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

入冬,看着窗外飄落的雪花,袁術心中一片冰冷。

“奉孝,長安的事情安排的怎麼樣了?”

在袁術暗中插手之下,王允的計劃已經提前開展了。用自己的另一個義女作餌,王允已經成功地挑起了呂布對於董卓的不滿,連環計已經接近了尾聲。

郭嘉面色凝重地說道:“一切都已準備妥當。一旦失敗,嘉就會把此事栽贓在劉焉或公孫瓚身上,將水攪渾。”

袁術雙眸一凝,這種事情必須要做的周密,考慮到所有可能的情況以及最糟糕的結果,務必不能留下一絲痕跡,將自己摘乾淨。

“奉孝,後路已經準備好,現在你想好如何對付王越了嗎?”

提到王越這個名字,袁術心中也閃過一絲忌憚。此人乃是大漢公認的劍聖,武力之強大恐怕較之典韋也差不了多少。

郭嘉自信一笑:“王越固然厲害,但也不過是匹夫之勇。主公放心,嘉自有辦法。”

袁術點點頭,沉默不語。對於郭嘉他一直很放心,既然他說了沒問題,袁術就懶得再問下去了。

初平三年年初,王允府上。一臉陰寒的王允,低聲對着面前的壯漢說道:“奉先,你看清董卓的爲人了吧!”

呂布再次飲了一杯酒,恨恨的說道:“布願爲天下除掉此賊!”

聽到呂布的話,王允笑了,他知道大事已成。微笑着說道:“奉先放心,只要你除掉了董卓。我會向天子保舉你爲前將軍,並且將媚兒賜予你爲妾。”

呂布眼中閃過一絲不屑,表面上卻一臉驚喜地說道:“那就多謝司徒大人了!”

呂布雖然腦子有點直,但是不傻。在現在的亂世之中,前將軍算什麼?不過一名號罷了,遠不及實力來得重要。

想想歷史上袁紹一統河北以後自封爲大將軍,結果呢?曹操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這所謂的前將軍官職根本不被呂布看在眼裡。對於媚兒,呂布雖然很看重,但他殺掉董卓後媚兒就是他的,何須王允賜予?

不過他現在確實壓不住董卓麾下的西涼大軍,還需要王允所代表的漢室相助,要不然呂布早就殺掉董卓自立了。

說起呂布,他的一生有些悲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太強了,也太傲了。

身爲武將,太高傲不是件好事。想想鞠義、想想關羽、再想想魏延。這三人最後都死在了自己的高傲上。

更何況是呂布這樣的天下第一武將。是個人誰能放心重用與他?

萬一這貨哪天腦子一抽,不想和自己幹了,拉着大軍叛亂誰能治的了?

所以丁原才把他當一文官主簿用,不敢令他帶兵。不過由於呂布的勇猛,以及在幷州創下的赫赫威名,殺了丁原後那些幷州軍大都選擇投奔與他。

可是西涼兵就不一樣了。董卓招來呂布以後,和丁原的做法差不多,把呂布當成一個保鏢用。

讓天下第一武將當隨身保鏢,呂布心中不滿已久。

而董卓麾下的西涼軍,一直和呂布麾下的幷州軍有些不對頭,雙方互相有些不爽對方。這是李儒給董卓提出的建議。

因爲呂布太危險了,想要制住他,要麼就找一個能夠令他信服的人壓着,要麼就只能限制他的兵權。

前者基本是不可能了。劉備死後,魏延被諸葛亮恐怖的智謀和聲望壓着,所以纔沒有反叛。

而關羽,則是因爲劉備的演技和漢室後裔的身份,外加上自己心中堅守的忠義所以纔對劉備唯命是從。

當然,這其中張飛的存在作用也不小。有個和自己實力差不多的在主公麾下,一般人還真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但董卓找不到能夠壓得住呂布的人。而且呂布生在邊疆,信奉的是實力爲尊,對於忠義絲毫不在乎。除了民族大義,呂布的心中利益纔是一切。

董卓只能在軍權上下手,挑撥幷州軍和西涼軍之間的關係,阻止呂布向西涼軍伸手。

呂布之所以在董卓現在如此醉生夢死的情況下還不動手,就是因爲李榷郭汜等人麾下的西涼軍的存在。

說句實在話,西涼兵太強了,呂布根本打不過。就是殺掉董卓,他最後也得被灰溜溜的趕走。所以單是殺掉董卓對於他來說沒有意義,不過現在有了天子的幫助就不一樣了。

大漢雖然名存實亡,但是餘威尚存,依然深得人心。靠着這塊招牌再加上呂布的存在,想必李榷郭汜他們也得掂量掂量下自己。

或許董卓過去是個英主,有野心講義氣,但現在的董卓已經不是以前的董卓了。只不過是一個失去了膽氣、沉迷於酒色的死胖子而已。

董卓的所作所爲早已令一衆西涼將領離心離德了。也就是還有李儒在那裡鎮着,才能維持這種情況。

王允心中同樣冷笑一聲,對於呂布的小心思他也同樣清楚。論起玩陰謀、玩心計,呂布和這羣老狐狸差的太遠了。

王允知道自己等人和呂布不過是各取所需,因而他早就想好了一旦事情成功後就搶在呂布之前拿下西涼軍。到時候,有了強大的西涼軍,再加上皇甫嵩現在還活着呢,再次光復漢室也不是不可能。

強忍住內心的激動,王允道:“好了,奉先。今日你來我這裡已經太久了,也該回去了,以免引起他人的懷疑。你且記住,後日上朝,就是我等動手的時機。”

呂布點點頭道:“司徒放心,布定不辱命!”

看着呂布離去的身影,王允臉色莫名,眼睛微眯。

“伯喈,出來吧!”

一個儒雅的身影從王允的後室走了出來。

“子師,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王允自信的點頭道:“自然,只要董賊一死,李榷郭汜二人彈指可定。只要將皇甫嵩推出來,西涼軍就是我們的了!到時候興復漢室、流傳千古也未嘗不是不可能!”

說到最後王允面露狂熱,彷彿看到了漢室興盛,自己與周公一樣流芳百世的未來。

蔡邕看着略顯瘋狂的老友,輕輕的嘆了口氣。

子師,你想的太輕巧了,你忘記了還有李儒和世家啊!事情真的會如你計劃的一樣順利嗎?

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六十一章 培養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守北平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五百八十五章 震撼與無奈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軍弓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戰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四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漢羌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商會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袁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糧價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戰書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七百九十四章 氪金打法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將第九百三十二章 進駐第三百八十六章 暗流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