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李安明白自己不可能說服眼前的老漢,這個老漢都五六十歲了,對各種事物的看法早就已經根深蒂固了,是不太可能有所改變的,若是告訴他,工坊裡的活兒永遠都幹不完,他是不會相信的,他這麼大年紀的人了,也算是歷經風雨了,走過的橋比一般人走過的路都要多,是一個飽經滄桑的老者,這種人往往最固執,也最是喜歡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事情。

在眼前這個老人的一生之中,或許經歷了很多波折,也看到過太多的悲慘佃農,更看到很多種糧大戶的豐衣足食,所以,他本能固執的認爲,擁有的土地越多,人活的就越是舒坦瀟灑,只有在泥土地裡刨食纔是最保險最靠譜的,其它任何形式的謀生都是不務正業。

當然,讀書考功名就更好了,只可惜他的兒孫都不是學習的料子,也非常的不喜歡學習,老漢自然也明白是自己的基因不夠好,自己家的子孫沒有這樣的命運,也不去奢求知識改變命運,所以,也不會刻意的去培養自己的孩子,在他看來,自己的子子孫孫能夠安安分分的種地就對了,別的就不用追求了,不用瞎折騰。

“老人家,現在都有機器了,幹活多累啊!有沒有想過使用機器收割麥子?”

李安看到了遠處的收割機,雖然距離很遠,但還能夠看得到。

老漢咧嘴一笑,搖頭道:“那都是大戶人家用的,像咱們家才二十多畝地,自己用鐮刀就行了,用不着那玩意,還浪費錢。”

多麼樸素的回答,老漢說的也是有道理,現在機器非常緊張,大戶人家都有很多用不上,就更別說他們這些小老百姓了,就算他們願意去找,人家一聽才二十畝地,根本就不會理睬,雖然收割是按畝收取加工費的,可若是一戶人家只有二十畝,那還不夠費事的,機器從別處開過來就要耗費不少油料,加工幾個時辰就結束了,怎麼算都不夠划算,只有連續幾千畝的生意才值得做。

“老人家忙着,有緣還會再見的。”

李安笑着打招呼,與老漢告別。

老漢也笑呵呵的與李安告別,然後繼續幹活。

這一大家子雖然貧窮,但因爲沒有太高的追求,所以,生活還是挺幸福的,這種平淡的幸福恐怕只有這種平凡的人家才能享受的到,有錢的人家反而享受不到這種平凡的幸福。

春收纔剛剛開始,田地裡的勞動者還不是太多,大部分的麥田裡都是空蕩蕩的,除了最近的這一大家子,別處的都距離較遠,走過去是不太現實了,距離道路太遠的,李安就不過去了,而靠近道路的遠處,倒是可以過去看一看。

很快,李安就來到了一處正在大規模收割小麥的田地,這裡用上了收割機,但同時也有五六十人在手工收割。

很明顯,因爲機器的數量很有限,所以,完全使用機器收割是行不通的,只能採取臨時僱用勞力來輔助收割。

這些被僱用的老百姓全都是比較年輕的壯勞力,很顯然,僱主也不是傻子,不會花錢去僱用體力不佳的勞動者,花同樣的錢,自然是越能幹活的人越受歡迎了,幹不動活兒的自然不會受到歡迎。

收割機一共只有三臺,而眼前的小麥地是一望無際的,到底有多少是屬於這個種糧大戶的,這還需要過去詢問一下。

三臺機器已經跑的很遠了,自然不好過去詢問,而正在幹活的五六十人,就分佈在道路的兩側,他們之中大部分在彎腰收割,有少部分在收集別人收割好的一捆捆稻穀,然後,將這些稻穀運輸到道路一側的大車上,只要裝滿一大車,這些稻穀就會被運走。

這種收割方式是連稻秧一起收割的,收割完成之後,地面上只留下很短的一截稻秧,在春耕之前,這些稻秧也是需要處理掉的,而處理的最好方式就是焚燒,雖然這有污染大氣的嫌疑,但實在是找不出更好的方式了,焚燒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的解決這些秸稈,同時還能爲土地補充鉀肥,好處是真的挺多的,要不然老祖先也不會這麼幹,但這麼做最大的問題就是污染環境了,這對環境的污染可着實不小。

在有飛機的後世,這種污染是致命的,而在大唐這個時代,雖然焚燒也會污染環境,但影響相對要小得多,只要過了這幾天就不礙事了。

而焚燒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萬一控制不好,那是要出大事的,所以,每當到焚燒的季節,朝廷的相關衙門,還有各鄉村的有關人員就會行動起來,他們會騎馬到處巡邏,按照自己的職責區域進行巡邏,只要發現大火燒的不對,就會立馬調集人員進行處理,以防止焚燒秸稈變成一場可怕的火災。

正常的秸稈焚燒,只要控制得當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而焚燒安全的前提是進行統一的規劃,比如要統一收割,要在規定時間內將所有的莊稼全部收割完,讓所有土地上都只剩下不多的秸稈,若是焚燒秸稈的時候,還有一些田地沒有收割,那就不僅僅是造成糧食損失的問題了,大火也會燒的很旺,後果是比較嚴重的。

糧食必須及時收穫,而放火也必須有嚴格的日期,絕對不是自己家先把糧食收完了就放火燒秸稈,否則一旦火星飛到別人家的莊稼地,這豈不是要害死別人,甚至引起可怕的大火。

按照大唐律法,隨意在莊稼地裡放火那是要坐牢的,就算沒有引起嚴重的後果也是一樣,畢竟,在古代的農耕社會,莊稼就是一個帝國的命根子,沒有什麼比糧食更重要了,任何膽敢威脅糧食安全的行爲,都是要被嚴厲懲治的。

已經失去水分的金黃色麥苗,是非常易燃的,所以,自從小麥苗變成金黃色開始,京城的各路巡邏人馬就已經在忙碌了,各種救火必備的水車隨時待命,一旦某處發生火災,救援的力量很快就能抵達,同時,責任區域也下發給了每一個村民,誰家的田地要是失火了,不論是什麼原因,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就算不是你的錯,你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律法有時候就是如此的無情。

看着不遠處停着不動的水車,李安覺得這些水車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大,或者說是心理安慰的因素多一些,因爲一旦發生大火,就憑這些水車所擁有的水量,是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的,大火一旦蔓延,那氣勢可不是一般的大,再來十倍的滅火車都未必能解決問題,麥田的大火一旦蔓延,與可怕的森林大火沒啥區別,甚至一點都不比森林大火危害低。

李安一行人的到來,很快就引起了一名小管家的注意,這些管家都賊精賊精的,只需要輕輕的看一眼,就能夠看出來人的大概身份和地位。

“諸位是買糧還是?”

小管家試探的問道。

李安開口回答:“不是買糧,就是隨便過來看看,瞭解一些情況,今年的氣候不錯,莊稼都獲得了豐收,看着這些麥田就讓人高興啊!對了,你們這是在爲誰家幹活,這一塊有多少土地?”

小管家一看李安的談吐氣質,就認定李安不是一般身份的人,再加上李安提出過來了解情況,這很像大官微服私訪的氣勢,這讓他很是重視,同時也頗爲緊張。

“小人是杜家的小管家,這一塊地足有五千多畝,都是我們杜家的,阿郎說家裡地多,要早些找人早些幹活,免得到時候幹不完。”

小管家開口說道。

“五千多畝,真是不少啊!就這些人乾的完嗎?”

李安開口說道。

按照普通勞動者手工割麥子的速度,一天只能收割一畝多些,最厲害的牛人一天收割兩畝地就算很不錯了,再多就不可能了。

小管家找來的都是壯勞力,就按照全部都是最牛的人來計算,一天也只能收割一百畝,五千畝足足需要五十天時間才能收割完,而這顯然是不行的,半個月之內必須要收割完,否則,影響別人家放火燒秸稈,到時候真的被燒掉就不能怪人了,誰讓你們家收割那麼慢。

“這不還有三臺收割機麼,這幾臺機器比這些人快多了,輪班一直幹下去,三臺收割機一天能收割兩百畝小麥。”

小管家開口說道。

按照機器和人工的速度加起來,一天能夠收割三百畝土地,五千畝不足半個月就能收完,時間上是來得及的,有了這些機器,收割麥子的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上來了,若是能再多來兩臺機器,這五六十名勞力也就用不着了,那樣效率就更高了。

“呵呵!原來遠處的三臺收割機也會你們杜家的,區區三臺機器比五六十人還強一倍,若是大唐能多一些這樣的機器,以後收麥子就太簡單嘍!”

李安笑着說道,這早已在他的預料之中,三臺機器距離幹活人並不遠,有很大的可能就是一家的。

小管家一聽就皺眉了,開口道:“哎呦!這機器可老難買了,想要的人太多,都買不着,若是能買到,就算多花一倍的錢也值了。”

說完不停的咂嘴,顯然是覺得機器供應太少,都不夠種糧大戶分的,還好他們是關中人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而關中以外的區域,機器的普及就更是少得可憐了,想要買一臺收割機會更加的困難。

誰讓大唐現在還是農業大國呢?整個大唐足有三億畝土地,這還不算最近十幾年獲得的新土地,算上這些土地的話,耕地就更多了,造再多的機器也不夠分的,朝廷需要忙的事情很多,不太可能在某一方面投入過多,必須要進行均衡發展纔是,所以,自然不太可能大規模的生產收割機。

李安走到已經收割好的小麥堆放處,隨意的折了一個麥穗,然後用力的搓動,直到把所有的麥粒全部搓出來爲止,以查驗這一家小麥的生長情況。

“不錯,不錯,麥粒很飽滿,都是優質的。”

李安用力都按不動,這足以證明麥粒發育的不錯,是可以收割了。

因爲這些被僱用來的勞力都是拿錢幹活的,若是李安過去與他們聊天,就會耽誤他們幹活的,所以,李安想想還是算了,告辭之後,繼續沿着道路往前行進。

距離真正大規模收割的日子已經很近了,明後天這個時間再來的話,說不定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景象,麥田裡的人和機器將會成倍的增加,那將是一道非常靚麗的風景線,明後天李安也一定會過來看看這等風景的。

前面不遠就是老杜的住處了,也不知這貨是不是在家,做了大唐報這麼久的主編,老杜的日子明顯好轉了很多,小日子過得是有滋有味的,聽說最近還新納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小妾,這貨還裝筆說自己不是想納妾,奈何拗不過同僚好友的一再要求,纔不得已納了一房小妾,就好比後世某人去施捨街邊的妹子,被抓了之後說自己不是有意的,是小妹硬抓着自己不肯鬆手,自己是半推半就才施捨的,可這個理由能說服誰,若是自己完全沒有這個心思,就算被一羣人拉扯,也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這就是自己也有這個想法,只是還不太好意思,被強迫之後,也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說到底還是自己本質的問題。

老杜不管怎樣,那也是一個發育正常的男人,在家境貧寒的時候,自然沒有心思去想納妾的事情,而一旦生活條件好了,那一顆騷動的心就不安分了,就會時不時的想着給自己找點樂子,改善一下自己的枯燥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人瞭解他的心思,給他介紹個小妾,老杜便會毫不客氣的收下,然後還裝作自己不是很想要,是好友強烈推薦才收下的。

第五百二十二章 菠蘿蜜第九百六十八章 偷偷摸摸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第七百零五章 腰窩第五百二十九章 奪橋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可愛的公主第八百六十四章 縫的還可以第八百六十七章 直布羅陀第五百章 生財之路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第九百四十七章 糾結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吾設此座久矣第八百四十三章 椰棗第六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寶藏第七百二十四章 槍械第一千五百五十章第九百九十五章 驪山養殖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青樓歇歇腳第八百八十八章 碰破頭第七八六十九章 無法仿製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族身份第五百三十六章 懷疑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會說話的石頭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下出場第二百四十七章 熊掌不敵豆芽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路難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混凝土觀禮臺第三百五十五章 立功心切第九百三十一章 第一節課第二十一章 斬殺安祿山第七百五十章 聊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藏危機第六百七十七章 村落第二百一十三章 吾設此座久矣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扇第一千三百零九章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第八百三十四章 宴會第四章 做我老婆可好第五百五十四章 四縣第八百九十四章 冷水澡第三百六十二章 鐵絲和彈簧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第九百四十三章 手電筒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第五十章 月兒到底是誰第九百一十七章 壟斷經營第五百四十七章 說服狼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唐炮兵學堂第二百八十二章 戶部侍郎第三百四十四章 耕地機訂單第一百二十三章 激烈爭論第七百三十二章 盾構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斬殺吐蕃王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槍械第一百一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精彩比賽第一千二百零三章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七十章 騎車帶夫人兜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全部斬首第六百九十一章 船艙裡第一千二百零九章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第五章 顏真卿第一百二十六章 吐蕃寇邊第八百六十二章 滿嘴沙土第五十六章 靈州進奏院(求收藏)第一千六百零九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龍吸水第五百一十五章 審訊第五百二十一章 占城條約第一千四百三十章第七百六十五章 大比分獲勝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牆壁幹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牆壁幹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李隆基前來拜訪第六百二十章 佔領戈迪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溝裡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