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老杜的詩詞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形象,至少後世的老百姓都是這麼認爲的,可真實的老杜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這貨寧願繼續受窮,依靠好友接濟度日,也不肯去做幹實事的河西尉。

因爲河西尉太辛苦太危險,太過於讓人煩心,不是老杜擅長的,哪怕是討飯,他也不願意去做河西尉,朝廷也是可憐老杜,又給了他一個右衛率府兵曹參軍的職位。

這個職位的內容就是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是一個與河西尉差不多的低級職位,然而,老杜考慮了一番,還是欣然赴任了,同樣是非常低級的職位,都不符合老杜的抱負,爲何老杜能夠接受右衛率府兵曹參軍,而不能接受河西尉,還不是因爲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是一項比較輕鬆的工作,而河西尉是一個很不容易乾的職位,也是老杜很不擅長的職位,所以,老杜只能選擇右衛率府兵曹參軍,而不去幹河西尉。

其實,按照後世的觀點,這兩個職位之中,河西尉對社會的貢獻是比較大的,是一個幹實事的職位,是值得尊敬的,而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廢物職位,這個就是倉庫保管員的職位,是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換任何一個人都能幹,而河西尉卻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

當然,李安也覺得老杜的選擇沒錯,這貨根本就做不了河西尉,儘管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是一個廢物才幹的職位,可至少老杜能夠勝任,能夠以此職位養活自己,可以讓老杜擺脫吃不上飯的窘境。

而通過老杜發出的‘不作河西尉,淒涼爲折腰’豪言壯語,也能看出至少在大唐這個時代,真正基層幹實事的職位是不受主流階層認可的,他們幹最髒最苦最累的活兒,但卻被主流階層鄙視,國家發展穩定繁榮,有功勞的一定是帝王和高官,與這些幹實事的小吏沒啥關係,而一旦老百姓造反了,那就是這些基層的小吏逼的,這些小吏會成爲替罪羊。

總之,像河西尉這種幹實事的小吏,是最冤屈的,自古以來都非常的不受待見,任何一個有抱負的有志讀書人,都是不願意去做這些庶務職位的,哪怕自己已經吃不上飯了,也絕對不會爲了混口飯吃去做這種底層職位。

要麼做高高在上,指點江山的官員,要麼就做一個依靠朋友接濟度日的廢物,絕對不會爲了混口飯吃而去做俗務,這與後世的剩女思維何其的相似,她們不也是說過,要麼找一個讓自己滿意的如意郎君,要麼就永遠保持高傲的單身,絕對不會爲了婚配而隨隨便便的找個人嫁了,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由老杜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時候,這些讀書人是多麼的高傲,他們的遠大理想都是指點江山,要麼就是從事文書的工作,再不就是做廢物才幹的工作,總之,都是比較優雅體面的工作,是絕對不會去做辛苦的俗務小吏的,打死了也不幹。

後世的公務員考試,平均都是近百人爭奪一個職位,甚至還有幾千人爭奪一個崗位的,但這些都是比較舒坦的熱門職位,對於很多偏遠的,辛苦的,危險的職位,報考的人就很少了,甚至,還有很多職位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報考,居然是一個願意報考的都沒有。

這些報考的人,都是奔着前途去的,你指望他們願意做螺絲釘,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在與倭寇對峙的地區,執法船的船員缺口很大,卻始終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報名,誰也不願意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萬一要是擦槍走火了呢?

看着眼前的老杜,李安覺得這貨也沒那麼偉大,只是一個普通人罷了,所謂的憂國憂民,不過是自己的情懷罷了,真的讓他去幹服務百姓的俗務,他也是不會去幹的,他就是這麼一個有點虛僞的人,但老杜絕對不是一個壞人,他應該是屬於好人,因爲他沒有任何的害人之心,內心深處也是巴不得老百姓都能過得好的。

老杜絕對算是一個好人,這是不用懷疑的,但老杜並沒有好到爲了平民百姓可以犧牲自己的程度,他只是在心裡同情生活困苦的老百姓,具有一個有良知之人應有的同情心罷了,讓他把自己的錢捐給沒飯吃的窮人,他肯定是不願意的,就連讓他幹河西尉這個直接服務於底層百姓的小吏,他都堅決不幹,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侮辱,他寧願當倉庫管理員,也不願意從最底層的幹實事小吏做起。

在做了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之後,老杜去了一趟家,結果剛到家門口,就聽到了哭泣之聲,原來他的小兒子餓死了,家裡人正在傷心的痛哭呢?

也許是老杜對自己的才華太自信,覺得自己這樣的大才,就應該做大官,只有做了大官才能真正的爲國爲民,而做一個俗務小吏,只會耽誤自己的時間。

在安史之亂髮生的時候,老杜仍然是一個倉庫管理員,因爲官職太小,在被叛軍抓住的時候,叛軍見他只是一個破管理員,都懶得往牢房裡放,怕是牢房裡早就人滿爲患了,大官都裝不完,老杜這等小吏來了只會佔地方,這也是他幸運的地方。

老杜終究是一個有才華的人,而有才華的人,只有在亂世的時候才能提現出來,老杜逃離叛軍控制區,跑到了肅宗哪裡,並連續獻計,這博得了肅宗的欣賞,給了一個左拾遺的官職,這是一個從八品上階的小官,屬於低級的諫議職位,雖然這與之前的倉庫管理員也差不了多少,但諫議類別的官員,可以對朝廷的政策提出意見,職位不高,但是已經走到了臺前,這雖然不是一個有實權的職位,但也算是一個有點影響力的小職位了。

做了左拾遺,就意味着老杜可以經常與官職較高的諫議大夫來往,幫助諫議大夫處理各種事情,這樣也算是能夠接觸高層了,這個職位雖小,但絕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職位,不是一個廢物職位,儘管品級沒啥大的提高,但老杜對這份工作應該還是滿意的,老杜滿腹經綸,能夠做諫議類的職位,就能夠通過諫議大夫,把自己對時局和治理天下的看法說出去,萬一得到朝廷的採納,老杜就有平步青雲的機會了。

當然了,老杜最終並沒有等來平步青雲的機會,這貨雖然能力不小,可惜在政治上太弱雞了,他的好友房琯是一個空談之輩,在被肅宗看重,並委以平叛重任之後,並沒有取得任何好的成績,反而還造成了空前的失敗,簡直就是一個廢物,之後又因爲結黨被貶爲汾州刺史,被肅宗給罷相了,這是很合情合理的,打了敗仗難道不應該被懲治嗎?結黨難道不該貶官,可老杜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他居然不知天高地厚的去皇帝跟前,爲房琯求情和辯護,而且,還多次去給房琯辯護,這徹底觸怒了肅宗,被貶官了。

老杜的膽也是夠肥的,他只不過是一個從八品上階的左拾遺而已,在朝廷的地位並不高,可以說是可有可無,這麼一個小人物居然爲了自己的好友多次去煩皇帝,真的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況且,皇帝也不是無緣無故貶房琯的,實在是房琯太不爭氣,就是一個愛說大話的人渣,老杜完全是站在個人感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至於自己也被皇帝厭棄,被貶官離開了朝廷。

老杜爲朋友兩肋插刀的行爲,雖然比較的仗義,但他也不想想他的朋友是個什麼貨色,是否值得他如此做,爲了一個人渣朋友多次去煩皇帝,這本身就是非常不值得的,也許在他的眼裡,不論自己的朋友是不是好人,都要爲朋友兩肋插刀,這真的非常的不值,太把自己當回事,把皇帝不當回事,自然要被貶官了,就算李安當時是皇帝,也一樣要貶官老杜,至少先給點教訓,然後看情況再啓用,做皇帝絕對不能被別人牽着鼻子走。

眼前的老杜還是不愛笑,總是喜歡冷着臉,不是他不好客,實在是因爲這貨天生就這樣,就算笑起來也不好看。

談到自己的職業,老杜總體上還算滿意,雖然大唐報主編的職位不高,但乾的活兒都是他最擅長的,他文筆很高,幹什麼都不如干主編來的舒心,至於憂國憂民,現在的大唐是盛世,安史之亂也早就被李安化解掉了,就算老杜想憂國憂民,怕是也沒多大機會了。

眼下的局勢就是京城的普通老百姓難以買得起房子,租房壓力也很大,而老杜作爲主編,正好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大唐報提出自己的主張,與當左拾遺也沒啥區別,感覺總體上是差不多的。

“這才幾年的時間,老百姓家裡的糧食就都吃不完了,以前總是聽說餓死了,而現在聽得最多的就是撐死了,老百姓的精氣神也好了很多啊!關中大地一年能種兩次糧食,不得了啊!以後怕是再也沒有人會餓肚子了。”

老杜突然感嘆的說道。

李安笑着說道:“至少短時間是不會了,不過,糧食多了之後,人口也會連年增長的,而人多了之後,對糧食的需求就更高了,若是大唐的人口突然多出十倍,那糧食就不夠了。”

老杜笑道:“人口增長十倍,怕是百年之後的事情了,這樣的情況咱們怕是看不到嘍!”

這話一點不假,人口的增加速度是需要時間的,按照一個家庭生四個人計算,二十年時間人口就翻翻了,一百年翻翻五次,人口可以增加到三十二倍,但這只是理論的情況,實際肯定不可能有這麼高的,因爲疾病會奪走很多人的生命,萬一遇到瘟疫,那就更加的糟糕了,所以,一百年人口翻三十二倍是不可能的,要是按照這樣的速度翻倍,整個星球都要被擠炸了,就算是一百年翻十倍,那也是不大可能的,自古以來還沒有出現過如此速度的人口增長,後世衣食無憂的時代,也是需要四五十年人口才實現翻倍的,一百年能翻四五倍就不錯了,有太多的的現實條件會限制人口的過快增長,而不論在什麼時代,人口的過快增長,都會導致很多不可預測的事情,甚至會引起社會的動盪,所以,人口增長還是稍微慢一些的好,或者說人口的持續穩定最重要,只有人口的持續穩定或者緩慢有計劃的增長,纔是最有利的。

“老杜說的是,就算人口增加十倍也不怕,大唐還有很多沒有開墾的土地,若是都種上高產的作物,人口增加十倍也養的起啊!哈哈!”

李安笑着說道。

人口也許並不會像李安想象的那樣增長,首先,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很有限,人們的壽命普遍不高,一旦遇到疾病就有可能會丟掉性命,還有很多孩子根本就長不大,在還未成年的時候就會夭折,古代孩童的夭折率是很高的,隨便生個病就有可能奪走一個孩子的性命,能夠成功活到成年是很不容易的,人口的增長率自然會受到影響,甚至基本上不增長,若是遇到旱澇災害,糧食欠收,兵連禍結這些情況,人口是會出現大規模滑坡的,甚至會出現十不存一的慘狀,在很多改朝換代的亂世之中,會出現人口大規模的減少,新朝代建立的時候,人口可能只有前朝末期的一小部分而已,比如,隋朝末年的人口足有五千萬,到了唐朝初年就只剩下一千五百萬了,儘管這裡面有不少瞞報和漏報的情況,可人口大規模減少的事實是不可能有錯的,經歷了戰亂之後,人口減少一半以上是再正常不過了,幾乎每一次改朝換代,人口都要減少一半左右。

第七百八十五章 燒車第一百二十七章 行兇者落網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誰這麼大膽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入春閨樓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貿易第三百八十六章 護舒寶第二百五十章 小尹給阿郎暖牀第一千六百五十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鐵路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第八百一十二章 稻草人第五百零二章 南下廣州第四十六章 要關我到什麼時候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讓我抱一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四十七章 於誠節遇襲第一百八十六章 俘虜全部押往瀘州城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第一千二百三十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土雞湯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好大喜功第八百七十九章 圖紙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練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第七百零二章 修路第六百五十八章 精彩比賽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零八章 哭訴第三百二十章 太陽竈第五百六十一章 睡過頭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火山的危害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第六百零八章 大唐來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全是美味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年終獎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第四百八十章 賣報第七十四章 救出月兒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開船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宮廷宴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第七百三十四章 離港第二百一十三章 吾設此座久矣第六十一章 唐朝的煎餅第三百六十二章 鐵絲和彈簧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宮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第九百三十七章 生氣的壽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第九百六十七章 跑步機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貓第十六章 絕望和恨意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第九百零九章 買買買第八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吐蕃將士嚇壞了第二百五十章 小尹給阿郎暖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雕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力研製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段秀實第六百五十章 小富即安第八百零六章 先建橋後挖河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射殺三百第九百七十三章 杜主編第四百零三章 教貴妃使用電燈第六百二十四章 塔納爾第七百二十四章 槍械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第九百六十二章 採花太累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鋪鐵軌的可行性第五百零一章 徵集兵馬第九百七十六章 隱疾第二百二十五章 土匪回來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府邸大改造第五百一十四章 小島置縣第四百三十章 石國很重要第二百一十章 嫁衣第二百一十章 嫁衣第四百七十七章 報紙發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宮第二十三章 強盜邏輯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會說話的石頭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妖精第四百九十二章 使臣坐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