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二章 荀文若調兵徐州

荀彧可以說是很清楚,他清楚什麼呢,自然是他知道,己方徐州和江東接壤,而一直以來,擔心顧慮的,都是他們江東軍,而從來不是己方兗州軍。所以己方哪怕抽調徐州的人馬了,江東軍也不敢輕舉妄動,那原因簡直太多了,不過他們應該是能鬆口氣,畢竟徐州人馬少了,可以說對他們的威脅就少了。其實徐州對於江東軍來說,並不是一個什麼好地方,如果光以

錢糧來論,確實,那是不錯。可孫策他們都清楚,真要是他們佔了徐州,那麼得用多少人守着?可以說他們取徐州,是,並不是說就很難,但是想要守住,實在是太不容易了。至少他們佔了徐州之後,想要守住,是需要很多人馬的,這確實會讓他們得不償失。所以明眼人

都清楚,真正在江東軍沒有那麼多人馬,沒那麼多實力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對徐州如何的,這就是根本。想想在演義中,爲什麼江東的人,對於徐州,他們倒是沒有更多更大的覬覦,反倒是對荊州,他們確實是望眼欲穿了,誰都想得到,根本就是得荊州,對他們好處多,壞

處少,那麼奪徐州的話,基本上就反過來了,是好處少了,而壞處多,所以傻子都知道該怎麼去做,所以就更別說是江東軍的那些人了,荀彧自然都明白。因此,真不是己方怕他們江東軍什麼,而是他們江東軍怕己方啊。畢竟自己都知道,己方不怕他們來進攻徐州,可他們卻怕己方進攻他們江東!這個絕對沒錯,所以荀彧要是真從徐州調兵來豫州的話,那麼江

東那邊兒,絕對是舉雙手歡迎啊。當然了。他們也不可能說就一點兒都不知道荀彧調兵去豫州做什麼。如果說剛開始的時候,畢竟是情報有限,但是江東那邊兒那也一定知道。荀彧從豫州派兵離開了,然後又從徐州調兵過去。至於說他們都做什麼去了。那他們不一定知道,

不過肯定清楚,是和樊城有關,主要肯定是曹操做的,畢竟只有曹操這個當主公的,纔有權這麼去調兵。當然了,荀彧不是說不能調動人馬,要不這怎麼做的?實在是不是豫州要用這麼多人。而是從豫州離開了,這不就說明問題了嗎,所以這個江東那邊兒也許暫時性的,

他們是不清楚什麼,可時日久了,他們還可能不知道什麼嗎?畢竟這最後派兵的流向,就是從豫州到江夏,而江夏,正好是有孫策在啊,所以……他們江東軍主公都知道了。那麼他們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呢。所以荀彧這個時候,他是馬上就用了自己的調令,又一次抽調了一部分豫州人馬。當然了,豫州此時最爲曹操兗州軍的大本營,那人馬是絕對足夠的,所以這

次就算是再一次抽調了兩萬,也依舊不會傷筋動骨。要不然的話,荀彧焉能如此?不過他這邊兒調集人馬,另一邊他也差專人帶着自己的調令去了徐州,讓徐州牧配合自己,從徐州調撥兩萬人馬到豫州。這時候的徐州牧。正是滿寵滿伯寧。說起來滿寵無論是從資歷,還是

說其人的本事。還是當得這麼一個州牧的。而曹操讓其人做這個州牧,可不單單是因爲其人立功也不少。做了不少讓曹操滿意的事兒。關鍵是曹操認爲,滿算得上是有勇有謀的這麼一個人才,當然,他肯定不能像關羽許褚那樣兒的武藝,可也不是什麼善茬,所以曹操認爲讓他當這個徐州牧,是能擋得住江東的。當然了,江東輕易是絕對不會出兵徐州,這個曹操

都懂,可有些東西,確實,也是不得不防。而荀彧和滿寵的關係,也確實是還不錯。可以說滿寵其人,他可能真沒佩服幾個人,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但是他確實,是比較佩服荀彧。說起來荀彧天下聞名,可絕對不是說是以他家世,他纔出了大名兒的。要說潁川荀氏,確實是世家大族不假,可荀氏一族那麼多族人,爲什麼這一代最出名兒就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

呢?這不得不說明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這兩人本事最大,要不然的話,誰知道你荀彧是誰,荀攸又是哪根蔥啊?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兒。不是荀氏一族讓荀彧和荀攸叔侄出了大名兒,而是他們叔侄二人,讓他們潁川荀氏一族,是更加出名兒,應該這麼說纔對。

對荀彧,基本上知道他的人,很多第一個念頭就是,王佐之才,就這麼四個字,這就足以形容其人,到底是多大的人才。什麼叫王佐之才,這不用多說了,這就是大多數人,第一個想法,形容荀彧的,所以……這他們第一個想法怎麼不是荀彧是出身潁川荀氏一族的人呢?

所以這確實是說明問題,可以說並不是潁川荀氏成就了荀彧和荀攸,而是他們叔侄二人成就了他們的家族,不是嗎。確實,剛開始的時候,你是以家族爲榮,不過以後的變化,其實是你讓家族榮光,這纔是更爲重要的。顯然很多人,是做不到這個,不過至少荀彧和荀攸,他們倒是做到了。一個家族的傳承,可能會有很多東西,不過最爲根本的,還是人,這纔是

最爲重要的。什麼人能傳承家族,能繼承家族,能把家族發揚光大,這人才,那纔是最爲重要的。不過一個家族中,最爲緊要的人才,未必是最後家主的繼任者。畢竟當家主,其實是另一個事兒了,因爲不是說你是家族中的大才,就一定能當家主,真正能領導整個家族的

人,未必是有多大才,但是卻絕對是能把家族傳承下去,這纔是最爲重要的。當然了,要是你又是家族的大才,又能好好傳承家族,那麼家主肯定是非你莫屬了,這個不用多說。可要不是這樣兒,那麼誰能繼承家族。把家族好好傳下去,那當然就是一任家主。因爲傳承,

有所繼承。這纔是根本。畢竟你一個家族都傳不下去,那麼有什麼大才。那又有什麼用呢。不過基本上好像不會有這樣兒的情況,除非是極其特殊,那就沒有辦法了。徐州郯縣,在陶謙活着的時候,或者說本來大漢徐州的治所,就是郯縣。不過劉備入主徐州之後,他因爲不怎麼喜歡郯縣這個地方,所以直接就把他的辦公地給轉移到了下邳國。不過等曹操再一

次佔了徐州之後,自然是又把治所給定到了郯縣,州牧府什麼的都在那兒。畢竟曹操是什麼人,他是絕對不會根據別人的改變,就改他自己主意的,尤其是劉備那樣兒,他看着就不爽的人。說起來徐州是兗州軍治下,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說它特殊,那麼主要特殊在什麼

地方呢,其實最爲特殊的地方。當然就是兗州軍,準確來說是曹操,他在這兒不得民心。說起來比較可笑,他劉備在這兒,都比曹操受歡迎,所以曹操他能看着劉備爽嗎,這顯然是不可能了。沒辦法,誰讓曹操做錯過事兒呢,屠/殺這事兒,真不是應該做的,可曹操做了。

好不是一回,那麼他還能在這兒得民心?那真是成了笑話了。反倒是劉備,知道收買人心。

所以他在這兒倒是比較受老百姓愛戴。所以看看吧,就衝這麼一點,曹操要是能和劉備一樣兒,把治所給換成下邳國,那纔怪了。對曹操來說,就只能是郯縣,沒其他地方。他劉備之前如何,那是他劉玄德的意思,不是我曹孟德的想法。我曹孟德從小到大,就知道徐州的治所是郯縣,不知道別的了,所以郯縣就是郯縣,沒其他的。因此,這如今滿寵,他辦公的

地方,自然就是郯縣的州牧府,而不會是下邳國劉備所待的那地方。聽說從許都來了信使,他是沒敢怠慢,連忙給人請過來,信使見到滿寵後,給其見禮,然後把荀彧的書信呈上。說起來滿寵倒是知道,荀彧自然是給了自己親筆書信,那自然是有要事,必須要自己處理不可,

不過還好,就是他看過信後,知道了所有,不是什麼太大的事兒,讓滿寵是虛驚了一場。畢竟要是不好的事兒的話,那可真就要麻煩了。不過就是個調兵,說起來也真是不算什麼太大事兒。對滿寵來說,別看他駐守在徐州,可他也不是什麼好戰分子,當然,他一點兒都不

怕什麼。不過要是沒有戰事,那當然是最好的了。滿寵是讓信使下去休息,然後他也寫了封回信,最後自然是要再讓信使送回去的,不過這事兒也不是那麼太過着急,畢竟還得讓人休息一下。之後,滿寵便開始調集人馬,向豫州進發。他這兒有荀彧的調令,就算是沒有,他這個州牧調兵也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不過因爲有荀彧的調令,所以至少是能給在徐州的兗

州軍將領一個交待,這纔是最爲重要的。因爲如果說滿寵調兵沒有荀彧的調令,那麼就只是他個人,他這個徐州牧調撥人馬。如果是做得對己方有益的事兒,那兗州軍將領自然都不會說什麼,還都能聽。可要不是這樣兒,那麼可能就要出問題。不過荀彧的調令一出,不管

什麼問題,都得變成沒有問題了。畢竟荀彧的調令,那是曹操留給他的,所以也是曹操的調令,因此,自己主公的調令,誰還敢說什麼?只要這個東西一出,那麼兗州軍的將領自當是遵從,沒有什麼說的。連問都不會問,沒有人會問,到底是要去做什麼,反正只要帶兵去

許都,就對了。所以說有荀彧的調令,這調兵自然是很容易輕鬆。當然還是那話,就算是沒有這個,滿寵他這個州牧也一樣兒是能調兵,可那個時候,就真不是這樣兒了。畢竟滿寵他官職再大,他也和兗州軍將領一樣兒,都是給兗州軍做事兒的,都是曹操的屬下。而兗州軍在徐州的將領,可不是忠心他滿寵的,而是忠誠曹操,所以他們自然不會給滿寵做事兒,

因此,這要是沒有調令的話,肯定還是會有人問這問那的,不過荀彧是早有準備,他就知道,要是少點兒東西,滿寵那邊兒要麻煩。不過還好,調令一出,誰都沒言語,反正就是聽軍令了。是啊,曹操的調令,見東西如見主公,所以誰敢說什麼啊,自己主公是個什麼樣兒

的人,他們可都知道,沒有人敢問。滿寵這邊兒調完兵後,讓士卒找來信使,把自己所寫的書信給了他,讓他帶回許都給荀彧。信使應諾後,便離開了郯縣。看着信使離開,滿寵是微微一笑,這自己所調撥的兩萬人馬,是早就出發了,他此時則是自言自語道:“估計這回

江東那些人應該是安心多了吧,也該放心了!”在滿寵看來,如果說之前,他們江東那邊兒對己方的提防還不小的話,那麼這次一下徐州少了兩萬人馬,這他們絕對是能安心多了。而自己調兵,自己是直接就從郯縣劃出來兩萬人,讓他們去了許都,至於說郯縣再補充人馬,那自己當然也會去做,這不正在下令嗎。不過怎麼算,這都是徐州少了兩萬人,而滿寵有理

由相信,他們江東那邊兒會很快就收到這個消息,所以他們自然是會安心多了,也會放心多了。反正如果自己是他孫仲謀的話,自己也會如此。想着自己算是完成了一半荀彧交給自己的任務,在江東軍知道了之後,他們估計也能放心多了,一想到如此,滿寵就覺得荀彧從

徐州調兵,那簡直是太對了。反正其他的地方也不是不行,可哪個有徐州合適啊,所以,反正滿寵是很滿意的。對他來說,這荀彧來了這麼一下,可以說真是一舉數得啊。

第七六〇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續)第四七一章 吳班夜歸成都城第二六四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完)第五二三章 嚴顏安邑戰敵將第九六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八)第四九二章 召屬下派兵救援第九五六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續)第二十二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續)第九十四章 孟起說解南蠻事第三十四章 兩局勝崔馬用武第一一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一)第九六一章 徐晃滿寵到臨沅第三二二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一)第四七二章 攻城戰周裴無奈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四四三章 見兒女發生誤會第七六三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續)第五六九章 郭嘉請教賈文和第七六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一)第三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七)第二二九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完)第六七九章 降將獻城入井陘第一七三章 中軍帳孟獲談妥第四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四)第二四六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八)第十四章 聯軍抵達安陸城第三三二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續)第八九一章 涼州軍欲往房陵第七九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五)第四九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三)第七二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第四八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四)第三四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五)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三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四)第九十一章 行巴郡魚復偶遇第四九一章 回辰陽得見主公第三三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八)第九五九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續)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整軍募兵第一五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三)第九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完)第一七〇章 樸克再見公孫康第六二八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二)第四九五章 回隴縣欲見兄弟第七五七章 曹子孝問魯子敬(續)第九五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三)第七九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八)第五四五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第四四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六)第五五三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續)第八二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三)第四〇三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第二三九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一)第七二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第九七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一)第四〇五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第五七〇章 趙雲郭嘉赴隴西第八〇八章 中軍帳內謀敵城第三四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九)第五四〇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五)第五五七章 爲戰事玄德登城第六六六章 夜襲烏巢燒軍糧第七十九章 爲官位書信徐州第一七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一)第四十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完)第一六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七)第八一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二)第三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三)第二〇二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一)第一六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八)第七七一章 滿寵入城會諸葛第九〇七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第四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二)第四八九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完)第四五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九)第九四六章 兗州軍繼戰臨沅(續)第七四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八)第六五四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四)第三六五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一)第三〇一章 馬超領兵戰三江第八八八章 房陵城內衆議事(續)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一三二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第四三七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完)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七)第三四〇章 三族老竹樓商談(續)第四五二章 子龍帳中詢敵情第六〇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九)第三九四章 益州軍退守成固第七五九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第九四四章 中軍大帳談大勢第二四八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續)第二二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五)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佔領零陵第四六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二)第十九章 呂布擊殺檀石槐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