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李安那日確實看到了這名學生,當時並沒有在意,現在回想起來是真的挺有意思的,也算是一種緣分吧!

而舉出這麼多的例子,爲的就是要告訴在座的博士助教,還有高等學子,在大唐的天下,還有很多素質極差的人,而這些人素質極差的原因,就是因爲從小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才導致了這種後果,而放任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必然會給大唐帶來很多不穩定的後果,所以,推行普及教育是勢在必行的。

“諸位都是飽學之士,都是大唐的人傑,自然不會做出剛纔本官所舉的那些例子的事情,可大唐像這等低劣素質的人,真的是多如牛毛,不可理喻的刁民到處都是,如此,我等飽學之士與他們對話,經常會有對牛彈琴之感,常常會感覺此等刁民之不可理喻,而若是稍加教育,讓他們懂得禮義廉恥,則他們就不會做出站在高處隨意扔石頭的事情了,讓他們認得幾個字,則也就不會被人誤導了,不會做出屠戶之事了,生子而不教,這是父母的過錯,可放任此等情況惡化,則是朝廷的過錯,孩童五六歲便開始記事,十三四歲方能勉強做工,這中間至少有七八年的時光,這七八年的時光,孩童們整日無所事事,很容易惹事,若是被用心險惡之人誘導,極易走上不歸之路,而若是請先生對其進行教育,則可以極大的避免此等事情的發生,還可以讓這些孩童懂廉恥,知利益,若我大唐人人都懂廉恥知禮儀,必然能讓我大唐更加的蒸蒸日上。”

李安一口氣說了很多,雖有貶低貧民之嫌,但也是爲了讓眼前這些貨心裡舒坦一些,明白李安並不是爲了與他們作對,才提出這個建議的,而是爲了整個社會的穩定着想,大唐帝國的未來着想,絕對不是有私心。

博士,助教,還有諸多學子,聽了李安的分析,都有些認可了,可也有人不太認可李安說的話,心裡似乎還有疑慮,或者有自己的擔憂。

而這些人的心裡疑慮,李安又豈能不清楚,所以,李安會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然後,李安會一一解答,把這些人心裡的疑惑全部解開,讓他們不得不支持李安的決定,與李安一起攜手推進大唐帝國的教育普及工作。

“諸位有什麼想說的,儘管說就是了,千萬不要藏着掖着,都說出來。”

李安開口說道。

“李侍郎剛纔說到,孩童從五六歲開始,一直到十三四歲都無所事事,這個只怕未必,很多窮苦人家,孩子從五六歲開始就要學着做家務的,年紀稍大一些,就要天天干活,怎麼能是無所事事呢?”

一名博士開口說道。

“是啊!是啊!窮苦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無所事事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是很辛苦的,若是讓這些孩童進入學堂學習,定然會耽誤幹活的。”

“是啊!是啊!讓所有孩童入學堂學習,自古從未有過先例啊!”

一名博士開口之後,好多博士和助教都開口了。

李安就知道他們會如此說,淡然一笑,開口說道:“諸位不愧是飽學之士,就算足不出戶也能知道天下事,諸位說的也是事實,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從小便要幹家務,辛苦的很,但孩子就是孩子,體力和力氣遠不如成人,也只能協助大人幹活,而且,並非一直都在幹活,諸位不妨去城外的貧民居住區看一看,看看有多少孩子無所事事的在嬉笑打鬧,又有多少十一二歲的孩子,已經淪爲街道小偷,他們有些只有一隻手,還有一些則完全就沒有手,他們的手在偷盜的時候被人砍掉了,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若是有人曾教育他們,貧賤不能移,一個人就算窮困,也要有骨氣,只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就算不能大富大貴,但總是能夠養活自己的,可是沒有人告訴他們這個道理,所以,他們才落得個失去雙手的下場,一個沒長大的孩童能幹多少活兒,爲了不影響少數孩童幹家務,就不讓全天下的孩子學習做人的道理,學習基本的知識,這是不合適的。”

見李安如此說,一名博士開口說道:“普通貧民資質愚鈍,就算進入學堂,也未必能夠學有所成,還會耽誤幹活,如此,其家鄉未必會同意,如若強迫孩童入學,反而會激起矛盾,如此,豈不是事與願違。”

“是啊!是啊!普通貧民子弟多有愚鈍之輩,其家人未必會答應他們入學,他們學習知識,似乎也是毫無用處。”

又一人開口說道。

李安開口說道:“普通貧民窮苦而已,若是讓他們出錢供養子女入學,他們肯定不幹,他們也沒錢培養子女,可若是朝廷出錢培養,則普通貧民必然不會阻撓自己孩子進入學堂,這些小民最愛佔小便宜了,如此便宜之事,他們又豈能錯過,諸位的擔心實在是有些多餘。”

衆人聞言,皆是頗爲認可,普通貧民確實是這種情況,確實非常愛佔小便宜,只要朝廷出錢,讓這些貧民的孩子免費入學,則這些家鄉是不會反對的,到手的便宜不佔白不佔,誰不去佔便宜誰是傻子。

而李安提出的這個建議,卻讓在座的所有博士助教和學子都驚訝不已,自古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先例,所有讀書學習的人,都是自費學習的,從來就沒聽說過,朝廷出錢供養全國孩童讀書的,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也是一項很大的財政負擔。

“李侍郎,雖然最近幾年,大唐的國庫日漸充盈,可需要花錢的地方也很多,大規模辦學,讓所有孩子都能入學,則學費和一應花費都由朝廷來負擔,這份壓力着實是太大了一些,只怕壓力太大,會嚴重拖累朝廷,阻力很大啊!”

一名博士說道。

李安笑着說道:“本官的本意,不僅僅是讓孩童免費入學,一切由朝廷來負擔,而且,對於學習好的學堂,還要給予一定的金錢獎勵,這個錢也要由朝廷來出。”

“如此,那國庫的壓力豈不是更大了。”

“李侍郎是不當家不止柴米貴,學堂雖然只是讀書寫字,可這花費也着實不小啊!全國大規模的辦學,這花費真是不敢想象啊!”

“若各行各業都如此耗費,國庫再充盈,那也是不夠花的。”

衆人都不太同意李安的看法,顯然都頗爲擔憂,擔憂國庫耗費太大,就爲了區區貧民入學,就如此耗費財力,在他們看來就是浪費資源。

李安笑着說道:“諸位也不用太擔心,雖然辦學的一應花費都由朝廷來負擔,可也未必都要從國庫裡面撥款,除了偏遠的鄉間流動學堂全部要由朝廷負擔,縣城以上和人多地區的固定學堂,都將在學堂內建立功德碑,讓學子們日日參拜,這功德碑記錄的都是捐款給學堂的大善人,他們的名諱將永遠刻在這所學堂內,如此做法,必然能夠吸引有錢的商人捐錢給學堂,這樣一來,國庫的負擔就大大減輕了,另外,大規模的學堂教育,也不用學那麼多的經史子集,只要讓學童們學習一些日後用得上的東西就可以了,認字是必須的,算學自然也要學一些,除此之外,還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最後,還要培養孩童熱愛勞動的習慣,在學堂內外的空地上開闢種植蔬菜瓜果和糧食的地方,讓學童們負責打理,而地裡的收成就可以作爲教書先生的口糧。”

“在學堂內種蔬菜和糧食,如此,那還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嗎?”

一名酸儒有些聽不下去了,開口說道。

李安笑着說道:“培養國之棟樑,經天緯地之才,自然有國子學,太學這些學堂,普通鄉下的學堂,只要教會孩童識字懂理就足夠了,若是果真有大才,也不會因爲學堂有蔬菜糧食就學無所成的,對於普通學堂,要求總不能太高,能教育孩童就足夠了。”

“老朽算是聽明白了,李侍郎的本意,是打算利用功德碑,藉助部分商人的財力來推廣全國普及學堂,讓所有人的孩童都能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能夠識字,這倒也不是不可以,可老朽也有一個擔心,不得不說啊!”

國子祭酒蹙眉說道。

“祭酒有什麼擔心,不妨直說。”

李安開口說道。

國子祭酒蹙着眉頭,說道:“李侍郎一片苦心,老朽是完全明白的,不過,李侍郎是否足夠了解人心呢?這些貧民家的孩子,若是目不識丁,長大之後,或許能夠安安分分的種地,安安分分的做工,可一旦讀書識字,看了一些聖賢書,懂得了很多道理,只怕心思就不同了,哪怕學無所成,也不會願意甘心做一名農夫,做一名工匠啊!天下有那麼多的讀書人,有些學有所成,已經順利做官,但也有好多學無所成,考了一輩子都不能考取功名,但他們有幾個放棄考功名,去安心做營生的,大部分都是啥也不做,整日窩在家裡溫書,這樣的讀書人應該不在少數,可讀書人總數不多,倒也沒有那麼要緊,可一旦全國所有的人都去讀書了,這樣心存幻想的人,會不會越來越多呢?如此,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這話剛說完,旁邊的幾名酸儒都跟着點頭稱是,他們都是讀書人,而且是讀書人之中的佼佼者,自然非常明白這樣的道理,讀書人心氣比較高,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而心氣高的人,自然是不願意去從事低等工作的,在他們的眼裡,哪怕天天窩在家裡溫書,那也比種地要強,也比做工匠要強百倍千倍,這就是讀書人的傲氣,非常的牛逼,也非常的不可理喻。

這個問題,自然也是李安考慮過了的,只要普及基本教育,確實多多少少的會造成這種情況,但也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爲會造成這種後果,就不去培養人才,而且,這個老頭擔心的有些過頭了,雖然會造成這種後果,但絕對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嚴重,後世進行大規模的普及教育,最終雖然導致很多人心高氣傲,不願意去從事低級的工作,但大部分人還是在工作的,而且,因爲教育出了大量的人才,導致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富裕了,只是貧富差距有點大,這一點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若是沒有這個問題,後世的大規模普及教育就非常成功了,總之,絕對不能因爲擔憂這些後果,而不去普及最基本的教育。

李安蹙着眉頭,開口說道:“這個問題也是本官極爲擔心的問題,之前本官就着重考慮過這個問題了,所以,普及的學堂教育,一定要加強思想的教育,要通過教育讓學子戒掉自己身上的傲氣,要告訴他們,去學堂學習知識,不是一定要考功名做官的,是爲了讓他們能夠識字,能夠懂得一些道理,只要教育到位了,本官覺得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應該不會出現太多心高氣傲的學子。”

很顯然,李安覺得,只要加強思想教育,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思想教育是解決目前遇到難題的最好辦法,只要思想教育到位,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難題,讓貧民子弟即便學習文化知識,也不會好高騖遠的想着考功名,而願意老老實實的去做他們該做的事情。

“諸位不妨設想一下,當有這麼一天,大街上的屠戶,賣菜小販都能看懂文字,拉車的漢子都懂得禮讓行人,五六歲的孩童能夠背出詩詞,那該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如此,還會出現刁民麼?”

李安開口說道。

顯然,李安說的有些太理想化了,就算真的普及教育,也不會有這麼好的效果,也難以形成完全溫馨的社會氛圍,各種犯罪活動仍舊會不斷的出現,但只有畫一個足夠大的餅,才能夠更好的說服衆人,讓衆人支持李安的想法。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國庫空虛第五百八十四章 野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金字塔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京城也有活海魚第五百五十二章 致富最重要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族身份第五百二十七章 空降突襲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甘心做傀儡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第七十章 縣令韋堅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馬神鵰第五百五十九章 解酒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共同的利益第四百零五章 笨女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海戰大勝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三百萬貫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第四百零三章 教貴妃使用電燈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六甲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突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屈服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秋巡洛陽城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廣告花燈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第十三章 遠行薊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無線電第二百八十章 李禕面君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會二王子第一千三百四十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石棉第九百九十三章 鴿子湯第七百七十章 北部五城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再比一場第二百六十五章 搖椅銷量高第八百二十六章 作樂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第四百四十章 汽車第一千零八十章 夫君我要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發難第十二章 寧將曳尾於塗中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第九百四十五章 槍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老虎第七百九十八章 徵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奸臣的無奈第八百五十三章 打開入口第二百六十一章 玩牌打屁股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陽竈炸荷包蛋第四百二十二章 美洲美食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商會第一千五百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祿山進京第十二章 寧將曳尾於塗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釣魚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有個俊俏的小弟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泳池戲水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起創造美好回憶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炮了第一千四百零八章第四百零四章 罐頭很好吃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雕第五百三十六章 懷疑第八百九十九章 和談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子美生氣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唐兒寶寶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冬小麥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參觀學堂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第一百零一章 馬嵬驛第一百五十三章 章仇兼瓊惹皇帝不高興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第九百七十六章 隱疾第八百一十七章 加強進攻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二百零一章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孝子穿素衣第二百八十六章 造鐵軌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