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

由開戰至今,方不到兩個時辰,曹豹陣中已折一上將。

眼見右陣越來越不穩,而左陣又亡一校尉,被劉鄧衝開了一道裂縫,而對面許仲尚有兩陣的兵卒未動,曹豹心知,此戰又敗了。

他身爲主將,雖知將敗,卻不能形於色。

曹豹故作從容,說道:“王校尉以身許國,我當上報方伯,賞其妻子。傳令給盛校尉,令他死戰!”叫那從左陣回來的人再去左陣傳令。

那人接令去了。

曹豹把近處的幾個軍官召來,說道:“荀軍盛銳,我軍兩陣皆鬆,將敗矣。當今之計,唯撤退一途。”

幾個軍官大驚失色。

一人說道:“將軍,現下正處鏖戰,如何撤退?一旦後撤,荀軍追之,我軍必成潰敗之勢,不可收拾了啊!”

“所以我叫你們過來。……汝等可率本部,先徐徐後撤至我軍陣後,列開陣型,掩護前兩陣撤退,阻擊荀軍追擊。”

幾個軍官面面相覷。

什麼叫“先後撤至陣後”,什麼又叫“阻擊荀軍追擊”?

曹豹也是老沙場了,豈會不知當處於交戰狀態下,一旦撤退,那就是兵敗如山倒,他們這區區幾部人馬別說擋住許仲部隊的追擊了,恐怕“陣型”剛剛“列開”,就會被前頭己軍中的潰兵給衝散,亦陷入敗北之局。

卻是其中一人比較聰明,很快領悟了曹豹的意思,大聲應道:“是!將軍放心,我等這就率部後撤,先作部署。”

其餘幾個軍官還沒想明白,都想出言諫勸,被那答話之人扯住,糊里糊塗地跟着一起行了個軍禮,便退了下去。退下去後,那幾個沒想明白的軍官中有人問那答話之人:“將軍令我等先撤,佈陣阻敵,這明明是不可能的事,你爲何不但不諫勸,反倒應諾?”

“君等糊塗!”

“此話怎講?”

“以我等兵馬斷難擋住荀軍,護己軍後撤,將軍對此怎會不知?”

“那爲何還叫我等先撤佈陣?”

“我軍而今敗勢已成,眼下最重要的無非是一件事。”

“哪一件事?”

“減少傷亡損失,保住元氣,以可與荀軍再戰。所以,將軍以‘列陣阻敵’爲名令我等先撤,實是爲了保全我等啊。”

餘下諸軍官這才醒悟,皆道:“原來如此!”

“事不宜遲,我等快些率部後撤吧。”

當下,這幾個軍官各帶部曲離開主陣,後撤而出。

……

遠處的許仲陣中。

許仲爲了能更好地觀察戰局,帶着荀攸、樂進等人登上了臨時搭建起來的望樓,遠遠眺望,注意到了曹豹陣中有部隊後撤。

樂進遙指之,說道:“曹豹已無戰意!開始撤軍了。”

荀攸笑道:“他卻又能撤到哪裡去?……將軍,可擂鼓傳令,命本陣及江鵠陣也掩殺上去了!”

許仲接受了荀攸的建議,擊鼓舞旗,本陣和江鵠陣的兵士聞令而動,吶喊着向敵陣衝殺過去。

……

一時間,方圓廣闊的戰場上,曹豹這邊陣中,左有劉鄧突殺,右有關羽和劉備猛擊,左支右絀,正面又迎來了許仲的主力部隊。而側方,曹豹的騎兵也出現了敗像。

未等許仲的主力部隊殺至近前,曹豹的兩陣就因恐慌而出現了亂象。

這個時候,有人發現曹豹留在陣中的後備隊不知何時竟已悄然後撤,這更增加了他們的驚惶。

江鵠等率部進擊,才與曹豹列於左右兩翼正中的部隊接觸,戰未兩刻,曹豹中陣的部隊就宣告潰敗。——這最先潰敗的卻不是左翼,也不是右陣,而是中陣。

中陣的潰敗,帶動了左右兩翼,劉鄧、關羽等趁機猛攻,又將曹豹的左右陣殺潰。

見步卒潰敗,那數百曹豹部的騎兵本就已處下風,頓沒了鬥志,撥馬皆逃。

從開戰到現在,只過了兩個多時辰。

……

許仲陣中,望樓上。

許仲吩咐左右侍衛,說道:“曹豹雖無兵謀,而稍有勇,擒住他後,不可凌辱,帶來見我。”

卻是因見曹豹雖全軍崩潰,然而他的將旗卻還依然立在中陣,未有撤移,因而許仲有此話。

左右應諾,自去傳令。

……

最先殺到中陣,到達曹豹將旗下的是劉鄧。

曹豹的將旗周邊盡是倉皇的潰兵,有的丟下兵器,跪地投降,有的不知所措,沒頭蒼蠅似的跟着別人亂跑,也有些聚在一處,奮死頑抗。一片亂糟糟的。

劉鄧卻都不去管,只管問擒住的曹兵軍吏:“曹豹何在?”

“將軍到前,曹將軍已經撤走了。”

卻原來:曹豹只是把將旗留在了此處,而他本人卻早在劉鄧到前就已撤退逃走了。

劉鄧笑罵道:“豎子卻也奸猾!虧得將軍以爲他稍有勇氣,叫我不可侮辱,卻是早就逃了!”

曹豹既已逃走,劉鄧也無意追擊,適時江鵠、關羽、劉備諸人相繼殺至,遂合兵一處,清剿曹豹部的殘兵。荀貞在戰前便有軍令:上天有好生之德,凡敵降者,俱不殺。——黃巾亂後,受兵災嚴重的地方,民戶十不存一,勞動力極其缺乏,所以儘管俘虜既需軍糧餵養,又需兵士看押,但荀貞還是嚴令各部,禁止殺俘。故此,因了荀貞此道軍令,凡是願降的曹豹部兵卒,劉鄧等皆收其兵甲,而不傷其命。

把曹豹已逃的消息報到許仲處,饒是以許仲平素喜怒不形於色的城府,聞得此報,亦小小地爲之愕然了一下,不覺笑道:“我卻是高看了他!”

荀攸笑道:“看他能逃哪裡去?”

……

曹豹帶了親衛,並及奉他命令先後撤的那幾部兵士,逃離了戰場,狼狽不堪地往南而走。

逃了小半個時辰,沒見荀軍的追擊兵馬,曹豹心中略安,想起從下邳出來時他的豪言壯語,說要再與荀軍“決高下”,而卻在短短的兩個多時辰內就兵敗逃竄,羞惱不已,回顧北邊,遙見黑煙數縷,——他臨逃前把軍資給點火燒了,那黑煙便是因軍資被燒而升起的,他咬牙切齒地說道:“待回到下邳,我當整頓兵馬,再與許君卿戰!”

左右軍官俱道:“荀軍以逸待我,陣型先成,而我軍後至,佈陣稍晚,因此才被許君卿抓住空子,使我軍敗。……此非將軍之過也。”

曹豹也知這是軍官們的勸慰之詞,卻是沒有臉面接話,回顧了會兒,轉回頭,令道:“天將近暮,傳令下去,加快行軍。”

不知爲何,他突然又想起了張飛的那數百騎兵。今日戰場上,荀軍只遣出了三百來騎,還有至少五六百騎沒有見到,加上也沒有見到張飛的軍旗,他只覺心裡邊虛虛的,有點擔憂。

諸軍官接令,催促部曲急行。

行未及遠,前頭煙塵卷滾,曹豹大驚失色,叫了一聲:“不好!”

諸軍官看去,卻見是一支騎兵出現,當先一面旗幟,正是張飛的軍旗。

卻是許仲提早就安排了張飛率部伏於此處。

許仲安排張飛伏兵在此,倒也不是專爲截擊曹豹的潰兵。畢竟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勝敗不好說,便是有十分的把握獲勝,也得有一分可能會戰敗的準備,需提前佈置下一着後手。張飛便是這一着後手,如是與曹豹的交戰陷入僵持,他便率部從曹豹陣後擊之,以助許仲取勝。

當然了,如是曹豹兵潰,那麼張飛的任務就改爲截擊曹豹的潰兵了。

看到張飛及其剩餘的荀軍騎兵出現,曹豹口叫不好,心中卻反而奇怪地安穩了下來,就如一塊大石落地。曹豹抽出佩劍,叫道:“罷了!今日此地,便是我爲方伯盡忠之所。”

先敗於下相,又敗給許仲,前有截兵,逃竄無路,當下之時,也只有死戰了。

只是,曹豹雖存死戰捐軀之意,他的部曲們卻沒有這個打算,張飛率部一個衝鋒就將這股殘兵擊潰,曹豹橫劍欲自刎,被左右親衛搶下其劍,遂爲張飛部的騎兵俘獲。張飛指揮部曲,追殲潰逃的曹豹部殘兵,入夜之後,帶着曹豹和俘虜去尋許仲。

到了許仲營中,張飛把曹豹獻上。

樂進叫兵士把曹豹的將旗拿來,笑對曹豹說道:“此君旗幟,今歸還於君。”

曹豹圓睜雙目,罵道:“汝輩以郡犯州,反逆之賊!吾今雖敗,而方伯必爲我復仇!”又道,“恨未能還下邳,如還下邳,定整軍再與汝輩戰!”

樂進哈哈大笑,說道:“你還不知麼?下邳已入我軍手中矣!”

曹豹哪裡肯信?兀自罵個不休。

樂進遂令人呈上一個人頭,給曹豹看。

曹豹看去,這人頭可正是笮融?

他如墜冰窟,說道:“這……,這……,怎麼可能?”

“好叫你明白:今日暮時,便是你敗逃的時候,子龍從下相出兵,詐打你的旗幟,騙開了下邳城門,不過略作攻殺,便得了下邳縣城。”

趙雲先後和張闓、曹豹都交過兵,繳獲得有他們的兵甲旗幟,並且還有不少丹陽兵的俘虜,用這些兵甲旗幟作爲僞裝,又用俘虜去城下喊門,說是曹豹大敗,兵逃回城。

笮融雖是看穿了此乃荀軍之計,不肯開門。騙開城門不是那麼好騙的,既然說是曹豹兵敗,那麼曹豹人呢?騙城門的俘虜說曹豹戰死。可不見曹豹的人,笮融說什麼也不肯開城門。

笮融雖然不肯開城門,但是張闓卻被決定投降荀貞的下邳郡的兵曹主事楊虔說動,打開了城門,趙雲等遂得入城,奪取了下邳,並在楊虔的配合下,很快就安定住了城中的士民。

——奪下下邳縣城後,趙雲問過楊虔:你怎麼就知道不是曹豹部真的敗還,而是我來奪城?楊虔回答他道:我也不知是不是曹豹部真的敗還,如真是曹豹部敗還,那開了城門,也就是讓他們回城而已,沒甚損失;可如果不是曹豹部敗還,那麼打開了城門,就會迎來“義軍”。

因此,楊虔選擇了用“都尉與曹將軍皆丹陽軍將,部曲多相識,豈可坐視不顧?如不顧,必傷都尉部曲情;且今城內,笮相兵多,都尉兵少,曹將軍敗亡,餘部歸城,都尉納之,可並其部,以與笮相抗衡”爲理由勸動張闓,打開了下邳縣的城門。

笮融在下邳郡崇佛虐民,楊虔作爲本郡的士人,對此早懷不滿,此前在因“趙雲將至下相”而召開的下邳軍議上,他就曾當面指責過陶謙和笮融,只是因爲他家乃下邳大姓,爲了不使他家會和闕宣一樣反叛,故而笮融沒有處責他。卻終在此時,他獻上了下邳城。

這些奪取下邳的細節,樂進自是沒有興趣告訴曹豹,只是問道:“笮融授首,張闓已降。下邳縣既爲我軍所得,餘如良成、司吾諸地,不足爲慮矣。形勢如此,曹豹,你可肯降?”

曹豹不但瞭解東海各縣的具體守禦情況,並且最重要的,他本人是丹陽兵的主將,他如果肯降,對接下來的東海之戰會有很大的幫助。

曹豹倒是對陶謙忠心耿耿,罵聲不絕,哪裡肯降!

許仲說道:“既不肯降,我也不殺你,帶了你的軍旗,你自回郯縣去罷。”

曹豹憤色說道:“殺便殺了,何必羞辱於我!”

敗軍之將帶着軍旗回到郯縣,看起來這確是侮辱,但曹豹實是誤會了許仲。

許仲沉武自重,又怎會起意去侮辱他?只是因爲許仲本以爲曹豹還有些膽勇,卻沒料到他既寡謀,又無勇,如此庸才,殺之無利,留之無用,既殺與留都不值得,那索性便叫他帶着軍旗回郯縣,打擊打擊東海守兵的士氣,也算“廢物利用”。

曹豹作爲俘虜,身不由己,他雖是不肯帶軍旗返郯,卻被許仲的親衛硬把軍旗塞進了他的手裡,給他了匹馬,把他趕出了營外。冬夜寒冷,北風呼嘯,曹豹手拿軍旗,立曠野地上,有心再拔劍自刎,此時卻沒了那股衝頭的血氣,無顏去見陶謙,然又無處可去,只得滿懷羞憤地還郯縣而去。

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2 獲名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4 將近臨湘桃花盛58 關張各有惆悵情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34 大勝(上)13 黃巾圍城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57 程仲德畫策狠辣35 集合21 辛璦(下)28 詐降95 會師城下(中)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57 程仲德畫策狠辣60 文直36 什伍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62 賜字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3 忠孝勇武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5 冀董幽田兩名俊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67 鳳集西鄉(上)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33 偏師掠潁橋蕤橫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93 夜夜磨我削葵刀3 陽翟侯扣使不遣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47 山雨3 陽翟侯扣使不遣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8 第一天(下)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 光和六年(上)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26 威震郡北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64 欲得鐵馬先得人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49 登門54 滅族(下)95 會師城下(中)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5 大計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32 督郵一怒(中)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29 鍾繇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27 如夢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2 枉費心機空費時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