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七)

不過哪怕如此,江東軍卻依舊是三分了天下,真說起來,是他們治下的世家大族怕他們,而不是反過來。以孫策的性格作風來說,誰惹到他了,那麼哪怕就是世家大族,那麼他也得去滅了,就是如此。這個怎麼說怎麼想都是,是江東軍能滅了在他們江東的世家大族,可後者卻滅不了前者。所以說更多是世家大族和孫策江東軍妥協,可孫策也確實,他總不可能真

就帶着人馬給世家大族滅了吧,他肯定不會那麼做啊。他只要敢那麼做了,那麼江東軍距離最後的滅亡也是不遠了。而且還得說什麼呢,就是江東軍那麼去做了,那對他們來說絕對都是弊多利少,所以說孫策是怎麼都不會那麼做的,確實。就像馬超和曹操,他們那麼做了

嗎?兩人兩軍都沒那麼做,那麼到江東這邊兒,孫策更不會了,就是。所以如此這麼個情況,對孫策來說,就那樣兒。稱王什麼的,自己妥協了不假,可一樣兒也是世家大族和自己和己方妥協,彼此彼此了,確實。孫策不敢說別的,可惹到了自己,那麼滅一個世家大族還

不是問題。是啊,這個就得這麼看,你讓孫策帶着江東軍滅了所有在他們之下的世家大族,他不會那麼做,但是要滅某一個家族,只要他是真想,那麼也就那麼做了。而且是能成,那確實,這個沒大問題。好歹江東軍是一路諸侯,你世家大族強歸強,但是連中原那地方的都幹不過江東軍,更別說你這江東的世家大族了,真的。世家大族最多能有多少私兵?也就那

麼幾萬人,而江東軍光正規的人馬就得有個七八十萬,對,這就只是正規軍,不算其他的人馬。所以說你世家大族再有實力,如何能與一路諸侯比?哪怕江東軍是三路諸侯中最弱的那個,那沒錯,但確實,實力還是比世家大族強,這個肯定是。畢竟都已經到了如今天下三

分了,可不是諸侯混戰那時候。要說剛開始天下大亂,那麼諸侯比不上有的世家大族,但是如今這都爭霸多少年了,實力都倒過來了,那是。不是諸侯不如世家大族,而是世家大族實力不如天下三路諸侯,孫策江東軍、曹操兗州軍、馬超涼州軍,那可以說一個比一個強,

一個比一個有實力啊,那是。世家大族是有實力,那不假,可也分和誰比,和天下這三路諸侯一比,他們確實是不如。畢竟人家有那麼多的士卒,這個世家大族他們就沒有,連江東軍都比不上。除非是說他們天下所有的世家大族聯合到一起,那麼是超過江東軍了,這個總體實力來說。不過顯然,如果讓江東那邊兒的世家大族牽頭兒,來個聯合的話,真是不好使,

除了江東之地的之外,那其他地方的世家大族,尤其是中原那地方的,冀州世家大族能聽你的?所以說這個也是,江東那邊兒的世家大族是做不了老大的。他們在江東那一塊兒,也許是能稱王稱霸,這個很正常。可一拿到天下,在所有的世家大族中,還排到後面去了,真

的。所以說江東這邊兒的世家大族那是不行,還得是北方,冀州的世家大族差不多了。其實你讓他們服江東那邊兒的世家大族,這個肯定不行。反過來的話,那倒是差不多了,真的。雖說這個也不容易,畢竟你想讓人家聽你的,哪怕你是有實力不假,可人家也不弱,還都是世家大族,大家一樣兒,不過確實也是分三六九等,這個肯定是。不過江東那邊兒的世家大

族想當老大費勁,但是北方的,尤其是冀州的,那些世家大族當老大的話,相對來說是簡單點兒了。是啊,畢竟人家實力在那兒擺着呢,不是江東那幾個世家大族能比的。可以說江東軍實力最弱,他們那邊兒的世家大族實力也都不強,也算是正常,真的。畢竟如果說江東軍像涼州軍、兗州軍那麼強的話,他們治下的世家大族實力也不會弱就是了,那沒錯,是啊。

一想也正常,江東軍實力最弱,那麼他們治下的世家大族實力要是最強,那麼就是問題,這個肯定是問題。所以說那樣兒是正常的,都弱啊,這個不就正常。當然了,這個肯定也是其他的世家大族,馬超涼州軍治下和曹操兗州軍治下的世家大族樂意看到的,知道江東那邊

兒的世家大族可不如自己家族世家大族沒有諸侯那樣兒你死我活的戰事,不過他們之間有的也確實是齷齪,這個肯定沒錯,不過多少,而且對象是誰罷了。有的彼此關係還算不錯,大那隻不過是表面兒的而已,至少是說暫時有共同的利益,值得說聯合一下,也算正常。可

他們兩家一旦是爲了爭奪利益什麼的,反目成仇也不一定,那並非就沒有啊。所以說那話挺對的,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話在世家大族身上,那肯定對。司馬遷都寫過,“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這話怎麼看怎麼有道理,話說沒幾個能逃過的吧,那是。至少馬超知道,自己肯定是啊,很多人都是,而自己也不知道誰不是,也許有,

不過誰知道了?確實,那不知道啊。而自己都如此,那麼更別說是世家大族了,實在是他們要不那麼想的話,這個家族如何延續下去?說起來一個家族的繼承人,家主,大家的老大,這個人物不一定能讓家族如何發展,可其人一般都能保住保存家族,這個肯定是。大多還是

可以的,那沒問題。而不光說是世紀大族,就是豪強地主,很多地方也是那樣兒。他們一樣兒是有家主,這個就和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是一樣兒的,都屬於做老大的人物。而馬家家主自然是馬超,從馬騰那兒傳到他那兒的,嫡長子啊。再說其人的身份地位也決定了這

個這一任的家主肯定是他了。而曹操那邊兒,曹家的家主自然也是他,從他父親曹嵩那兒傳到他那兒的,那沒錯,嫡長子啊。傳給曹操的時候,曹操也是還沒如今這樣兒,不過也算是嶄露頭角。曹家比馬家可強太多,畢竟馬家屬於都是家道中落了,從世家變成了豪強地主,而曹家雖說也是,可他們人丁興旺啊,不像馬家就大貓小貓三兩隻。不過大多對曹操當這個

家主也是沒什麼意見,都覺得其人能帶領家族走向興旺發達。其實他們想法確定挺對,就看如今曹操的身份地位,就決定了曹家雖說不是世家大族,可卻沒人敢小看小覷,這個肯定是,所以說當年讓其人來當這個家主,那是挺對的。最後孫家家族自然就是孫策了,他這個

家主算是能服衆,畢竟孫家的人更多,而他雖說作爲嫡長子,那不假,可卻不代表沒有競爭對手。但是孫策作爲孫堅的嫡長子,而且本事是孫家年輕一代的翹楚,說是第一也不爲過,就是啊,所以家主的位置自然就是傳到他手裡了。而那時候的江東軍也沒現在這樣兒三分了天下,不過在孫策的努力下,終於是做出了不小的成績,所以說孫家也是,從上到下,基本

上都認可這個家主,那是。是啊,畢竟孫家人可不傻,知道讓其人當這個家主,那可是比孫策差遠了,真的。哪怕江東軍被滅了,他們也都相信孫策之前能處理好家族,這個是。所以說如今孫策不那麼想當這個家族了,畢竟江東軍的事兒太多,這個都處理不過來。但是孫家人是不願,他們那意思,孫策可以少處理點兒家族的事兒,家主還得是他,只不過是讓其

他人多處理下家族的事兒而已。孫策沒辦法,也只能是這樣兒。而他所知道的,馬超還有曹操,他們可都是那樣兒。兩人名義上確實還是馬家和曹家的家主,不過家族的事兒,基本上都交給別人了,他們就只處理涼州軍和兗州軍的事務。這個一想也正常,第一他們是沒有

那個時間精力,這個肯定是,畢竟軍中的事務,尤其還有需要他們過目過問的政事,這個從來都不少,所以說家族那邊兒,他們基本上就顧不過來了。那麼家族的事兒可以交給別人,軍中事務和政事卻不行,那肯定不行,所以說都那樣兒,孫策也都那麼做了,他覺得正常。

畢竟人家馬超和曹操都那麼做了,那麼己方這兒雖說比不上涼州軍和兗州軍,可確實,事兒也不少,所以自己也是早不處理了。一想也正常,如果說家主不是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的話,那麼其他人肯定都得是處理好家族的事務,那一點兒沒錯。就如今看三人都是掛個名兒在家族中,而家族的事務那自然是有他們指定的人處理,這個其實就是最好的結果。家族

中需要的不是別的,就只是三人的名兒,其實他們就不掛着這個家主的名兒,也是一樣兒沒人敢小看小覷。但是怎麼說呢,在家族大多數人看來,更多還是有他們這個名義上的家主,好歹家族的人在外面也是能吹一下,這個肯定是。他們名義上掛着這個家主,那肯定比這個

不掛着強多了,真的。是,家族的人如今所需要的那就只是他們三人的名兒,而處理家族的事務,那有其他人就夠了,真的。所以說三人也是樂得這樣兒,因爲如此的話,並不耽誤他們什麼,而能爲家族做點兒事兒,這個也是他們願意的,那是一點兒沒錯,就是如此啊。

肯定是,那沒說的,畢竟他們最開始的話,也是靠着家族不少,不管說是馬超、曹操還是孫策,那沒錯。所以說也該是回報家族的時候了,這個也是。因此,這個時候他們是處理不過來家族的事兒,可掛着個名兒在家族當家主,那確實是可以,一點兒沒錯。家族需要他們爲家族做點兒事兒,力所能及的,那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再大的話,其實也沒有了,真的。

畢竟連三路諸侯都做不到的事兒,家族也不會去提那樣兒的,那是。所以說這個肯定是,都沒錯。家族就只是需要你掛個名兒在家族當家主,其他的,他們也是,好歹都是三分天下的諸侯了,那麼給家族的好處,可以說絕對都不少就是了,沒錯。當然就是馬家沒那麼多人,

人丁不興旺,和人家曹家還有孫家一比,這個在人口上面的差距就出來了。看馬超涼州軍中,就他和馬岱兩個馬家的人,就足以看出不少來,真的。而人家兗州軍和江東軍,那曹家和孫家的人,可多了去了,真的。在兗州軍中,那姓夏侯的可都是曹家人,雖說不是一個姓

不假,但確實是一家人,這個也沒錯。更別說姓曹的話,那多了去了,曹仁、曹洪、曹純等等,這屬於老一輩兒的兗州軍元老級別的人物了。而比較年輕點兒的,曹真、曹休這些,更別說曹操的兒子了,也後起之秀,那都不用多說了。就在兒子上,馬超都比不上曹操,畢竟他就一個兒子,如何與曹操那麼多兒子比呢,真是。而孫策雖說在後代上面也不能和曹操

比,可他們孫氏的族人一樣兒不少。不說他幾個親弟弟,就他的叔父孫靜,他幾個族弟,孫瑜幾個,還有如今的後起之秀孫韶、孫桓,這都算是其族人,那沒錯。不說和他有血緣關係的親兄弟和族兄族弟,就他給加進族譜裡的孫韶還有孫桓就挺厲害,絕對的後氣之秀。孫

桓如今年紀不大,還沒大二十,但是孫策和江東軍衆人也都看得出來,其人本事可以,以後最差也是個二流武將,那沒錯,是啊。

第二十一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第七八五章 戰襄陽故人來投第八七九章 江東軍戰事不利第八一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八四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二)第五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三)第三六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三)第二四五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中)第一百零九章 崔安城下罵陣第六六〇章 張益德攻取四郡第七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第五一一章 找士卒指認信使第六〇五章 涼州軍佔領泉陵第四五七章 得情報李通猜測第二六四章 漢軍大戰羌兵(中)第三三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七)第九三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九)第五〇一章 兩人密謀反李傕第五三六章 懷縣太守三求計第三五一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五七一章 老師書房說弟子第二十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一)第一八九章 涼州軍再勝蠻軍第一二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六)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第二六八章 謀士計破燒當(一)第九八六章 孫策擺宴請盟友第九〇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三)第九一七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完)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四八七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第七四七章 兗州軍激戰函谷(完)第一一七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完)第四三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四)第八五一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七)第七六七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完)第三五一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完)第二八三章 劉宏崩何進被殺第七一三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完)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八七九章 江東軍戰事不利第二十一章 迫無奈呂布拜義父第二六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十)第六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三)第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八)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七)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第一四七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十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二)第六六七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完)第四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二)第八六二章 德容府中批二將第二十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一)第七〇一章 江陵城劉備擺宴第六九八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第六二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八)第二一七章 成公英勸說韓遂第七六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五)第五十七章 刺史府中拜會陶謙第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六)第七六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七)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八十六章 孟起翻山會盜匪第四〇六章 漢中初定理善後第二六〇章 行軍途中偶遇(續)第一四七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八三四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一)第一二五章 交換畢各回各營第四九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八)第九九六章 孫劉再赴武陵郡第五七八章 涼州軍攻城再阻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六十二章 被孝所感救人於危第三一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六)第八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五)第八十九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一)第三七三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九)第四一八章 葭萌關故人投奔(續)第十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四)第六七五章 馬超揮兵進冀州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八)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續)第五〇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八)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八)第四十二章 武安國拜主馬超第二四一章 漢軍大破叛賊(下)第三八七章 賈馬演戲賺鬼卒第九八二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五)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六〇四章 涼州軍夜襲泉陵第一二九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八)第七八八章 子義負傷戰襄陽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五八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三)第八一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四)第四四五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續)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