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

大唐鐵路總公司修建西北鐵路以及中亞鐵路,如果沒有中央財政補貼以及軍方的運費補貼,他們早就撐不下來了。

也就是大唐鐵路總公司是屬於國企部控股的企業,知道西北鐵路和中亞鐵路屬於政治任務,虧錢也得修,如果是換成了民間資本,鬼才給你修這種國防鐵路。

好在如今是徹底佔領了中亞地區,而且還正式設省。

加上中亞那片地方還算不錯,移民數量肯定會逐步增加,到時候開發礦產和畜牧業,同時也能直接通過陸地連通莫臥兒王朝以及薩菲王朝,通過裡海也能夠連接奧斯曼王朝。

如此也意味着大唐帝國和上述幾個國家的陸上交通也是打通了,由此肯定會帶來進出口貿易的增加。

屆時鐵路運輸的需求量肯定也會上來。

這樣也終於是讓鐵路公司看到了收回成本的希望。

至於盈利,他們暫時還不指望,只要不虧本,甚至不虧太多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

至於靠鐵路賺錢,還得靠東部本土的繁華地區啊。

帝國的鐵路已經是運營了十多年,民衆乃至企業已經是對鐵路非常熟悉了,不管是貨物運輸還是出行,乘坐火車已經是非常普遍。

這種情況下,運輸量是一天比一天增加。

以最爲繁忙的江南大鐵路爲例子,早年的單線鐵路早就陸續擴建爲複線鐵路了,同時火車的速度也是連續提速了幾次,火車頭的馬力也是越來越大,能夠拉動的車廂越來越多,然而即便是這樣,也是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運輸量。

江南大鐵路的幾乎所有鐵路段,幾乎都是滿負荷運轉的,爲了減輕負荷,鐵路公司一邊研發更先進的鐵路和火車技術,以加大現有鐵路的運輸量,同時也是修建更多的支線鐵路。

圍繞着江南大鐵路這一條環形主幹線,修建了衆多支線鐵路。

沒辦法,這片地方乃是帝國人口最密集,同時也是工商業乃至農業都是最繁華的地區。

江南道、浙北、皖南道等江南地區,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都是佔據了帝國半壁江山。

而這也就意味着客運量大,貨運量更大。

同時,這也是爲什麼火車越來越多,但是江南地區的內河運輸依舊發達,而且運輸量一年比一年大的緣故。

因爲光憑現有的火車運量,依舊無法支撐該地區的龐大運輸量,內河運輸依舊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運輸方式。

哪怕是無法吃下江南地區所有的運輸市場份額,然而江南大鐵路的運營依舊是暴利!

江南大鐵路的早期修築成本,其實在通車後沒幾年就收回來了,後面的營收除了升級複線以及維護、運營成本外,剩下的全都是利潤。

這年頭的鐵路還是非常賺錢的,這從大唐鐵路總公司滿帝國到處修鐵路,而且還有能力修不賺錢的西北鐵路以及中亞鐵路就可以看的出來。

其他繁華地區的鐵路不說,僅僅是河北省天津到遼東省瀋陽的這麼一段鐵路線,在宣平三十四年的時候,就爲鐵路公司貢獻了三百多萬元的淨利潤。

這可僅僅是其中一段,而且現在的遼西、遼東以及河北地區,雖然工業發展的也還可以,但是遠遠無法和江南地區相提並論,而且就算是工業發展的不錯,但是裡面的很多貨物,他們其實並不是全部走鐵路運輸,而是走一段鐵路到港口,然後通過海運進行運輸。

畢竟海運的運費更便宜!

由此可見如今帝國本土的核心區域裡,鐵路還是很賺錢的。

而正是因爲鐵路賺錢,也才能支撐起大唐鐵路總公司的全帝國鐵路線建設。

這十幾年內,大唐鐵路總公司就沒停下過建設鐵路的時候,而且都是衆多路段同時動工的那種。

本土東部省份在修鐵路賺錢,在北方和西南以及西北等地區,也是在修國防鐵路。

只是修了這麼多國防鐵路,賺的錢都又重新填回去了,搞的大唐鐵路總公司如今依舊是債臺高築,欠款已經是創造了歷史新高,今年正式突破了兩億多元!

不過欠款雖然多,但是鐵路總公司表示無所謂,其實只要他們停下來不修那些賠錢鐵路,很快就會扭虧爲盈,而且這個盈利還將會非常的豐厚,償還貸款是小意思。

沒辦法,雖讓他們是大唐帝國唯一的一家鐵路企業,壟斷行業不賺錢怎麼可能。

如果不賺錢,那肯定是出問題了。

大唐的御史們可沒這麼好說話。

如今的大唐御史們,就指望着抓貪官升官發財呢

受到中亞設省的刺激,大量的帝國子民拖家帶口坐上了火車,然後前往剛成立的海東省以及西伯省。

而人們的移民地帶,也是基本沿着鐵路線,此外也有部分沿着河流,但是總體上還是沿着鐵路線進行遷移。

如此也是導致了鐵路的運輸量開始逐步增加。

鐵路公司看到了運輸量增加,看到了回本的希望,同時軍方也是一直在催,讓他們儘快把鐵路修到裡海,最好是一路修到伏爾加河去,以方便軍方的行動。

爲此鐵路總公司方面又是從總公司抽調了大批資金,繼續投入中亞鐵路的修築上。

鐵路公司估計,今年應該能夠修到庫裡這個裡海東北部的港口城市。

說是城市也不太恰當,應該說是軍營,之前韃靼人把這裡當成軍營,如今大唐西征軍也是把這裡當成了軍營,囤積者好幾萬的大軍呢。

乃是烏拉爾河、伏爾加河前線的後方大本營。

但是如果把鐵路修到這裡來後,那麼也就意味着人員和物資可以通過鐵路一直運輸到裡海,然後通過船隻抵達裡海的任何一個港口。

這對於帝國的中亞戰略以及後續的東歐戰略是非常重要的,爲此,他們已經是有了把庫裡這個軍營建設爲一個真正的港口城市的打算。

等到了明年嘛,自然是會繼續往伏爾加河方向修,到時候能夠修到什麼地方,自然要看軍方夠不夠給力,能打到什麼地方了。

宣平三十五年金秋九月,土密省安樂城。

該城乃是土密省省城,同時也是西洲州城,之前乃吐魯番汗國都城,韃靼人滅吐魯番汗國後,此地又成爲韃靼人掌控西域的大本營。

大唐驅逐了西域的韃靼人後,此地迴歸華夏,設土密省時,因爲此地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好,同時又是地處戰略要地,乃是西北鐵路前往中亞的必經之路。

同時該城位於吐魯番盆地,而該盆地又是西域地區少有可以耕種的精華地帶,而當時此地可沒有和幾百年以後那樣嚴重沙漠化,所以自然條件還算可以。

因此土密省的省城也是設立在此地。

不過雖然此地的條件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何錫華看來,此地和浙北老家比起來,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離家的人總是容易懷念故鄉,尤其是像他這樣踏上遷移中亞之路的人,這一路上更是經常把途徑的地方和家鄉進行對比。

何錫華今年才十九歲,出生於統一戰爭之後的他倒是沒有經過什麼戰亂,但是作爲底層的農家子弟,他這輩子也沒吃飽過幾次。

帝國是越來越強大了,但是帝國再強大也不能讓他吃飽飯!

他們家早年是佃戶,沒有一分屬於他們自己的土地,後來承蒙聖天子皇恩浩蕩,這才能以租代購的方式擁有了自家的土地。

只不過他父親也是有兄弟三人,這兄弟三人一分家,屬於他們父親的以租代購的土地也就沒多少了,後來成親又是生下了他們兄妹五人。

這樣一來,那份土地的產出可沒辦法養活這麼多人。

早年的時候他父親是一到農閒的時候就去城裡做工,母親則是忙着農活還得帶他們兄妹五人,雖然說過去的十幾年裡也沒餓死,但是想要真正的吃飽飯也是別指望了。

後來他大哥稍微長大一些,就是跑去城裡做工了,這家裡的狀況才稍微好一些。

去年,他十八歲的時候,他也是跟着大哥去城裡做工,這拼死拼活總算是存下了一點小錢,還跟着他們的一個組長認了少許字。

至少自己名字是寫的出來了,少數常用字也認得出來了。

但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的,在工廠裡做工,雖然也能勉強過,但是也別指望有什麼改觀了,甚至連娶媳婦的錢都是要存好多年。

但是他卻是想要更好!

這兩年,他聽聞不少人移民到海外去,其實他早就想跟着其他人一起移民了,但是總歸是捨不得家人,而且對遙遠的海外領地有着畏懼。

當然了,還沒存夠錢也是一大原因。

雖然身無分文也能直接報名移民,但是這船票和到了移民地方後的種子和工具等等也不是免費的,只是通過移民貸款的方式可以以後給而已。

他不想這剛移民就揹負一身的債務,他想着先做工存一點錢,這樣纔不致於移民後兩手空空,什麼都要等官府的安排。

如果沒有中亞設省這事,他恐怕還會繼續存錢,然後過上幾年坐上前往北美洲的客輪,前往遙遠的海外討生活,哪怕是他父親和母親堅決反對。

但是,當中亞設省的消息傳出來,並且開始大規模招募移民的時候,他動心了。

前往海外未知的風險太大,而且船票昂貴,距離家更是遙遠無比,但是如果只是移民到中亞那邊的話,卻是都不成問題了。

以後想回來了,還可以坐火車回來看看兩老。

再聽聞中亞的海東省的招募移民的條件也是很寬鬆,直接免費送地,而且還補貼部分種子和工具錢後,他就是忍不住了。

一咬牙,就是報了名坐上了火車。

隨着火車繼續哐當哐當着前進,坐在火車上的何錫華有些忐忑不安,又有着期待,一會怕海東省太荒涼無法耕種,一邊又期待自己能夠分到什麼樣的土地。

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越的底牌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大唐丟不起這個臉!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五百七十七章 超級無敵大將軍炮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大唐丟不起這個臉!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一百零三章 他們傻嗎?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戰艦不是夢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掘墳墓的僞唐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