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

勞務公司這事反正對於軍方來說,這些事其實關係也不大,打土著有沒啥好打的,撈不了戰功,頂多就是充當一下勞工看守的任務。

幹這種事不可能讓陸軍或者海軍顯的更重要,出風頭,從而爭奪更多的軍費,所以他們就是興趣缺缺了。

只是表示,帝國戰略的需求,他們軍方會配合,但是想要讓他們爲此搖旗吶喊就別指望了,有那時間,他們還不如陸海兩軍關起門來打架呢。

最後,李軒還是批准內閣商議的這一方案,算是給嚴密無比的本土化政策鬆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

爲此,移民屯墾司方面下屬將會成立一個專門的土著勞工處,負責此事,該處的主要任務就是嚴防死守,絕對不能讓這些土著勞工混進來,破壞大唐本土化政策。

爲了更好的統一安排自己控制,則是交給爲此專門成立的四家國企部直屬全資控股的勞務公司,分別是南洋勞務公司,美洲勞務公司,印度勞務公司、非洲勞務公司,各自負責不同區域的土著勞務業務,

當南洋各地的官員們爲了本土化,同時還爲了基礎建設而折騰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感嘆,還是西北和中亞好混啊。

根本不存在什麼本土化的難題,而且來自國內的移民也不缺。

韃靼人之前在西域,在中亞的時候,打不過就撤退,而撤退的時候都是會把人口全部打包帶走。

對韃靼人來說,這些土著人口都是財富呢。

他們控制的大片東歐以及亞洲西部地區,可都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呢。

不然光憑他們韃靼人一百多萬,如今兩百萬還不到的人口,還玩個屁啊!

這無形中就是幫了大唐的大忙。

當大唐人擊潰了韃靼人的軍隊後,往往佔領的都是一大片大片的無人區,因爲韃靼人都提前把人打包帶走了。

對於這些無人區,自然不存在什麼本土化的問題,後續可以直接從本土移民開發建設就行了。

而且因爲地方還不錯,又不是什麼環境惡劣,難以生存的地方,而且距離家鄉雖然遠了點,但是坐火車往來的話,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事。

因此帝國的不少人還是願意去中亞闖蕩的。

同時地形也是屬於平原地形,搞基礎建設也容易,不會和南洋那破地方一樣,開發個移民點都得死不少人。

更重要的是,帝國把這些當成本土經營,沒有工業限制,這鐵路可是一直修着呢。

而這些,都是其他海外領地所無法比擬的條件。

如今中亞那邊局勢已經是徹底穩定了下來,尤其是在軍方奪取了庫裡後更是如此,中亞的發展已經是步入快車道了。

去年冬天陸軍的騎兵先鋒部隊已經是打到了裡海,而鐵路總公司也是宣佈,中亞鐵路的施工進展非常的順利。

因爲都是低標準的軍用鐵路,又是在平原地帶修築,這修路速度快得很,預計明年年初就能夠把中亞鐵路修到裡海去。

一旦把鐵路修到了裡海,那麼就可以宣告大唐的中亞戰略獲得了徹底的成功。

這種大背`景下,帝國高層已經是有了在中亞設省的打算了。

而在這之前,其實大唐已經是設立了多個相互獨立的州府或者軍管區,或者是把一部分地區併入了原有的州府。

比如說巴爾喀什湖南部地區,就是設立了以脖府,該名取之於巴爾喀什湖的傳統古城夷播海,不過該地已經是成爲了帝國本土的一部分,而且上面一個夷人都沒有了,自然是不能用夷這麼個詞彙。

因此在官方的文件裡,巴爾喀什湖是被稱之爲以渤海,以該湖的爲核心設立的府,自然也就稱之爲以脖府了。

並且該府並直接併入了土密省,作爲土密省的一部分。

除了以脖府外,在中亞鐵路沿線上,也是設立了其它幾個州府,只不過都是地方大,人口少。

帝國在中亞地區的移民,還是非常少的,主要就是集中在巴爾喀什湖東部和南部一帶,也就是以脖府範圍內。

在其他地方,基本上以建立的小規模移民點爲主,尚未成氣候。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帝國上層準備在這個地方直接設省,把他們徹底納入本土統治範圍內。

就和當年的東北省以及河封省等地區一樣,還不是一樣沒幾個人口,但是隨着鐵路的開通,內河運輸的便利,最關鍵的是土地便宜,官府以免費送土地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的移民前往。

如今東北部的幾個省份,人口數量已經是不算少了,其中的遼東省的人口數已經是達到了兩百多萬。

而遼西省的人口更多,已經是達到了六百多萬。(大唐的遼西,爲遼河以西,黑龍江以南,包括高麗半島等區域)

哪怕是黑龍江以北的東北省,如今也有了將近八十萬人口了呢

東北省的區域爲黑龍江以北,北至北冰洋,東南至庫頁島和北海省接壤,東北一直到白令海峽,西南到貝爾加湖,正西至勒拿河,大體上就是東西伯利亞一大片的山地區域。

這樣的東北省可是真正的一片冰原地帶呢,除了在黑龍江等部分河流沿岸可以移民外,其他地方基本不適合移民的。

在東北省更北邊,則是前幾年剛設立的新省份,稱之爲河西省,這個一方面是指河套平原以西的地區,同樣也指黑龍江以西、勒拿河以西等區域。

大體上就是河封省以西,陝西、甘肅、土密省以北,東北省以西、葉尼塞河以東,北冰洋以南的區域,也就是後世所謂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地帶再加上內外蒙古西部。

其面積雖然不如東北省,但是也極其龐大,但是和東北省一樣,裡頭絕大部分都是不可開發的無人地帶,大唐也只是地圖開疆,頂多就是在一些有河流的地方探索一二而已,真正有大量人口分佈的,其實還是南部的草原地帶。

在北部地區設立的東北省以及河西省,受限於過於靠北,氣候惡劣難以開發等緣故,因此人口是非常少的,而且普遍集中在靠南、有河流的地方。

如此雖然面積大,但實際上偌大的東北省以及河西省,他們的人口都不如江南一個上等府。

不說松江府這樣的大府了,就算是常州、鎮江這些的府,人口數也不止百萬啊!

在河西省的西邊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帶,大唐暫時就沒有設立什麼行政機構了,因爲大唐雖然偶爾會有騎兵部隊進入該地區,不過也只是爲了執行作戰任務而已,至於移民的話,很抱歉,一個都沒有。

連人都沒有,自然是不可能設立什麼州府的。

倒是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的中亞地區,帝國的移民數量雖然還不多,其內大部分地區都是無人區,但是因爲有着鐵路連接,真要開發移民還是很容易的。

所以雖然之前帝國並沒有組織大規模的移民,但是僅僅是依靠自發的移民,如今大唐控制區內的中亞地區,都已經是有了數十萬人口了。

而且數量還在急劇增加當中。

因爲在這裡,土地多的是,只要願意在這裡安家落戶,就能免費領取一定數量的土地,而且這個數量可大的很。

再加上根據帝國對邊疆地區的一貫處理,此地以後定然也會變成本土的,所以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工商業投資收到阻礙。

現在已經是有人在以脖湖(巴爾喀什湖)的北部地區發現了大量的優質銅礦,一些膽大包天的商人們,已經是不顧中亞還是屬於戰區,已經是迫不及待的開發當地的銅礦了。

這銅礦可是貴金屬礦產了,縱然比不上金礦和銀礦賺錢,但是比什麼普通的鐵礦煤礦也賺錢多了。

只要能賺錢,他們可不怕什麼韃靼人來襲。

以脖湖北部的銅礦以及開發,和中亞鐵路的樞紐一起,支撐起來了以脖府的發展,要不然也不可能短短几年內就有了十多萬人口呢。

僅僅是這樣還不夠,這中亞地方大的很,各種礦產資源肯定不少,就算沒有礦產資源,不少地方也適合開荒種植。

就算不能開荒種植,但是養馬養牛羊總行了吧。

總之,在一些野心家看來,偌大的中亞那是遍地都是黃金。

不管幹什麼,都是能賺錢啊,比如說搞畜牧業,帝國的紡織業可是需要海量的羊毛呢,同時無數帝國子民都是需要羊肉牛肉呢。

至於馬就更不用說了。

如今馬車乃是大唐帝國裡的主要短途運輸工具,不管是城市裡還是鄉下,馬車都是必備的運輸工具。

而養殖馬匹如今基本是穩賺不賠的事。

當年跑到河封省圈地,然後開畜牧公司養馬的企業,一個個可都是賺翻了,就算是普通的牧民也是一個個腰包鼓了起來。

後續的河西省成立,也都是以發展畜牧業爲主的。

然而即便如此,帝國內部的羊毛、肉食、馬匹等畜牧產品依舊是供不應求。

所以帝國的陸軍殺入中亞後,後頭其實也是跟着無數的商人以及移民,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先跑過來圈地,渴望着發財。

帝國子民對中亞地區的自發移民開發行爲,更是促使了帝國高層在中亞地區設省,把這一地區徹底納入本土的決心,並加快了這一步伐!

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雖廣,然寸土不讓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八百零六章 聖駕抵達金陵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