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

“文優,王允那裡動靜不小啊!看來董卓離死不遠了。這種眼睜睜看着自己半生的心血消失的感覺怎麼樣?”

李儒府上,賈詡半調笑半試探的問道。

淡漠的瞥了賈詡一眼,李儒平靜道:“我的心血不會消失,它會一直蟄伏起來,等待着被我認可的人前來接手。”

“你直接說袁術不就好了?現在天下除了他,誰還能實現你的理想?”

賈詡再次試探道。他對於袁術可是非常看好,最關鍵的是以袁術現在的情況,不說別的,至少割據一方沒問題。

過去經受過諸多磨難的賈詡是一個十分現實的人。他這一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好好的活下去。

他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投奔到袁術這樣強大而理智的諸侯麾下,當一個地位不低、存在感不高的隱形人就好了。

不像李儒一般對於寒門有着深深的執念,賈詡的一生就只是爲了自己而活。

李儒看了賈詡一眼,輕輕的嘆了口氣:“文和,你的才能遠在我之上,爲何卻如此在意謀己之道呢?”

賈詡一直以來平波不驚的面色一滯,隨後有些自嘲的說道:“或許因爲我連寒門子弟都算不上吧!我如平凡百姓一樣,這一生只是爲了過上平淡安詳的日子,並非你們這些志向高遠的寒門子弟。”

再次想起了曾經不堪回首的往事,賈詡罕見的低沉了聲音。

“不如文優你這般幸運,自幼就能拜入名師門下,成爲縱橫家傳人,我的出身只是一普通百姓之子而已。”

賈詡的聲音逐漸變得陰冷:“文優你可知道,吃人肉和吃土是什麼感覺?”

聽到這話,即使是李儒堅硬如鐵的內心也出現了一絲顫抖。他雖說是寒門子弟,但和尋常百姓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雖然知道西涼經常出現易子相食的事,但自幼不愁衣食的他卻沒有親身經歷過那種地獄般的場景。

“那是三十多年前,當時我還只是個普通百姓之家幼學之年的孩童。適逢西涼大旱,各地的糧食幾乎顆粒無收,盜匪猖獗。”

賈詡目光渙散,彷彿再次看到了當初那種地獄一樣的情景。

“當時朝廷的賑災錢糧都被那些豪門大族私吞,根本沒有多少真正賑濟在災民的身上。”

“我的父親爲盜匪所殺,母親爲了能夠讓我活下去,帶着我到處流浪乞討。”

“我吃過很多次土,那是在餓到極致的時候我唯一能吃到的東西。雖然不能消化,但是能夠使我感到我的肚子是充實的。”

“但後來,我的母親也死了,死在我的前面。因爲她每次找到的吃的多被我吃了,而她總是僞裝成吃過了的樣子。”

“在彌留之際,母親讓我在她死後、在屍體腐爛之前,將她身上的肉吃掉。”

“她臨死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讓我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說到這裡,即使是一直以來深不可測、善於隱藏的賈詡,情緒也出現了極大的波動。

強大的精神力量頓時爆發出來,充斥了整個房間。

這種恐怖的氣息,即使是李儒也覺得十分心悸。

深吸了一口氣,賈詡平復了自己的心情後,收起了暴亂的精神力量。

“後來,我就吃掉了母親的屍體,帶着她的遺願四處遊蕩,努力的汲取知識,活到了現在。”

賈詡伸出自己的雙手,呆呆的看着雙手的掌心,彷彿還殘留着當年的血跡。

用力的攥緊了雙拳:“我這一生,不爲別的,就只是爲了能夠好好的活下去。有了現在這樣的些許見識,也只是爲了掌控自己的命運,活得更好一些罷了。”

賈詡毫不在意的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反正馬上李儒就要離開了。無論是永遠的離開還是跟着自己離開,都註定了自己二人將永遠告別這一段經歷。

作爲多年的好友,在這彌留之際,賈詡也終於將自己的故事說了出來。隱藏了太久,他也需要有一個人能夠聆聽一下他的心聲。

李儒怔怔的看着賈詡。良久,嘆了口氣:“怪不得!謀士五境之中,謀己這一境界,恐怕無人能夠與你相比了。”

這一刻,李儒深深的佩服起了自己的這個多年好友。能以一介布衣之身達到今天的這種地步,絕世的天資和驚人的毅力缺一不可。

自己也就是運氣比較好,資質雖說出衆,但和賈詡相比真的差的太多了!若是自己有對方這樣的資質,恐怕也不會只得師傅的七成真傳了。

賈詡完全不在意李儒對自己那一剎那的震驚,鄭重的問道:“文優,你真的甘心就這麼隨着董卓一起消失嗎?你真的放棄了你的志向了嗎?你真的不願意再嘗試一次嗎?”

李儒沉默了。他雖然表面上心如死灰,但他未嘗沒有另起爐竈的想法。畢竟半生的心血,就這麼消散一空,自己怎麼能夠甘心?

無論如何,他都想要活着看到寒門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文和,你不要再勸我了,涼州的一切我就交給你了。待我走後,李榷郭汜會聽從於你,接下來的一切都由你來替我完成。你一定要幫我看一看這天下,看看寒門子弟崛起的那一天。”

李儒雖然內心十分掙扎,但還是咬着牙說道。他終究還是放不下,放不下董卓,更放不下過去的自己。

“你真的以爲李榷郭汜他們會聽我的嗎?”

賈詡略帶失望的說道。

“會的。只要袁公路走到了那一步,他們會的。”

輕嘆了一口氣,終究還是沒能說服對方。賈詡嘆道:“那麼你能否最後再幫我和袁公路一個忙?”

“何事?”

“弒帝!”

李儒一愣,隨後反應過來後淡然道:“好的,我會配合的。”

這種驚天動地的大事在李儒口中卻顯得如此的平淡,彷彿答應了明天要去喝茶一樣。

不過想想也是,這貨已經殺掉過一個皇帝加上太后了,再多殺一個對於李儒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

只要能夠貫徹自己的志向,李儒可以毫不猶豫的那劉協的腦袋祭旗。

賈詡話一出口,李儒就明白了袁術的目的。心中對於袁術的評價再次提了一個小檔次,此人眼光長遠。

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六章 孫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五百九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二十章 冀州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七百零八章 即將的落幕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九百四十九章 偏激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九百五十六章 勝負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漢羌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九十章 敬酒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九百零二章 腐敗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發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四十章 活躍的江東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