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

漢兵攻城外黃巾營,城內的黃巾自不能旁觀。

城頭燃起了火把,遠望之,四面城牆上火光點點,如一條蜿蜒的火蛇把城池圍在其中。

昨天那兩個被猜是張角、張樑的人又在一羣渠帥、小帥的前呼後擁下登臨南城樓,立在天公將軍、地公將軍的旗幟下臨城觀戰。

荀貞遠望着說道:“貞聞傳言,說張角前些時患了病,病得不輕,臥牀不能起。這傳言不知是真是假?”

傳言說張角病重不能起而眼前的城樓上張角卻黃衣扶杖而立,這顯然說明傳言是假的了,荀貞卻爲何還說“不知傳言真假”?卻是因爲兵不厭詐。張角乃黃巾魁首,一軍主將,又黃巾道最大的凝聚力乃是信衆們相信張角是大賢良師,是黃越神的使者,連疫病他都能治,還有什麼能讓他病倒的?他要是一病不能起,黃巾軍心必亂,所以張角就算是真的病重了,也不會讓兵卒知道,很可能會派個替身出來,一則“擊破”謠言,二則在戰場上振奮士氣。

皇甫嵩帳下的一個幕僚說道:“等到今日戰後,我等就知是真是假了。”

這是在拍皇甫嵩的馬屁,暗示今日之戰必勝,定能攻克廣宗。

皇甫嵩微微一笑,說道:“我奉旨討張角,卻從沒見過他的真容,不管他病重是真是假,至遲明早,我都要親眼看看他的真容。”不用幕僚拍馬屁,皇甫嵩對今日之戰充滿了自信。

這卻是有識之士和粗野無知之人的區別了。粗野無知如牛輔、李傕等信奉巫道,建議皇甫嵩用巫祝破敵,而皇甫嵩卻壓根就不信那一套,他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不過,牛輔、李傕雖然無知,在戰場上卻着實勇悍,只兩三句話的空兒,他們就已衝出了一里多地。

漢軍的陣地距離黃巾的陣地約有幾裡的間隔。

漢兵是步卒在中,騎兵在兩翼,黃巾兵也是這樣的列陣,步卒在中間,騎兵在左右。董旻、牛輔是漢兵的左翼,黃巾軍在他們的對面,他們衝擊的自然就是黃巾的右翼騎兵陣。

見到漢軍騎兵首先發起進攻,剛剛成陣的黃巾右翼騎兵爲之慌亂,渠帥急忙命令,先遣了一支約數百人的騎兵隊伍匆忙出陣,希望能頂住他們,給主力爭取點時間。

黃巾的騎兵出來得晚,馬速提得慢,剛行不遠,漢軍的騎兵就衝到了。

董旻、牛輔、胡軫、段煨、董越、徐榮等視敵陣的變化,間或呼喝傳令,三千甲騎按照命令,在奔馳中調整隊伍,逐漸形成了一個三叉戟形狀的衝擊陣型。

胡軫、董越率千騎在中,筆直迎向出陣的那數百黃巾騎兵。董旻、段煨率千騎在左,牛輔、徐榮率千騎在右,分往左、右行,馳向出陣的那數百黃巾騎兵的兩側。

……

當他們的陣型形成後,其戰術目的一目瞭然。

騎兵們舉有火把,遠望之,左中右如涇渭分明。

漢軍望樓上,荀貞讚歎地說道:“真精騎也,於衝鋒之際,奔馬之時,尚能調整陣型,左趨右行,如臂使指,聚散分合,毫不阻滯。將軍,董、牛諸君看來是想以中間千騎爲破黃巾出陣騎兵的主力,左右兩千騎爲其輔助並防黃巾右翼主陣的騎兵出戰奔襲。”

……

秦胡精騎振奮猛銳,馳馬迎敵,矛刀銳利,奔蹄震地,騎兵們的喊殺聲撕破夜空,震人肺腑。奔到近處,將與敵接觸,悍勇的騎兵把火把投向敵騎,先以火攻。

李傕、郭汜在胡軫的麾下。他倆昨天下午被關羽擊敗,丟人於大庭廣衆之下,牛輔回去後痛罵他倆了半天,嫌他倆給自家丟人,他兩人羞憤難當,憋足了勁兒要在今天的戰場上把面子找回來,所以不要命似的衝在千騎最前,雖然對面的黃巾騎兵已經到了眼前,卻半點也不減速,筆直地撞了進去。兩人用的都是長矛,仗着鎧甲厚實精良,無視黃巾騎兵的刺擊,舞動長矛,藉助奔馬之力瞬間就擊殺了四五個迎面來的黃巾騎士,長矛刺處鮮血飛濺。

緊隨在他倆之後,胡軫、董越部絡繹不絕地衝入了數百黃巾騎兵中,立時人喊馬嘶,兵器交碰,各種聲響不絕於耳,血肉橫飛,戰成一團。

出陣的黃巾騎兵人少,胡軫、董越部的漢騎人衆,且因爲經過足夠的提速,漢騎又馬快,且又是好整以待、養精蓄銳多時的,並又是漢軍精銳,並又有兩邊的兩千友軍相助,並又是夜戰,黃巾騎兵完全不是對手。沒過多久,數百黃巾騎士就胡軫、董越部下撕裂,被分割包圍成十幾個小塊,每個小塊外都圍了人數佔有優勢的漢兵精騎,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秦胡精騎,“秦胡”兩個字,胡是指羌人,秦是指邊地的一些因爲常年與羌人混居而逐漸羌化的漢人,他們從小就生長在馬背上,年紀不大時就跟着長輩逐獵於野上,打獵和打仗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回事,所以他們天然地精通各種騎兵的戰術,並久經沙場,擅長夜戰,且又佔有絕對的人數優勢,故此對付這區區數百黃巾騎士幾乎是毫不費力。

冀州地處北國,州里的中山、常山等國裡多出好馬,儘管從這些地方來的黃巾兵也擅長騎射,可畢竟不像董旻、牛輔部下的這些秦胡精騎轉戰多地,久經沙場,經驗豐富,兼之不擅夜戰,所以很快就落入了下風。

董旻在側翼觀望戰局,看到這數百黃巾騎兵被擊潰後沒有多加理會,留下胡軫、董越部繼續剿殺他們,自帶本部並及牛輔、徐榮部轉擊黃巾右翼騎兵的主陣。

傳令兵馳奔在數千精騎的各部之間傳遞他的命令,左右兩千騎丟下這數百黃巾騎士,接着向前衝殺,朝黃巾兵右翼騎兵的主陣衝去。

冀州產馬,故此冀州黃巾的騎兵比潁川、汝南、東郡多,不過雖然多,畢竟戰馬不易得,卻還是比不上漢騎人衆,黃巾騎兵右翼的主陣總共也只有兩千騎,剛纔派出去了五六百騎,現在還有一千五百騎上下。帶隊的渠帥見董旻、胡軫等這麼快就沖垮了他的前鋒,慌亂了手腳,來不及再整隊列陣,急忙一疊聲的軍令傳下,命各部出擊。

臨陣倉促,又在夜晚,黃巾騎兵右翼混亂不堪。

相比黃巾騎兵的紛亂,董旻、牛輔等部的秦胡精騎雖然剛幫助董越、胡軫擊垮了一部黃巾騎士,現在又是在縱馬衝鋒的時候,陣型卻半點沒有散亂,依然井然有序。

徐榮身先士卒,率領着五百騎士首先突入到混亂的黃巾右翼騎兵陣中,驅馬持矛,呼喝奮戰,進退如風,轉圜如意,擊之無不破。他部下的五百騎緊隨在他的後邊,競銳爭進,呼喝猛擊。

……

遠處漢兵營的望樓上,從荀貞這裡望去,只見整個戰場的西邊現在已經完全陷入了混戰,敵我數千騎兵各逞勇武,廝殺一團,血戰不止,而在這其中漢軍騎裡最顯眼的有三面將旗:李傕、郭汜兩人之旗在被困住的那數百黃巾騎中馳轉迅捷,擊無不破,勢不可擋。徐榮之旗急衝如電掣,重擊如流星,衝刺入黃巾右翼的主陣裡,奮勇前行,千餘敵騎無人可阻其進勢。

聯想到適才徐榮等部在戰前的安穩如山,荀貞不覺嘆道:“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秦胡精騎是也。馳如狼奔,猛如梟擊,李、郭是也。陷陣攻先,徐榮是也。”

……

徐榮當先奮勇,董旻、牛輔、段煨麾軍四進,激戰半個時辰,先是胡軫、董越殲滅了出陣的那數百黃巾騎兵,繼而全軍鼓勇,併力合擊,大敗黃巾右翼騎兵。

夜裡火中,屍橫遍野,傷馬哀嘶。

黃巾右翼的騎兵紛亂敗逃。董旻分了數百人騎去追擊逃跑的敵人,餘下的人騎皆轉向黃巾軍的中軍步卒主陣,不過沒有馬上出擊,而是暫下馬歇整,等待皇甫嵩的軍令。

Wωω. t t k a n. C○

早在胡軫、董越圍擊那出陣的數百黃巾騎兵時城上的張樑就坐不住了,垂城而下,至城外黃巾兵的主陣裡親自坐鎮指揮,這時見勢不妙,他急令步卒各部嚴陣以待,調集了一批盾牌手、弓弩手到右邊,以防董旻、牛輔等再來衝擊本陣,同時調動左翼的騎兵,命令他們出擊,卻不是擊秦胡精騎,而是令他們擊漢兵的右翼。

黃巾軍的左翼已經敗潰,不能用了,現在黃巾軍的主陣就像是一個斷了一臂之人,那麼要想扳回局面只能以牙還牙,把漢兵的右翼攪亂,也斷漢兵一臂,如此,方有可勝之機。

不過,皇甫嵩老於軍事,確是不會給黃巾軍這個機會的。

早在張樑調動其左翼騎兵前,他就已經傳下了軍令,命右翼的三河騎士出擊,趁勝直進,希望能把黃巾軍的左翼也擊破。如果再把黃巾軍的左翼也擊破,那麼黃巾軍的步卒陣地就暴露在了漢兵的眼前,到那時候,左右用騎兵衝之,中間以步卒擊之,必勝無疑了。

只是可惜,三河騎士不如秦胡精騎精銳,並且數量也遠多於秦胡精騎,又是在夜中,調動起來沒有那麼快,所以直到張樑的命令傳到黃巾的左翼騎兵那裡,三河騎士纔剛出陣。

出陣慢,就給了黃巾左翼騎兵準備之機,而又同時黃巾軍的騎兵部署正好與漢兵相反,卻是精銳都在他們的左翼,那個丈八左豹就在這裡,如此一來,三河騎士與黃巾左翼騎兵的戰鬥就是一場苦戰。

卻說黃巾左翼騎兵陣裡,聞得張樑軍令,丈八左豹立刻呼喝大叫,提長槊,穿雙甲,上馬出陣,率百餘騎最先舉火揚旗出陣,奔行至場中,與衝來的三河騎士相逢。

他着實勇悍,長槊揮動,剛一照面,就輕輕鬆鬆地擊落了數人,馬不停蹄,向漢軍右翼騎兵的陣中深入,跟在他後邊的百餘騎都是從冀州黃巾騎兵裡精挑細選而來,專用在苦戰時陷陣破敵,亦各勇武無比,跟隨在他的馬後。就像是一支離弦的利箭。

便如徐榮剛纔撞入黃巾右翼騎兵時的輕快也似,這股騎兵也幾乎是毫無阻礙地就撞入了漢軍右翼騎兵的陣中。

……

在前邊觀戰的漢軍軍官馳馬轉回營中急報:“賊騎丈八左豹率百騎逆擊我軍右翼,其勢甚銳。”

現在是深夜,皇甫嵩雖高處望樓之上,出擊的兵士裡又有專人多舉火把以照亮,可畢竟不是白晝,不能把整個戰場都看得清楚,所以他在前線佈下了不少觀戰的軍官,好能及時地得知前線到每一處戰場、每一個戰局的具體情況。

剛擊潰黃巾的右翼騎兵,黃巾的左翼騎兵就還以顏色。

荀貞遠望漢軍右翼的戰場,說道:“我說怎麼在賊兵左翼潰敗後居然還有賊騎敢主動出陣逆擊我軍,卻原來是丈八左豹。將軍,此賊驍悍,非猛將不能殺之。”

皇甫嵩心道:“卻不知賊軍把這丈八左豹放在了左翼,要能早知,我該把董旻、牛輔部放在我軍之右。”不過現在後悔也晚了,而且戰場上本就沒十全十美之事,皇甫嵩又不是未卜先知,又怎會知道這個丈八左豹會在黃巾軍騎兵的右翼?再則說了,丈八左豹不過是個勇夫罷了,人力有時而窮,就算他再驍勇善戰,勇如西楚霸王在被重圍後最終不也是落個自刎烏江?

皇甫嵩因令道:“命右翼騎兵選用猛將精銳圍擊,先殺了這個丈八左豹,再擊賊之左翼騎陣。”

傳訊的軍官接令,策馬出營,奔去給右翼騎兵的將校傳令。

便在這時,一人在一箇中軍親兵的帶領下來到望樓下。

親兵高聲稟道:“報將軍,此人求見。”

皇甫嵩探頭向下,見來人高冠黑衣,是個文士,並不相識,說道:“何人也?”

這人仰面按劍,大聲說道:“回稟將軍,在下簡雍,奉劉備令求見將軍。”

荀貞聽得來人自稱簡雍,並報上了劉備之名,也探頭向下看。

“劉備?他派你來見我何事?”

“賊左翼騎兵驍悍,我部關羽、張飛請令出戰,擊殺那丈八左豹!”

皇甫嵩笑道:“壯志可嘉,膽勇可嘉!不過區區丈八左豹,匹夫之勇,我軍右翼騎兵數千,足能將之斬殺,卻無需玄德他們出馬。”關張雖勇,但皇甫嵩昨日只試了關羽的步戰,未問其騎戰之能,並且劉備部盡是步卒,縱然請戰,卻也是無法上陣與敵騎對戰的。

劉備遣簡雍過來請戰也只是爲了表示一下他的“求戰心切”,既然被皇甫嵩拒絕了,簡雍不再多求,拜別歸陣。荀貞看他離去,縮回頭,重坐於席上,很讚賞劉備的這一手,想道:“這劉備還真是給他個機會他就會表現。”頗有惺惺相惜之感,另又有忌憚之意。

……

丈八左豹固然只是匹夫之勇,可皇甫嵩剛纔說“區區丈八左豹,匹夫之勇,右翼騎兵數千,盡能將之斬殺”這句話卻是說錯了。

62 太守行春(下)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20 牽掛者何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46 盜馬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1 寇至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67 鮮卑復又寇幽並44 許仲程偃20 拜徐州用計離亂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2 獲名70 相見恨晚堂上歡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49 輜重已備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45 正旦前日15 命令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36 天下之中洛之陽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0 查封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17 推功相讓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8 詐降1 飛書問君何所欲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63 田邊斷案(下)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28 君子報仇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8 推衣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88 從徵汝南(上)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5 出城激戰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6 虎狼之威(上)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0 回家5 尋賢不遇(上)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58 二月習射(下)38 陰入縣寺持短長70 今才知君是誰人93 兵臨西華(下)3 習射7 置彀在此請君入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77 曹隱袁進皆貴宦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 風物迥異江南地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3 先表北海刺青州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27 朱公偉奉天子詔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41 謀重有利爲臣職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