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一)

對他們來說,保不住函谷關,那是真沒有辦法,誰讓這個事兒如今就趕上了呢。但是能保住雒陽的話,確實,這個他們覺得也挺好,至少總比佔了人家司隸的地盤,到最後又都給吐出去強吧,強多了吧。所以說曹操是沒直接往函谷關調糧,但是卻往雒陽調了,這個是一點兒沒錯。要說司隸大旱,雒陽那兒是更嚴重,別看從董卓之後,雒陽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展,

一直還都算是不錯,但是因爲今年的大旱,這城裡也是有不少吃不上飯的,而吃不飽飯的更多。真正說能吃好喝好的,那絕對是有錢有糧的人家,普通人家,確實,一點兒都不好使。關鍵是哪有那麼多存糧啊,如今這可是亂世啊,有那麼多糧的人,絕對是世家大族,豪強地

主,要不就是富商巨賈,只有這些人,家裡纔有存糧,普通老百姓,家裡都未必有隔夜糧,真的,所以雒陽受影響絕對不小。要不說馬找到好機會了呢,這老百姓都吃不上吃不飽飯了,世家大族那些人,自然也是絕對不會管一下,也就是朝廷吧,就是兗州軍他們能管管,

所以這不曹操調了糧草嗎。但是那卻能管多少日?至少馬認爲消耗他們兗州軍糧草的目的,卻是絕對達到了。如果說沒有戰事的時候,他們兗州軍未必就需要付出那麼多糧草,這個必然啊,但是因爲如今有了戰事,所以他們要拿出多少的糧草來,馬都計算不出來。不拿,那好啊,馬還真就喜歡看這個,不拿的話,他認爲自己只要略施小計,就能破了雒陽。

畢竟他們兗州軍再厲害,你還能比得上一羣餓急了餓綠了眼睛的百姓?真要把他們逼得不行了,那麼他們什麼事兒做不出來?就想想當初的黃巾之亂,就不難知道了。所以說馬就趁着今年大旱,來進攻函谷關,奪取曹操之前在司隸搶去的地盤,他這主意可多着呢。當然

了,其實就算是沒有今年這大旱,馬也是要兵進函谷關的,這個是勢在必行,沒什麼說的,因爲他很瞭解自己屬下的那些心思。其實何止是己方士卒,就是自己手下那些個,哪個不認爲司隸丟了那麼大塊兒地方,就是奇恥大辱。關鍵是最後連函谷關都丟了,最後都讓人

家曹操直接是帶兵跑到長安去了,這事兒還能讓他們坐得住嗎?所以可真是,誰不希望早日收復失地,這個是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不過就是不怎麼說而已,但是馬卻都知道,畢竟誰不知道誰啊。所以一直以來,他們都認爲他們自己是揹負了那麼大恥辱,怎麼可能是不想着早日奪回來屬於己方的地盤呢。要說司隸從當年己方拿到手之後,可就一直是己方手裡

的地盤,這就是前幾年,讓曹操兗州軍鑽了空子,讓他們給搶走了幾個地方,這確實不是涼州軍衆將還有他們士卒所能忍氣吞聲的。你看其他時候,他們是沒多說什麼,而且也都沒什麼機會,可曹操帶兵從遼東回來之後,其實涼州軍這邊兒,他們的人就已經是心思活絡開

了,就想着什麼時候出兵最好。這不正好,趕上了大旱,結果馬和衆人一說,衆人是毫不猶豫,沒一個不說贊同的,都說要出兵函谷關,爭取早日奪回來失地,這就是他們一致的想法。所以馬還能不知道這個嗎,他都知道,別看之前他們是沒和自己多說什麼,那是時候沒到,而等他們要開口的時候,卻是自己第一個說了,因此,這個就不用他們說什麼了。

所以對此,馬當然都清楚,他也知道,這怎麼說,自己今年這個時候,都要出兵的,沒大旱也一樣兒,不過因爲今年的大旱,給了己方更大的機會,就是這樣兒,所以說對己方來講,是更好了。一日後,馬涼州軍終於是向函谷關進攻,帶兵攻城的,不是馬岱,而是張任,這個可是馬特意指派的。當然他不會認爲張任比馬岱還強,但是怎麼說呢,因爲之前

基本上一直都讓馬岱上,這一次,馬就準備換一下人,所以如今怎麼看,也得給其他人點兒機會。更重要的,是張任到了現在,那也沒拜馬當主公,可雖說如此,馬他也是沒有放棄過,從來都是,他和曹操對關羽,孫策對張遼,都一樣兒一樣兒的。所以馬也是有

把機會給張任的心思,當然還有一點,更爲重要,那就是他心裡很清楚,別管張任怎麼看自己,那是一方面,但是函谷關沒在己方這兒,對張任來說,他也是絕對接受不了就是了,因此,這讓他帶兵攻關,那其實是再合適不過,真的,要不然的話,別人不如他合適。馬岱

的話,馬也是想讓他多休息一下的,這樣兒。要不然的話,就衝着馬岱帶兵攻城攻關比張任強,馬就不能讓張任上啊,但是他爲了讓其人更多休息,也是要繼續收買張任,這個時候,馬自然是要這麼做了。至於說其他人,對此倒是沒有什麼意見,其實馬岱是沒什麼想法,基本上其他人也就沒想法,畢竟他那個人性格,是吧……就說崔安他是從來都不想帶

兵攻城守城的,所以這事兒他怎麼都不想,其他人呢,沒幾個比得上張任的,甘寧倒是過其人,不過甘寧那不是剛從遼東回來嗎,還去了兩次,最後回來更是升官了,所以馬這一次肯定不能用他上。至於說要是和其他人相比,你說真就有過其人的了?這個也確實,

沒那樣兒,所以馬讓張任帶兵,最後真是誰都沒意見,張任也都沒說什麼,顯然,他是贊同的。其實別看他是不怎麼說話,但是怎麼說呢,至少張任心裡也是有想法的。別看他和張遼是有所不同,畢竟張遼對江東軍,那是很有歸屬感,這點是一點兒都不錯,可他張任對

涼州軍,真比不上張遼對人家江東軍。但是哪怕如此,在函谷關這個事兒上,他張任好歹是個武將,所以是吧,對此,他心裡也是不爽透了,不過就是沒多說而已。此時張任已經帶兵進攻函谷關了,徐晃這麼一看,對方來人不是馬岱,也不是甘寧,而是那個以前益州軍的張任,這個也不錯,至少沒來一個什麼無名之輩。其實一想也是,這麼重要的戰事,他馬

能讓本事不怎麼樣兒的人來帶兵?那事兒可能嗎,反正在徐晃看來,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別說是他馬了,就是自己是他馬孟起,都不可能那樣兒啊。而甘寧本事是不錯,這點自己

也清楚,可他張任,卻也不是善茬啊,所以這個也都不好說。張任在天下的名聲,要真說起

來,可能沒馬岱那麼大,但卻絕對不是沒什麼名兒的,這個不說是鼎鼎大名,但是也不小了,這個是一定的,徐晃很清楚。此時他對張任帶兵進攻,展開了防守,對他來說,不管對

方是試探進攻,還是真全力拼,自己都是儘量不讓他們上到關上來就是了。這給他們機會,就是讓己方傷亡多,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而對徐晃來說,別看己方守關的人馬,還有一

萬,但是這人絕對是越來越少,絕對不會說越來越多,而糧草更是,每日不知道要減少多少,所以這個他們涼州軍,怎麼看,怎麼說,他們是能拖得起,但是己方,怎麼來講,都拖不起啊。所以徐晃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己家的事兒,他知道己方如今在函谷關,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確實不是別的,沒有其他,就只是糧草的問題。尤其還是如今許都那邊兒根本就指望

不上,因爲自己基本上,憑徐晃對其人的瞭解來說,如今的函谷關,已經是屬於被他所放棄的地方了。其實一想也是,在司隸己方所佔據的地盤中,其他的地方先不說,就說這個函谷關,就絕對是他馬是他們涼州軍的必奪之地,沒什麼說的。就是自己是他馬,也都如

此。而己方,可沒說是非要保住這個地方,所以雙方這麼一比較的話,高下立判。而且徐晃是非常清楚己方的情況,比起涼州軍來,己方可沒有那麼多糧草去消耗,而對人家涼州軍來說,別說只不過就是一個司隸的大旱,就算是天下的大旱,那都未必是什麼大事兒,真的,

這個真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實在是他們都知道點兒情況,人家涼州軍的存糧,這些年積累下來的,那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到有多少,他們都不清楚,反正就是很多很多,太多太多了,就是這樣兒。此時張任開始帶兵激烈進攻,而徐晃自然是帶兵嚴防死守。對他來說,涼州軍過來帶兵攻關的是誰,都沒什麼可怕的,也沒什麼影響。當然了,不是之前所

料想的馬岱甘寧,這個倒是讓徐晃覺得,因爲不是馬岱甘寧,沒準這他們還揮不出他們應有的水平。畢竟人家兩人,那都帶兵多少次,多久了,而張任才帶兵攻城攻關幾回,這個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就像是說到己方,也是樂進帶兵攻城攻關的經驗最多,哪怕他不是那

最厲害的那個,可卻沒有人會否認,他確實,是那經驗最爲豐富的,這個倒是一點兒都不錯,就是如此。所以說涼州軍的話,帶兵攻城攻關經驗最多最豐富的,就是馬岱,而不是其他人,至於說甘寧,那都比不上人家。畢竟馬岱和樂進,那在各自軍中,都是一個級別的,

別看徐晃自認爲自己本事不錯,他是認爲自己武藝什麼的,都要過樂進其人,但是唯獨這個帶兵攻城攻關的經驗上,自己是怎麼都不如人家,拍馬不及啊,就是這樣兒。因爲這個不是說和你一個人本事有關了,完全是看你的積累,你帶兵攻城攻關的年頭久,次數多,經驗就多就豐富,反之就沒有,不就是這樣兒嗎。而他沒認爲不如樂進,唯獨是這個地方,他

知道,自己是真不如其人啊,在這個方面,自己服他樂文謙。而此時兩軍的戰況激烈,別看涼州軍不過是第一日第一次的試探進攻,但是之前都說了那麼多次了,這涼州軍士卒心裡那都是憋着氣兒呢,這絕對就是問題。誰不知道,當年函谷關,是被他們兗州軍給搶走了,

雖說也是費了不少勁,但是最後己方怎麼也沒守住,還讓人給搶走了,這都好幾年了,有多少涼州軍士卒不想拿回來的?他們可不是在司隸一日兩日的士卒了,可以說馬來這兒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跟着馬來了,所以函谷關對他們來說,是什麼意義的存在,那真都不用

再多說了,如今他們的表現,其實就足以說明問題啊。徐晃自然是看得出來,這涼州軍的士卒,那可都是帶着情緒來的,對己方來說,真不是什麼好事兒。這再看己方的士卒,真是沒什麼情緒,不說這幾年沒什麼戰事,他們這對守城守關,基本上都生疏了不少,就說和人家兗州軍的士卒相比,他們是有情形,要奪回人家丟失的地方,可己方士卒呢,也沒那個心

思,就說一定要守住關隘什麼的。所以徐晃也不難看出來,這自己也就是盡力守城吧,能守住一日算一日,要不然的話,這自己又什麼辦法?自己並非是那種能在這麼關鍵時候,力挽狂瀾的人,人家奪關,是勢在必行,自己主公那兒,顯然就是已經放棄函谷關了,而且自

己主公從來沒說要拼死守函谷關,所以關鍵時候,保住有生力量,撤退,這個纔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在這兒死守什麼的,那都沒有什麼太大用。

第七四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七)第三三三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第一六〇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三)第四三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七)第七三八章 新野城公子求計(續)第八〇一章 涼州軍兵臨安陸第二三六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完)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七五〇章 襄陽城劉備兵至第四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第六五三章 兗州軍攻函谷關第七一二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一四一章 曹操帶兵離江夏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四二一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第三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第九十四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七)第九四五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八)第八十七章 書生計瞞天過海第七二一章 關雲長對戰趙子龍第一九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二)第三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二)第九四二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續)第二八六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第三一五章 袁紹帳中見袁術第十九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完)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九五四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第三三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一)第九九八章 到襄陽接手防務第七四八章 臨湘城黃忠問詢第十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八)第四五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八)第六九六章 戰臨湘聯軍收兵第五八八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第六五二章 曹孟德兵臨雄關第七六三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續)第五九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七)第二五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四)第九一八章 涼州退劉備表贊第八十二章 涼州軍強攻西陵(續)第三五八章 孟起聚衆議對敵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八十二章 單人匹馬入敦煌第九一二章 涼州軍再戰樊城(續)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二五六章 涼州軍再戰木鹿(續)第二八四章 別何後孟起出手第九六七章 陳生異心反羅縣第四八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四)第二十五章 聚山上喝酒談心第四十九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四七五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第四一二章 部署畢兵臨葭萌第六十五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第四〇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七)第四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四)第六一三章 兗州軍再攻湘南第三三六章 孫堅對質袁公路(續)第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八)第三二五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中)第九六四章 張任離開西陵城第八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第七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第三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第十六章 欲出征決意用兵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繼戰葭萌第四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九)第七〇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一)第四九一章 劉備援兵入郯縣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戰三江城(續)第四二四章 客廳馬超宴衆人第三四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七)第四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一)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第二一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四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四)第七五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六)第七九七章 馬孟起聚衆決議(續)第九七五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三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第五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四)第三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第九六八章 攻破城門入縣城第九三六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完)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二九九章 回隴縣安排劉辯第七七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七)第四十三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第七七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三)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六五〇章 孟起拍板謀晉陽第八二一章 江東軍進攻臨湘第三七六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二)第十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完)第三九七章 孟達勸說兩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