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便做斬首

東面南面和北面三方可見都有荊州的兵馬馳援而來,至於西面此時的湘水卻是濤濤而走,渾然沒有讓周瑜他們能夠在短時間渡過這江水的可能。

已經和嚴顏所部的荊州兵有過jiao手的周瑜此時當然知道這北上之路,也就算是到此結束了,而此時就是論及東向的歸途,比較而言,全是騎兵的陳到所部氣站裡自然也非同xiao可的,當然在江夏城外的陳到可是驅趕着曹魏方面不下於五萬兵馬一個勁兒的和江東兵的自家友軍彼此相攻而進一步的導致了江夏城外江東兵馬的敗績,而導致了這一場本該是勝局,卻最終讓江東終究失利於荊州的緣故,便是這夥子荊州騎兵,能夠讓劉備在這個時候chou調而出來江夏行此事的人物,在周瑜看來定然也有着過人之處的。

至於這南面而來的荊州兵馬,周瑜自是不需要怎麼去打探也知道就是張飛等輩。

雖然說在衡陽一帶有他事前安排的守將蔣欽以及統領的十數萬兵馬在,不過畢竟對於荊南的熟悉,還是他們本地人更加的熟識一些,故而這人數不多千餘人的騎兵能夠穿透江東人在衡陽一線的防線,而出現在這臨湘城外倒也不怎麼讓周瑜感到吃驚。

不過眼下的局面卻是讓他的一番心血又有了形勢漸低的架勢了。

周瑜倒也沒有因爲這樣的局面而變得情緒低沉,不過因爲這樣的徒勞無功,總是讓他心中變得抑鬱。

事事不順,卻又敗戰連連,如何能夠讓將士們的心氣高上起來。

隻手補天的任務雖然對於周瑜他們來說總是很有挑戰xìng的,不過屢次所謀不中,任是誰人也會感到心中失望的.而今的周瑜當然對於這種事情,多少已經是習以爲常了.他能夠做的也就是盡心盡力,至於結果能夠如何,確實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跟着張飛一衆從桂陽,繞過衡陽城纔出現在臨湘的鄧瀚,這個時候也不禁爲周瑜這個時候的境遇感到有些難爲,要是他和周瑜兩個人要易地而處的話,他卻也不會做的比周瑜更好的.畢竟因爲他和孫權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卻是親近,以至於有些親近的可能讓孫權對於重用周瑜的同時也會對他更加的提防的,畢竟當年的周瑜和孫策兩個人確實義結兄弟,而按照時下的傳承,卻是兄終弟及之事,如何能夠讓孫權在現在孫策之子漸漸長生的情況下放得下心來,這倒不是說孫權本省的才具不能夠成爲江東之主,不過面對着哪個位置,孫權想來定然不會再讓度給其他人的.

周瑜自是威望能力爲江東一時之選,既得重用,卻也不能夠完全的依仗,這終究是孫權的艱難之處.

當然這些都是鄧瀚這作爲後來之人能夠在孫權的後來的行事中把握到了孫權這人的內心的變動,就像是陳壽爲其做傳中,對他的評論,有勾踐之奇,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卻是勾踐的前事之師.

不過在這一世的江東,遠遠沒有到達他們在歷史中取得的那般風光無限好的境地,更沒有赤壁一戰,破曹軍的威名,加上劉備這裡的異軍突起,終究讓江東失去了他們染指荊州的機緣了,而在這過程中,江東雖然也有實力擴張的時候,但是終究算不得讓江東net風得意的那種大勢,故而這個時候的江東卻也不能算是富貴,而孫權更多的這個時候還只是走在路上,所以他還會對於周瑜他們加以重視的,不過就在這其中卻也對於周瑜的兵權,已經有魯肅,程普等人的存在來分周瑜手上的兵權的.

鄧瀚自己如今在劉備這裡,倒也還算過得瀟灑,畢竟如今的劉備還沒有任何有如孫權那般的潛質,再加上在鄧瀚的認知裡,似乎也沒有現劉備最終能否表現出孫權那般的行爲,不過以劉備如今的年紀,至少沒有那多的時間讓他做出那些事情的想法,比較如今的荊州勢力正在蓬勃之際,當然還沒有達到一掌天下的時候呢!

此時的張飛已經將自己的千餘的幽燕騎兵和陳到所領來的萬餘的荊州騎兵合併一處,對於有半年未曾相見的兩人,此時當然是有些話想說的,張飛當然更希望能夠從陳到這裡聽到些有關劉備近來的情報,畢竟陳到向來都是劉備近身的shì衛統領.

當然若是有關於戰事的安排等事務倒也有荊州的情報傳遞早就轉到了,不過比較那種紙面上的文字,總是不及有陳到這裡活色生香的解說,來的有形有相,再有就是有些事情卻也不可能夠從簡單的一個文字中能夠明白到在這些事情和決定背後生的一些細微的情史變化的.如今的張飛他們當然是在荊南和江東兵征戰廝殺着,不過此時情況對於荊州來說,重點還是要看雍州的,當然如今的荊州方面因爲在荊南的人手很是得力,才讓江東在這裡總是受傷不止,這樣一來,顯得在荊南這裡和江東的jiao戰,就更是舉重若輕了.

“什麼,叔至,你卻是說俺大哥已經趕往長安去了,莫非那邊的情勢有什麼不好的變化麼,俺二哥難道有什麼不好?”張飛尚沒有聽明白陳到的話中之意的時候,便開始問道.

“這個倒是沒有什麼的,只是臨在下出之際的時候,軍師還有主公已經有這些意向了,而且也算是準備停當了,雖然此時還沒有這方面的消息傳來,不過想來主公行事也不想有太多的泄漏!”陳到說道.

鄧瀚自是在一旁聽的點頭,對於雍州一行,自然是劉備不能夠避免的,不管怎麼說,如今的天下,說到底已經成爲了荊州和曹魏兩方之間的爭持了,雖然說之前的時候,江東還能有些威脅的話,卻還是因爲哪個時候的江東的底牌並沒有爲荊州所把握,而今因爲江東的強行來支撐荊南的局面,使得他們自身的實力更多的爲荊州掌握,並且在荊南和江夏兩地的這一些變故生之後,對於江東已然造成了太多的傷害,使得他們的實力損失了相對的多,這樣一來,荊州卻是已經做到了知己知彼,這樣的情況下,對付江東自然已經有了更多的把握了,而且如今又因爲荊州和江東兩家在荊南的一系列的戰事之後,江東的頹勢自是顯現無疑,況且達成如此局面的還只是荊州原本駐守在荊南的本地兵士,雖然如今還有了黃權手中的十萬兵馬的來援,以及陳到這萬餘人,不過即便是沒有這些人的時候,荊南地區的江東兵,卻也是在當地不能夠繼續對荊州造成更多的傷害了.

而今有了這兩隻部隊的來臨,卻是可以讓荊州在荊南能夠達成更大更好的結果了.

“襄陽城中,一切都還安好?”鄧瀚自是問道.

“這個卻是自然,士元先生自是要和和主公一起去雍州的,而諸葛軍師當然就是留守了,這卻是不用再說些什麼的,而今我荊州的實力自是完全可以震懾羣xiao的,自然是無事的!”陳到言道,雖然平日裡的陳到多是沉mí於用兵練兵等事情之中,不過他卻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只是平日裡的他,不怎麼言語,倒顯得這位身份貴重的將軍總是低調到近乎少有人能夠注意到他.

不過鄧瀚畢竟和他一同去過許都,也曾是同生共死過,倒也知道陳到的心思細密,以陳到的智慧,倒也能夠想到這個時候鄧瀚的話中有話,當然也無非是想要問一下例如孫尚香,以及在鄧瀚不在襄陽的這段時間裡,有關緹騎等的舉動,雖然說對於這些對於鄧瀚自己不太友好的袍澤,鄧瀚倒是沒有十足的惡感,不過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的.

如今雖然廖立因爲前面的種種事端,爲劉備不喜之後,緹騎卻也變得若有若無了,不過有些事情鄧瀚還是希望能夠從陳到這旁觀人的角度中查探到別的一些事情的,畢竟陳到卻是常年處在劉備身邊的.

當然這個時候鄧瀚之所以如此問,倒也是因爲身邊還有着張飛的存在,張飛和劉備自是不分彼此,而這些年來,鄧瀚和張飛之間的關係,卻也是即爲親近的,這個時候鄧瀚如此明白的向陳到詢問,倒也在情理之中,也不會讓張飛有什麼不好的想像的.

既然襄陽城中一切如舊,當然也就是說鄧瀚他們無須爲襄陽城中的事情擔憂,雖然說這些事情對於鄧瀚來說,並沒有多數的安慰之意,不過畢竟他們這一行人可是已經在荊南這裡出征在外了不下於半年之久了,即便是張飛這樣的戰場狂人,卻也會心念襄陽城中的妻兒的,何況鄧瀚.

“那個,倒是想問一下叔至,那夏侯淵到了襄陽之後的表現如何,可曾有過什麼陰謀詭計,又或者在襄陽城中搞風搞雨!”

聽到張飛這樣問,鄧瀚多少有些笑意顯1ù在臉上,“子浩,你xiao子別那種神情好不好,俺這可是問的正經事情!”

“我可什麼都沒有做,也沒有想什麼,只是覺得氣氛有些沉悶,臉上都有些僵硬了,這個時候活動一下,不行啊!”

“呵呵,三將軍,倒是不必如此,那夏侯淵父子到了襄陽城中,主公自是沒有爲難與他,不過僅僅是限制了他們的行動,頂多也就算是軟禁一番了,不過他們的行動還是很輕鬆的,也沒有什麼人爲難他們的,畢竟大家都不是什麼莽撞之人,加上夏侯淵他們也很是知情識趣的,卻是不會有什麼事情生的。”

“就是,敗軍之將,弱勢還那麼不懂低調一點的話,卻是留着他們也是無用的!”張飛自是言道。

在和夏侯淵之間的翁婿之情的前面,張飛當然是更加註重的還是他們結義之情的。

不過對於這些事情,鄧瀚和陳到雖然和張飛的關係也是相當的親近,他們兩個卻也不會對張飛說些更多的,畢竟這算是張飛自己家的事情,鄧瀚自是明白清官難斷家務事的難處,而陳到當然更多是因爲本xìng淡漠一些,不會多管一些閒事的緣故。

幾個人談論諸多事情,自然像襄陽城中的事情,雖然和他們的關聯很多,不過此時的他們畢竟都在湘水邊上,需要哥們更加關心的卻是當前的周瑜以及他所統領的十萬江東兵馬。

如今的周瑜想來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臨陣而退的,畢竟要是那樣一來的話,不需要嚴顏他們費太多的力氣,只要陳到以及張飛這萬多騎兵一路上的追殺和襲擾,就能夠將這十萬大軍狠狠的要下一口來,畢竟這沿途之上,卻都在荊南四郡的範圍之內,對於地利和道路上的熟知,荊州人可是要比才來不久的江東兵馬更加的熟悉的。

畢竟臨陣而退,在這個時候對於江東兵馬的影響卻肯定不會xiao了。

“這一場戰事,不管周瑜他們如何行動,我們總是不會將他們給放走了的!”張飛卻是極爲自信的說道。

此時的張飛內心中,確實想到的完全是當日他在衡陽城頭和鄧瀚談論的哪些言詞,畢竟江東一方勢力的傾滅,似乎已經近在眼前了,如何能夠不讓張飛感到心血沸騰,畢竟這一切的生似乎就在他的參與之中。

關羽他自是和劉備要去雍州和曹cao對決於疆場。張飛自是相信兩位兄長能夠把握其間的機會,將曹魏的兵馬給擊敗,而他向來卻是沒有那個時間去趕上在雍州的戰事了,不過作爲張飛,他卻也不會爲此生出什麼懊惱之意的,畢竟在他的面前,還有江東這片土地等着他去逞威。

雖然相比較在雍州的曹魏方面已經擁兵百萬,而在荊南這裡的江東兵馬卻也不過只有不到三十萬,今後展望江東地面的話,頂多也就是如此的規模了。或許這樣的兵馬並不能夠彰顯那句,百萬軍中,取上將級,如探囊取物的威猛。不過誰讓張飛當初在襄陽的時候請求非要來荊南之地來抵禦江東入侵的兵馬,而不是選擇待在襄陽等着如今這般局面的生成,要是如此的話,如今能夠跟着劉備去雍州的兵馬中,當然不會少了他張飛的身影的。

“子浩,你說,我們將江東這二十萬兵馬全都給留下來之後,若是大哥他們在雍州和曹cao開戰了之後,我們還有沒有那麼多的餘力去進攻江東六郡!”

“這卻又如何能夠說的準呢,不過這事情卻還要等我們將這一場戰事給打完了再說!”鄧瀚卻是沒有給張飛一個準話。

畢竟戰事的消耗,並不是他們身在前線的人能夠把握其間的精微的。

儘管他們這一次在荊南的戰事,總體來說算得上相當的輕鬆,不過有着衡陽城的戰損,零陵城的失落和恢復,再有一些個其他的戰亡損壞,這些卻都會算在其中的,荊州自是實力強橫,財力雄厚,可是畢竟這一年多以來,卻是始終在對外征戰着,而且也因爲這不停地戰事,使得荊州諸多地方也是少了人力的支持,變得少了許多的收入,而這一切卻都是靠着之前的儲存來應付的緣故才能夠應承的。

再加上接下來的雍州方面,顯而易見,並不是一場可以短時間內結束的戰事,畢竟如今兩方在雍州附近囤積的兵力,上下加起來已經將近兩百萬人馬了。這樣的戰事卻是算的上荊州和曹魏兩方押上了自己的全部底蘊和潛力的一戰,勝者當爲天下之主的大勢卻是不容阻擋的,而戰敗的一方,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實力在於應付接下來的戰事和挑戰了。

除了這些戰事中的損耗之外,對於如今的荊州來說,即便是得勝,哪些爲了獎酬爲了荊州的勝利而奉獻了一切的將士,那些hua費卻也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數目的。

從先秦的軍事制度中chou取了一些個有利於荊州展的因素,再結合了荊州方面本身的條件綜合而成的荊州方面的軍事制度,卻也是有那些以軍功爲重賞依據的因素的存在。

故而這一次的戰事,不管是生在荊南,又或者是雍州之境,他們都是爲了荊州的前途和大勢而奮戰的,在這場戰事中表現了他們自己的勇武的荊州將士們,當然會應該得到他們應有的賞格的。

鄧瀚自是荊州中司馬府的主官,掌握着荊州方面諸多的情報的收集和歸納,不過這種具體的財務情況,卻是掌握在諸葛亮和糜竺等人的手中的,鄧瀚並不能夠知曉的,故而他並不夠給張飛一個明確的答覆。

不過如今的情況下,鄧瀚卻是能夠給張飛描繪一番將來可能的居室走向。

張飛自然也是知道的。不過此時的他們卻是要先解決一下週瑜,這纔是他們眼下的要務!推薦本書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加入書籤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推薦小說:武動乾坤神印王座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聖王求魔官家遮天殺神天才相師錦衣夜行官道無疆醫道官途長生不死將夜仙府之緣最終進化造神天才醫生重要聲明:小說三國之雲臺所有的文字及三國之雲臺最新章節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三國之雲臺全文閱讀。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三國之雲臺VIP。閱讀更多精彩小說請返回首頁Copyright ? 2012讀客吧武動乾坤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3062305號-1

第28章 姻緣千里牽,拳腳刀槍劍第80章 無題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119章 雍涼風雲(六十二)第64章 雍涼風雲(十一)第123章 孔雀未必東南飛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第26章 何必第49章 愁苦第120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16章 再戰衡陽城(六)第201章 天下安(一)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74章 面前究竟幾條路第139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四)第28章 姻緣千里牽,拳腳刀槍劍第38章 心緒不寧,且換浮生半日閒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97章 趕不上也得趕啊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76章 雍涼風雲(二十三)第52章 斜依第6章 展美顏第24章 丈夫第84章 迷霧重重,山雨欲來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42章 傳言第97章 雖無長阪坡第24章 丈夫第106章 雖無長阪坡第17章 行蹤第7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一)第48章 人不瘋魔不成器,瘋的文武雙全第106章 陸遜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141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六)第31章 西行漫記(四)第31章 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65章 雍涼風雲(十二)第156章 定(中)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14章 掉窩裡了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129章 順心隨意第40章 西行漫記(十三)第18章 都是自找的第68章 雍涼風雲(十五)第24章 丈夫第35章 不惹禍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112章 山雨欲來(三)第18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一)第164章 自有老匹夫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30章 動靜第82章 好事不多磨第127章 引蛇不成?第17章 人得有自知之明,索瑞第116章 雍涼風雲(五十九)第14章 添柴第123章 孔雀未必東南飛第20章 前程自有,只等錦繡第48章 將無將(一)第78章 雍涼風雲(二十五)第38章 神打(上)第177章 開戰第157章 勢顯第89章 雍涼風雲(三十二)第61章 隱現第68章 努力去失望第91章 制限(四)第41章 西行漫記(十四)第8章 母親的絮叨第16章 疏不間親第29章 哀默第70章 所謂權勢者第137章 匆匆第39章 西行漫記(十二)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132章 本道柳暗花明(七)第44章 情怯第33章 西行漫記(六)第52章 斜依第37章 跟屁蟲第23章 兩人爲鬥,三人且樂第90章 雍涼風雲(三十三)第20章 不疑有他,相互競爭第160章 順逆第113章 再戰衡陽城(三)第18章 都是自找的第24章 荊州大公子第98章 雍涼風雲(四十一)第73章 不涼爽的風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