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

許仲、荀成分圍夏丘、曲陽。

兩城雖堅門自守,奈何再堅固的城也有被攻破之時,況乎此兩城遠非天下一等一的大城,並無金湯之固,而它們的敵手又分別是許仲和荀成?要知,許仲軍中有荀攸、郭嘉等爲之謀、劉鄧與關張等爲之戰,而荀成的副手乃是徐榮,帳中則有秦鬆、徐卓這樣的謀臣之士,卻竟是果如荀彧的預料,五天之內,曲陽先克,繼而不久,夏丘亦下。

兩道報捷的軍文相繼傳到廣陵郡府。

荀貞下達軍令:命許、荀兩部稍作休整,繼續各自北上。

卻說許仲這邊。

夏丘既下,再往北去便只有僮國、取慮兩縣,打下這兩個縣就了渡過泗水,進擊下邳縣了。

此二縣卻不需主力去攻打,因爲這兩個縣既城不如夏丘堅,駐兵也遠不如夏丘多,故而,許仲令三軍暫時休整,只遣出了江鵠去擊僮國,劉鄧去擊取慮。

江、劉二校尉不辱命:擊僮國,江鵠斬其守將;攻取慮,劉鄧先登。

兵出數日,兩人的捷報送回,二縣皆被攻下。

至此,入下邳境以來,許仲已先後攻佔了淮陵、徐、下相、夏丘、僮與取慮六縣。

特別是淮水與泗水間的徐、夏丘、僮和取慮四個縣,全部爲其所控,這樣,在渡過泗水後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許仲遂一邊安排人手,運送俘虜回廣陵,一邊分遣兵馬,入守諸縣。

二月中旬,許仲帶着休整已畢的部隊渡過泗水,來到下相,和趙雲、張飛匯合。在瞭解了下邳縣的守禦情況,並遣兵過去試探性地進攻了一番後,許仲給荀貞寫了一道軍報。

荀貞接到軍報,見其上寫道:“笮融、曹豹、張闓坐守城中,顯遣兵邀擊,三將閉門不出,唯自守而已。下邳糧足,守軍頗衆,今其不出,如圍擊之,恐耽延時日。參軍計曰:‘不如過下邳而不擊,詐擊東海,調敵出城,半道擊之。’計可行否?唯將軍令是從。”

“顯”是許仲的自稱。荀貞早前給他起了個名,叫許顯。

在與戲志才、荀彧等人:“將在外,臨機置宜。公達之計甚佳,可依計行。”

荀攸的這個調兵出城、半道擊之的計策,和趙雲調張闓出下相的計策相仿,同樣的計策使用兩遍,下邳縣內的笮融等人還會上當麼?這卻是無需置疑的。因爲郯縣州治是笮融、曹豹、張闓等人必須要保的,一旦許仲率部進入東海郡地界,而他三人卻穩坐不動,就不說陶謙必會催責,便是他們部中的軍吏肯定也會坐不住的,——他們幾人部中,尤其是曹豹、張闓兩人的丹陽兵部曲中,很多軍吏是陶謙的鄉人、同族,他們中對陶謙忠心耿耿的爲數不少,並且,包括曹豹等人在內,他們許多人的家眷子女也都在郯縣,所以,郯縣他們是不保不行。

這就是“攻敵之必救”。

趙雲當日打泗水渡口,是張闓必須救的;許仲去打郯縣,是曹豹等人必須救的。

得到荀貞的迴文軍令,許仲即安排部署,令劉備率部爲先鋒,自引主力居中,由江鵠爲後,留趙雲、張飛仍在下相,另有任用,旗鼓鮮明,從下相開出,徑往北進,往東海郡界而去。

從下相往西北去是下邳縣,從下相往北去,是司吾和良成兩縣,過了這兩個縣,再往北去就無城池爲阻,行**十里便是郯縣。

下邳縣中的笮融、曹豹、張闓諸人聞此訊息,神色各異。

張闓說道:“許仲不擊下邳,卻北上而行,他這是要攻入東海郡麼?”

笮融說道:“下相北邊尚有我良成、司吾二縣,他應不是攻東海,而是要取良成與司吾吧?”

曹豹怒視笮融,說道:“我從東海來時,過你郡良成縣,縣中防禦空虛,守卒不過二三百,司吾我雖不知,料來也和良成差不多,這點兵馬又如何能擋住許君卿?”

良成、司吾本是有一些駐兵的,但在許仲連勝之威下,笮融爲了自保,把良成、司吾的駐兵大多調入了下邳縣,以致而今這兩個縣的防禦形同虛設。

其實說起來,笮融的這個調動部署也不能算是全錯。

與其分兵各縣,不如堅守下邳。

下邳縣只要能守住,就能擋住許仲部隊的北上之路;下邳縣如果守不住,那麼隨後的司吾、良成定然也是白饒。只是,卻沒料到,許仲不來攻下邳縣,而是由下相北進。

曹豹到了下邳縣中後,處處和笮融過不去,笮融早就煩他了。一個敗軍之將,要非是因爲笮軍到的及時,怕是早橫屍在了下相城外,現下倒好,不念救命之恩,反處處找茬,笮融很想翻臉,可是卻也知道要想守住下邳縣,還真是離不開曹豹部中的丹陽兵。

因此之故,笮融只當沒聽見他的指責,對張闓說道:“都尉對此有何高見?”

張闓遲疑說道:“許君卿不會在施計,想調我等出城野戰的吧?”

張闓在下相吃了趙雲“調虎出山”的大虧,雖是僥倖保住了性命,卻在心頭留下了濃重的陰影,因而,卻是在第一時間猜中了許仲的用意。

“都尉所慮不無道理。”

曹豹怒道:“那又如何?難道我等就在下邳閉城不出,看着他入境東海麼?”

這確是件兩難事。

出城吧,可能會中許仲的計;不出城吧,郯縣可能就要受到攻擊。

那麼,到底是出城還是不出城?

笮融說道:“方伯嚴令我等閉城自守,不許出戰。今既許君卿很可能是在用計,我等又何苦自投羅網?”

曹豹奮然變色,嗔道:“如你所說,我等便坐觀郯縣受攻麼?”

“那你說怎麼辦?”

“你如不願出城,可自守之,但要分兵與我,我自帶軍銜擊,務使彼不入東海境!”

“你又不是沒有部曲,爲何要我分兵?”

“我部兵少,不足與許君卿戰。”曹豹說道,“你如不願出兵也行,待方伯責令下來,看你如何自處!”

曹豹拿陶謙來壓笮融,笮融沒有辦法,只好說道:“我兵亦不多,只能給你五百人。”

“至少千人!”

討價還價一番,到底還是拗不過曹豹,笮融只得分兵千人給他。

曹豹出了議事的大堂,與張闓來到路上,他對張闓說道:“我觀笮融有自保之心。我帶兵出城後,你要在城中嚴密地監視他,他如生二意,你可斬之!”

張闓應諾,擔憂地看着曹豹,說道:“我料許君卿北擊東海,必爲計也。將軍此次出城,可要千萬小心!”

曹豹哼了聲,說道:“下相城下,只因我部不善夜戰,故一時失利。今正要再與彼輩決高下!”

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4 臧霸風從元直言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5 江禽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 風物迥異江南地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1 唐兒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97 孫文臺單騎陷陣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64 裨將軍新旅建組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91 兵臨西華(上)7 生死之恩何以報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59 吾候諸君久矣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67 鳳集西鄉(上)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0 查封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98 荀貞之虎膽包天36 會師(上)1 風物迥異江南地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雷電災害啊,晚點更30 臨大事從容不迫9 書箋反覆修棧道45 渡汝過澺沿途聞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8 君子報仇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64 裨將軍新旅建組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2 道是襄陽德珪來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12 一檄引得泰山驚95 會師城下(中)10 查封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29 伯符進獻渡河略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9 許季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9 誅滅沈家(下)45 渡汝過澺沿途聞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30 朱陽第三62 賜字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