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一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完)

其實就別說是自己主公了,包括涼州軍馬超、江東軍孫策,乃至於那個劉備劉玄德,他們這些上位者吧,在有些方面,那真都是差不多的。畢竟要想當一個合格的上位者,肯定有些事兒是必須要做,而且必須要做到,還要做好,這是一定的。要不然的話,你不合格,當不好一個主公,那最後可能要完,這都很正常了。而自己主公呢,顯然是個合格的主公,這不

管是程昱還是說荀攸,都是這麼看待的。曹操這邊兒同意了之後,便提筆給曹仁寫了封親筆信,那意思我已經調兵去邾縣了,你等着就行了,很簡單的話語,不過這也看得出來,曹操和曹仁的關係很近。畢竟要是不近的話,曹操是不會寫信給對方的,畢竟曹操也是想了,

自己也算是好久沒給曹仁寫信了,那麼這個時候也正好是藉此機會,自己是給他寫封信,那意思也是告訴他,這援軍不會多久,就會到達,所以曹操也是讓自己屬下放心。他也清楚,曹仁肯定是心裡也着急,要不然不會這樣兒。寫完信後,曹操讓士卒找來了曹仁的那個信使,

讓他帶着自己的親筆書信回去就行了,到時候交給曹仁,一切就算完事。士卒是應諾後離開,看到自己的信,已經送往了曹仁處,曹操這纔算是放心了不少。反正對他來說,信使的離開,其實就已經代表着自己的信能落到曹仁手裡了。當然,真要是出什麼意外的話,最後自己的信是絕對不會落到敵軍手中,只能是曹仁手裡,要不然的話,那就只能是被毀掉了。

曹操是不知道己方士卒都叫什麼名兒。但是他們都如何,他確實還算是比較瞭解的。己方要是真都那麼容易就把信被敵軍所截,那麼己方兗州軍都不知道要敗多少次了。真是,所以曹操自然是相信己方士卒的。人離開之後。曹操確實,他也算是鬆了口氣,看着旁邊兒的荀

攸和程昱,然後曹操是說了幾句其他的,他們算是閒聊了一會兒。所說的,無非都是樊城的戰事,而不管是荀攸,還是說程昱。他們可都是不看好劉備。畢竟不是他們自吹自擂,給自己臉上貼金,實在是沒了己方和涼州軍死磕,那真是,除非是奇蹟,要不然就靠着劉備的

那些士卒,當然也包括荊州軍,還有己方的一部分人馬,在短時日內,也許還沒問題。可久了,那就都是問題了。閒聊幾句之後,荀攸和程昱就和自己主公告辭了。畢竟自己主公除了要問自己兩人這個調兵的事兒後,也是沒有其他問題了。而兩人也確實,沒什麼和自己主公說的。說起來如今涼州軍拼死進攻樊城,不過他們也都清楚,不出什麼大意外的話,一時

半會兒,涼州軍還是破不了樊城的。沒辦法,那劉備他們可也不是吃素的,哪怕涼州軍強。很強,非常強。但是對於劉備他們,還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成功。要不然的話,劉備不早讓人給滅了。可他能挺到如今這個時候,那就絕對是說明問題。如果劉備沒本事的話,他能成爲

一路諸侯,如今和自己主公、馬超還有孫策,算是四分天下。對,這個四分,就說他劉玄德,還確實是有水分,不過哪怕他的勢力和實力都比不上那三方,但是四分天下,卻也有他劉玄德的份兒,這就足夠了。畢竟他劉玄德是什麼出身,拋開什麼大漢皇叔,漢室宗親,就

說他劉備,從開始就是個賣草鞋草蓆的這麼一個小商小販。可不是嗎,別管他是什麼師從盧

植,又是有幾個還算不錯的朋友,這都不是能決定他身份地位的東西,他劉備,就是袁術總愛稱呼的那個“織蓆販履之徒”。畢竟不管是曹操也好,還是說馬超孫策也罷,雖說他們不能算是世家大族,可他們多少都是豪強出身。唯獨這個劉備,確實是出身市井,別說漢室宗親什麼的,那在大漢,東漢末年的漢室宗親,真是不值錢,雖然可能好幾萬是沒有,但是

一抓抓個幾百人,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值錢的不是漢室宗親,而是他劉備的本事。是因爲他劉備,再加上個漢室宗親,大漢皇叔,所以纔有了今日。要說漢室宗親有不少,可不管是據荊州的劉表,還是據益州的劉璋,哪個也沒成什麼大事兒啊,就只有他劉備,之前

還什麼都沒有,結果最後,算是在天下諸侯當中有了那麼一席之地,可以說他確實是不容易,這也是他劉備的本事,要不然的話,爲什麼劉表劉璋就沒成事兒,他劉備就成事了呢。這就說明問題,劉備確實,絕對不是劉表劉璋之流所能比的,如果劉焉活着的話,他是個人

物,但是他那早就沒了,所以益州確實,劉璋是個什麼性格,還用多說嗎。劉表年輕時候還行,是有點兒膽量,可確實,江湖越老,膽量越小了,這越老越想着偏安一隅,也是,連自己的地盤都沒整明白,還和羣雄爭什麼天下啊。所以只有他劉備,是個人物。曹操這邊送走了兩大謀士後,便又是寫了書信一封,安排上一次的人,還是去了許都,讓他交給荀彧,

他知道,等荀彧看了自己的信後,自然是知道要如何去做。說起來最近的地方,距離江夏最近的,那肯定是如今李通駐守的南陽,可還是那話,曹操怎麼都不能去動南陽的人馬,所以沒辦法,還得讓荀彧從豫州調兵。當然了,要是豫州人也不能輕易再動的話,他也知道,

荀彧肯定會從其他的地方調兵。還是那話,兗州軍並不缺少人馬,他們所缺少的,還是錢糧,尤其是後者,這纔是最大的問題。因爲有糧纔是最爲基本的,畢竟你有錢,未必能買到糧。可有糧,那在什麼時候,都能換到錢。畢竟糧食纔是你能吃的。那錢你能當飯吃?好像

還真是沒聽過有這樣兒奇人,能吃錢生活的。那還是人嗎?曹操的動作,除了荀攸和程昱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連他們自己一方的將領都不清楚,所以就更不用說是樊城內的劉備他們了,當然也包括樊城外的馬超涼州軍一方。不過以曹操的性格,這個事兒還是要和己方將領說一下的。這荀攸和程昱已經知道了,當然就不用再和他們說什麼,不過其他人。曹操

清楚,那是一定要打招呼的。畢竟哪怕自己是主公不假,可如果說之前詢問沒有問到他們,只是問了荀攸和程昱,畢竟兩人是頂級謀士,更是己方的兩大謀士,所以這事兒不管是誰知道了,那都是能理解自己的。不過如果說之後,自己早就已經讓士卒去送信給許都,這個時

候要是再不讓己方將領知道的話。這個就是自己這當主公的做得不好了。曹操自然不會說他自己不對,不過確實,這個事兒。還是很不好的。所以,他是直接讓己方士卒傳下了自己的令,就說曹仁親筆書信到了樊城……最後自己是調兵前去,如此云云。當然曹操可不僅僅是這麼一說,他其實還有其他的用意,不過是沒多說而已。因爲他都清楚,己方的那幾個將

領,其實他們也都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沒多久,曹操的兩封親筆書信。先是第二封到了許都,然後一封纔到了江夏邾縣。要說這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首先邾縣和樊城的距離,確實是要比樊城到許都的距離遠。不過這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因爲最主要的,自然是從樊城到許都,基本上信使所經過的地方,那都是曹操的地盤,就算還有劉備的地盤,可不說劉備如今

是自顧不暇,就算他不是這樣兒,他們兩方終究是盟友,所以可能去攔着兗州軍嗎。而幾乎所有的地方,那都是兗州軍的地盤了,包括李通駐守的地方,所以自然是直接就到了許都。可回返邾縣的信使卻不同,本來來的時候,就已經是費勁了。畢竟他所經過的地方,不是

他們兗州軍的地盤,而是人家涼州軍的,所以你想穿郡過府的,那是想都別想,因此就只能是繞路,並且走的地方不單單是比較偏遠,路也不是那麼好走。可就這,還怕被涼州軍探馬發現,也就是兗州軍在這方面有一手,所以涼州軍的探馬還真是沒發現什麼,要不然的話,

也都是麻煩。所以這麼一來,想不耽誤都不可能,來的時候費勁,這回去也一樣兒。所以曹操當時在看到從邾縣而來的信使,他心裡還是很高興的,並且讓其人下去後,也是先賞賜了一番,並且好吃好喝招待着。對曹操來講,這就是己方的士卒不錯,而且他也知道,這你別看如今是還能看到己方士卒,有信使過來,可真要是讓涼州軍給發現的話,那麼這己方的

士卒,可就再也看不到他了。曹操對兗州軍士卒,還算是不錯,畢竟他也知道,這誰爲自己打天下,所以這都沒說的了。當荀彧聽到有樊城信使來到的時候,他就知道,這自己主公是又有事兒找自己了。當然,他是一點兒怨言都沒有,畢竟自己主公寫信給自己,這算是自

己受到的信任。畢竟主公要對自己沒什麼信任,他還能讓自己做什麼?最基本的嗎,不過有信,還不應該是太大的事兒,但是荀彧也沒但慢,趕緊讓士卒進來,當拿到信展開看過後,他是都瞭解了,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說起來對於曹仁的求援,荀彧確實是沒有想過那麼多,

雖說江夏的戰事也確實是比較重要,可如今就算是全天下,那目光也都早已集中到樊城了,畢竟那纔是說能左右天下大勢的戰場,而絕對不是江夏。真要說起來的話,就算是三個江夏戰場加一起,也比不上一個樊城戰場,而荀彧自然是很清楚,所以他的目光也都是在樊城,而不是江夏。可終究兗州軍和江東軍的聯軍在那兒,並且和涼州軍也是戰況激烈,所以那兒

的情報,荀彧還是比較清楚的,所以他自然是瞭解一些。而如今曹仁缺兵向自己主公求援,這自己主公是不可能從樊城給他調兵,畢竟那兒的人馬也有限啊。這之前不是還從豫州調兵去了樊城嗎,所以那兒可能調兵再去江夏嗎?那真是開玩笑了,顯然是不可能。而自己主公

又把這個事兒推到自己這兒來了,不,準確說是交給了自己,讓自己處理,那麼自己自然是直接抽調人馬去江夏。當然了,荀彧這次也不是說直接就從豫州調兵去江夏,是,出兵還得從豫州這兒走,誰讓這兒距離江夏最近,可他先是想從豫州調兵過去,然後再從徐州調撥

點兒人馬補充到豫州來。畢竟相比之下,徐州對兗州軍來說,還真是不算什麼特別重要的地方,真一比較的話,那還得是豫州,那纔是己方最爲重要的地方,所以荀彧這麼做決定,其實也並不算什麼出乎意料的。可以說要是換成其他人,也未必就不是這麼個狀態。畢竟徐州是和揚州接壤,也就是江東軍的地盤,可如今的孫策帶兵也在江夏,更關鍵的是他們和己

方都是盟友,周瑜魯肅都在荊州,所以荀彧確實,他是藝高人膽大,首先江東軍絕對不會來犯徐州,其次,就算他們真來,荀彧也一點兒都不懼,他不是小看江東軍,畢竟沒有了孫策周瑜和魯肅,而且又不是什麼水戰,所以荀彧可能怕江東軍嗎?真要說起來,應該是江東

軍怕他。他知道孫策有個弟弟,叫孫權字仲謀。倒是有點兒本事,可再有本事,能逆天了嗎?而且必須要接受現實,那就是己方哪怕從徐州抽調個一兩萬人馬,都不會影響大局。

第五十七章 刺史府中拜會陶謙第二六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八)第三二三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續)第九二七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第五二九章 涼州軍一攻酉陽第七十三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第十七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三)第七八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五)第五〇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一)第九五六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續)第一五七章 武安國奉命到前線第三六六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完)第七六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三)第九一九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第五六二章 漢室宗親終正名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三)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一百零八章 馬超夜襲敵營第三二二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第八二八章 擂鼓聚將欲進攻第六十八章 曹操書信至江東第六五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一)第一五一章 馬超帳中遇刺客第七七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一)第五四六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續)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三二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九)第六三三章 袁本初欲戰官渡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三二六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第六八八章 江東周瑜諫主公第二六九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四)第四四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一)第五八六章 張任趙雲赴南陽第五〇八章 出計謀欲賺文聘第七五一章 有乾坤魏延得信第二七〇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五)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八一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第三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第一六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第二一九章 衆人商討欲退兵第四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二)第二六〇章 行軍途中偶遇(續)第一五四章 孟獲聚衆說敵計第九七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第一三五章 馬超用計破敵第七八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第一九〇章 南蠻王帶兵折返第一二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三)第八四六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二)第七八三章 孫伯符意欲南下第六〇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三)第四一八章 葭萌關故人投奔(續)第五六二章 漢室宗親終正名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四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一)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八)第八六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七)第八二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七)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九二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一)第一四四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二)第二七四章 謀士計破燒當(七)第二二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四)第二三七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第一二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二)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三二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一)第七六三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續)第八三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二)第九六四章 張任離開西陵城第三二六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第四三六章 崔福達力斬敵將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第四四五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第四五〇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完)第三十九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三)第二八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一)第三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三)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一七二章 馬孟起返還雒陽第五四五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第四三六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續)第五十一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六)第二三八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續)第四十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完)第二十三章 知消息馬曹反應第六十八章 交流大會初試身手第八二三章 江東軍繼戰臨湘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一八七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完)第二七〇章 南蠻軍使者返回第九九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四)第九二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一)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一一八章 皇甫嵩妥協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