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九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八)

至少郭淮不知道,他也是覺得沒有,別說是自己了,就算是派來三個頂級謀士,也一樣兒是不好使啊,沒辦法,這實力不行,那就是不行。而人家實力強,那就是王道,在逆天的計策,在人家絕對實力面前,其實都是渣兒,這個郭淮他是有感觸的,確實如此。當然了,也不是說逆天計策就沒用,可到底能有多大用,很多時候就得去看天時地利人和,這個是肯定

的。話都是那麼說,什麼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就是這樣兒。運氣有時候其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用計,這個哪怕就是頂級謀士也都如此想法。是,哪怕你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可運氣不好,最後照樣兒是不好使,逆天計策也不好使,好的就是被人給識破了,

沒有用,做了無用功。而不好的,就是被人家識破之後,人家再來個將計就計,結果你是沒算計了人家,卻是被人給算計了,這事兒又不是沒發生過,確實很正常。所以說這運氣不好,其他什麼都佔優,那也沒用,尤其是用計,就是如此啊。所以說用計很多時候,那就是

要看運氣,基本上是個謀士都懂這道理,沒誰在最開始就十成十肯定自己的計策一定好使,讓對方中計,有幾個那樣兒的?真那樣兒的話,估計最後都被人識破了,甚至人家給來個將計就計,這都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兒。所以說連郭淮都知道,這他孃的沒運氣,那麼說什麼都沒用。更何況己方如今還不佔優,所以說他都不去多想什麼的,就是過好今日,然後最晚

明日就帶兵撤了,就這麼簡單。不撤都不敢,不能那麼做啊。你看郭淮他是敢帶三千人馬過來攻城,可就剩下一千人,甚至還不到的時候,他可真心不敢再在西陽這兒呆了,這個可真沒錯。畢竟對於三千人,哪怕最後都輸了,也正常,畢竟人家對手可是一萬多人。而己方

的話,真都剩下一千人以下的話,就是郭淮他也不能肯定了,萬一那呂常父子帶兵從西陽城裡殺出來,那可就有意思了。說實話,他這個時候還能想着對方不出來,可到時候,己方人馬少的時候,那就真不能肯定了,哪怕呂常父子確實,他們還真都是那種小心謹慎的人。

看着城下的兗州軍,這幾日以來,呂常父子對自己帶兵還算是比較滿意。其實就說己方人馬比對方多那麼多,這優勢幾乎都是在己方這兒,那麼就不用說那麼多了,就是這沒幾日就能給郭淮打出西陽地界。而他們也不是沒想過,這對方估計是要帶兵離開了,至於說其他想法,呂常父子還真是沒有想那麼多。至少他們就沒想要來個什麼生擒郭淮之類的,說實話,

這個事兒就不用想那麼多了,他們也不覺得能成,所以說乾脆也是沒多想。就算說己方能讓兗州軍全軍覆沒,可也是抓不住他郭伯濟的。真是,其人要是那麼容易被生擒的話,這他郭淮也真是不敢就帶三千人馬過來。是,這人馬就算是全沒了,那也不過是小事兒,可要和

他被生擒活捉相比,怎麼說後者都是大事兒,這個纔是。所以能那麼輕易抓住其人?己方這如今只有一萬不到的人馬,想要生擒其人,還是難比登天。如果說己方人馬多的話,那倒是可以一試。不過仔細一想,就因爲己方人馬沒那麼多,所以說他郭淮纔敢就帶着三千人馬過來,人再多的話,他可真是不敢帶兵三人,甚至就乾脆不來了,那都不是什麼沒可能的事

兒,一想好像真就是。所以說這郭淮是不爲士卒想什麼,可他卻不可能不爲自己想,這個是肯定的,所以……郭淮這不是爲了士卒最後帶兵跑,而是要爲了自己的安全,他就要帶兵跑了,這很正常。畢竟士卒性命如何能和自己比,這郭淮他是怎麼都不會希望自己就被生擒什麼的,所以說他已經是想好怎麼跑了,這時候他已經是看出來了,這自己再不跑,那沒準

就沒什麼機會了。畢竟這己方人馬,這如今是一直往下銳減,確實是越來越少。是,這個肯定如此,不過己方這傷亡數字,是越來越多,這點郭淮已經是看出來了。他也想了,沒準等自己這最後一戰下來,己方這人馬就沒多少了,也許還能剩下幾百?誰知道了,反正確實,

自己也不奢求了,還是繼續帶兵死戰吧,爭取最後一戰,是要給涼州軍多點兒傷亡,不過如今來看,這倒是相反的,不是己方給他們,而是他們給己方……郭淮是帶兵上去了,別看人馬少了不假,可他這幾日以來,對西陽那是輕車熟路,憑其人的本事,確實是不難上去了。

可惜的是,這如今兗州軍沒剩下多少人了,如果說能有個一萬多人的話,那麼就算是還拿不下西陽,可絕對的,能給予涼州軍重創,這個不是不可能,但是如今……是人家給己方重創,重創人家就是想都不要想了,可哪怕如此,郭淮還是帶着殘兵吧,硬着頭皮上到了城頭上。這沒有人馬,就算是到了城頭,那也是沒底兒。說起來一個將領到了城頭上,那對己方

來說,是絕對鼓舞士氣,哪地方都如此。可惜這如今兗州軍就很少的一千多人,所以說哪怕是士氣有所提升,可惜真心是沒太大用啊,這個一點兒不錯。第一次郭淮是覺得自己帶着的人馬太少了,這別說是來十萬,就己方再來個一萬人馬,也不會是今日這樣兒好吧。什麼

叫做“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如果郭淮知道這話的話,他一定是如此來形容自己,不過這個年代,好像還沒這話,但是那意思,都差不多吧。看到郭淮上來,呂常父子是眼前一亮,心說你他孃的終於是又上來了。可不是嗎,這必須要承認,郭淮他不如就不上來,那麼呂常

父子也拿他沒好辦法,至少不可能把其人給拉到城頭上啊,那真是天方夜譚了。不過上來了,上來了就好辦多了,是吧。這守城的將領,應該說是八成多,都不希望敵將帶兵攻上城頭,畢竟要是敵將本事不行還可以,可要真是本事不錯的話,那麼城頭就算是不失守,最後人馬損失也不會少,至少比其人不上來可要多,這個是肯定的。但是如今兗州軍就只剩下了

那麼點兒人馬,可以說呂常他們是巴不得郭淮上來,這個是肯定的,所以說其人來了,沒他們兗州軍士卒給他幫忙,那他郭伯濟也就是被呂常父子給打退的料,沒什麼區別。如果說城頭一下就上來一萬多兗州軍人馬的話,那麼被打退的估計就是要換人了,所以說這個……

郭淮這比以前經驗可多多了,畢竟都已經帶兵進攻這好幾日了,不過卻也是他剛站穩,呂常父子的攻擊就過來了。這要是在其人還沒站穩前,呂常父子攻擊過來,那除了最開始的第二日,之後可沒有。郭淮知道,這自己要距離他們稍微遠那麼一點兒,如此的話,那就比什麼都好,就是這樣兒。所以說這因爲有距離,所以呂常父子進攻來了,郭淮已經是拿着環首

刀展開防禦了。確實,面對父子倆的進攻,就算是郭淮武藝比呂常高,比呂乂高那麼點兒,可他卻也去不敢託大。如果說他是一流武藝的話,自然是很有辦法,知道該如何做,用自己武藝上的優勢,盡力去壓住兩人。可惜他不是一流武藝,沒那麼高超,所以說就只能是被動防禦了,沒辦法。這郭淮武藝沒比呂常父子高太多,比前者是高出一塊兒來,可比後者,那

確實就是隻高了那麼點兒,這個還真是,所以說兩人的進攻給了他不小的壓力,哪怕郭淮其實是早熟悉了,如此……他是顧慮兩人的進攻不假,可卻一點兒都不懼,畢竟呂常父子單個兒拿出來,還真不是他對手。可人家父子倆上了,他郭伯濟就不是對手了,就這麼簡單。

郭淮在城頭和呂常父子是你來我往都了三十多回合,結果還是被他們父子倆加上城頭的涼州軍士卒給打退了。確實,郭淮也是心裡罵娘,就差嘴上一起了,這真是讓自己也沒脾氣啊。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說,這他孃的父子倆對付自己一個就算了,還有城頭的涼州軍士卒也一

起……郭淮是不甘心退下了,不退也沒用,這如今兗州軍都已經損失那麼多了,和他們比起來,郭淮他還沒怎麼樣兒呢。是啊,那多少兗州軍如今這都是非死即傷,所以說也真是,這郭淮和他們還是不能比的。好歹其人也是個二流武藝,這上到城頭最先對上的也是呂常父子,最後哪怕是再多了不少涼州軍士卒,不過也只是普通的士卒而已,有的被郭淮殺了,而

他最後也是被呂常父子外帶着涼州軍士卒,一起給逼退了。所以說任你再厲害,最後不也得是下去嗎。別說是郭淮了,就是換成呂布,其實也一樣兒,沒太大區別,都是下去,無非就是下去時間的問題罷了,當然也是有呂布能殺更多的人,這個是肯定的,有他在城頭,那

麼敵軍士卒是害怕不行,不說所有人,可大多數都是如此。不過郭淮可不是呂布,他到了城頭,可沒那麼樣兒的效果。士卒多數還想着早點兒給他打退了,這戰事也能早點兒結束。不過確實沒那麼簡單,這個也是一點兒沒錯。如果說郭淮他那麼容易退的話,這他也不至於

帶三千人馬就敢過來進攻西陽了。這不光是藝高人膽大的問題,還有其他好幾個原因呢。郭淮在城下,他是看到己方士卒傷亡了,從現在來看,就比昨日還多,不過也沒辦法,反正也是最後一日最後一戰了,這哪怕就是全軍覆沒了,自己該上可還得上啊。而自己都義無反顧衝上去了,那己方士卒就更不用說什麼了。這不能說就是自己對不起他們,實在是趕上了,

這自己也沒辦法。自己難道就不想有一萬多人,甚至更多,好幾萬人一起來進攻西陽嗎?可那也只不過就是想想而已,至少此時此刻,是真心沒有了,這個是一點兒沒錯。之後的話,那還得看自己主公他們如何想法,如果說是想要佔據江夏更多更大的地盤,那麼增兵是勢在

必行,可要是顧慮多的話,那麼最後也不會那樣兒了,就這麼簡單。而郭淮其他的都不敢說,可他就知道,自己主公是八成還得增兵,別問他到底是怎麼知道了,他就是知道。當然了,這個只是猜測個大概,八成是那樣兒,可還有兩成不是嗎?所以這個……郭淮是再次登

上了雲梯,自然是要再次上城頭。看到郭淮他這馬上就調整好了,再一次上到了雲梯,呂常父子是指揮城頭士卒往城下仍零碎。對他們來說,這肯定更多的還不讓郭淮上來,畢竟這守城還是規規矩矩去守禦爲主,而不是說他們想讓其人上來,然後再給他打退什麼的。是,呂常父子有那麼點兒想法,可卻絕對不會那麼做,就因爲兩人還是以大局爲重,而不是以自

己爲主,就這麼簡單。你讓其人上來簡單,你只要不指揮士卒有什麼動作就可以了,其人馬上就能到城頭。可真那樣兒的話,有什麼意義。至少也許你是覺得不錯,可城頭士卒就會有其他的想法。畢竟你當主將的,兩個對付一個,確實是可以,可只要其人上來一次,那麼

就比沒上來的時候,己方士卒要多傷亡點兒,這個是最基本的,除非你能把其人留在城頭上,那樣兒還真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了,可那可能嗎?

第一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九)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續)第四五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八)第八六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二)第九八五章 黃馬帶兵至臨湘第四〇七章 三人到達漢中郡第二十五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續)第三一九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續)第四八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一)第六七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八)第九二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一)第八五九章 玄德試探劉子初第五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〇)第七六五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第四九〇章 零陽城求見守將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一)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一)第四一三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完)第一一〇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六)第五四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一)第八十六章 公孫屍身送襄平第六六九章 張儁乂無奈投曹第六九七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續)第九二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第九三四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完)第一九九章 三日後叛賊退兵第一〇三章 福達戰中鬥孟獲第七九七章 馬孟起聚衆決議(續)第一五七章 爲家人再見公孫第六五九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完)第二四八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八十三章 西陵城算計馬超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快馬傳報第五三九章 酉陽城留下範強第二二三章 張伯慎聚衆商議第二五七章 抽籤決定去留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九)第一四九章 李文優當衆道分析第三〇一章 馬超領兵戰三江第六十二章 被孝所感救人於危第七三二章 江陵來使請劉備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第三十八章 入邾縣相商對敵第二七〇章 謀士計破燒當(三)第一七七章 南蠻再戰禺同山第三六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四)第八八九章 曹操帶兵到樊城第三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第七二三章 文丑投奔劉玄德第一四六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四)第四三九章 馬孟起欲戰綿竹第五七五章 溫侯脫身下邳城第二四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九三一章 荀公達出使樊城(續)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三一〇章 袁公路背後下手第四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一)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一一七章 馬超設宴款衆將第七十八章 曹操處罰董元代第四六八章 趙雲定計擒張任第五七九章 再敗退各方反應第二一五章 南蠻王率軍決戰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三六一章 除董卓四人密議第三五〇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續)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一三二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第八六六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完)第六七一章 張遼城頭戰黃忠第五三二章 深夜軍營人才來(續)第四三二章 涪縣郭嘉說高沛(續)第二五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第七七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一)第三三一章 張濟叔侄至汜水第六三〇章 趙子龍兵進上黨第六六六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六)第六〇五章 涼州軍佔領泉陵第三三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六)第五一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二)第六四九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二)第一八三章 韓約孤身入賊營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第五〇八章 出計謀欲賺文聘第二十九章 兗州軍夜襲西陵第七六六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續)第四四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四)第七一〇章 兗州營曹操設宴第九一〇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完)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九七六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一七七章 馬孟起欲見劉宏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第四〇七章 聽諫言孟獲布兵第二三五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