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四)

兩晉就是罪人,那是沒錯,漢人最後都要被滅了,他們不是罪人,誰是啊?這個可就是了,雖說不像清朝那樣兒都喪權辱國,可確實,這個他們一樣兒是罪人。不過清朝是少族,兩晉他們不是罷了。可漢人統治的朝代,這個更氣人,你都把民族最後都要整成被滅了,這個可真是罪人啊,根源都在哪兒。雖說是,三國時期是損失了少人不假,可兩晉一統了那麼長時

間,難道還發展不了了?人口增加不了?所以說這個和三國時期有關係不假,可確實,那不是絕對的,最大的影響還是兩晉,不是三國時期。是啊,三國時期距離那時候都多少年了?但是兩晉呢?這個誰責任更大,就不多說了,好歹一統的時候,你得發展人口啊,那必須是。

三國時期都知道發展人口,別看是損失了N多,那是不假,可他們從來都沒說不發展了。連孫權那樣兒的,他都知道,總派人出海,爲了就是掠奪人口,這個主要啊。不就因爲他們江東人少嗎?那真是沒辦法了,掠奪點兒的話,那怎麼都是好處更多,那是一點兒沒錯啊。

說人口其實也是根本,那沒錯。沒有人的話,你還有什麼了,有全天下也不好使啊,沒人不是。可你只要人多了,那麼還是有好處的。也許是要窮,可窮點兒不要緊,只要有人在,有那麼多人,發展什麼的,不過就只是時間問題,大多都沒問題,真是。那可沒錯,不就是那樣兒了。真是,沒人的話,你真是什麼都沒有,連點兒希望都沒有,那可是。但是有人了,

那麼一時發展再不好,可卻也有着希望,那是。可終究是有希望的,基本上早晚是有發展,畢竟有基礎,那就是人,人多了,人才也有,那沒錯。諸侯也不是不知道,那人是根本啊。那麼一統的朝代,可能不知道?但是最後人還是沒那麼多,這個就說明問題,發展還是不好,

是啊。有人的話,不說肯定什麼都有了,可也是,會有很多,那都沒錯。所以說那算是根本,以人爲本啊,可不就是。沒人,你就玩不轉啊,有人的話,那還有希望有發展,就是這樣兒。諸侯都知道的事兒,當皇帝的還能不知道?可能都想着去爭權奪利了,發展的話,是

給耽誤了吧。是啊,要不然看看,歷史說明了不少,那是事實在那兒擺着呢,那是。所以說確實,有證據啊,可不是。不過當然了,肯定有人也是不同意,不過爭辯那些其實都沒大用,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還是挺對的。反正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不就是這樣兒。都覺得好的,總得有人覺得不好。那麼哪怕是都認爲不好的,可還有人

覺得不錯,那都正常,太正常了。就是,你這麼個想法,而我那麼想,他又是一種,這個也沒什麼了,確實。所以說爭辯什麼的,沒大用。最多也就是把自己所想一說,也別指望別人就能同意你所說的,不過一家之言而已,確實是啊。人家也有人家的想法,不要把自己所

想,就強加給別人。別人可以不同意自己,甚至就不看自己不聽自己什麼觀點,那都無所謂了,你說出來了,那就夠了,真是。確實,你其實管不了太多,就只是說做好自己,其實就夠了,足夠了,真的。至於說別人如何想法,與你也沒太大關係。當然了,要是你們之間有關係,那麼就有關係,沒關係的話,八成還得是沒什麼關係,不就是這樣兒,真就是啊。

這個也是,那樣兒吧。誰也別想說去改變別人,不要有這樣兒的想法。你改變你自己就好了,真是。這個不是說改變不了別人,你無奈改變自己。而應該說是寬以待人,而嚴以律己,確實是那樣兒。你想着去改變別人,真就不如改變自己。當然了,具體情況之下,可能還得你去改變別人。可那要真能改變,往好方向改變,那確實是好不假,但是要沒辦法改變,還

是想着怎麼去改變自己,往好方面去改變自己,那真是了。改變自己難道不是比改變別人更重要嗎?是,你自己強大了,不比別人強好嗎?是,都得自己爲主,不是嗎?是啊,確實如此,就是那樣兒。還是自己改啊,別人的話,是不如自己啊。確實,那人不爲己,還天誅

地滅呢。當然了,那話最開始不是那個意思,爲己可不是爲了自己,爲應該是第二聲,爲己。“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爲的意思,是修養,這個意思,不是四聲,那爲了是訛傳。說起來一些古語,老祖宗的話,傳到今天,有些意思就改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本來的意思,就

念現在訛傳之後的,意思也明白,不過確實,很多都是變了,那不一堆。是啊,不能說是很少了。不過這個訛傳什麼的,也挺有意思。有的是真的,改變了也沒變多少,至少意思還是那樣兒。可有的不是,意思直接就變成別的了,甚至就相反了,也挺有意思。意思相近的就不多說了,就說相反的。那個叫“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話當初可不是這麼說的,

應該叫“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訛傳後,後面那句意思直接就變那樣兒了。是啊,說是相反的意思,這麼說其實也有道理啊,那是。畢竟無度都變成無毒了,這個可真是,反多了。不過現在一想,要真是按照原來的意思去說,估計也沒幾個人去說的,還得是無毒,

而不是無度啊。這個區別可大了去了,那真是。前面還說是量大,後面直接就變成狠心了,可不就是。不過如今哪還有人說無度不丈夫了,都成無毒了,無毒無害,那也挺有意思。不過不是這個意思啊,無毒不丈夫,那還是狠毒啊,沒辦法。真要是無毒無害,那就好了是吧。

不是無度而是無毒啊,這個可真是。後者的話,現在都那麼說啊,知名度高。前者的話,那都讓人忘了。說出來後者,不過多少人都不知道前者,那都正常。反正現在都訛傳成後者那樣兒的話了,前者什麼樣兒,那不是最重要的。是啊,都用無毒不丈夫了,那麼以前的如何,知道的少,真去了解的,其實更少,就是。都用訛傳之後的話了,誰還管以前是什麼樣

兒啊,沒大用不是。馬超覺得回家了,在長安這兒,其實怎麼都比帶兵出征要清閒點兒,那真是。畢竟自己帶兵去出征的時候,基本上每日都要指揮戰鬥,這個是必須的。然後自己也得是,想着己方的戰事,那也沒錯。在他看來,這每一次自己出徵,都得想着己方最後贏

了,要是都沒佔優太多,自己還更得多想點兒,那確實也是。不過好在最後基本上都是己方贏了,而對方輸了。己方勝,而對方敗。不過也有己方敗了的時候啊,不過那樣兒的情況很少就是了,畢竟像冀州之戰那樣兒的情況,是不會再發生了,這個是馬超和涼州軍的想法。不過也是他們幾乎每次都勝,所以說他也是,哪怕在軍中事兒也不少,但是壓力還沒那麼大。

也是啊,最後總是涼州軍贏,到馬超那兒,他自然就是壓力小了。而曹操兗州軍那邊兒,他壓力就從來都小不了,大啊,比涼州軍大,沒辦法。誰讓他們不佔優,曹操那麼大年紀了,還得說是爲了己方的戰事而操心啊,無奈。沒辦法,爲了自己爲了己方,那他也得想多點兒,壓力從來都不小,打不過涼州軍啊,曹操都無奈。是啊,己方戰力是不如人家,哪怕己方戰

力其實也是提高了,但是和涼州軍他們一比,確實還有差距,那真是。不過也是,哪怕他知道那樣兒,但是兗州軍現在也沒說放棄練兵什麼的,曹操是不想和涼州軍的差距越來越大,那肯定是。所以說徵兵啊,補充人馬,練兵,那都是必須做的,而他也讓己方都那麼做了,

是啊。別說如今這都超不了人家,從來都沒超過,他是清楚。兗州軍的人馬和單兵戰力,這麼多年來,總體來說,真是從來都沒有超過涼州軍,所以說曹操能放棄嗎?可能嗎?儘管他都知道,想冀州大戰那樣兒的情況再發生一次,不過看馬超和涼州軍那樣兒,真就不會了,

不可能。那樣兒的事兒,自己都知道,換成是自己,能再不小心嗎?那麼更何況是馬超和涼州軍呢?確實,曹操也想了,那就一次就是了,多了就真沒了。當初的話,也是己方的運氣,趕上了好時候,誰說不是呢,就是。可那樣兒的機會,就那麼一次啊,多了是沒有了,就那麼一回了。不過就那麼一次,其實也挺好,至少那一次,讓己方是奪取了涼州軍在冀州

的郡(國)。如今涼州軍的冀州的地盤兒就只剩下了兩個國,那確實,和己方之前大戰冀州有關啊。他們在那兒就只有常山國和中山國了,這個對己方來說,自然是好。可以說己方的勢力,在冀州的,那絕對是超過了涼州軍,那是一點兒沒錯。他們奪不回去郡(國),那

地方的勢力就是己方比涼州軍強。而在冀州的實力,也一樣兒是己方強於涼州軍的。這個別說是之前,己方大本營還沒轉移到魏郡鄴城。那個時候,己方實力就已經是超過涼州軍了,就只是說在冀州的實力。那麼現在更是,因爲己方早把大本營給遷到了鄴城,如今冀州更是,

己方實力超過了涼州軍啊。畢竟冀州這個地方,至少現在來說,曹操和兗州軍他們,已經把這兒看成和之前的豫州差不多了。雖說鄴城不是許都,畢竟許都是如今的大漢國都啊,可鄴城不是。但它們卻都是兗州軍的大本營,那是沒錯。不過就是一個是之前的,一個是現在的,如此而已。許都是之前的,可它哪怕就算不是大漢的國都了,都一樣兒是很重要,那是

不錯,更何況如今那地方可還是大漢的都城,那是一點兒沒錯。鄴城的話,原來是冀州軍的大本營,現在是兗州軍的大本營了,雖說不是國都,可對兗州軍他們來說,那確實是非常重要。至少冀州其他地方,丟了最後也就丟了,但是鄴城要是也丟了,那可真是,就和以前

許都丟了也差不多。不過就是曹操兗州軍他們也知道,馬超帶着涼州軍,他們是寧可進攻豫州,現在也不會來冀州,這個真是。除非說是有什麼機會,那就真是另說了,這也沒錯。可己方的話,不會給他們什麼機會的,涼州軍要有本事,就去進攻豫州,自己對那兒,還是

有信心的。確實,畢竟那地方自己和己方都經營多少年了,確實還不是冀州能比的。冀州的話,己方是把大本營給遷到這兒了不假,在魏郡鄴城這兒。己方在冀州的實力也是早就超過了涼州軍在這兒的實力,勢力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就只剩下了兩個國啊,和己方沒法比。不過哪怕這樣兒,己方佔據的冀州七個郡(國)卻依舊是不能和自己與己方經營了多年的豫

州相比,那沒錯。豫州那地方,哪怕己方都從那兒帶走了不少人馬,可那兒還有一些,防禦涼州軍的進攻,沒問題。城池也許保不住,被敵軍強攻的話,時日久了,城池還得被破,還得丟,這個都正常。可確實,說實話,要想那麼輕易,己方豫州就丟了幾個郡,這個自己

反正不怎麼相信。是,豫州人馬少了,將領也是一樣兒,畢竟更多的人,都讓自己給帶到冀州了,這可不就是。

第二二九章 馬超見木鹿大王第五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七)第四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五)第六六七章 函谷關彭羕對策第六〇二章 遣使欲往長安城第九五八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第九一七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完)第三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三)第二六三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一)第三九四章 益州軍退守成固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四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一)第五四七章 涼州軍佔據懷縣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六二四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一)第三二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八)第四三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四)第六章 吃麪初識大漢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八二七章 蘄春使者至軍營第六一九章 戰官渡兩軍對決第六〇八章 孫策再欲赴丹徒第三二二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第六六一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第九二一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一)第六一二章 文丑渡河戰敵將第四十七章 曹孫劉帳中談妥第五三六章 信使範強進酉陽第三六二章 召將交待新任務第四七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二)第七〇九章 攻關戰雄關激烈(續)第三九〇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四一〇章 狄道城外兄弟別第八七四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三)第二二八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續)第六八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八)第四五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一)第七七〇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續)第二三四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完)第九十四章 過扶風入河南雒陽第九八五章 李典帶兵到邾縣第八〇四章 涼州軍三攻敵城第八二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三)第七三二章 霍仲邈再問徐庶(續)第二五五章 涼州軍再戰木鹿第九七七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一)第六二〇章 郭伯濟帳中勸阻第八六二章 德容府中批二將第二四三章 韓文約兵敗遭擒第四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〇)第一四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三)第一六二章 涼州軍再襲敵營第三七〇章 南蠻王今夜出兵第四六八章 談拒敵玄德求援第二三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五)第三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一)第四〇一章 淹南鄭逼降張魯第四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二)第二六三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續)第八九二章 涼州軍二攻樊城第六〇三章 滿寵長安見馬超第九七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五)第一四六章 廣宗城三方聚首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九〇七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第一八七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續)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二一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二)第六九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二)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一四六章 廣宗城三方聚首第八一一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續)第六四二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二)第八二七章 蘄春使者至軍營第七九六章 臨湘情報傳函谷第四七二章 酒館遊說老酒鬼第五五四章 兩軍收兵同鳴金第六二八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第九七二章 荀文若調兵徐州第三一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一)第一一四章 馬孟起安排黃巾第四七三章 酒館遊說老酒鬼(續)第二十八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二)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二〇六章 劉宏力排衆人議第八八六章 馬超聚衆議敵軍第八一七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完)第五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二)第七一七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九)第九八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二)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第三五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第一三四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完)第九十三章 回隴西去漢陽隴縣第七六一章 孟起帶兵入南郡第二四〇章 馬超再欲戰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