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

華雄說道:“相國在河南早有部署,既然王公節不肯投降,那他就等死便是。……諸君,兵貴神速,趁此荀、孫、袁諸賊中計之時,我等兵發父城去也!”

魯陽城中。

袁術儘管高傲,可他也知董卓兵精,曹操在袁紹一黨中是少有的經歷過戰爭、有過軍功的人,——儘管曹操的軍功更多是由“鍍金”而得來的,可也是軍功,然而在上次與董卓部將徐榮的一戰中,曹操卻幾乎全軍覆滅,僅以身逃,由此即可以見董卓部曲將士的善戰,與袁紹、袁術這些貴族子弟、士族清流相比,董卓纔是沙場宿將,是戰場上的“主宰者”,兩邊在軍事能力上根本無可比性,所以,在知道了胡軫部五千步騎出關南下,似是欲擊魯陽之後,他表面上看似勝券在握,可實際上心中卻很是忐忑,——要不然他也不會在非常銜恨荀貞、孫堅的情況下,還同意和荀貞、孫堅訂約互助。

從獲知胡軫部繼續南下,抵至樑縣日起,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詢問這股董軍的動向。

一天不止問一次,多的時候,一天能問個十幾次,早晨睜開眼,第一件事是問這個,晚上睡覺前,最後一件事還是問這個,甚至有時夜半醒來,還不忘召人進來,披衣細問。

派去陽翟的使者走了兩天,這一日,袁術接到軍報。

“稟將軍,董軍過了樑縣,沿汝水東去了。”

“……,沿汝水東去了?”

“是。”

魯陽在樑縣的東北邊,這股董軍過了樑縣後,卻往東去,這是什麼意思?

袁術心念急轉,令道:“召諸將來。”

張勳、橋蕤、雷簿、陳蘭、楊弘等等諸文武臣屬,以及袁術的從弟袁胤、女黃猗很快來到。

袁術說道:“剛接的軍報,說胡軫部五千步騎過了樑縣,沿汝水東去了。”

諸將聞之,俱皆愕然。

袁術問道:“卿等以爲他們這是何意?”

楊弘說道:“如是來攻我魯陽,不該沿汝水東去啊。沿汝水東去,那是郟縣、父城。”

黃猗說道:“莫非胡軫部此次所欲擊者不是我魯陽,而其實是潁川?”

諸將面面相覷。

大家鼓足了勁兒,要在魯陽和董軍打上一仗,結果董軍卻往潁川去了,看架勢是要進擊郟縣或父城,此事若真,固然是可以鬆一口氣,可對敢戰之士來講,卻未免亦有點惘然如失之感。

張勳狐疑說道:“看之前董軍的種種態勢,分明是要來擊我魯陽的,卻怎麼轉臉去了潁川?這是、這是……,聲東擊西?”

袁術說道:“管他是不是聲東擊西,今既其沿汝水東去,卿等以爲我軍該怎麼做纔是最好?”

張勳說道:“將軍與荀侯、孫侯訂約,如董軍擊我,則荀侯、孫侯發兵來助,如董軍擊潁川,則將軍發兵去助。既然董軍似是要擊父城或郟縣,以末將之見,當下之時,我軍當立刻再遣使去陽翟,與荀侯、孫堅商議聯兵事。”

袁術聽他這麼說,瞧了他一眼,不置可否,轉眼看向橋蕤等人,問道:“卿等以爲呢?”

橋蕤知袁術心思,袁術銜恨荀貞、孫堅久矣,如果董軍真是去攻潁川的話,他又怎肯遣兵相助?因而,他反對張勳的意見,說道:“荀侯、孫侯兩部兵馬合計有數萬之衆,五千董軍何足其定也?以末將之見,將軍根本就不必發兵去助。”

張勳蹙眉說道:“可將軍與荀侯、孫侯有約……。”

橋蕤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

“但是,將軍前兩天才剛遣使去陽翟,與荀侯、孫侯議他兩人發兵來助我魯陽之事,今一知董軍似是欲擊父城或郟縣,便要捨棄盟約,事如傳出,似有不妥,恐會遭人非議啊。”

橋蕤說道:“‘權變’二字,張君豈不聞乎?君子當知權識變,豈可拘泥不化?”

張勳還想再說,橋蕤不等他話音出口,又說道:“前些日從洛陽傳來消息,說董卓有意拜劉表爲荊州刺史,此事,我等皆知。劉表一旦到了荊州,必將會不利於將軍的大計。而今董卓似是無意來攻我,這是好事,將軍正可騰出手來,趁劉表尚未到任的機會先做謀劃,以爲來日能將荊州控入手中。張君啊,我且問你,你覺得是這件事重要,還是援助荀侯、孫侯重要?”

“自是此事重要。”

“那不就得了。”

張勳無奈,只得不再多說。

袁術這時開口,他先環顧了下諸將,然後徐徐說道:“卿等以爲橋卿所言如何?”

諸人皆道:“橋校尉所言甚是,正當如此。”

“好,那就按橋卿此議行事吧。”

……

華雄帶部過了樑縣,沿汝水東去,入到潁川境內後,他召斥候來問:“魯陽賊軍可有異動?”

“並無動靜。”

“父城、郟縣賊兵呢?”

“大約是已知我部將至,兩城皆緊閉城門,嚴防守備。”

“陽翟的賊兵呢?”

“轘轅關我部又出了兩千兵馬,與此前那三千步騎合兵,共計五千,已向陽城、輪氏運動,陽翟賊兵似正遲疑,不知該援助陽城、輪氏,還是該先援助父城、郟縣,故尚無動靜。”

華雄顧對左右,笑道:“相國計已得售,荀、孫二賊此時必進退失措,不知該如何是好。”他擡頭看了看天色,天剛過午,下令道,“傳令三軍,加速行軍,傍晚前必須得抵至父城城外。”

左右應諾,各去傳令,命各部加快行軍的速度。

……

陽翟城外,荀軍營中。

荀貞、孫堅俱在。

荀貞皺着眉頭,細看地圖,對孫堅說道:“文臺,你我本以爲董卓是要進攻魯陽,卻沒料到他竟是來進攻我潁川。轘轅關本只出來了三千兵馬,現又多出了兩千,合計已有五千步騎,只憑文謙部,怕是擋不住。……文臺,你以爲咱們是該先援助文謙,還是該馳援陳到?”

從董軍前期的部署來看,明明是要去進攻魯陽的,可事到臨頭,卻是虛晃一槍,徑沿汝水進入到了潁川境內。

不但荀貞,孫堅也是出乎意料,他說道:“陽城距我陽翟約有百里,父城距我陽翟也是約有百里,不管這兩座城哪一座失守,都將不利於我陽翟。該先馳援何處?卻是不好決定啊。”

論之經濟條件,潁川固是名列所有的郡國前茅,可如較之地理條件,潁川卻是大大不行。

無它緣故,潁川轄地太窄。

郡南北長約二百里,東西最窄處,也是長約二百里。

轄地如此之窄,向外進攻的時候尚好,一旦敵人來犯,尤其是在敵人分兵兩路,各從不同方向進擊的時候,就不好輾轉騰挪,甚難應對。

就比如陽城、輪氏、郟縣、父城四個縣,距離陽翟都是隻有百里上下。

也就是說,不管這四個縣哪一個守不住,下一個將會被董軍攻擊的都將會是陽翟。

荀貞問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人,說道:“卿等以爲呢?”

戲志才考慮了會兒,答道:“向父城、郟縣方向進擊的董軍多,足有五千之衆,而陳到部多新卒,雖有城池爲守,然一旦開戰,恐難是董軍對手。以我之見,當先馳援陳到。”

荀貞問荀攸、荀彧:“公達、文若,卿二人以爲呢?”

荀攸贊成戲志才的意見,說道:“董卓給君侯來了一手‘聲東擊西’,本以爲他是要擊魯陽,卻長驅直入到了我潁川境內,幸得君侯、孫侯此前沒有輕舉妄動,要不然必會因之措手不及。既然董卓會聲東擊西,以我之見,君侯何不也給他來一個‘聲東擊西’?”

孫堅插口問道:“此話怎講?”

“君侯與將軍可大張旗鼓,遣派兵卒,明去馳援文謙,而實取精兵,經小路,晝伏夜行,直撲父城、郟縣,與陳到裡應外合,先滅此敵,然後再回師西進,合兵襲破轘轅關之董軍。”

荀貞問孫堅道:“文臺以爲此計如何?”

孫堅大喜,說道:“此妙計是也!”

“文臺既無異議,那你我便按此計行之吧?”

“好!上次擊討董賊,是貞之你做的先鋒,這次董賊來犯,總該由我帶兵迎擊了吧?”

荀貞笑道:“卿爲潁川太守,在此潁川地界,自一切以卿爲主。”

孫堅哈哈大笑,說道:“那便由卿遣兵去援樂校尉,我自選精卒,暗襲父城、郟縣之董軍。”

荀彧這時說了一句,他說道:“君侯、將軍前與袁將軍訂約,如董軍去犯魯陽,則君侯、將軍遣兵往援,而如董軍來犯我境,則袁將軍派兵來助。袁將軍日前遣來的那個使者剛離開陽翟未久,君侯、將軍何不擇選一使、快馬去追,與他一道至魯陽,面見袁將軍,請他發兵來助。如此,不但勝算可以更大,亦可速勝之也。”

孫堅點頭說道:“文若所言甚是。貞之,那就勞煩文直再走一趟?”

荀貞說道:“我這就召他來,請他再去魯陽一次。”

……

文直奉了荀貞軍令,快馬追趕,追上了袁術的使者,與之一道星夜兼馳,二入魯陽。

離魯陽還有二三十里時,文直在路上聽說董軍華雄部已至父城縣外,圍城將攻。

他知道軍情緊急,所以一到魯陽城中,就求見袁術。

然而,他沒有料到的是,卻與他上次來時一樣,袁術不肯見他。

!!

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14 賊困屋中62 忽聞北地羌人亂3 道左遇貴18 捕人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43 焉可自棄學陳項33 鸞鳳擇良木而棲6 本初何如伯珪強17 無賴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63 同道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3 豫兗羣豪三人最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70 孫曹通脫荀慎行29 樂進歸來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20 辛璦(中)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81 擒賊先擒王(中)88 從徵汝南(上)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77 布植黨羽養虎豹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40 兵非無情不可掌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14 唯恨之流年悄逝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8 未到輕身入京時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20 今有潁陰乳虎(上)80 恨天失我傅南容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63 下邳相舊習難除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62 忽聞北地羌人亂38 荀攸來訪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95 冀州北望氣如何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1 黃帝邢德有之乎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5 命令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20 今有潁陰乳虎(上)89 從徵汝南(中)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6 初夜93 夜夜磨我削葵刀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5 江禽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38 縱橫意氣袁本初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58 孫堅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6 子長忿仇求爲應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63 田邊斷案(上)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