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二)

所以徐晃他自然是早已打算好了,這函谷關要是能守,自己當然就在這兒守着,可實在要是不行了,那麼自己也就只能帶着人馬撤了,沒辦法。天籟『小說徐晃可絕對不是那種不知道變通的人,反而很多事情上,他還知道靈活變通。所以這個事兒上死腦筋的話,那可不是他,尤其是如今這種情況,優勢根本就不在己方,而在人家那兒,所以還能讓自己如何?也只能說是盡力

而爲,差不多也就是這樣兒了,其他的,真守不住了,自己只能是帶兵撤退,而沒有其他的辦法。其實別說是自己,就是己方士卒,你說他們什麼都不知道?那不可能,至少如今函谷關的糧草,到底還能支持多少時日,他們還是瞭解的,畢竟誰也不傻,連關內的糧草有多

少,還能不知道了?所以對於這個事兒,徐晃也沒說就去刻意隱瞞什麼,因爲根本也隱瞞不住,而且還不得不說,這事兒你越隱瞞,最後的副作用也就越大,對己方好處就越少,壞處越多,就是這樣兒。所以看着人家涼州軍,士氣高漲,己方是沒那麼高的興致,徐晃就知

道,這在這上面,己方其實就已經輸了一陣了,沒有辦法,這個自己是無奈,沒什麼辦法一下就給他們提高像涼州軍那樣兒,所以……對比關上徐晃那麼無奈,張任心情自然是比他強多了,別看他是如何看待馬的,但是怎麼說,那都是一方面的事兒。而對於涼州軍的戰事,尤其是函谷關這兒的情況,可以說張任確實,他還是想帶兵攻關的。所以,雖說馬不

讓他來,不讓他帶兵,張任也絕對不會去求馬什麼,但是因爲如今馬讓他帶兵出戰,至少是讓張任心裡滿意了,他心裡高興了,就是這樣兒。說起來,天底下到底有幾個人就真正無慾無求的呢,反正也許有,但那沒準是聖人,絕對不是他張任。所以他張任從被馬給

整到涼州軍後,他其實就已經擺脫不了他是涼州軍將領的這頂帽子了,所以……是,他可以一輩子都不叫馬主公,可以一輩子都不去認可馬這個主公,但是他是涼州軍的人,是涼州軍的將領,這個卻已經是事實,無法改變的,不是嗎。所以如今來說,真正他真正服馬

,確實是還差了那麼點兒契機,至於說這個到底是什麼,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清楚啊。反正有一點,是沒錯,就是張任還這樣兒,無非就是他這個人的面子作祟,其他的,還能說什麼呢。而張任他明明都知道馬的意思,還認爲馬就是爲了收買他,而這麼做了,但是馬這麼做,他滿意,他高興,這個其實就足夠了。對於涼州軍激烈進攻,徐晃就是“兵來

將擋,水來土掩”,他也許還知道自己是不如甘寧,經驗上的話,絕對也比不上人家馬岱,但是對於張任其人,徐晃倒是清楚,自己本事可是要過其人的。當然了,這個徐晃可絕對沒說是有小看對方的意思,那絕對一點兒都沒有,徐晃可真不是那麼狂傲的人,不過就是實

話實說,當然這個就只是在他心裡說的而已。此時徐晃一邊兒帶兵守關,一邊兒還沒忘了調動關上士卒的情緒,雖說肯定不能和人家涼州軍相比,但是怎麼說呢,其人好歹也是兗州軍的幾個大將之一,而且屬於勇冠三軍的那種,因此自然就是有些效果,要不然不都徒勞了。對於今日這涼州軍的第一日第一次的試探性進攻,徐晃是有把握,讓張任在關下上不來的,

真的。畢竟他那本事在那兒擺着呢,所以別看涼州軍士卒優勢不小,但是今日這麼一日,還是試探進攻,這他們的優勢,絕對沒說就一下那麼明顯。要說涼州軍強則強,但是絕對不會說比兗州軍強那麼多,所以哪有那麼大差距?那是絕對沒有的,所以徐晃也清楚,今日的話,他張任就別想上來了,真要說登關的話,那麼明日再說吧,今日是沒什麼好的機會了。

要是這點兒信心都沒有的話,那徐晃也當不成兗州軍大將,而且好歹其人經驗也不少,至少,沒比張任差,這個是一定的。別看張任很早就加入了益州軍,但是他在益州,沒什麼戰事,隨意哪怕是益州軍的第一大將,可終究是不如人家徐晃的。好歹徐晃從楊奉那兒開始,

他就已經是獨當一面了,經常衝鋒陷陣,比起張任來,那經驗多不少。之後的話,張任是到了涼州軍這兒,被馬利用了起來,他這個時候,倒是比在益州軍的時候帶兵機會要多,也總出陣,帶兵作戰,攻城守城什麼的。但是人家徐晃,更是投靠了曹操兗州軍,跟着曹操

南征北戰,直到今日。所以真說起來的話,張任不管是什麼經驗,他絕對是不會說比人家徐晃還要多,所以他這本事還不如徐晃,因此,這個時候,他帶兵登關,守阻了。其實他也知道自己的情況,不在於己方的這些士卒,而完全就是在於自己。但是這個也沒有辦法啊,誰讓自己不如人家徐晃,人家好歹是兗州軍大將,可自己絕對是當不得涼州軍的大將,最多

就是軍中的二流頂峰將領,這個他是知道。馬是看了好一會兒了,畢竟這己方攻城都已經挺久了,所以他自然是做到了心裡有數。其實對於張任吃癟,不能說他就是樂於看到這個,還不是。但是怎麼說呢,至少馬知道,讓張任撞撞南牆的話,其實也是有好處的,真的。

張任在己方這兒沒說有什麼驕傲的,但是怎麼說呢,馬就是看不慣其人總是拉不下那張老臉來,所以馬對他還能沒意見?所以如今看到他吃癟,馬心說,活該,讓你也攻關吃癟,今日你試探,上不去函谷關,明日,你還不得拼了老命?對啊,就因爲張任這個人特別

好面兒,所以今日上不去,明日怎麼說,他都得想辦法帶兵上去。過了近半個時辰,馬對着己方士卒說道:“鳴金,收兵!”馬對於這事兒,他絕對是乾脆利落,從來都是。而且這一次,因爲是第一日的第一次,所以連問也沒問旁邊兒的郭嘉,其實他也知道,就是郭嘉,他也基本上和自己一個想法,所以都不用多說了。張任聽到己方鳴金收兵,他是無奈帶兵撤

退。如果說他自認爲表現不錯的話,絕對不是這種想法,但是他知道自己今日表現,至少自己不是那麼滿意,所以……別管自己怎麼看馬,別管對涼州軍歸屬感都沒那麼強,可好歹自己在這兒都那麼久了,自己怎麼都是個軍人,是個將領,所以是不是,這第一日沒登上

城頭,這不得不說,自己是遺憾了。張任是認爲,他也知道,自己不如人家徐晃,可這己方士卒,不管是從戰力,還是說士氣上,那都是要過他們兗州軍士卒的,所以這個……要說張任對涼州軍,他也並非就是一點兒想法都沒改變,如果還是以前的話,他所想,不過就是總說涼州軍如何,涼州軍士卒怎麼樣兒,但是如今在心裡的想法,也是己方如何,己方怎

麼樣兒。歸屬感這個東西,很多時候,你是需要時間,也需要你的努力,其他人的努力,還有很多。對於張任來說,不是涼州軍沒給他什麼歸屬,而實在是因爲,他對馬其人的意見不小,所以就影響了。而如今呢,其實還影響他對馬這樣兒的,不是別的,就是個面子的事兒,但是就因爲這個,馬才覺得,真是不容易啊。反正這個事兒,他自己自認爲是沒

什麼好辦法了。如果這個真就那麼簡單的話,那曹操爲什麼還沒收服了關羽,他孫策更是沒能讓張遼叫他主公,所以這麼一看,三方在這個方面,那還是一樣兒的,而馬認爲,這自己這邊兒,張任的事兒,好像還沒他們那麼嚴重,因爲現在所差的,就只是面子的事兒了,

這個是主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是,你說張任對自己有意見,但是如今來說,這個還是因爲面子的事兒,他要是能放得下面子,那麼對自己也就沒什麼意見了,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嗎。所以馬認爲,這事兒也是整好的話,沒準自己是三方中的第一個,能讓張任服自己

的。所以馬也沒說就對這個事兒一直都強求什麼的,如今別看張任還是,這樣兒,可他覺得其實就已經算是不錯了,至少比以前強,不是嗎。而自己呢,還有什麼不滿意的,當然人家江東軍張遼那邊兒,可能實際情況,要更好,但是想讓他就一下服了孫策,馬認爲這個事兒,基本上就是難比登天。好歹馬是和張遼有交情的人,兩人認識多少年了,當年那

可是一起在幷州軍的袍澤。至少馬很清楚,張遼其人和呂布之間的關係,這個怎麼說呢,最後呂布都被天下,那麼唾罵,可張遼對其人,依舊可以說是不離不棄,從這上來看,就不難看出來點兒什麼。至少馬不認爲,要是換成自己的話,自己就能做到張遼高順他們那樣

兒。說實話,他們之間感情到了,所以很多事兒,顯然絕對不是最重要的,馬也並非就一點兒不能理解。而孫策呢,呂布怎麼說都死在他手裡了,所以就衝這麼一點來看,張遼能給江東軍做事兒,其實馬覺得,真就已經不錯了。然後說兗州軍關羽,關羽什麼性格,馬

是知道的,要說曹操不是對他有知遇之恩,那麼馬就能認爲,沒準哪天,他就被劉協給拐帶跑了。真的,馬從來不懷疑這個,但是你說要讓關羽背叛曹操,這個事兒馬怎麼都不認爲可能的,但是你說讓他接受曹操那樣兒的人當主公,馬覺得基本上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馬很清楚,要說三人這裡面,誰的困難最大,就屬曹操那邊兒,關羽倒是不會離

開他,但是要說真讓他拜曹操這個主公,馬認爲,基本上也是不太可能了。當然了,什麼事兒都可能有意外,比如說關羽離開了兗州軍,或者他一下認曹操當主公了,這事兒都不是說沒可能的,但是這事兒有那麼大機率?至少馬就沒認爲有,他認爲這事兒和奇蹟的幾

率,可能也差不多大吧。所以說就因爲關羽其人那個性格,致使馬就認爲,想讓他一下服了曹操,基本上就不要想了。而且馬也想了,曹操不會不知道,就看他都多久沒帶關羽出來了,這個就是問題。不是說曹操不愛惜人才,實在是他這也是憋着氣兒呢,但是其人該

出來的時候,那是一定要出來的,這個是肯定的,好歹其人是大將啊,一個軍中,纔有幾個?聽到涼州軍鳴金,徐晃心裡自然是輕鬆了不少,他也算是意料之中的。畢竟自己是馬的話,這個時候都得是鳴金收兵了。徐晃可不光是本事不錯,其人經驗從來就沒缺過,好歹軍旅二十多年了,那可絕對不是蓋的。徐晃這個人,是從黃巾之亂就已經在軍中的這麼一個

了,不過就是沒開始嶄露頭角而已,但是經驗什麼的,確實,那就從來沒缺少過。所以他認爲自己是他馬的話,這個時候也該都鳴金了。其實你張任繼續帶兵戰下去,他也未必就能登上關,所以與其徒勞影響士氣,那還不如直接就鳴金收兵了呢。反正徐晃認爲自己的話,

必然這麼做,結果馬也是這麼做的,想想,也是正常情況。而今日,總的來說,不過就是一次試探,明日,那纔是函谷關真正大戰的開始。

第八四九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五)第六十九章 崔福達城下罵陣第九二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七七一章 長安信使至江陵第二九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六)第七九〇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第六六七章 函谷關彭羕對策第四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一)第四九四章 幷州高都遇人才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六九二章 瞞謀士矇混過關第九七三章 霍峻半途遇聯軍第四〇〇章 謀南鄭再出一計第七八九章 裡應外合破臨湘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平定東郡第三一〇章 袁公路背後下手第六九〇章 孫策帶兵入荊州 續第五〇三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續)第四三六章 崔福達力斬敵將第二〇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一三三章 趙弘軍精銳攻城第四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八)第一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五)第九二五章 曹真拜訪魯子敬(完)第六二四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一)第四七九章 退馬岱涼州鳴金第二四五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中)第六章 馬孟起蘄春議事第九〇二章 受阻房陵鏖戰忙第二七九章 孟起帶兵回隴縣第六十一章 兗州軍樊城撤兵第三六五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一百零六章 宛城外初戰黃巾第九一六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續)第五十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九)第八十三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七)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六三一章 胡車兒戰韓莒子第三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一)第五五四章 兩軍收兵同鳴金第四七四章 孟起問詢郭奉孝第一一八章 皇甫嵩妥協敵軍第六十八章 交流大會初試身手第九〇九章 曹孟德帳中議事第四六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三)第九一〇章 曹孟德帳中議事(續)第一九三章 孟起攜美赴徐州第三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第一九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六)第一八六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第八五七章 曹操帶兵進漢中第三七四章 戰長安叛軍攻城第五〇八章 決定遷都回雒陽第四五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一)第九七四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第八四八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四)第五六五章 夜襲敵營兗州退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九七一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完)第四〇八章 馬超得女又得子第六五二章 曹孟德兵臨雄關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四六〇章 定人選欲奪雒縣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九)第九〇七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續)第二七〇章 謀士計破燒當(三)第一四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三)第六一八章 張儁乂投奔曹操(續)第三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四 )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一二八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七)第一一一章 留守五人立大功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五二三章 嚴顏安邑戰敵將第八二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三)第九五九章 孫劉商議進兵事第五四五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第四六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五)第一五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九)第六三三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三)第六六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二)第八十六章 孟起翻山會盜匪第二三四章 馬超上書漢靈帝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回返長安第三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第八六八章 疲兵計配合實施第三八四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完)第三二四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上)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七七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完)第五五七章 懷縣城外敵軍退第三一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五)第五十四章 星象占卜孟起釋義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七四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九)第二一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二)第三三〇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