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一)

這個有用,不是說孫策他們是認爲改變了曹操和兗州軍最後的想法。說起來不到那個時候,誰也不知道曹操/他們最後怎麼想怎麼去做,那是。不過孫策和江東軍卻都知道,那己方是增加了實力,那可沒錯。所以說,這個其實就有用,有大用了,就是。說起來這個就看誰實力強了,己方實力要都超過兗州軍的話,那也就不用那樣兒想法了,真不是涼州軍滅己方了,

是吧。該是己方去滅他們了,也許涼州軍,己方還滅不了,那麼兗州軍呢?當然了,這個也算是一個理想狀態吧,在孫策他們看來,己方哪怕就是實力第二,可也還得去和兗州軍合作,那是肯定的,確實沒錯。不過那樣兒的話,就不是兗州軍他們主動了,而是己方的主動。

是啊,和如今的情況,就相反了。不再是己方要靠着兗州軍他們,而是兗州軍他們需要己方,不就是那樣兒。畢竟那個時候,不是涼州軍要來滅己方了,而是先要滅他們,那麼他們就需要己方的幫襯,要不然的話,他們可就要被涼州軍所滅。這個他們和己方是調換過來了,

不過孫策他們也是都知道,那不過就是想想而已,甚至做夢都夢不到了,真的。那不是白日做夢,是都夢不到的,所以也不用多說了。孫策他們最多就想了一點兒而已,然後多了就沒有了。也是,都知道沒什麼大用,那沒錯。與其去多想,真是不如直接繼續增加己方實力,這個對江東軍來說,纔是如今最重要的,那沒錯。其他的,都放一放吧,哪有那麼多想法呢?

就現在的話,江東軍還是徵兵,增加己方實力,有大用。馬超凉王府,又剩下了他和自己妻子,後院還有自己母親,自己兒子他們也是離開了。到了下午,陸遜來了,馬超處理好了這幾日需要過目的,讓他拿走了,這些時日的事兒,那是都已經解決好了。本來也是沒有多

少,那是不錯。對馬超來說,下一步,進攻兗州軍?他是沒那想法,畢竟你要進攻兗州軍的話,不是不行,可進攻什麼地方,這個值得商榷,絕對是要從長計議才行。你說進攻最北邊兒的幽州?馬超覺得不好;之前的冀州?他覺得也不行;兗州?你確定這個不是開玩笑?

豫州的話,馬超是想,但是現在的話,他覺得還不到時候啊,那沒錯,不是時候了。幽州不行,因爲那地方馬超得到之後,涼州軍就算是徹底懟上北方異族了,曹操兗州軍一方,壓力要小點兒,這個真是。所以說那地方怎麼都不是首選,那沒錯,不是第一選擇啊。那麼冀州更不是,那地方涼州軍在那兒本來就不佔優,最多說還能保住剩下的兩個國,其實就不錯,

再多的話,有點兒奢求啊,就是。兗州是更別想了,那地方和涼州軍的涼州一樣兒,還是那話,如果說兗州軍來進攻涼州軍,說起來他們來多少人馬,不說就一定全軍覆沒,可確實,八成就是大敗而歸啊,那真是。所以說同樣兒也是,涼州軍這個時候也不會去進攻兗州,那

確實也沒錯。對他們來說,進攻兗州,別看那地方沒幾個郡,可說實話,兗州軍能讓己方佔他們兗州的地盤兒?這個馬超第一個就不相信,他不信啊,就像自己一樣兒,己方也不會給兗州軍己方涼州的地盤兒,那是沒錯。最後的豫州,說實話,馬超是真想帶兵去進攻,而自己要再帶兵去進攻兗州軍的地盤兒,那麼八成就是豫州了。可他確實,覺得是不到時候,

也沒有一個好時機,那都沒錯。所以說就現在的話,馬超是肯定不會去進攻兗州軍的那幾個州了,豫州都是,他暫時不會帶兵去。不過之後的話,有機會,馬超還得去進攻豫州,那肯定是,畢竟那個地方,他都想多久了?時間太長了,那真沒錯。豫州那地方,別說是對兗州軍,對他們涼州軍,就是對江東軍,那也都一樣兒,真心重要啊,連孫策和江東,他們也

是那麼看的,想要豫州。不過就現在這樣兒,他們確實也不敢多想,別說和兗州軍聯合結盟了,是盟友,就說他們如今也是一味去發展己方,徵兵,增加己方的實力,那都是。他們是都知道,己方就得那麼去做。也必須是啊,那都沒錯。現在是要,必須那麼做了,不多想

其他的,都沒什麼用啊。最後還得是看你一方的實力如何,而不是其他的。多想的話,要是能保住你不被滅,那麼就都冥想好了,可顯然,那是不可能。還得說是你有實力,那麼怎麼樣兒都行了。那個時候,真就不是別人來滅你了,而是你去滅別人了,就是。別人要來滅

你?難得是什麼樣兒的啊,多想不開,真是。而他們要來,你可能是巴不得那樣兒,其實也挺好。不是別人滅你如何如何,而是你要滅了對方,就是啊。最簡單的,這個你強了,就不是別人欺負你了,而是你欺負別人了。其實換到天下大勢這兒,其實也都那樣兒。你強了,就能盛氣凌人,你最弱的話,能做到那樣兒?是啊,這個沒有實力的依託,那麼你這個都不

行,沒實力,就什麼都沒有,有實力的話,那自然是沒問題。不過問題是沒實力,那確實是不行,那都沒錯。所以到了江東軍那兒,實力不行,那就別多說啊。所以說他們都沒那實力,還談什麼去想這個州那個州了,哪怕他們是真想要豫州啊,可是如今那都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連江東軍都那樣兒,而涼州軍其實也是,江東軍那邊兒,他們是覺得豫州比徐州都重要,那是。當然了,就馬超涼州軍那邊兒,也都是如此想法,一樣兒。他們和江東軍還不一樣兒,至少豫州的話,涼州軍還能進攻到,不過徐州,那如今還染指不了啊。不像江東軍他

們,真要去進攻,徐州和豫州,他們北上的話,都能進攻到了。這個涼州軍就做不到,他們只能去進攻豫州,而進攻不到徐州啊。也是,如果說有選擇的話,沒準涼州軍就真去徐州了,那可是呢。畢竟在馬超看來,兗州軍在徐州那兒,是屬於民心最差的州,那麼己方進攻那兒,不說老百姓都幫忙,可確實,民心比兗州軍沒準還高,那可說不定啊,那絕對是好事

兒。是啊,至少其他地方的民心,就是比徐州高,就算是涼州軍剛得到了一個州,但是那地方兗州軍在那兒的影響,其實依舊是有,還不會小。可就屬徐州,那地方兗州軍的名聲是最不好的,特別不好。別看老百姓在兗州軍治理下,是挺聽話,那都不假,可確實,這是沒

有一個帶頭兒的去引領他們,比如說涼州軍。他們要去了徐州,那麼沒準就變了,正常。確實,很多時候,其實就少這麼一個帶頭兒的,那都沒錯。這個就好比是秦末,那個時候,就因爲有了陳勝吳廣,最後纔有了農民起義,要沒他們兩個,第一次的農民起義那還不知道什麼時候?當然了,看當時那樣兒,這個起義好像不會太久遠,但是就得換成是其他人了,

不是陳勝吳廣了,是別人了。是啊,起義該有還得有,不過就是領頭兒的換人了,就是。歷史的必然也許不會是陳勝吳廣,但必須是農民起義。說白了,陳勝吳廣可以沒有,畢竟張三李四也不是不能領導個農民起義。歷史上,明末還有個饑民王二,那人家還是農民起義的領袖呢,都是記載到史書裡的。所以說是誰那都不重要,因爲誰都能有誰都能沒,但是後者,

農民起義那確實是必須有的。沒有起義,哪有什麼領袖啊,就是。歷史上必須有農民起義,可是誰領導的,那其實就隨便了。你也行,我也行,他也可以,不錯。有農民起義就好,至於說是誰領導的,那確實不重要了,這個真是。歷史嗎,就是如此,至少在馬超看來,那沒

錯。因爲它所需要的不是哪個人領導,而是要有農民起義,推動發展,至於說是誰,那其實沒什麼關係。就像歷史上是曹操、孫權和劉備,他們三分天下,而如今呢,是自己、曹操和孫策,三人三分天下。這個歷史不會管你是誰去分天下,可確實,是要走到這個地步的,

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是。是,歷史就是那麼走的,就得如此才行,其他的,那基本上就不管了,真的。那麼大漢是合,而三分天下,三國就是分了。可歷史不會去管你曹操、孫權和劉備三分天下,還是馬超、曹操和孫策三分天下。那麼一樣兒,它更不會管最後一統的是你司馬家族,來個兩晉,還是說是你馬超馬孟起,最後也開創一個朝代,那都無所

謂了,就是。歷史只需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已,只要能如此,那麼就可以了。其他的,管你是有什麼人開創了什麼朝代,那確實說明不了太多。只要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那就是了。歷史上沒有曹操,沒準還能出來個劉操;那麼沒有劉備,沒準還能出來個孫備;那

麼沒有孫權,沒準就出來個曹權,那都無所謂的,確實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就像如今,劉大耳朵是讓馬超給滅了,那麼他比歷史上自己可強太多,比演義裡也是強多了,更是比劉備強啊,不是嗎?除了這個稱帝之外,自己很多地方,其實都是超過劉備的。當然了,劉大耳

朵也是有地方超過自己,這個馬超也承認,確實。可他也知道,還是自己超過其人的地方更多,而劉大耳朵超過自己的地方,那就少了,如此沒錯。而且己方不管說是現在,還是說比起歷史上的蜀國,己方都比他們強。那是,己方涼州軍天下第一,那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一點兒沒錯。那名聲在外啊,可不是自封的,是公認的。

可不是怎麼的,那涼州軍天下第一,不是他們自己給自己起的,而是天下公認的,就是如此。也許你嘴上是不承認,可心裡卻還得那麼認爲,人家涼州軍,那就是天下第一啊,就是。是啊,就曹操和孫策吧,他們嘴上不會說己方怎麼就不如涼州軍了,對方怎麼強了。可真是,

那心裡還都想着,這涼州軍確實是強啊,這己方和他們戰上,七成都是己方敗,他們勝,這個可真沒錯。他們是不想那樣兒,可也沒辦法,該戰還得戰啊,那是。不過更多時候,確實都是己方輸,而人家贏了。他們是想改變這個,不過如今來看,這個到底說要如何去改變

好?他們不是沒想過,但是最後歸根結底,其實還是要增加己方的實力,就這麼一條出路。要不然的話,你想涼州軍一下就削弱很多的實力,那樣兒的話,確實也算是另外一條路了。不過說實話,曹操也好,是孫策也罷,他們都不指望那些,覺得沒太大用。他們不是說沒想過,可也沒說就指望那個。當然了,要真有那樣兒的事兒,比如說北方異族的進攻,讓涼州

軍他們損失多了,那其實他們是覺得不錯。但是那事兒也不是說就真可能,這個有可能,也是有不可能,就是。真要說起來,其實就只是五五開,那樣兒。一半的機率是可能,那麼另一半自然就是不可能了。因此,他們沒指望說太多,還得是己方實力到了,那麼就沒什麼

大問題了,是己方有實力,那麼就不會說和涼州軍戰,己方輸那麼多,而對方都贏了。那樣兒己方多贏點兒,也都好啊。

第七八七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九)第七一七章 胡軫帶兵返江陵第三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八)第四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二)第七三〇章 兗州軍夜襲鄴城(續)第三〇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完)第一三九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五)第四四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一)第五八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一)第七一五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七)第三八二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六〇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第八八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四)第十七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二)第四一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八)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戰三江城(續)第六九八章 袁本初宴請衆人第三九七章 孟達勸說兩洞主第七〇二章 強將消失無蹤影第一八八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一)第八一二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七)第四八六章 樹林道旁攔孫策第六七七章 謀士議欲說馬延第三七四章 戰長安叛軍攻城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五〇三章 濃煙起知援軍至第七八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四)第八三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九)第五八七章 兩師弟遊說師兄第五一四章 涼州計文聘入彀第五二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三)第五四一章 一百精銳搶城門第七七五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第五三六章 懷縣太守三求計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七二三章 文丑投奔劉玄德第三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四)第四四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五)第二五二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四)第六七一章 張遼城頭戰黃忠第一七五章 孟獲撤出禺同山第五二七章 敗軍之將返辰陽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一八七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續)第七〇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九)第一九八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四)第十二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完)第三六五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第二四六章 帶來再赴八納洞(續)第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六)第三九六章 戰南鄭三面攻城第一二〇章 中軍帳問詢蠻王第八五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八)第七九二章 劉備軍初戰臨沅(續)第七七四章 嚴顏押送到江陵第三八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第五一八章 馬超圍攻弘農城(續)第一一八章 孟獲領兵夜襲營第一六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完)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三)第七〇二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四)第一五四章 廣宗城內有故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三三二章 李儒出計謀聯軍第五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二)第五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九)第六八四章 衆人議圍困黎陽第七九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三)第十九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完)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五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二)第一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七)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決戰聯軍第一六〇章 馬超聚衆議來信第九二一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一)第八八〇章 別衆人劉文告辭第七七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一)第九六二章 曹操帳中罰三人第四三二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第三七六章 城開叛軍入長安第八五七章 曹操帶兵進漢中第二六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一)第四八六章 涼州軍夜襲縣城(續)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第一七六章 南蠻軍援軍到達第三七一章 孟子敬帶兵回營第二〇六章 劉宏力排衆人議第二九四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第七一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一)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一)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五三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第二十三章 趙家村馬超訪童淵第一〇七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完)第九八五章 黃馬帶兵至臨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