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五)

好和不好都有,不過就是看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就是如此。如果說己方不捨棄那兩個郡,那麼最後肯定都是弊大於利,可要是捨棄了呢,那麼自然就是利大於弊了,就是如此。所以如何選擇,如何取捨,當主公做老大的他們三個那自然都知道。城池破了,難得這一次崔安和馬岱都沒追擊孫韶和那幾十殘兵,說他們知道基本是最不上也對,可更多的,還是他

們根本就看不上孫韶,至於說那幾十殘兵更是了,他們更看不上啊,所以說都不追擊了,覺得還是早回城休息,那樣兒最好。不過之前還得聽自己主公總結一方,那纔算完。而且自己主公還得見一見桂林縣這兒的大漢官員,少不了他們,這個肯定是。沒他們在各個職位上,

說實話,哪怕就是己方,也不一定好使啊。這個崔安和馬岱他們可都知道,馬煥也清楚,郭嘉更知道了,那都不用多說。是啊,武將都清楚明白的事兒,他一個頂級謀士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真是。當然了,不管怎麼說,那些所謂的大漢官員,是三方都不能缺少的一部分重

要組成啊。是,這個涼州軍、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可都承認,那是。也就是說,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加上己方的將領、謀士,哪怕就是己方的士卒,其實也都是認可的,沒錯。缺少不了他們,而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覺得估計也就大漢被滅了後,他們那部分纔可能幾乎是有育人再也不是什麼大漢官員了,至於說死忠什麼的,他們覺得並非就沒有,可一共

能有幾個?確實,這些人名爲大漢官員,大多也是以這個名兒來自居,但是三路諸侯卻艘知道,死忠大漢的,那可沒幾個。他們既然叫大漢官員,並非是死忠大漢,而只是這個名兒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好處更大的利益,就是如此。最基本的,就是不管馬超也好,是曹操和

孫策他們也罷,如果說擒住對方的將領什麼的,對方能投降最好,可要不投降,那麼只有兩個結果,要不被殺,要不被放。如果說是後者,你那方的主公老大不拿出來點兒好處,那肯定不行,不過大多的還是被殺了。但是如果遇到了大漢官員,這個確實,他們三方都不會

動手,反而還得讓他們繼續在自己的位置上給己方做事兒,這個和敵軍將領什麼的,那差距可大了去了。所以這個所謂的大漢官員,就這麼四個字,就足以讓三路諸侯都不會動,就這麼簡單。當然了,對他們來說,等大漢徹底被滅了,就再也沒什麼所謂的大漢官員了,那時候你要再不站好隊,那麼你做事兒的諸侯也不能答應啊,就是。當然了,大漢被滅,估計

這個怎麼都是最後的事兒了。沒準還是天下先是一統,之後纔是大漢被滅呢,那都不一定,反而還很有可能。必須要承認,真那個時候,天下都一統了,那麼你所謂的大漢官員,說是笑話也差不多了,真的。所以說聰明人都知道該如何去做。是啊,這個就那樣兒,該做出來

選擇的時候,他們那些人,不說所有的,可基本上都沒大問題,那是。當然了,肯定還有死忠的,或者退隱什麼的。而對那樣兒的事兒,後者沒什麼,除非是碰到曹操那樣兒奸雄,他一統了天下,那麼估計你作爲大漢官員,想退隱什麼的,他都未必能答應。當然了,這個確實是有那個機率,他能答應,不過幾率不大。至於說前者,那麼對於死忠的人,結果就只

有一個,不用多說了。是,這個別說是奸雄的曹操曹孟德了,就算是到了馬超和孫策那兒,那他們可以說有那麼點兒佩服死忠的人,可他們更多是覺得對方死忠自己好,死忠己方好,而死忠別人,他們都覺得迂腐。所以是這個他們也有雙重標準,真的。哪怕就是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也不例外。如果說將領、謀士或者士卒,死忠他們,他們不會覺得迂腐什麼的,

反而覺得好,那是真好,太好了。可要是死忠別的諸侯,死忠大漢,他們就覺得是迂腐,那一點兒沒錯,就是如此。當然了,所以說一個人死忠對象不同,在諸侯那兒看待也不一樣兒。他們自然是都希望自己手下死忠自己,死忠己方,那是。這個也算是人之常情吧,至少

他們都是如此想法。一想也正常,畢竟對自己對己方有好處的事兒,那都是三路諸侯他們很想看到的。不過反過來說,不好的,那自然就是他們不想看到的,不想要的,就是如此。所以說這個事兒是這樣兒,死忠自己死忠己方的,那怎麼都是好,而死忠別人的,他們除了

說能佩服點兒之外,確實也沒其他的了。是啊,對於死忠自己死忠己方的人,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三個那是舉雙手歡迎,那太好了,多多益善,越多越好。但是死忠別的諸侯的,死忠其他人的,那麼他們自然就是要滅了,這個肯定是,畢竟對自己對己方沒好處啊,那不滅了還等着留着過年?所以說確實,死忠的人落到別的諸侯手裡,其實下場只有一個,那就

不用多說了。這個也是,所以說死忠的人,最好那就別落到其他諸侯手裡,要不然的話,那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就是,真沒錯。不過雖說如此,但是有的人是真死忠,那沒說的,直到最後被擒住了,他們也是一樣兒忠於自己主公,忠心己方,那都沒錯、可有的人,那就

是假死忠了,你以爲他是,可結果呢,最後被擒住了還是投靠了別人,這樣兒的能叫死忠嗎?顯然是假的,那沒說的。死忠的最後都死了,那肯定沒錯。投靠別的諸侯的,那不是真死忠啊,假的,沒說的。所以說死忠最後一刻,那才能看出來。平日裡的話,你覺得是的,

結果可能不是,而你覺得不是的,沒準最後就壯烈犧牲了,視死不降!所以這個其實也不好說,很多時候,你所認爲的,未必就能出現,和你想象的終究是有差距的。而你所想不到的,就出來了,那是。這個也正常,如果說都像你所想的,那麼一切就都好了,至少你認爲好啊。可顯然不會是,也不可能是就對了,那沒錯。所以說也是,這個就是如此情況,那沒

辦法,都正常。不過還算是可以,至少有些事兒你也是能想象到,這個也是,猜測到什麼的,那也是可以的。不可能是所有的,但是有的確實,那沒錯。所以說這個也可以啊,總體來說。至少在馬超那邊兒,確實是。而曹操和孫策他們那邊兒,兗州軍和江東軍的話,確實

還差着,這個正常。但是也沒說就比馬超比涼州軍差多少,這個沒那麼大差距好吧。更何況兗州軍有着天下第一的探馬細作,這個絕對。馬超是更瞭解很多,那都沒錯。其人的見識那是當代第一,但是人家兗州軍人多啊,主要是探馬細作天下第一,這個多少人呢?加一起就超過馬超了,不過涼州軍的探馬細作一樣兒不是飯桶,是和兗州軍的也有差距,可還是不

那麼大啊。這不就是了,要不然的話,涼州軍和人家這方面差距就大了,不過有馬超一個,那就頂很多很多,那沒錯。所以說也是,這個看總體的,不是每一個什麼的,那沒錯。轉過來再說馬超是在孫韶的府邸見了大漢官員,打發他們離開後,才和郭嘉四人說了幾句。無非就是今日在桂林的戰事結束,休息一個晚上,明日再進兵布山。他沒多說,可郭嘉、崔安、

馬岱和馬煥他們四人都知道,攻布山,那絕對是一場硬仗,沒說的。那地方和桂林太不一樣兒了。有呂岱守着,關鍵是還有那麼多的人馬,這個才更關鍵,容不得他們幾個不重視。畢竟己方纔多少人馬了,在桂林這兒還得再留下三千人,所以到布山那兒的,那確實是沒多

少了,真的。所以說和人家近三萬人馬戰,己方沒有人數上的優勢,人家還是守城,唯獨就是這個戰力和馬岱本事超過了呂岱,那都沒錯。別看名兒都叫岱,而且也都是二流的將領,可明顯馬岱的名聲更大,呂岱的話,就只是在江東軍內部還算是有點兒名兒。不過都是二流

武將那是不假,但是馬岱卻是二流巔峰,呂岱比不了啊。不過不管怎麼說,至少兩人雙方肯定都是全力以赴,那是一點兒沒錯。不管是馬岱還是呂岱,都那樣兒,沒區別。對馬岱來說,這個絕對是僅次於番禺凌操父子倆的強敵,不是呂岱本事,而是那地方人馬太多。超過宋謙守着的廣信了。而且你還得承認,宋謙的話,其人太過懶惰,這麼多年來,他本事都沒

有什麼大長進。但是呂岱不同,其人很知道上進,哪怕都這個年紀了,五十多奔六十去的老將了,卻也知道嚴格要求自己,一絲一毫都不敢懈怠,不敢懶惰,所以說其人不如馬岱是不假,可卻也超過了宋謙,比宋謙強,甚至其人比凌操也強,不如淩統的地方,不過是武藝

不了,其他的,就年紀比其人大,甚至有好幾個地方,呂岱其實那都是超過淩統的,就是。所以說如此一個強敵,容不得馬岱不去重視,尤其是馬超也和他說了,呂岱其人有點兒頭腦,這個一點兒沒錯。所以和其人戰,確實需要注意。小心謹慎啊,那可沒錯,很重要。他也是

沒見過呂岱其人,可仔細一想,這個時代能活到九十多的人,而且還是軍中,是諸侯的手下,這樣兒的人物可能簡單嗎?歷史上是對其人沒那麼多的詳細記載,畢竟呂岱也不屬於三國時期特別重要的人物,不過就只是因爲太長壽,而被人記得、重視。可馬超卻知道,越是這樣兒的人物,越是不能小看小覷了,那真是。畢竟其人能在東吳那地方活過九十,尤其還

是在孫權帳下,這個確實,就衝這麼一點,那就絕對不容易,其他人都不好使,比不了。孫權怎麼樣兒,其人歷史上也是東吳大帝,可不過也是活過了七十。是,在那個時代來說。那絕對長壽了,並且超過了曹操也超過了劉備。但是分和誰比,和曹操劉備比,孫權活了超

過他們,但是要和呂岱比,這一下差距就出來了,人家呂岱可比他能活多了,比他長壽啊,多了二十歲還多呢。而馬超也是和馬岱說了,不過他不可能去說呂岱能長壽什麼的,他只是說了,呂岱其人有點兒本事,不可小覷,就看孫伯符能讓其人在鬱林這兒當太守,那就足以

看出來不少問題。馬超特意和馬岱說了,呂岱其人雖說是在鬱林而不在南海,可不代表其人就比凌操差。孫策那人的性格,說起來更多是想鍛鍊下後起之秀,所以對淩統來說,他和他父親都在南海,那樣兒才能發揮最好,所以說凌操父子倆都在南海,呂岱在鬱林。而孫策如此安排,可不代表呂岱不如凌操了,反而其人其實比凌操還強點兒,可他沒個兒子在江東

軍中啊,就是如此。而鬱林和蒼梧比,這兩地方其實也差不多,那麼其人在那兒,那都無所謂了,至少馬超和涼州軍衆人可都知道,那是,那沒錯,真的。至少他就知道,很清楚,如果說自己是孫策的話,一樣兒會把凌操父子倆放到南海,那地方他們最合適,然後把呂岱

放到蒼梧,宋謙的話,讓他在鬱林吧,就這樣兒。不過孫策讓宋謙在蒼梧,讓呂岱在鬱林,馬超覺得是因爲宋謙其人太懶,所以……

第八十八章 大軍剿滅三兄弟第八〇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第九九一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六)第七七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九)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九六九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第五八〇章 孫策周瑜赴丹徒第二九〇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續)第一五三章 三方逼問刺客第八七三章 泉陵城武將來投第三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六)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四九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六)第九五一章 孫劉聯軍入襄陽第二八一章 入雒陽探聽情報第一三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八)第六四四章 奪城門雒陽城破第八七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二)第九九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四)第五九六章 擒鄧義得知消息第九六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三)第二二〇章 韓文約收攏三方第一五八章 南蠻軍深夜暫退(續)第五七七章 兗州據探馬回返第一七八章 福達生擒楊鋒子第五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九)第七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四)第二三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第二一三章 馬超兵進函谷關(二)第九五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四)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進攻泉陵第一八四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一)第三七九章 李通敗退回許都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八)第九三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二)第一三四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第四二五章 宴會畢封賞衆人第二四九章 斬仇人父仇終報第六章 馬孟起蘄春議事第六八六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九)第三五五章 三人組終見孟獲第九十二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四)第三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七)第四八六章 涼州軍夜襲縣城(續)第三六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三 )第八十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四)第七十六章 南陽宛城孟起開方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九六九章 攻破城門入縣城(續)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一)第八五二章 蘄春城下故人見第四七六章 趙雲張飛入成都第三九五章 馬孟起兵臨南鄭第五八四章 馬超長安見張任第三九〇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第二七五章 滿伯寧迴歸許都第一七五章 孟獲撤出禺同山第五十三章 滴血入劍寶物現世第三二三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續)第七二八章 世家密謀反袁紹第四九三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續)第六三八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第六三〇章 趙子龍兵進上黨第十八章 千人出征夜襲小谷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一)第一三九章 說董卓李肅出言第二三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三)第九一八章 涼州退劉備表贊第三二九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續)第一四〇章 辭別離伯符東歸第三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九)第十六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五)第二三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三)第四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二)第四〇二章 張公祺獻城投降第一八〇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七)第六五七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七)第三十七章 行郊外兩人說馬第六一三章 子義出箭驚雲長第九八八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第七一四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六)第八二三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續)第六九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六)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五一八章 魏文長被逼襲營第七九四章 聯軍入主臨湘城第四三〇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續)第四六二章 雲杜城有人來投第五四三章 殺入城池將對將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一一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第一九〇章 南蠻王帶兵折返第二十一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第五八二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二三六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完)第四四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三)第八五九章 涼州軍伏兵燒糧第四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四)第一七九章 阿會喃出使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