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

鮑信的長子鮑劭時在帳中,見鮑信神色大變,問道:“州伯於令中說了什麼?可是不願借兵?”

鮑信搖了搖頭,說道:“不是。”

“那是?”

“劉公欲傳檄郡國,召各郡國兵,親自率領北擊黃巾。”

鮑劭喜道:“這不是好事麼?父親緣何非但不喜,反至色變?”

“而今黃巾勢大,號稱百萬,其力方銳,兗北百姓震恐,士卒無鬥志,如此情形之下,怎能大舉進兵與戰?以我之弊,擊賊之銳,必將敗也!唯今之計,只有養精蓄銳,先爲固守,然後待賊勢離散,候其疲後,再選精銳擊之,方纔可也。”

鮑劭說道:“父親的意思是說,州伯如於此時提兵北上,恐將落敗?”

“正是!”

鮑信看了鮑劭一眼,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把想要接下來說的話咽回了腹中。

他心裡想道:“除此之外,卻是還有另一個緣故,那就是:劉兗州已頗得州士擁從,如再剿清黃巾,軍功大盛,則兗州刺史之位必將愈固矣!我與孟德的規劃怕就要難以行施了。”

劉岱是漢室宗親,他的從父劉寵數爲太守,清廉公明,號“一錢太守”,後仕朝中,先連任九卿之職,繼而兩拜司空,復拜司徒,又拜太尉,名重天下,他的父親劉輿也是歷仕二千石,並且曾任過山陽的太守,既有此等的家資族望,劉岱本人又虛己受人,所以,現而今,他雖是尚未能得到兗州諸郡國長吏的一致擁戴,然就兗州本地的士人來講,卻是不少都很擁護他。

換言之,目前在兗州,劉岱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基礎。

這個時候,如果他再親自帶兵把兗北的黃巾盡數殲滅,甚至不需殲滅,只要逐走,還兗北一片平安,那麼,可以預見,他在兗州的聲望就必將會迎來一次大的提高。政治基礎已有,軍功、名望再高,劉岱的這個“兗州刺史”之位就會如鮑信之所料,定然由此而更加穩固。

這樣一來,鮑信早前與曹操所秘謀的“規大河以南”之策就會很難變成現實了。

劉岱畢竟是兗州的刺史,鮑信和曹操之所密謀實爲“篡權”,萬一泄露,不但他兩人的名聲將壞,乃至在兗州恐怕都不好立腳了,關係重大,不可不慎,所謂“事不秘則失其身”,因是之故,鮑信在想了一想後,沒有將這一條“他反對劉岱北上”的原因告與鮑劭。

於智略謀劃上,鮑劭雖或是因限於年歲、閱歷的關係,不及其父,然在剛強勇武上,他卻有鮑信之風,聽了鮑信這話,他慨然說道:“父親過慮了,以劭愚見:黃巾賊雖多,而如州伯果能把各郡國兵召集起來,與州兵合於一處,估算下來,少亦有數萬衆,以此擊賊,縱不大勝,也不會落敗的,退一步講,即使有敗,也不會是大敗。”

對鮑劭“即使有敗,也不會是大敗”這句話,鮑信倒是不反對。

兗北的黃巾多以抄掠爲資,又是老少相從,劉岱帶數萬衆擊之,也許會有一時的失利,但長久來看,只要在戰略、戰術上不出大的差錯,步步爲營,同時用計出奇,還是很有望獲勝的。

然而正因如此,鮑信就更反對劉岱親自帶兵出擊了。

於是,他給劉岱迴文一封,把對鮑劭講的那個理由寫入其中,力諫劉岱不要親自北上。接着,他又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講述此事。兩封書信寫畢,他遣人分別給劉、曹送去。

劉岱接到鮑信的回書後,細細忖思,覺得似乎有點道理,遂召來王彧,與之商議。

王彧說道:“自古成事者,無不克堅攻難、赴危蹈險,未嘗聞高座臥榻、唾手而可得之也。今擊兗北黃巾,或如鮑濟北所言,將有小挫,然以我一州之力、用兗南爲基、連諸郡之兵,勝將必也。況者,‘小挫’不一定是壞事,反過來看,正因‘小挫’,才能更顯明公的軍功啊。”

一個愚蠢的敵人是顯不出己方的高明的,敵人越強大,戰勝敵人的過程越艱難,到取勝時,才越能顯出己方的能力。

劉岱聽了,深以爲然,說道:“卿言甚是!”

他遂否定了鮑信的建議,決定按照與王彧之前商量好的,不加改變,繼續實行。

劉岱召郡國兵共擊兗北黃巾的州檄和鮑信的來信,前後相差不過兩天,相繼到了東郡。

劉岱的州檄到時,和鮑信一樣,曹操也是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其中的麻煩。

等鮑信的信到時,曹操已經得出了應對之策。

應對之策不外乎有二,一則,不配合劉岱,二則,配合劉岱。

表面上看,和鮑信一起不配合劉岱似爲上策。

因爲州內各郡的情況,曹操一清二楚,知道各郡肯定都不會派遣太多的兵馬給劉岱的,也許劉岱總共只能召到萬來人,並且其中恐怕還會是多爲新卒,乃至老弱病殘,戰鬥力必然低下,加上州兵,劉岱到最終能指揮的大概也就只有兩三萬人,以此兩三萬兵卒,擊號稱百萬的兗北黃巾,兵馬既少,如再加上曹操的坐觀和鮑信的消極、不配合,——兗北黃巾現下主要活動在濟北區域,鮑信身爲濟北相,做爲地主,他是最瞭解兗北黃巾虛實、內情的,他的消極、不配合定會極大地拖劉岱的後腿,如此一來,劉岱必會受挫。

而當其受挫之後,不但可以藉此阻止他以軍功而穩固在兗州的統治,對曹操、鮑信而言之,或許還會因此而有有利於他兩人的機會出現。

但曹操到底非是常人,在經過了一番斟酌後,他沒有選擇這個對策,而是選擇了配合劉岱。

不僅配合,並且還要全力配合。

原因有四個。

濟北是鮑信的地盤,殲滅或逐走濟北黃巾,有助於壯大鮑信的力量,充實他的兵力,可以得到更多的民力、軍資供應,也就同時增強了曹操的實力。此其一。

如前所述,濟北和東郡接壤,現活動於濟北的黃巾對東郡也是一個極大的外部威脅,藉此機會,如能將其消滅,有助於減輕東郡的部分壓力,可使曹操得以較爲專心地向青州發展。此其二。

去年,公孫瓚在渤海大破青州黃巾,繳獲無數,曹操看得眼饞。黃巾軍固是如鮑信所說,沒有固定的地盤,流動作戰,但這不代表他們就一窮二白,不錯,長遠來看,他們缺少發展的基礎,然若於短期內來看,他們實際上是很富的,凡黃巾過處,豪強大族無不殘破,那些豪族們積累了數代、以至數百年的財富盡被黃巾所掠,財貨、糧帛、人口,還有耕牛、農具,爲黃巾所得的是非常多的,而且,黃巾中有很多老卒,戰鬥力都不低,有財貨、有勞動力、有老卒,如能將此三者得到一些,將會大有利於曹操在短時間內增強實力。此其三。

兗北黃巾深爲兗北的豪強、士人所痛恨,亦深爲兗南的豪強、士人所懼,劉岱以兗州刺史的身份,檄召州內諸郡共舉兵以並擊此“強賊”,在“大義”上是站住了腳的,曹操、鮑信如果不配合,對他兩人的名聲會有不利,會被兗州的豪強、士人視爲“顧私利”。此其四。

不配合、或是配合,兩下相較,顯然不配合是短視,配合纔是遠見。

因而,在接到鮑信的來信後,曹操便即以此爲回覆,然後,他傳檄州內,於兗州諸郡中第一個響應劉岱,並且出乎劉岱的意料,他在檄文中明確說出:將會親引三千兵馬與劉岱會師。

東郡眼下的兵馬只有萬餘,在面臨北有田楷、西有黑山的重壓下,曹操不但願意拿出四千兵馬相助劉岱,而且他還是親自帶領,真可以說是傾巢而出了。

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57 程仲德畫策狠辣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47 山雨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61 太守行春(上)36 會師(上)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2 光陰似苒流如箭2 二李陰與澤賊通2 獲名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5 原盼勸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8 西鄉薔夫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7 遍觀諸郡(上)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56 行若純儒實懷詭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32 督郵一怒(中)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32 君爲虎士29 盤點籌劃43 焉可自棄學陳項7 生死之恩何以報23 劫人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46 盜馬9 計吏郭圖(上)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38 縱橫意氣袁本初上架感言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25 我公恩信結人深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 光和六年(上)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9 惡奴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34 一怒之威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38 範繩16 子長忿仇求爲應46 可憐的胡/平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17 虎狼之威(下)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39 班底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51 謀算將戰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50 孰謂盜跖不知義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30 將戰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2 光和六年(下)49 聖如仲尼也好名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42 君臣自古固多疑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