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臥龍出潛淵,天下風雲變

鮮于銀不屑道:“孔明先生,你現在有扇子在手,還揮得這麼起勁,可有妙計爲主公取下荊州?”

諸葛亮傲然道:“這有何難?我有一策,供各位參考。”

劉備道:“先生但說無妨。”

諸葛亮道:劉表有二子,大兒劉琦,已成人,次子劉琮,尚年幼,蔡夫人慾將侄女嫁與劉琮爲妻。你猜劉琦會怎麼想?”

鮮于銀道:“若蔡家支持劉琮,則劉琦世子之位難保。”

諸葛亮道:“如今長沙太守張羨率武陵,零陵、桂陽四郡叛亂,劉表數次征討都無功而返,主公可說服劉琦去立戰功而保世子之位,讓劉琦主動請纓掛帥出征張羨,而主公爲副帥助劉琦。

劉琦性敦厚且不通軍事,必將軍權交給主公。待平定四郡叛亂,可遣心腹之人駐守四郡,則四郡之地實屬主公矣。到那時候,以四郡爲根基,手握荊州軍權,再輔以天子密詔,奪荊州只在反手之間。如此行事,不出一年,便可讓主公高坐州牧府中。”

劉備一聽,豁然開朗,連連高呼:“此扭乾轉坤之妙計也!”

鮮于銀也拜倒在地道:“軍師妙計,讓我心服口服,請軍師饒我輕慢之罪。”

太史慈也對諸葛亮的妙策深表欽佩。四人又在茅草屋內商議一番細節。

隨後劉備又問起鳳雛龐統的事,孔明道:“龐士元心儀者,江東孫權也。今早已啓程去了江東。”

劉備只好作罷,領着孔明,一起回到襄陽城中。

劉琦最近心中很是煩悶,世子之位懸而末定,荊州勢力最大的家族蔡家已經開始支持弟弟劉琮爲世子了,除了將蔡瑁的侄女嫁給劉琮外,還到處散佈劉琦無能而劉琮聰慧賢明的謠言。

劉琦知道這種爭儲事情的殘酷性,不做世子事小,怕的是爭儲失敗事後,連命都保不住。

心情不好的劉琦在鬧市中閒逛,突然有人攔着劉琦道:“下官尹籍拜見琦公子。”

劉琦見來人是從事中郎尹籍,便施禮道:“尹叔父安好。”

尹藉字機伯,是劉表同鄉,跟隨劉表多年,與劉琦很是熟悉,因博學多才,很得劉琦尊敬,劉琦一直以叔父相稱。

尹籍仔細端詳了劉琦一番後,對劉琦道:“大公子近來面相晦暗,當有災禍啊。”

劉琦知道尹籍善於給人看相,又見尹籍一言說中自己心中擔憂,連忙問道:“是何災禍?可有何解法?”

尹籍道:“大公子不利襄陽,三月之內,恐有血光之災,至於解法嘛,大公子切記:重耳在外生,申生在內亡。”

說罷,尹籍轉身就走,劉琦嚇得臉色蒼白,連忙拉着尹尹籍道:“還請叔父救我。“

尹籍嘆了口道:“大公子要想脫此厄運,只能去找你父親,請纓征討荊南叛逆。等你立下赫赫戰功,才能平安無事。”

劉琦道:“可是父親征討張羨數次,都無攻而返,我……我又怎麼能立下戰功?還請尹叔父指導。”

尹籍道:“大公子可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典故?”

“尹叔父是說,“韓信善將兵,而高祖善將將”吧?”劉琦也不傻,立即明白了尹籍的意思。

尹籍欣慰他道:“大公子天姿聰穎,可謂統帥之才也,只要帳下有可用的得力大將,何須親自領兵作戰?”

劉琦道:“何人可爲吾之得力大將?我又該如何做?還請尹叔父教導。”

尹籍道:“能助公子立軍功者,唯有劉備。劉備身經百戰,屢建奇功,區區張羨,絕非劉備對手。你明日可在州牧議事時主動請纓,並請以劉備爲副帥,我會聯絡一些支持你的人助大公子度過此劫。”

說罷,尹籍向劉琦行了一禮,轉身而去。

這尹藉,便是劉備這些年對襄陽官吏的滲透成果之一。尹籍早看出了劉表非亂世雄主,劉表的二個兒子也非人主之姿,心生早有異心。後來經過與劉備多次接觸後,覺得劉備有英雄氣概,便暗中投靠了劉備。而剛纔街頭這曲戲,也正是諸葛亮與尹籍商量好了的。

第二天,州牧府例會,劉表高坐堂上

尹籍出列,對劉表道:“長沙太守張羨,會同荊南其它三郡,割據一方,爲害甚巨,宜早日剿滅,不可讓其繼續坐大,釀成後患。”

劉表道:“張羨勢大,前番曾兩次征伐,都不能競功,吾欲再次親征之,奈何最近身體稍有不適,此事容後再敘吧。”

劉琦主動請纓道:“孩兒願代父親領軍,掃滅荊南肖小,還荊州一片太平!”

劉表猶豫了一下,搖了搖頭道:“琦兒尚且年幼,軍旅之事非同小可。”

尹籍勸道:“主公已年近六旬,不宜過度操勞軍伍之事,但荊南叛亂,也不宜一拖再拖。依我看,琦公子至孝,願代父出征,此大善之事也。

至於統兵方面,若有身經百戰的將軍輔助大公子,必能馬到成功。”

劉表問道:“那依機伯之見,何人可以輔助琦兒去剿滅叛賊?”

尹籍道:“劉備足當此任,且劉備二萬大軍,甚是精銳,之前讓劉備屯守宛城,是爲了讓他給荊州擋着曹操的威脅。

如今曹操與袁紹交惡,無暇顧及荊州,且主公又與曹操結盟,劉備屯兵宛城已無必要。何不讓大公子爲帥,劉備爲副征討荊南叛逆?”

更何況,蔡瑁認爲,憑自己的權勢和地位,只要軍需和情報方面動一動手腳,分分鐘可以弄死還是軍事小白的劉琦!

蔡瑁一表態,張允等人也紛紛附議,這情況倒讓準備了一肚子說辭的尹籍無處發泄,差點憋成內傷。

第36章?榮歸雁門郡,百姓感恩德第213章 兒女多且能,應懷蕭牆憂第119章 惡魔製藥團,七十一冤魂第294章 貌合而神離,又遇無間道第379章 寡斷良機失,勢窮內訌生第197章 國之慾興也,當視民如傷第365章 能而示之不能第457章 趙雲的魅力,曹操的解藥第42章?五條絕戶計,計計如毒箭第323章 攻城先攻心第56章?崛起草莽間,董卓亦英雄第341章 論雄主霸氣,惜兄弟情分第217章 正義不缺席,只是常來遲第25章 史冊恥無名,丹心報天子。第217章 正義不缺席,只是常來遲第216章 山中會義士,獵場待寇仇第213章 兒女多且能,應懷蕭牆憂第191章 收涼州悍將,攻榆中堅城第258章 名將遇名將,各有勝負場第47章 大漢奸竇復,老狐狸戲忠第300章 關前戰雷銅,周泰欲爭功第408章 空手入鄴城第210章 視傳國玉璽,若破石瓦缶第341章 論雄主霸氣,惜兄弟情分第259章 你用暴雨夜,我用豔陽天第192章 惡戰誰當先?典韋和徐晃第215章 許氏三門客,不慚世上英第41章 喋血膚施城,收回黃帝陵第126章 郝昭守壺關,一萬擋十萬第229章 自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第313章 蜀中之柱石,悍勇而多智第221章 高順徵烏桓,臧霸襲朔方第219章 刺殺成懸案,碧眼掌江東第420章 戰書與戰陣第329章 激戰蓮花山第175章 暗夜藏殺機,留縣是個坑新書發佈試讀:《漢末孤峰》序章及第一章第239章 董玄送密旨,梟雄好演技第334章 刻碑正氣歌第32章 遺糧待城破,金銀多如山第332章 時窮節乃見第12章?捷報傳洛陽,肥皂可賺錢第258章 名將遇名將,各有勝負場第235章 投鼠尚忌器,挽弓射敵肩第441 月夜遇胡兒第396章 王嵩要開打第116章 善良常欺世,仁德總盜名第154章 驕兵未必敗,驕兵亦可勝第130章 先以力威服,再驅虎入籠第46章 屯墾教科書,鮮卑攻略策第425章 曲陽破局戰第41章 喋血膚施城,收回黃帝陵第253章 欲進先退之,欲擒故縱之,第392章 周瑜被下毒,江東支柱倒第102章 晏明守蒲津,生死一線懸第62章?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第175章 暗夜藏殺機,留縣是個坑第107章 敬飛將李廣,縱賊首西遁第482章 劉曹的“扁擔親”第260章 混水可摸魚,侯成被砍翻第443章 梟雄之志第327章 瞞天過海計,圍魏救趙計第221章 高順徵烏桓,臧霸襲朔方第217章 正義不缺席,只是常來遲第41章 喋血膚施城,收回黃帝陵第280章 久別回長安,夜話華清宮第251章 軍旅培英才,不可學趙括第227章 高順假斷糧,袁曹佯示好第3章 拒絕歸宗族,欲行萬里路第163章 圍點打援軍,徐晃險中招第282章 袁紹中毒箭,禍起蕭牆間第3章 拒絕歸宗族,欲行萬里路第297章 蜀中少主弱,羣官心思多第2章 悍匪欲行兇,刀下救王允第391章 被奸人蠱惑,捋大王虎鬚第145章 阿瞞猶認錯,溫侯悔嫁女第224章高順進五原,蹋頓謀劫糧第391章 被奸人蠱惑,捋大王虎鬚第342章 婦人慾干政,高順涉謀反第217章 正義不缺席,只是常來遲第177章 曹操欲復仇,不死絕不休致讀者:關於這本書及新書的一些想法第459章 禍害當西引,刻不容緩矣!第214章 長安立世子,憐孤勸巾幗第425章 曲陽破局戰第149章 公孫罵劉備,是兒最無信第453章 不裝了,王嵩攤牌了第251章 軍旅培英才,不可學趙括第36章?榮歸雁門郡,百姓感恩德第448章 戰略欺騙全天下第388章 賈詡又獻計,計毒傷天和第92章 啊呀呀呀呀,暴擊再暴擊第393章 曹劉閃電戰,呂蒙當大任第407章 唐魏諜中諜第390章 孟獲被調教,磨蹭要人命第409章 三千字道歉第203章 羌族莎朗舞,賈詡又“坑”主第67章?諸侯的盛宴,與忠義無關第362章 反骨仔祖宗,照用又何妨第23章 尖山有鐵礦,榆林有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