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

董旻喚親兵去召李傕、郭汜。關羽冷眼旁觀,立在劉備座後一言不發。

不多時,李傕、郭汜來到。

在來的路上,他兩人就聽董旻的親兵講了前因後果,入到帳內,拜見過皇甫嵩,目光不善地打量關羽。皇甫嵩說道:“帳中人多地窄,施展不開,我等可移步出帳,觀彼等交技。”

衆人應諾,離席起身,跟着皇甫嵩出到帳外。

劉備、關羽、張飛、李傕、郭汜也從在後邊出來。

在帳外的諸將的親兵們已經得知了有人要比武,在望樓下乘涼的和在帳外守候的悉數聚至場邊。

劉備常從鄒靖來中軍,這些親兵們都認識他。

劉備爲人寬厚,善與人交,口碑不錯,很多親兵對他有好感,雖然因爲各自的主將在場,不好給他和關羽鼓氣,卻也紛紛眉眼傳意,通過眼神來給他們加油。

荀貞立在皇甫嵩的左近,對面正是親兵們聚集之處,把他們這些人的表情盡數收入眼底,心道:“這劉備還真是能得人心,他和這些親兵們應該並不太熟,只是常在中軍相見卻就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實在難得。”當諸將的親兵們大多躲在望樓下乘涼時,劉備是爲數不多堅持等候在帳外日光下的一個,按理說,與衆不同、標新立異的人常常會受到排擠,而劉備卻不但沒有受到排擠,反而能得到他們的支持,這要換成是荀貞,荀貞自問就做不到。

李傕、郭汜低聲商量了兩句。

郭汜是盜馬賊出身,騎術精良,勝過李傕,但步戰稍有不如。兩人決定,先由李傕上陣,與關羽步戰,若是勝了,萬事大吉,若是敗了,那麼再由郭汜上場和關羽比較騎戰。

李傕爲表示勇銳,取下兜鍪不帶,只穿着甲,提矛入場,乜視着看着關羽,等他進場。

關羽不瞧他,旁若無人地取下兜鍪,又徐徐解下甲衣,接着又摘下佩刀。

皇甫嵩奇怪地問道:“關君此是何意?敢是要與李君比試肉搏麼?”

關羽答道:“若用刀劍恐傷人,故解之。”此前築營壘時砍伐了不少樹木,沒有用完,剩下的存放軍中。關羽說道:“請將軍賜羽一木枝,願以此來與他較量。”

李傕大怒,心道:“好個狂夫,居然當衆輕視乃公!待會兒等你入場,我誓報此辱!”雖然大怒恚恨,然卻正因大怒,他沒有提出也換木枝,打定了陰損的主意,等會兒要當場斬殺關羽。

皇甫嵩壯關羽之膽氣,應允了他之所請,命親兵取木枝來。

親兵抱了一堆木枝回來,放到地上。這些木枝有粗有細,粗者如壯漢大腿,細者如嬰兒手臂。

關羽撥開粗的,選了根最細的,在手裡掂了兩掂,又將之折斷了一截,只餘下如環首刀長短,向皇甫嵩、劉備行了一禮,轉身步入場內。

他的這般種種作態,早就令李傕大怒難忍,挺矛就要上。

關羽止住了他,面無表情地說道:“汝一人非我敵,只與汝一人鬥,吾勝之不武。”瞥了眼立在場外摩拳擦掌的郭汜,接着說道,“不如叫他一起來。”

李傕暴怒,他從董卓征戰多年,雖說不上威震西羌,卻也早已勇名在外了,不管羌人還是西州的漢人,提起他少不得要讚一聲“勇士”,哪裡受過人這樣的輕視?郭汜亦是大怒。

兩人轉眼去看董旻、牛輔。董旻、牛輔暗自切齒。董旻微微點頭,示意他兩人答應關羽。

郭汜抽刀在手,跳入場中。

李傕入場早,搶先挑了一個好位置,背對下午的太陽,立在場西。郭汜站在他的右側。

關羽入場晚,只能站在場東,正好對着烈日,微微眯了下眼,卻並不以爲意,因爲不屑先出手,對李傕、郭汜說道:“兩位請吧。”

李傕、郭汜對視一眼。

李傕微微動了下手中長矛,郭汜瞭然他的意思,丟棄矛不用,改抽刀在手。矛長刀短,正好用來配合。準備已定,李傕殺氣騰騰挺矛直擊,郭汜惡狠狠趨前揮刀,從右上向左下疾劈。

這兩人配合得不錯。關羽如果閃避長矛,那麼腿就有可能會被郭汜砍到,如果閃避長刀,那麼前胸就有可能會被李傕刺中,他手中此時若是有矛或者有刀,那麼大可以先用來招架,然後趁隙進擊,可他偏又棄矛刀不用,手裡拿的是一支細短的木枝。眼前的這個狀況,正所謂是:“進之不能,退之也難,招架不行,唯有被動挨打”。圍觀的皇甫嵩等不覺爲他擔憂。

衆人憂心才起,只覺眼前一花,聽得兩聲痛呼,再定睛看去,卻見郭汜已被踹翻在地,而李傕長矛落地,關羽手中的細木枝正頂在他的脖頸處。

諸人瞠目結舌。

董旻、牛輔面面相覷。

牛輔失魂落魄,喃喃說道:“這,這,……,這是怎麼做到的?”關羽動作太快,他沒有看清。他這個旁觀者都沒有看清,更別說身在局中的李傕、郭汜了。李、郭二人呆然發怔,莫名其妙。郭汜揉着腿從地上爬起來,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呆呆地說道:“我怎麼摔倒了?”

圍觀的親兵們聽到他這句話,許多人忍不住捂嘴偷笑,一邊笑,一邊敬畏地看着立在場中的關羽。李傕滿臉漲紅,怒視關羽,想揮拳再上,可木枝頂在他喉上,卻是已經落敗了。

荀貞看得清楚,卻原來剛纔關羽是打了個時間差:李傕、郭汜儘管配合不錯,矛與刀幾乎是不分先後,可畢竟有快有慢,快的是矛,慢的是刀。當矛、刀初發時,關羽穩立不動,而後瞅準時機,在間不容髮之際,先側身避過長矛,隨即一腳踹翻郭汜,再邁步疾進,右手挺木枝虛指,左手抓住長矛,受他大力拉扯,李傕向前趔趄了幾步,喉頭剛好頂在木枝上,又因爲力氣不及關羽,長矛被奪了去,關羽隨手丟到地上。關羽的這一系列動作兔起鶻落,迅捷無比,在李傕、郭汜乃至旁觀者都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乾脆利落地贏了這一場比武。

看起來關羽贏得輕鬆,然細思之,卻發現這其中先後體現了關羽的膽氣、判斷、敏捷和氣力。

皇甫嵩大喜,說道:“好!好!真猛士也!”

場上彩聲不絕。

關羽面現自矜之色,一言不發地丟掉木枝,徑自轉身,把背後賣給兩個惱羞發狠的手下敗將,竟是絲毫不怕他兩人驟起發難,從容地重披衣甲,安插佩刀,隨後回到劉備身側,擡頷肅立。

……

關羽輕鬆擊敗李傕、郭汜,西涼諸將固然慚怒,皇甫嵩卻甚是歡喜,誇罷關羽,笑對鄒靖說道:“校尉麾下有此猛士,不可私藏啊。校尉,待我軍再與賊戰時,我可以借用一下他們麼?”

劉備等本是義從,嚴格說來並非鄒靖部屬,鄒靖雖也驚詫關羽之武力,後悔沒有能早點發現,然聞皇甫嵩此言,卻也沒有不允的道理,答道:“悉從將軍令。”

皇甫嵩又笑顧荀貞,說道:“若非貞之舉薦,險失一猛士。”

荀貞微笑不語,心道:“若想招攬劉備,非得下血本不可,只送些兵械遠遠不夠。劉備心存野望,我把他舉薦給皇甫將軍,給他出頭的機會,此正是‘投其所好’;再則,關張皆萬人敵也,將軍不知他兩人才材勇倒也罷了,一旦知曉,必會‘重用’,如今果如我之所料,將軍已向鄒靖暫借他們,所謂‘重用’,自然是把他們用到最該用的地方,說不定會用他們來擊廣宗死士,廣宗死士悍勇,不畏死,關張倒也罷了,劉備的勇力卻是尋常,又是初上戰場,經驗不多,對上這等悍敵,刀槍無眼,弄不好就會……,哈哈,哈哈。”

弄不好就會陣亡。劉備若一陣亡,他身爲劉備的“兄長”,招攬關張自是順理成章。他先是送劉備兵械,接着又舉薦劉備,對劉備可謂厚矣,有這份對劉備的“厚恩”,料來關張應也不會太過牴觸,就算關羽不肯投他,至少能得一個張飛。當然,戰場上的事兒誰也說不準,劉備也可能不會陣亡,那也沒關係,恩情已經送出去了,早晚能得到回報。此乃一舉兩得。

想到得意處,他眉眼帶笑。

劉備瞧見了他的笑容,心中感動,以爲是他在爲自己高興,心道:“唉,吾兄這般歡喜,笑難自禁,應是在爲我能得到皇甫將軍的重視而高興。他如此待我,我真不知該何以爲報了啊!”

比武是個插曲,比試完了,皇甫嵩帶諸人回入帳內,特地叫劉備、關羽、張飛隨同一起。

李傕、郭汜在這麼多人面前,尤其是在皇甫嵩和一干軍中的將校們面前丟了這麼大一個臉,沒面目留在中軍,灰溜溜地自回本營去了。

他倆如何的咬牙切齒、盤算報此大辱且不說,只說帥帳內。

諸人安坐。

皇甫嵩笑道:“我軍中既有荀司馬部精銳步卒,奪旗潰陣,所向無敵……。”說到這裡,他頓了下,瞧了眼生悶氣的董旻、牛輔等,接着說道,“又有董、牛諸君所帶之鐵騎,勇銳善戰,威震並涼……。”得了皇甫嵩此贊,董旻、牛輔面色稍虞,皇甫嵩繼續說道,“今又得了關君這樣勇比惡來的猛士,冀州賊之死士、丈八左豹雖然悍勇,不足懼也。……,諸君,咱們接着剛纔的話題,你們且說說從今日之戰裡得到了些什麼?適才南容說,讓我等了解了冀州黃巾精銳的戰力,……,貞之,你以爲呢?”

“貞以爲,通過今日上午的一戰,不但讓我等了解到了冀州黃巾精銳的戰力,而且還讓我等看到了冀州黃巾的弱點。”

“什麼弱點?”

“弱點就是他們不通戰陣之道,臨陣唯憑匹夫之勇。”

皇甫嵩頷首說道:“不錯。劉校尉部只有不到四千人,交戰地距賊城外營不到兩裡,而賊雖獲勝卻不能把劉校尉部留下,只是憑藉勇力衝殺了一陣而已,由此看出,賊確實不知兵。”

帳中諸將以爲然,覺得荀貞說得對。

原本經由上午一戰,諸將在目睹廣宗死士和丈八左豹的勇悍後不少人心生怯意,可今天下午先是見皇甫嵩晏然笑談,似是絲毫沒把上午之敗放在心上,不由自主受到影響,平靜了三分,接着又見到了關羽的勇武,又不禁振奮了三分,繼而方纔又聽荀貞指出了廣宗黃巾的致命弱點,頓又不覺輕視了張角、張樑三分,覺得他兩人也不過如此,重新鼓舞起了鬥志。

皇甫嵩環顧帳內,見諸將重振奮發作,暗暗點頭,笑問荀貞:“司馬既看出了賊之不足,那麼可有破賊之計?”

——

1,關羽的自矜氣盛。

《三國志?關羽傳》共計兩千多字,寫關羽自矜氣盛的就有三處:一個是關羽“聞馬超來降”,寫信給諸葛亮,問“超人才可比誰類”?諸葛亮說可與張飛相比,比不上你,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一個是“權遣使爲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一個是“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自己”。

又在黃忠被拜爲後將軍時,關羽大怒:“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又《三國志?馬超傳》注引《山陽公載記》裡記載:“(馬)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

馬超當世豪傑,孫權坐擁江東,糜芳是劉備的妻族,黃忠勇毅冠三軍,在定軍山大敗夏侯淵,這四人或爲劉備爪牙、或爲外戚、或爲劉備重要的盟友而關羽卻都輕視之,足見其自矜氣盛、目中無人,也可見他缺乏戰略思想和政治智慧,正如有人對他的評價:“有大勇卻無大謀,有霸氣卻無大氣,有傲氣卻無人氣”,也所以有人認爲他遠不如張飛。

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29 許季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4 膽大妄爲豫州兒89 智勇兼備褚飛燕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15 問世間誰主沉浮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25 孟德智略真天授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49 輜重已備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5 風雪夜刺(下)49 登門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65 短歌85 威震陽翟(下)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6 爲君請功63 田邊斷案(下)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98 戲忠建言攻山陽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9 鍾繇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14 賊困屋中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52 受表揚威心感動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59 荀君爲政(上)61 曹刺史安定濟北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5 郡府迴文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4 賊困屋中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29 盤點籌劃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45 虎膽奸雄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24 鐵官見聞6 何爲乳虎5 尋賢不遇(上)4 冀州牧迎節以徵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51 動手前夜31 除惡務盡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33 偏師掠潁橋蕤橫50 勵士出征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48 正旦之日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36 我所邀者仁民名37 無禮賠罪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74 歸來有美迎於城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