈不是壞了人家的好事了。

不過,既然來都來了,怎麼着也該看一看裡面什麼情況吧!雖說李安並沒有什麼偷窺的壞習慣,但看看也沒啥,老杜也不是小孩子,也不會害羞的。

繼續走近幾步之後,李安看到了正在伏案寫字的老杜,他寫的很是認真,而小娘子則圍繞在老杜的周圍,時而給老杜研磨,時而將老杜剛寫好的紙張拿到不遠處的石臺上,然後用小石頭輕輕的壓住,以防止被大風吹跑。

老杜寫的很是認真,基本上是心無旁騖,而旁邊伺候的小娘子,顯得非常的開心,一雙看向老杜的眼神裡充滿了崇拜和歡喜,看得出來她是真的喜歡老杜,畢竟,老杜不論怎麼說也算是一個標準的成功人士了,小娘子跟着老杜,小日子一定能夠過得紅紅火火的,吃喝用度都是不用愁的,如此又怎麼能不歡喜呢?

都說後世人現實,古代的女子又何嘗不是,人都是貪圖富貴和安逸的,沒有人願意選擇辛苦和勞累的生活,小娘子給老杜做妾,何止少奮鬥二十年,普通的窮小子給他五十年,也很難達到老杜的收入水平。

當然,老杜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收入,也是多虧了李安的幫忙,若不是李安提出搞大唐報,推薦老杜去做主編,此刻老杜能不能養活自己都成問題,更別談納一個年輕貌美的小妾了。

說的直接點,是李安給了老杜美好的生活,沒有李安的努力,就沒有此刻老杜的美好生活,就是不知這貨的心裡是不是這麼認爲的。

一陣風吹過,把老杜剛寫的詩詞給吹跑了,儘管被小石子壓着,可這一陣風較大,小石子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而這張被吹走的詩詞不偏不倚直接向李安吹過來了,這下是想躲也躲不掉了。

李安本來是打算看一眼就走的,不想打擾人家的好事,可現在東西已經飄過來了,李安想躲也來不及了。

果然,聽到紙張被颳走的聲音,小娘子連忙放下手中的研磨棒,邁步追了出去,而她剛打開籬笆的大門,就與李安來了個四目相對,想躲都來不及,一時頗爲尷尬。

“阿郎,有客人來。”

小娘子急匆匆的退了回去,想老杜彙報情況,飄走的詩詞也不要了。

見小娘子居然稱呼老杜爲阿郎,李安嘴角淡然一笑,這老杜還挺會玩的,居然弄了一個小女僕,阿郎不就是僕人對主人的稱呼麼,難道老杜還有這稱號,或者這是小娘子一直都是老杜的小女僕,是由於日久生情才走到一起的,如此就很好解釋了,畢竟,改口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或許是叫習慣了。

“春收春耕,春耕春收,關中大地,一片繁榮……”

李安順手接住老杜寫的詩詞,仔細的看了一眼,這完全就是練字,根本不像是在作詩,或者說是打油詩更合適一些,完全不像老杜的水準。

老杜聽說有客人來,心裡略微有些吃驚,連忙放下手中的毛筆,邁步走向籬笆門,並一眼就看到了李安。

“李侍郎,快請,快請。”

老杜顯得非常的熱情,嘴角笑成了一條線,對於李安,他是頗爲感激的,從心底的感激,若是沒有李安的推薦,他現在還指不定在哪兒喝西北風呢?

李安獨自走了進去,護衛站在門外,而幾名小吏則結伴在附近看風景,有說有笑的,顯得非常的開心。

“老杜啊!這小娘子看着不大,不會就是新納的小妾吧!”

李安單刀直入的問道。

老杜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無奈之舉,無奈之舉啊!李侍郎可千萬不要聽別人瞎說啊!下官本沒有這個意思的,奈何……”

看着老杜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裝逼嘴臉,李安就覺得挺好笑,連忙擺手道:“老杜啊!不用過多的解釋,我懂你的,懂你。”

說完看了看老杜寫好的這些詩詞,其實,這些全都是練字式的詩詞,有的一張紙上一句話寫了足足四遍,哪裡有這樣寫詩的,這純粹是練字而已,而老杜的字跡還是非常工整的,參加書法大賽都毫無壓力。

“李侍郎此來,是路過此處,還是……”

老杜開口問道。

這不廢話嗎?肯定是路過了,老杜平常工作非常繁忙,很少有機會來草堂休息,李安若是真的有事找老杜,肯定是去大唐報衙門,不會跑到草堂來碰運氣的,這機率實在是不高。

李安笑着說道:“這不春耕了麼,麥田裡到處金燦燦的,過來看看風景,順便了解一下春收春耕的準備情況,還有機器的使用有什麼問題,都要了解一下,路過此處見裡面有人活動,就過來看一眼,這可真是太湊巧了,老杜平常這麼忙,今日也居然恰好有空。”

原來隨着大唐報逐漸走向正軌,老杜也配了幾個副手,平時有副手幫忙,他的壓力就小得多了,休閒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多了,只是很多事情交給副手去辦,心裡有些不放心,所以,只要自己不是特別的疲累,便不會偷懶去休假。

“以老杜的才華,做個宰相都綽綽有餘,屈居大唐報主編,實在是太委屈老杜了。”

李安開口說道。

老杜笑着說道:“李侍郎過譽了,下官只是詩詞寫的好些罷了,哪敢說自己有宰相之才,現在的日子也算是不錯,每天過的都很充實。”

看得出來,老杜對生活還是挺滿意的,他的追求也不像後世記錄說的那樣高,這或許是因爲大唐報主編符合他的胃口吧!又或者這份收入讓他頗爲滿意,總之,他並沒有感覺自己受委屈。

按照史書的記載,老杜曾經懷才不遇,混的特別慘,他的出身倒是不錯,是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他的心裡存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只可惜由於奸臣當道,讓他的仕途不順,從此他的許多作品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5】。

天寶六載,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老杜也參加了考試,由於權相李林甫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科舉之路既然行不通,不甘心的老杜爲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轉走權貴之門,投贈干謁等,但都沒有什麼結果,他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可謂是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連吃飯都成問題。

天寶十年正月,玄宗將舉行祭祀太清宮、太廟和天地的三大盛典,老杜於是在天寶九載冬天預獻三《大禮賦》,得到玄宗的賞識,命待制在集賢院,然而僅得參列選序資格,需要等候分配,因主試者仍爲李林甫所以沒有得到官職。

天寶十四年,老杜等到花兒都謝了,總算得到了一個官職,卻僅僅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老杜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自然不願意去做吃力不討好的河西尉,甚至發出‘不作河西尉,淒涼爲折腰’的豪言壯語。

要說河西尉好說歹說也是一個正九品下階的小吏,雖是所有品級種最低的一種,但好歹也是有品級的公務員,總比平頭老百姓要好吧!後世的老百姓能考取公務員就非常開心了,老杜得了有品級的公務員,咋還不珍惜呢?他對自己的才華就這麼自信。

其實,這是因爲河西尉這種小官,實在不好乾,是老杜這種性格的人無法勝任的,就算能勝任的人,幹起來那也是極其的心累,河西尉主要負責河西這個地方的司法捕盜,審理案件,判決文書,還有徵收賦稅等雜事,這些事情沒有一件是好乾的。

而做這些工作的小吏,常常需要拜迎長官,有時候還要因爲催租稅而鞭打百姓,遭到老百姓的痛恨,緝捕盜賊也有很大的風險,萬一盜賊跑了,自己與家人也很有可能遭到盜賊的報復,總之,任何有別的出路的人,都不會願意幹這個工作。

第二十一章 斬殺安祿山第六百零二章 香蕉幹第六百五十四章 學業才重要第八百九十一章 保護區第五百五十七章 室利佛逝第五百一十七章 趕海第一百九十七章 爨地大亂第五百六十五章 神箭第四百九十九章 廣州商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零九章 傷亡不小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第七百九十二章 資源豐富第四百三十四章 去美洲建立橡膠工坊第六百九十七章 卸甲幹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貿易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第四百零三章 教貴妃使用電燈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扇第七百三十二章 盾構機第一千二百零九章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頂級美食第一千三百二十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逛燈會第七百二十二章 再比一場第五百五十四章 四縣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第八百零一章 透氣孔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逍遙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第九十六章 拒絕招攬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第一千六百零一章第五百九十章 補償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第九百五十八章 海棠無香第一千五百零四章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自動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港口建設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第十五章 我必殺出一片天地第三百二十章 太陽竈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畝土地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第一千五百五十章第一千五百八十章第九百五十八章 海棠無香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釗出名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圍獵第四百五十二章 給衆使臣洗腦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五百零九章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七彩山雞第七百零三章 鬥獸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夢醒了會失落第六百三十九章 分班第三十六章 突襲妙策第一千二百零一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車頭和車廂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第一千三百八十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第一千二百零七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第八百五十九章 水的比熱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紫紅專列第二百一十七章 蠻蠻小娘第九百二十三章 偶遇第一千零四十章 半夜送禮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第九百五十八章 海棠無香第四百八十一章 增加版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教皇帝使用望遠鏡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第七百零六章 划船第二百四十二章 豆芽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唐運河第五百九十五章 娛樂第一百零一章 馬嵬驛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千四百九十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比鳥快第八百七十九章 圖紙第五百四十四章 參觀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