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

看到龐統的正面,李易的第一感覺是有些不太適應。

穿越至今,李易已經見識過許多的名人了,而對於這些名人,若是單純以貌觀人的話,李易的評價基本都在中上。

這固然有其中多是世家子弟,無需勞作辛苦,平時養尊處優的緣故,但更多的,還是才學影響了氣質,外加個人談吐涵養,給形象加分不少,旁人見到之後很容易生出好感,而有了好感之後,說情人眼裡出西施或許誇張了點,但看對方順眼是肯定的。

可今天李易卻是看到了一個例外,龐統這傢伙的樣貌是真的有點……叫人一言難盡。

不過,儘管龐統相貌不佳,但給李易的感覺卻不壞,畢竟長的不好看並不是說長的像反派,單單以面貌來看,龐統也是有優點的,很像個老實人,讓人覺得他很踏實。

但是,如果再算上龐統的眼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龐統剛剛轉身的時候,那一瞬李易覺得龐統的目光很亮,給人一種非常精明的感覺,與他那比較老實的面容成爲鮮明對比,不過,很快的,龐統就收斂了眼中精光,微微低頭,對着李易行了一禮。

也是直到這時,李易纔將目光從龐統身上移開,放到了小陸遜的身上。

當初李易去揚州與袁術見面的時候,順路拜訪陸康,見過陸遜一次,當時李易就覺得這小傢伙粉雕玉琢的,看上去很是讓人喜歡,換身女裝絕對毫無違和感,特別是今天有了龐統做對比,陸遜的模樣也就更招人待見了。

只是讓李易嘆息的是,陸遜跟別的小孩子有些不太一樣,陸遜本來就不是特活潑的那種,而現在再看到他,李易卻是感覺到陸遜似乎比以往更加沉悶了,之前院子中的對話,主要都是龐統和黃承彥再說,陸遜始終一聲沒吭。

陸遜並沒有因爲李易的出現就一驚一乍,相反,他很是淡定,放下了手中的一卷書,恭恭敬敬的對着李易行禮道:“陸遜見過襄侯!”

聽到陸遜叫破李易身份,一旁的龐統身形微微一動,再次行禮道:“龐統,拜見襄侯!”

“好,無需多禮!”

李易應了一聲,然後推開柵欄邊上的木門,一邊大步往裡走,一邊爽朗笑道:“岳父大人這裡可有好酒,勻我一壺解渴如何。”

黃承彥站了起來,笑呵呵道:“好酒自然是有的。”

頓了頓,黃承彥又道:“反正都是月英孝敬來的,襄侯喝再多老朽也不心疼,哈哈哈。”

李易直接就被噎了一下,他知道,黃承彥這是在替人家的女兒抱怨呢。

李易乾咳了一聲,趕忙轉移話題道:“我適才聽到這裡有爭吵之聲,不知是和緣故?”

黃承彥自然知道李易此來目的,便也沒有與李易扯什麼家事,而是對着龐統與陸遜一指,似是有些不滿的道:“還不是因爲他們二人。”

之前隔着柵欄,有些遠,現在距離近了,陸康的模樣沒多少變化,但龐統卻是異常好奇,眼睛一直在動,似乎很想仔細打量李易一番,但又擔心不敬,不敢直接注視李易。

李易將陸遜拉到身邊,摸了摸他的腦袋,問道:“到荊州之後過得如何?可有什麼困難,你放心,若是受了欺負,告訴我,我爲你做主。”

李易對陸遜另眼相看,固然是有陸遜自身潛力的緣故在內,卻也並非只爲陸遜一人,事實上,他對整個陸家人都是非常照顧的。

別看李易自己雖然一心想的都是造反,可他的三觀還沒崩壞,對於陸康這樣的忠義之士,他的內心是非常敬重的,哪怕雙方並不是一個立場上的,但李易也願意對他的後代伸把手,讓他們過的好好的,李易認爲這是忠良之後應有的待遇。

有些事情小孩子礙於年齡閱歷,可能還想不明白,但對於人的善意惡意,卻是非常敏銳的,所以,陸遜雖然一共只和李易見過兩次面,但在李易大手摸到他腦袋上的時候,還是感覺異常親切,有種父親的感覺,然後就見他小臉上緊繃的表情漸漸鬆弛,輕輕搖頭說道:“多謝襄侯掛念,陸遜到荊州之後,衣食無憂,進入書院,各位先生待我也是很好。”

一旁黃承彥捋了捋鬍子,李易可是一早就打了招呼,讓他們照顧着點陸遜,所以,自然沒有人會去爲難一個小孩子進而得罪李易。

而且,後來接觸了陸遜之後,黃承彥一下就喜歡上這個小傢伙了,差不多算是把陸遜當做半個兒子在對待。

李易點點頭,再次說道:“這樣就好,不過,你也不能因爲先生寵愛,因此就去欺負別人,不然我也是要罰你的,知道麼?”

陸遜抱着小拳頭,應道:“陸遜謹記!”

李易收回了放在陸遜腦袋上的手,看向龐統,問道:“你便是龐統?”

龐統躬身應道:“學生正是。”

趁着這一低頭擡頭的功夫,龐統仔細的看了一下李易的表情,發現李易臉上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類似嫌棄,甚至是厭惡的神色,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對於自己的外貌,龐統心裡還是有數的,若非是因爲家族在荊州有些威望,單憑他這幅容貌,便足以斷了他入仕的念想,可即便如此,也是時常有人對他眼神不善,恥笑他容貌醜陋。

李易也不曉得是從哪裡知道他的,幾次和龐家提起,似乎對他很是看中,但兩人畢竟並沒有真正見過面,所以龐統內心是多少有些擔心的,生怕李易也是個以貌取人的凡俗之輩。

好在,李易的神色中除了喜悅,並無其他,算是讓龐統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李易打量了龐統一會,問道:“我到荊州不久,就聽聞你外出遊歷,是爲何故,尋常人要遊歷也當在十六七之後纔是,你也未免太早了些。”

龐統答道:“非是龐統任性妄爲,實是因爲家中書冊,已然牢記心中,左右師長,已無技藝可以傳授,所以,龐統只能離家。”

李易眉頭猛的跳了幾下,那些與他同來的人,無論文武,也全都詫異的看着龐統,因爲這傢伙說話實在是太囂張了。

李易本身不是很喜歡那種太過張揚的人,剛剛這番話如果換個人來跟他將講,李易心裡肯定要給對方降低評分,但是,既然開口的是龐統,這反而讓李易生出了很大的好奇心,問道:“這麼說來,你才華應當已經不弱於你叔父了?”

李易這個問題很坑,龐統只要敢點頭,回家被棍棒伺候基本是肯定的。

然而龐統雖然年紀不大,但聰慧已經遠超常人,豈是這種小圈套能難坑住的?

只見龐統正色道:“龐統才學如今尚不足叔父十一。”

李易搖頭道:“不對,不對,你方纔明明說了,你家中師長已經沒什麼技藝可以傳授,現在又說不及你叔父十一,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龐統依舊神色自若,道:“叔父讀過的書,龐統讀過,叔父知道的道理,龐統也知道,然而許多事情,叔父能夠頃刻明悟,龐統卻百思不得其解。”

“比如襄侯離開襄陽之時,叔父便斷言襄侯這一去,下次再次回到襄陽,必爲荊州之主。”

“後來袁術攻荊州之時,叔父又說,襄侯取荊州之後,三兩年內必下揚州。”

“叔父眼光如此,然而龐統至今依然不明白襄侯佈局,與叔父差距簡直不可以道里計。”

李易看着龐統,目光的中的興趣之色愈來愈濃,同時還有着一絲強烈的遺憾,龐德公如此智謀之士,卻不願意出仕,實在是可惜,可惜。

龐統繼續說道:“叔父曾經說過,尋常人讀書,便是與上山採玉一般,尋得玉石,便將之收入囊中,然後沾沾自喜。”

“但真正的博學之士,不但要採玉,更要以十倍時間將玉料細細打磨,然後雕琢,只有如此,才能使美玉綻放光華。”

“龐統非是採玉之人,但亦非博學之士,雖然已經採得玉石,但玉石還未經過打磨,不能使之見人,故而,龐統便決定遊離四方,觀各地風土人情,百姓疾苦,看山川險要,河流湍急,以此打磨自身,然後再看書本,方能真正明悟治民之不易,兵事之兇險。”

“這次遊歷歸來,龐統自問心中學問,已經十倍於往昔,然而,心中卻無歡喜,反而越發感覺自身不足,與叔父相比,相差也是更多了。”

龐統這一番話說完,四周竟是鴉雀無聲。

黃承彥是早就知道龐統厲害的,他就算了,但其中不知道龐統的,比如虞翻,張繡這些人,卻是驚得合不攏嘴了。

之前他們還納悶,一個十幾歲的小少年就算再怎麼聰慧,但終究只是個孩子,又能有多少才學,值得李易如此重視?

特別是看到龐統容貌不佳之後,雖然表面上都沒有表露出什麼,但心中多少都有着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然而,龐統的這一番話,卻是直接讓他們刮目相看,同時,對於李易對龐統的看重,再也不敢半點質疑。

李易一臉欣慰的看着龐統,他眼中的愛才之念幾乎都要溢出來了。

甚至,剛剛李易還覺得龐統不好看,但現在再看,卻覺得這就是人家的特色,天生就是要與凡夫俗子區分開的!

李易深吸了口氣,一指對面的坐席,道:“坐下說。”

“多謝襄侯!”

龐統應聲坐下,李易也拉着陸遜,讓他坐在了邊上。

對於龐統適才的發現,李易沒有直接給評價,而是問道:“我聽人說,你來書院,是被你那堂兄給捉來的,是也不是?”

龐統的嘴角動了動,然後答道:“龐統遊歷歸來,心中有所悟,想要再將往日書籍細細研讀一番,然而堂兄急躁,直接將我送到了書院。”

李易又問:“那你覺得書院如何,與你在家中研讀相比,又如何?”

龐統擡頭看着李易,答道:“雖有些許可惜,但得先生傳授易數之法,便再無遺憾!”

李易哈哈笑道:“好,好,很好!”

李易心情高興,連着說了個“好”,然後將目光從龐統的身上挪開,放到了一塊棋盤上。

這個棋盤不是尋常下棋的棋盤,比較大,而且勾勒着一些地形水脈,李易認得,這是推演軍陣用的,算是所謂的紙上談兵。

李易伸手指了一下,問道:“你們之前爭執,爲的便是這個?”

這次龐統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黃承彥。

黃承彥笑道:“我讓他二人各御兵一萬,推演廝殺,最終我判平局,但龐統不服,認爲應當是他得勝。”

李易看了兩人一眼,有些疑惑,龐統比陸遜年紀大,腦子也非常妖孽,他能贏很正常,相反,龐德公判平局,這纔是怪事。

看到李易臉上的不解,龐德說道:“晨課之後到現在,他二人一共擺了五陣,前三陣,龐統全勝,第四陣,卻是陸遜勝了,最後一陣,又是龐統得勝。”

李易點頭,認爲這個戰績很正常,甚至他都懷疑第四局可能是龐統故意相讓的,畢竟太欺負小朋友了不好。

可是如此戰績,也讓李易更加不明白黃承彥的判和了。

撫了撫鬍鬚,黃承彥接着說道:“第一陣,龐統謹慎,步步爲營,屢屢試探,而且陸遜也是死守不出,所以用時頗多,花了近一炷香時間,龐統方纔破城得勝,第二陣,龐統已知陸遜用兵之法,用時便少了許多,第三陣更快,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便已經奪城。”

李易聽到這裡,心裡有了一個猜測,看向龐統,只見龐統臉色微紅,李易暗道果然,然後就聽黃承彥繼續說道:“第四陣,龐統輕敵冒進,還未到城下,便被陸遜斬了主將,至於用時……咳咳,老夫還未開始計時便結束了。”

李易忍不住笑了出來,然後讚許的看了陸遜一眼,又摸了摸他的腦袋,由小見大,不愧是後來挑翻了劉備的陸伯言!

李易問道:“最後一陣呢,過程如何,是否慘烈非常?”

黃承彥搖頭,看着陸遜道:“非也,城頭一失,陸遜便撤了,將城池拱手相讓。”

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333章 能躲多遠躲多遠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188章 借你家牆壁一用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598章 芥蒂盡去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139章 挑撥離間 謝謝“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賞!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44章 我來勸將軍消消火(求收藏)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480章 夏侯淵認了第21章 董國舅節操何在啊?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731章 有朋自遠方來,酒肉管夠第740章 馬超第366章 我有一寶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95章 對不住了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127章 張遼,見過主公!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11章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215章 開山大弟子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566章 鄭寶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664章 張繡的發現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102章 貂蟬第233章 在路上第613章 修仙第732章 趙雲第521章 文人的節操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75章 遷都之始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33章 董卓問計第531章 良禽擇木而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