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途經豫州

賈詡臉上有着一絲明顯得遺憾,如果可以的話,他也想讓自己提出的謀劃能夠做到萬無一失,可是,因爲李易的要求限制,他只能做到順時而爲,而不是自己掌握主動權。

相比賈詡,李易倒是頗爲淡定,他想了一會,點頭說道:“先生所言甚妙,近期我會讓人多多關注長安情況,一旦得知朝廷對揚州安排,即刻叫人告知與你,不過……”

李易遲疑了一下,但最終還是說道:“如果朝廷指派之人乃是平庸之輩,自然就按照先生計策行事,但如果來人聲名太盛,我會叫人悄悄帶兵北上,於半路將其截殺。”

“主公所言甚是,屬下並無異議。”

賈詡點頭,他自然明白,李易是擔心朝廷把類似皇甫嵩這類人派去揚州,這種人自身的才能如何就不說了,單單是憑藉威望就能壓得人難受,與其跟他們在戰場上勾心鬥角,還不如直接動上一些陰暗手段,提前解決問題最爲便利。

雖然這麼做有些對不起那些功勳老臣,但爲了爭奪天下,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

李易眉頭忽然一皺,又道:“如此手段,你我能用在他人身上,旁人也未嘗不能算計你我,先生過幾日便去找張遼,挑選五百精銳作爲親衛,出則隨行,入則守衛府邸,晝夜護衛,總之千萬不可大意!”

賈詡心中一陣感動,笑道:“多謝主公,請主公放心,屬下膽子不大,可是非常怕死的。”

李易也笑了,其實他原本是想從自己的親衛裡面撥一批人給賈詡的,可想想卻是不妥,有監視賈詡的嫌疑,雖然賈詡自己應該不介意,但李易卻不想叫人誤會。

到這裡,豫州的事情便算是告一段落了,李易繼續說道:“除豫州之外,徐州陶謙本人我暫不做打算,不過那個臧霸,我倒是頗爲在意。”

李易有些感慨道:“我入徐州之後,曹操兵馬主力便北上與琅琊臧霸交戰,雖然藏霸時常處在下風,但面對曹操麾下謀臣猛將無數,臧霸能堅守開陽數月不讓曹操踏上城頭,委實難能可貴,儘管最後還是被曹操將計就計,最終導致慘敗,開陽被屠,卻不能因此就否認臧霸本身將才。”

“主公說的是,屬下當時聽聞徐州戰況,最爲擔心的就是琅琊過早失守,進而影響主公,不料臧霸卻是守了下來,對比之下,陶謙麾下那些親信將領實在有如豚犬一般,不值一提。”

賈詡贊同了李易的看法,他對陶謙手下那些人是真的不屑,以徐州的底蘊,就算打不過曹操,但也不該敗得那般慘烈,這隻能說是徐州的掌權者水平有問題了。

李易接着說道:“因爲開陽城外一敗,臧霸順勢慘重,麾下主力近乎全滅,且因爲以往時常不遵陶謙號令,讓陶謙懷恨在心,過去臧霸勢大,陶謙奈何不得,但現在形勢逆轉,陶謙近來一直在找臧霸的麻煩,想要收他兵權,臧霸的日子很是艱難,故而,我有意拉攏臧霸,但又不好親自出面,一旦引來陶謙警惕反倒不美。”

“所以,我準備授意陳登與陶謙暗中交好臧霸,助他度過如今危難,等到將來北上,收服臧霸便不再是難事,而有了臧霸在琅琊呼應,南北夾擊之下,得徐州可不費吹灰之力。”

“先生覺得如何?”

賈詡拱手道:“主公思慮深遠,屬下佩服萬分。”

雖然知道賈詡是在拍馬屁,但李易還是有些高興的,繼續說道:“既然先生無異議,此事就這麼定下了,不過具體佈置,就要勞煩先生了,另外,那陳元龍有王佐之才,我甚是欣賞,先生也當多關注一二。”

賈詡眼中露出了一抹興趣的神色,道:“陳登能得主公如此讚許,屬下自然會多多與其親近。”

李易點點頭,道:“然後就是河北那邊了,我有意與公孫瓚,黑山軍張燕聯絡一二,奈何路途太遠,物資不暢,單單使者往來並無太大用處,而且,唉,如今的公孫瓚已經不是昔日威震邊塞的白馬將軍了,對我來說,他與袁紹並無太大差別,相比之下我倒是更爲在意張燕,待得將來我盡收徐州、豫州、兗州之後,張燕若能入我麾下,與袁紹決戰將大大便利,只是張燕雖然出身黃巾,但已經被朝廷賜予官身,而且其勢不弱,號稱百萬之衆,我有意早做佈置,但並無妙法。”

賈詡低頭思索了一會,說道:“只要主公能拿下兗州等地,收張燕不是難事,至於提前佈置,也是應當的,不過這佈置卻不用落在張燕本人身上。”

“張燕雖被朝廷任命中郎將,其實朝廷依舊以賊視之,張燕等人行事也與以往並無差別,時常劫掠冀州,幷州等地,也是因此,張燕纔會不被袁紹所容。”

“但主公卻是不同,主公出身微末,又陸續招攬了劉闢,龔都,周倉,裴元紹這些黃巾出身的將領,雖然收編其部衆,但事後並未加害,依舊授予其兵權,有此四人在,便足以讓張燕安心。”

“所以,只要主公在接觸張燕之前,從中尋一兩人多多提拔,封爲將軍,甚至封個亭侯,屆時讓其前去招攬張燕,也許他將軍之職,張燕焉有不從之理?”

李易想了想,贊同道:“先生所言甚是,我正好將龔都留在了揚州,揚州今後若是有用兵之處,先生可讓其多多歷練,除他之外,我也會提拔周倉,這兩人雖無大將之才,但性情忠義,爲人可靠,縱無張燕之故,亦值得重用。”

說到這裡,主要事情便談得差不多了,李易給賈詡倒了杯酒,對飲片刻,忽的想起了什麼,問道:“先生,張繡的事情不會生出變故吧?”

賈詡微笑道:“主公放心,張繡已然知曉,當初長安之事,主公並非刻意針對於他,他只是適逢其會,被主公撞上罷了,所以,張繡雖然很是氣悶,但也只是氣悶了,而且長安形勢艱鉅,也由不得張繡有其他選擇了。”

“屬下動身之前,便已經將張繡的事情交給文聘將軍,若是一切順利的話,主公此次經過南陽,便可看到張繡在宛城等候了。”

想起當初張繡被自己欺負得不要不要的樣子,李易就忍不住笑了起來,感慨道:“張繡啊,我也是很期待,就是不知道見面之後,他會是怎樣的表情呢?”

……

自李易回到壽春之後,又耽擱了數日,李易這才真正踏上規程。

這幾天時間裡,李易幾次召集文武官員,說了不少的事情,基本將能想到的事情,全都交代安排了下去。

另外,陳登與糜竺也悄悄來到壽春,與李易見了一面,這兩人自從在下邳與廣陵上任之後,表現的非常不錯,李易能順利打下揚州,他們的功勞其實絲毫不亞於前線將軍,只是因爲身份問題,這纔沒能得到直接嘉獎。

不過,陳登是年輕有爲的智謀之士,李易對他還有救命之恩,另一個乾脆就是李易的姻親,所以兩人都不在意些許眼前的蠅頭小利,這讓李易很是寬慰,也越發重視二人,最後更是等到兩人先離開,李易這才踏上歸程。

回去的時候,因爲歸屬不同,李易的大軍是分三路走的,一部分走水路回的荊州,還有些直接從豫章進入江夏,而李易自己,則是帶着一萬五千多人走陸路,奔着南陽而去。

李易的這一路,除了本身兵馬之外,他在揚州招攬的諸多官員,比如周瑜、魯肅、虞翻、賀齊等人盡皆隨行,此外還有的就是官員家屬,這些人數也是不少,特別是孫家,一大家子人全都被李易給搬到荊州去了。

不過孫家並沒有絲毫的不樂意,相反還對李易很是感激,因爲在得知孫策殊死一搏,要襲殺李易的事情後,他們是真的被嚇壞了,生怕孫策一死,李易把這筆賬算到他們頭上。

結果李易只是讓他們搬家,並沒有翻臉清算,甚至還代爲上奏天子,讓孫權繼承孫堅的爵位,這些事情不管是從孫家自己的角度,還是讓外人來看,李易對孫家絕對是相當的厚道。

除孫家之外,還有一夥人比較多,是步騭的族人。

糜竺舉薦張紘和步騭,說他們有才華,被李易召到了壽春之後,蒯越與賈詡也對他們評價甚高,所以,在真正見到李易之後,兩人很容易的就得到了的任用,步騭被李易放到了身邊,張紘被安排到功曹那邊做事。

這些算是臨時工作,先讓他們熟悉,等到荊州之後,李易會有另外安排。

至於步騭的那個妹妹步練師,李易暫時還沒透露出自己的想法,畢竟這種事情還是要注意吃相的,而且今後李易肯定要提拔步騭,現在就去見了步練師,難免會讓人覺得他是提拔自己的小舅子,是任人唯親。

相反,要是李易先提拔了步騭之後,再去那啥,旁人就會覺得這是步騭表現的好,李易很欣賞他,這纔跟他們家結親的。

同樣的事情,稍微切換一下順序,就能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這點小手段李易已經玩的非常熟練了。

在李易離開壽春的第三天,大軍進入了豫州的地界,然後孔融就不淡定了,也不管自己的使者已經被李易砍了好幾個了,直接派人送信質問李易,爲何要出兵豫州,是不是要不顧黎民百姓掀起戰端云云,還警告李易,儘快離開豫州,不然他孔融就要不客氣了。

這一次,孔融的使者倒是逃過一劫,李易沒殺人,只是讓使者轉告孔融,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他此行目的地是宛城,走豫州最是方便快捷,繞路的話,要多花費好多的錢糧,荊州的錢糧其實都是大漢的錢糧,還請他孔使君爲大漢錢糧考慮,就不要管這件事了。

李易的這些理由,自然是扯淡的,走豫州在距離上的確是近了一些,但補給卻是個大麻煩,遠比從豫章繞路的花銷要大的多,但李易就是要走豫州,因爲他是故意的,完全就是存心挑釁孔融,看孔融敢不敢動他。

只要孔融敢動他一下,也不用賈詡的計策了,李易會讓孔融見識一下什麼叫做訛人,什麼叫碰瓷,不把汝南送出來,就跟孔融沒完。

可惜的是,孔融到底是個文人,血性不足,雖然被李易的解釋給氣了個半死,但終究也沒敢找李易動粗,甚至連監視的人都沒派,只是不時的來幾個使者煩一煩李易,此外也沒再幹別的。

沒能成功在豫州碰瓷,李易很是失望,不過這並不代表李易就沒有收穫了。

上次李易出兵徐州就是走的豫州,不過當時算是正個八經的借道,但這次李易卻是根本不打招呼,直接帶着一萬多人從豫州腹地經過,如入無人之境,而豫州刺史孔融沒有半點作爲,甚至連攔都不曾攔一下,這對孔融在豫州的威望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要知道,孔融在豫州的威望本來就不咋地,上次派援兵支援徐州,結果還沒走出豫州呢就被曹操給殺了個團滅,讓孔融很是丟臉,許多豫州人都認爲孔融無能,各級官吏對其多有不滿。

這次李易又來這麼一手,徹底將孔融的名聲給碾的渣都不剩了。

而在此同時,李易的聲望在豫州卻是大漲。

李易的兵馬雖然進了豫州,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老百姓已經有點習慣了,而且李易軍紀森嚴,對沿途百姓秋毫無犯,百姓們並不怎們害怕,相反,他們還會趁着軍隊到來,趁機兜售一些山貨吃食,賺取一些錢財。

在這樣的接觸中,百姓自然會打聽李易的這支人馬是怎麼回事,李易也特意安排了人手對百姓宣揚他的事蹟,於是,這一萬多人的兵馬就成了一支宣傳大隊,走到哪,就把李易的光輝事蹟宣揚到哪,

比如什麼李襄侯義薄雲天,爲百姓千里馳援徐州。

李襄侯一身是膽,單刀赴會,孫家納頭便拜。

甚至還有玄乎的說李易其實是天上神人,特爲解救百姓疾苦將世。

總之就是不要臉皮的把李易往死裡吹,吹得豫州百姓心馳神往,恨不得立刻成爲李易治下之民。

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22章 再遇魏續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79章 胡車兒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750章 農商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53章 當街刺殺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722章 田豐剛烈第420章 道不同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395章 雙喜臨門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75章 遷都之始第343章 安置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55章 天子稱我亞父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47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750章 農商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91章 暗度陳倉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755章 戰!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374章 狼煙起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701章 副院長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684章 大將軍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676章 以命換命第643章 罵戰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87章 因爲我是你姐夫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荊襄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170章 千萬不可小看古人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271章 典韋東遊記(上)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21章 董國舅節操何在啊?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68章 伏壽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569章 鄭家堡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348章 王璨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