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五)

退其人更好。本來徐晃就不是一個不知變通的人,反而還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絕對沒有那麼迂腐就對了,要不然怎麼就讓他在函谷關這兒了呢。如果換成是關羽的話,他就絕對不會說讓己方士卒和他一起,對付張任一個,他覺得那樣兒太丟面子,而且讓敵軍將領看

笑話了。當然了,關羽也不可能在這兒守關,攻城的事兒,基本上都沒他呢,所以這個,不也還是一樣兒了。而徐晃顯然就和他不一樣兒,而有的兗州軍將領,也像關羽那樣兒,所以曹操都不可能讓他們去守城(關),因此,徐晃這樣兒的,那就絕對是最合適的,也是曹

操/他最爲看重的之一了。張任一看,他也知道,反正從他知道徐晃這人,和他打過交道後,張任就很清楚,那兗州軍的徐晃,可絕對不是什麼迂腐的人,其人絕對不是說就一根筋。真要那樣兒的話,他曹孟德怎麼都不能讓其人守在這兒。誰不知道曹操看重函谷關,那麼在這兒守着的,別說本事如何如何,就說人也不可能是多迂腐,不知道變通的,那樣兒的話,

可真是要耽誤事兒啊。不過因爲是徐晃在這兒,所以也自然是沒那麼多事兒了,這個倒是也都沒錯。而對張任來說,這一切都是所料之中的,都沒什麼大不了。而且張任也不像有些將領,一看徐晃如此,可能要說上幾句,你們兗州軍就算是一起上什麼的,我也不懼。顯然,

張任還沒那樣兒,主要是他認爲,那都沒什麼大用。說有那機會,還不如說點兒其他的,真的,不過如今這麼一看,好像其他的,也都沒什麼說的,因此,張任就只能是希望自己在關上多支持會兒,己方士卒也一樣兒,那就最好不過了,真的。所以說張任也是拼了,尤其

還是這麼面對如此強悍對手的時候,他是認爲兗州軍不如己方,但是人家在關上那麼多人呢,這個己方暫時就比不上比不了。而自己和徐晃,沒法比,自己本事不如人家,自己承認。別看是在步下,可自己依舊不是其人的對手,人家武藝怎麼說,那都是高着自己一快呢。這個一塊不是一大塊,可也不能說就是小了。慶幸如今不過就是步下,所以說真的,差距沒那

麼大,要不然的話,張任很清楚,就不是這樣兒了。反正張任想法挺好,可這麼一次,還沒上次支持時間長,他又是被逼退了。其實一想也是,這次徐晃是二話沒說,直接就帶着兗州軍士卒,對上了張任。別看他身邊兒也不是沒有涼州軍的人馬,但是和人家關上的兗州軍

士卒一比,這他們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呢。因此,最後張任不下關,那麼受傷的必然是他了,所以沒辦法,不下去,不行啊。至於說城頭士卒,也沒幾個就完好無損的,也真是沒辦法,誰讓那關上的兗州軍士卒那麼多呢,這涼州軍在數量上,實在是沒法和人家比。張任下了關,他是心裡不爽,這憋屈啊,但是他也沒有辦法,誰讓自己技不如人。如果說自己有徐

晃那武藝的話,最後自然不會是這樣兒,可自己有嗎,自然是沒有,所以……這就是問題,還不是一個小問題,所以說如果張任換成是甘寧的話,那麼就絕對不是現在這樣兒,可馬沒讓甘寧上啊,馬岱都沒讓他上,就讓張任了,結果就這樣兒了。不過對此,馬是沒一點兒後悔的,因爲他的本意,可不是攻關,這個不是最主要的。其實對馬來說,只要曹操不

插手,那麼攻函谷關,就算是換上一個三流將領,最後該破也是破了,不過就是傷亡多少的問題,就是這樣兒。他讓張任上,自然就是要收買張任,告訴我,我到了現在,其實還是依舊重視你,看重你,讓你挑重擔,委你重任。對此,馬認爲,整好了的話,就算張任不

一下就認自己當主公,可自己在這個路上,是又能前進幾步,不是嗎。所以說這個,那纔是他最真實的想法,是心裡所考慮最多的。而且馬也想了,張任這個人特別好面子,所以在那麼多人看着下,尤其是馬岱甘寧都在,自己沒讓他們上,讓你上了,張任要說不給他們

拿出來自己最大的本事來帶兵攻城,那都不是他張任了,真的。先張任確實,他是絕對不想讓馬給看扁了,認爲自己就什麼都不行,不能帶兵攻關什麼的。但是張任也很清楚,如果說馬認爲自己真沒什麼本事,他也不會說就讓自己帶兵攻城。是,張任也都清楚,馬是要收買自己,可自己本事真不夠的話,那麼他也不會說就拿己方士卒開玩笑,至少這個

事兒,他知道,馬是不會那麼做的。而第二,其實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張任真不希望被己方將領給看扁了,這樣兒,纔是自己丟臉的事兒。畢竟馬岱和甘寧他們可都在關下呢,他們可都看着自己表現呢,這自己表現不怎麼樣兒,讓他們覺得,這讓自己上,帶兵攻關,

還不如讓他們上呢,這樣兒一來的話,絕對就是自己最爲丟人的事兒了,這絕對不是張任他想要的。是,他沒認爲自己比甘寧本事強,就是馬岱,他也沒認爲自己就比人家強了。但是怎麼說呢,雖說如此不假,但是在張任看來,還是希望不要被他們給看扁了,這是他最爲

真實的想法,所以他還可能不拼了全力嗎。至於說如今這樣兒,那實在是自己不如徐晃,己方衆人,還有幾個不知道徐晃什麼本事的,所以這個也真是,其他對手的話,未必這樣兒,但是碰上了他徐晃徐公明,這個確實,真是不怎麼樣兒了。反正就張任看來,還不如碰到一個本事不如徐晃的,這自己還不至於說這樣兒,但是如今來看,真不怎麼樣兒,誰讓自己遇

到了兗州軍的大將呢。這麼一看,確實是沒有辦法啊,誰讓曹操是派了徐晃在這兒呢,沒辦法。關上的徐晃,對於這第二次自己和己方士卒的表現,他是很滿意的。畢竟如果每一次都這樣兒的話,那麼己方雖說不至於守得住關隘,但是拖住涼州軍很久,那卻是沒有什麼問

題的。畢竟己方有着最大的優勢,這個很重要。要不然的話,還拿什麼去抗衡涼州軍啊,這是個問題。在徐晃看來,就是因爲關上己方士卒數量,比人家多,這第一大優勢,就決定了現在這樣兒。可不是嗎,要是人家上來的比己方關上的人馬還多,那函谷關也就被破了,跟本就守不住啊,是不是。所以說徐晃很清楚,這最關鍵最根本的是什麼,就是關上的人馬

對比,而不是其他的。當然了,經過給涼州軍整退了兩次,這己方士卒的士氣,徐晃反正是滿意了。對他來說,剛開始的時候,基本上就沒一點兒,和人家涼州軍,那根本就不能相比。但是如今這個時候倒是好了,好歹是都已經過了這麼久了,所以是吧,己方這士氣,是直線往上漲,關鍵是己方佔優了,這個很重要。而不是他們涼州軍佔優,所以當然是對己方

好處多了。徐晃知道,張任還得繼續帶兵往上來,畢竟馬這個時候,還沒鳴金收兵,顯然,這就是繼續給張任機會,讓他帶兵往關上進攻。對此,他是沒有多少意外的,就算自己是他馬孟起,最後也得這樣兒。別看這不過是他們第二次的進攻,確實,這回不是試探了,

但是怎麼說呢,這個時候鳴金的話,未嘗就不可。但是以徐晃對馬的瞭解來說,他既然都讓張任帶兵攻函谷關,那麼這一次,他也不會說就那麼快,就讓士卒鳴金了。至少張任上到函谷關三次,又下去後,他才能讓士卒鳴金。好歹徐晃和涼州軍和馬他們都不是打過一

次兩次交道了,所以說他也多少了解點兒馬的作風,因此……馬說起來,他今日確實是沒有鳴金的想法,別看張任這第二次表現,看着還不如第一次呢,但這個事兒還不是那麼看的。畢竟第一次的時候,那張任所面對的,不過就是徐晃一個人,而他的身邊,可還有己方士卒,所以自然是對張任有利。兗州軍士卒沒那麼多去對付他的,都是對上了己方士卒,

所以張任倒是沒什麼了。但是第二次,徐晃直接就帶着他們兗州軍士卒,對上了張任,直接給他來個圍攻,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張任本來本事就不如徐晃,而己方士卒在關上的,更是沒人家多,所以吃虧的也只能是他們,沒別人了。張任是繼續帶兵激烈進攻函谷關,之前

他知道,這徐晃既然都那樣兒了,那麼自己支持不了多久,其實都是正常的事兒。要是說自己真支持很久,那才叫不正常了。而沒有聽到馬鳴金,他自然是很清楚,馬的打算,知道也是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這樣兒。所以張任自認爲,最後的機會,那自己可得抓住了,

也好讓所有人都看看,這馬讓自己帶兵,其實也是沒錯,那是對的。張任終於是第三次帶兵上去了,而這一次,徐晃自然是和上次一樣兒,帶了一堆兗州軍士卒圍攻,這也是他所認爲的,最有效的方法了,這個倒是不錯。所以張任是繼續倒黴,當然了,他這次也算是拼了老命了,找了自己之前兩次,都有什麼不足的地方,這個時候,一定要彌補上,別犯和之

前一樣兒的錯誤。是,他不認爲自己就能在關上這麼支持呢,那不可能,但是自己帶兵支持比之前久,這個總是可能的,只要自己能做好。結果這次還別說,張任表現是比上次強了,馬在關觀戰,心說,看來自己讓他帶兵,是沒有錯的。別看對手是徐晃,張任本事不如

其人,但是張任還有展的潛力,這個倒是沒錯,所以……而在馬岱甘寧他們的眼裡,其實也有那麼一絲讚許。別看平時他們都怎麼認爲張任的,至少在帶兵攻城(關),這一方面,兩人覺得其人還算是可以了。雖說這個本事不如徐晃,但可以說他也是盡力了,所以兩人別

管之前,他們都是何想法,至少這個時候,他們都覺得張任表現不錯,自己主公讓他上,其實也沒有太大問題。張任是本事不如人家徐晃,但是久而久之,兩人卻也都認爲,他還是能帶兵和徐晃相抗衡的,就是這樣兒。如果你說就一個一般般的將領,本身這實力也不如徐晃,那你也別指望着他能和徐晃抗衡。但換成是他張任的話,這個事兒也不好說了,希望總

是有的,不過大小問題。張任這次在關上是比之前久了,不過最後還是讓徐晃帶兵逼退。此時,馬終於是讓士卒鳴金收兵了,他也知道,是時候了,這個也該收兵了。多戰無益,所以這個時候撤退,其實馬認爲,那是正好。他也知道,誰也不會有什麼意見,哪怕就是

張任,也是。確實,張任沒什麼想法,他也知道,該收兵了,這都是在自己所料之中的,因此,他是趕緊帶兵撤退。別看今日這個表現如此,但確實,比之前強。

第二七一章 帶來木鹿回銀坑第一七二章 張遼帶兵到襄平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二)第五十五章 樊城破梟雄末路第三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三)第四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八)第四〇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二)第五九九章 劉備兵敗奔青州第九一五章 孫劉帳中議兵事(續)第三七三章 見士卒劉協出面第二六四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二)第九十七章 曹馬拜訪雒陽令第三三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四)第二一五章 南蠻王率軍決戰第八三九章 劉巴夤夜會鄧義第五〇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八)第二一九章 衆人商討欲退兵第八六四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一)第五三一章 深夜軍營人才來第十三章 精銳營孟起練兵第三十四章 兩局勝崔馬用武第二十章 丁原勢迫呂奉先第三七九章 涼州軍得勝回營第五八五章 孟起遣人說張繡第五六三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續)第六三五章 樂文謙對戰高覽第三六八章 糜貞馬超說劉氏第四九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七)第四六〇章 定人選欲奪雒縣第五一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九)第四五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一)第六九六章 戰臨湘聯軍收兵第六二二章 聯軍進攻益陽城第四四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七)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繼攻襄平(七)第一百章 馬騰到雒陽城第一一二章 傷蠻將雷銅取勝第七四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四)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進攻泉陵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五八一章 小霸王欲戰虓虎第一六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三八八章 張飛一家至長安第二四八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完)第七八三章 曹仁郭淮回大營第三三〇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完)第二六六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續)第六一九章 曹子孝遊說魯肅第四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二)第五〇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一)第八三八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五)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三)第八十八章 赴西陵傳遞消息第四七五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第四〇〇章 謀南鄭再出一計第一八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第五一三章 宴畢馬杜論英雄(續)第四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四)第八七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四)第十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九)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九)第六八一章 函谷關兄弟請命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六)第六八七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二十)第四三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六)第六十三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續)第六〇六章 顏良罵陣鬥徐晃第七九二章 劉備軍初戰臨沅(續)第六四四章 攻城戰子龍出手第三五五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二)第八二六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三)第三六一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八)第六一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九)第八四六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二)第三九九章 兩洞主值守三江第九五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六)第一三四章 攻城戰精銳首敗第三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二)第四四二章 回長安終見妻兒第七七七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續)第三七二章 兩軍前徐榮身死第八十九章 功成身退離西陵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受阻江陵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九八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二)第七四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第八九四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一二四章 翌日兩軍作交換第九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樊城第五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四)第五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一)第二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四)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一〇六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二)第三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九)第一二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三)第一七一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