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不顧母弟朱靈忠

記性不佳,昨天把微信號寫錯了,雖然已經在上一章中改過了,改得稍晚了點,或許有書友沒有看到,是kniyk。

——

袁紹帳下的武臣中,有以族姓出名的,如淳于瓊,有以勇猛出名的,如顏良、文丑、高覽、韓猛等等,而如論久經沙場、部曲驍銳的話,卻沒有幾個,麴義是其中之一。

所以,在與公孫瓚的作戰中,袁紹對麴義大加重用,先是用麴義襲擾公孫瓚的前陣部隊,繼而又用麴義爲先鋒,與公孫瓚決戰。

從冀州傳來的這道消息,說的就是袁紹、公孫瓚終於決戰,並及決戰的經過和勝負。

在這道消息中,荀貞看到了好幾個熟悉的武將名字。

淳于瓊、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朱靈。

最先看到的是朱靈的名字。

曹操固守甘陵國的貝丘,田楷攻之不下,雖然穩住了袁紹的右翼,但僅此一城,明顯單薄,是以,袁紹檄曹操出城,佯北擊與貝丘相鄰的甘陵縣,然後遣朱靈從魏郡最東北邊與甘陵國接壤的清淵出,向東潛行,經貝丘,共行約二百里,奔襲鄃縣。

鄃縣在甘陵國的最東邊,和平原郡接壤,乃是甘陵國的東大門,本是袁紹的地盤,守將季雍於數月前投降了田楷,致使甘陵國幾乎全境陷落,使袁紹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

在魏郡外圍的據點被公孫瓚一掃而光,同時,趙郡方向的黑山軍不顧天寒,加大了擾掠攻勢之後,袁紹也判斷出,公孫瓚必會在近期發起總攻了,故此,他決定採納審配的建議:在此之前先把鄃縣奪回。首先,以此來進一步地穩固右翼,同時威脅公孫瓚的左翼,其次,也是爲了殺雞儆猴,讓部將們知道,凡是背叛的他都沒有好下場,並希望能夠借之鼓舞士氣。

朱靈與季雍是老鄉,兩人都是甘陵人,彼此相識,而且朱靈家就在鄃縣,對鄃縣的內外虛實他更是非常熟悉,袁紹可能是出於這個原因才遣的他去攻奪鄃縣,然而就在朱靈到達鄃縣城下時,卻出現了一個使他兩難的選擇,——季雍奉公孫瓚之令,把朱靈的母親、弟弟帶上城頭,呼他投降。母子情深,此爲人之本能,弟弟倒也罷了,老母爲敵所脅,該如何是好?

朱靈望城頭而泣,說道:“丈夫一出身與人,豈復顧家耶!”

他竟是不顧老母、親弟,令部曲力戰攻城,最終打下了鄃縣,生擒季雍,但是他的老母、親弟都被殺害了。朱靈沒有擅自做主殺掉季雍,以圖報仇,而是盡人臣之分,遣人把他送到了袁紹的營中。季雍不僅叛變,且害死了朱靈的母、弟,袁紹焉能留他?當即命將殺了。

季雍是甘陵廣川人,不久後,廣川亦爲袁紹奪回,袁紹令兵士搜捕到了季雍的家人,亦悉殺之。這是後話,不必多說。

孝之一字,不但是人的本能,而且因受“求忠臣於孝子”的觀點影響,漢家向來是以孝治天下,鄉里蒙學教的第一本書就是《孝經》,前漢劉向專門寫過一本《孝子傳》,後世的“二十四孝”不少都是出自其中,可見時下人對“孝”的宣傳和奉行程度。

若是在與羌胡或叛賊作戰時,漢賊不兩立,不顧父母,爲國盡忠,固然令人感佩,但時下不過是諸侯混戰,袁紹也好,公孫瓚也罷,同爲“漢臣”,彼此互攻,實爲“不義之戰”,朱靈卻不顧老母,看起來是在給袁紹盡忠,然當荀貞看到此處時,卻頓覺此人真是心狠,有梟雄的潛質,一下就想到了劉邦對項羽說的那句話“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荀彧等也在,和荀貞一起看這道從冀州傳來的重大軍情消息。

他們也都是頗爲吃驚。

荀攸說道:“袁本初得人效死力至斯!”

戲志才智謀多端,爲荀貞謀劃時固是重利,然其本性卻是個重情義的,只從他今雖貴重,仍與他的妻子相敬如賓、琴瑟和鳴,不像別的一些人那樣廣納美妾就可看出這一點,他嘆道:“朱文博言以‘不顧家’,似忠而實可謂狠辣。”

再往下看。

朱靈奪回了鄃縣,公孫瓚分兵去攻,卻與打貝丘一樣,也是攻之不下。

袁紹由此加固了右翼。

鉅鹿太守董昭殺掉了郡中謀圖叛從公孫瓚的大姓、仕宦,穩定住了鉅鹿的局面,隨後他募兵籌糧,增強守備,一面抵禦郡東公孫瓚部隊的侵略,一面配合袁紹的西路軍,對侵擾趙國的黑山軍展開反擊,穩紮穩打,在短時間內又爲袁紹穩住了左翼。

兩翼既穩,河內的孫堅又已經撤兵回豫,河內雖失半郡,挨着魏郡的諸縣卻還在張揚手中,後顧近期也無憂,袁紹就可以全力以赴地等待與公孫瓚決戰了。

十天前,公孫瓚發起了總攻。

公孫瓚兵強馬壯,參與此戰的步騎達有四萬之數,步卒三萬,列爲方陣,是爲進攻的主力,幽州突騎萬人,分列左右,既是護衛兩翼,又可在戰時用爲奇兵。袁紹的部曲步卒多,騎兵少,他使麴義率其本部精銳步卒八百,輔以蹶張士千人爲先鋒,自統步騎數萬在後。

麴義引兵與公孫瓚對陣野上。

公孫瓚一則輕視麴義的兵少,二來因麴義部有強弩千張,是以沒有用步卒去攻,而是令左右翼各出騎兩千,縱之衝陣。幽州突騎,名不虛傳,冒着如雨下的弩矢,悍勇爭進。

四千精騎,四千匹戰馬,奔騰起來,聲勢駭人。

從麴義這邊擡眼望去,滿目皆是敵騎,彌滿原野,數不清的矛尖在冬日的陽光下凌冽閃亮,隨着敵騎向己陣衝來,數不清的弩矢、箭矢從敵騎的衝擊隊形中射出,就像蝗蟲一樣,鋪天蓋地,帶着呼呼的風聲,撲面而至。敵騎的衝鋒喊殺聲、馬蹄奔騰的聲音混在一起,震耳欲聾,戰馬捲起的煙塵瀰漫了半空,數裡外都能感到地面的震動,近處的人甚至站不穩腳。

就在吶喊殺近的敵騎後邊,公孫瓚的主力還沒有動,無數的旗幟在招展,幾乎兩邊望不到頭。

回觀己陣,蹶張士在後,迎戰當前的,麴義這裡只有八百步卒。

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36 天下之中洛之陽51 動手前夜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28 君子報仇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23 大獲豐收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97 出身未捷身先死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64 欲得鐵馬先得人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70 劉玄德率部西攻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77 演武薦賢(下)33 再見遲婢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21 今有潁陰乳虎(中)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81 捕拿張直(上)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2 可願南下?5 且以盜賊付太守20 屯田從來積糧策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58 曹子孝奉令趨行56 行若純儒實懷詭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43 爲今之計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8 程嘉獻策難吳輯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47 山雨70 相見恨晚堂上歡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2 敬事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25 我公恩信結人深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91 兵臨西華(上)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12 道是襄陽德珪來8 推衣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