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蜜中有毒

李易和周瑜就那麼一邊聊,一邊喝,也不知過去了多久,典韋跳上了馬車,掀開車簾一角,道:“主公,廬江那邊傳來消息了!”

“哦!”

原本喝得有些微醺的李易當即睜大眼睛,坐起身,道:“誰送來的消息,可是孫策那邊的?”

典韋雙手奉上一封書信,道:“這是密信,末將不敢拆閱。”

“我自己來!”

李易當即從典韋手中接過書信,取下封籤,從中取出一塊布帛,放在手中端詳起來。

李易看信的時候,周瑜晃悠着腦袋,也慢慢坐了起來,略顯朦朧的雙眼中漸漸的多了一絲清明,然後又等了一會,這才彷彿明白李易和典韋說了什麼,然後看向李易的時候,臉上便多了一份好奇,而且因爲醉酒的緣故,周瑜的那種好奇看上去非常的純粹,就跟孩子一樣,根本不會讓人覺得他對李易手中的書信有着什麼不好的想法。

書信中的內容不多,很快李易就看完了,然後就見李易哈哈大笑一聲,道:“孫策休矣!”

周瑜心中登時便是一驚,但表面上只是眨了眨眼睛,好奇之色又多了幾分,藉着酒勁直接問道:“襄侯又有妙計了?”

李易笑着搖搖頭,道:“非是妙計,只是早先的一些隨意佈置罷了,沒想到如今卻是有了效果,呵呵。”

周瑜聞言,臉上也露出笑容,似乎是在爲李易的事情高興,可心中卻是非常不安,不知道李易又在哪裡算計了孫策。

此時周瑜非常想知道書信的具體內容,但李易只是說了一句,後面就不吭聲了,周瑜倒是可以藉着醉酒再多問兩句,可他又擔心表現得太過明顯,引起李易的懷疑。

就在周瑜正猶豫該如何打探的時候,李易忽然想到了什麼,轉身對着周瑜說道:“公瑾新到,對我軍中規矩還不清楚,我對將士們雖不苛刻,但規矩還是有一些的,所以,這書信中所述,除了我與軍師,還有各部主將,其他人都是不能知曉的,我雖然信得過公瑾,但這規矩卻是壞不得,所以,還望公瑾莫要見怪。”

“哎呀,襄侯這說的是哪裡話。”

周瑜拍了拍腦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瑜豈會是那等不知輕重之人,何況這等軍機大事?當然,瑜……心中的確好奇非常,但還未喝醉,卻是不會向襄侯打聽的。”

李易大笑,說道:“你這是非讓我把你灌醉啊,那好,我今日便看看公瑾酒量如何。”

說罷,李易轉身將書信放在了車廂角落的一個小木匣裡面,然後就繼續與周瑜推杯換盞,李易喝的痛快,周瑜也只能捨命陪君子,酒到杯乾,但周瑜的目光卻是不時的往那個木匣上打量,猶豫着是不是等李易喝醉了,找機會打開木匣看上一看,只是李易的酒量實在超出了周瑜的預估,哪怕中途周瑜暗中耍了一些小手段,但最後還是被李易灌的頭暈腦脹,坐都坐不穩了,乾脆躺倒一邊,打起了呼嚕。

眼看周瑜這般模樣,李易吩咐人將周瑜送下去休息,而周瑜一走,李易原本就不多的醉意頓時消散一空,目光明亮,神色沉穩,若不是身上還有一些酒味未曾散去,任誰見了都想不到他剛剛喝了足足三斤多。

李易這一“清醒”,原本就守在馬車不遠的魏延和典韋立馬就湊了過來,李易知他們心中所想,便招手道:“不用那麼見外,上來說話吧。”

“喏!”

兩人應聲跳上馬車,互相看了看,都沒有先開口,不過兩人眼中那幾乎溢出的好奇之色,卻是基本將他們的心事都給倒出來了。

李易給他們倒了兩杯酒,問道:“你們可是想知道,我爲何對那周瑜爲何如此禮遇?”

兩人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李易笑了笑,特意看向魏延,問道:“是不是還有些不服氣?”

魏延下意識的就想點頭,但剛一動彈,馬上就把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急忙道:“末將不敢,末將只是不解罷了,對主公決定不敢質疑半分。”

李易手下那麼多將領,就屬魏延挨敲打最多了,讓這傢伙有了點陰影,生怕李易又找機會教育他,而且更爲重要的是,他對周瑜的確不服啊。

一個小白臉,不就是長的好看點,家勢好了點麼,剛剛這這裡,丁點功勞都沒有,憑什麼能和李易通車同食?

甚至,魏延還一度腹誹,李易是不是瞧上人家了,畢竟那周瑜確實漂亮,而且龍陽之好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當然這話他只敢在心裡想想,嘴上是萬萬不敢說的,怕李易把他打死。

李易擺擺手,安撫道:“你莫要慌張,周瑜初來乍到,你心中不服乃是理所應當,這不是什麼錯。”

魏延心中鬆了口氣,然後小心問道:“那主公爲何對他如此客氣?”

“唉!”

李易嘆了口氣,透過車窗往外面瞅了瞅,遠處正是周瑜休息的馬車。

看了一會,李易對他們說道:“因爲,他是孫策的人啊。”

“什麼!”

兩人齊齊一驚,特別是魏延,昨天他還有些疑惑,就算要收編周瑜帶來的人,完全可以慢慢安排,爲何要那麼着急,非讓他連夜就把事情給完成,現在聽了李易的解釋,卻是一下全明白了。

在短暫的驚訝過後,兩人臉上的疑惑之色更甚,既然李易知道這人是孫策的人,還客氣個什麼?

李易看了看他們的表情,有些唏噓的說道:“這次揚州之行,雖然招募了不少人,但其中卻少有大才,而且原本我最爲看重的那幾個,也都是孫策部下,即便不是,也與孫家有着淵源,比如朱治,程普,韓當,這些人幾乎全都不能爲我所用,着實是可惜。”

“幸好,還有一個周瑜!”

“周瑜與孫策私交深厚,此行雖然名爲投奔,實則是想將我騙去廬江,助孫策成事罷了。”

“換個人如此做作爲,直接砍了就是,我懶得多做計較,但周瑜此人才華乃是當世少有,莫說程普韓當之流遠不如他,歷練上幾年,就是與兩位軍師相比,或許也在伯仲之間,如此大才,我如何能捨得錯過?”

典韋和魏延全都面露驚訝之色,李易開口之前,他們就猜到李易肯定會周瑜評價很高,但還是沒想到,李易居然要把周瑜和郭嘉他們並列,這可就了不得了。

魏延這人性格雖然有點跳,但大事還是拎得清的,既然李易把話都說的這麼明顯了,心中那一絲嫉妒與不服直接被他拋到了一邊,想了想問道:“可是周瑜既然心向孫策,怕是不好收服啊。”

李易點點頭,道:“這事確實不好辦,不過也算是幸運吧,如今周瑜雖然與孫策交好,但兩人還不算是從屬,多少還是有機會的,而且周瑜不是朱治,就算是多花費了一些心思,也是值得的。”

頓了頓,李易又道:“對周瑜我已經儘量禮遇,但同時,也得讓他知道我的厲害,這其中也需要你們配合,具體稍後我會與你二人交代,不過在此之前,你二人近日需得小心,提防周瑜在軍中製造混亂,甚至逃遁,若是當真發生了那樣的情況……就不要讓他再來見我了。”

……

周瑜與李易飲酒,確實是喝多了,等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躺在營帳裡面了。

周瑜揉了揉額頭,起身走出營帳,卻見外面天都黑了,好在遠處有不少士兵圍着篝火咋在說話,不然他就要以爲這是半夜了。

一個守在營帳邊的小廝看到周瑜出來,趕忙端了個木盆,上前說道:“公子醒了,這裡有清水。”

周瑜點點頭,拿過毛巾在臉上擦了擦,問道:“我醉酒之時,營中可有什麼事情發生?”

這個小廝是周瑜自己帶來的,幾代人都是給周家賣命,雖然沒什麼身份,卻是少有的知道周瑜此行目的人。

那小廝答道:“公子睡下後,營中並無異常,小人中間尋了個藉口到外面走了走,見到了昨日被打散的人手,並沒有人對他們盤問試探,應當是正常安排。”

周瑜點點頭,這讓他鬆了口氣,倒不是害怕李易從那些人口中問出什麼,而是擔心李易懷疑他。

簡單擦洗過後,那小廝又給周瑜端來一碗清水,周瑜喝了一口,抿了抿嘴,奇怪道:“哪裡來的蜜水?”

小廝答道:“紮營之後,襄侯便讓人去附近林中尋找野蜂,當時小人還以爲是襄侯自己想吃蜂蜜,不過後來襄侯卻是將蜂蜜送到了公子這裡,說是蜜水解酒,正好讓公子飲用。”

蜂蜜水這東西,一般人都喜歡,周瑜也不例外,原本嚐到蜂蜜,周瑜是打算一口悶的,可聽小廝說這是李易特意去給他準備的,不知怎地,周瑜再品口中的味道時,卻是覺得這蜜水有些發苦了。

周瑜在小廝面前並未太過掩飾情緒,故而小廝見周瑜臉色變來變去,忽然想到了什麼,低聲驚呼道:“莫非是蜂蜜水有毒?”

周瑜雖然心情有些沉重,但聽到小廝的話還是被他氣樂了,正要斥他胡說,可再一想,發現人家說的沒錯,李易給他的蜜水,可不就是有毒麼?

有那麼一瞬間,周瑜很想直接把碗中蜜水給潑出去,但手腕輕輕動了動,最後也只是輕嘆了一聲,然後舉着碗一飲而盡,那味道,又甜又苦,難以分辨。

隨手將碗交給了一臉懵逼小廝,周瑜拿了件披風,便仿若閒庭信步一般,在這個臨時的營盤裡溜達了起來,經過李易馬車的時候,他注意到,即便是夜晚,也有李易的兩個親衛守在馬車旁邊,不知道是護着車裡的東西,還是提防馬車被人破壞。

周瑜沒有多留,他雖然對那封信中的內容非常在意,但也不至於腦子一熱,立馬就去盜信,周瑜只是想來回走走,親眼看看這位大名鼎鼎的李襄侯治軍到底如何。

於是,周瑜走了一會後,還真的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地方。

周瑜最先注意到的是“軍元券”這種東西,找了個伍長問了其中緣由之後,周瑜很是感嘆,李易這一手玩的好啊,根本就是無本買賣,哄着那些揚州兵給他賣命,說一聲奸詐絕不過分。

不過相比軍元券,更讓周瑜在意的是紙張。

如今市面上已經有紙張出售了,只是價格有些貴,雖然比竹簡便宜,卻依然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得起的。

可是,看到軍元券之後,周瑜卻是發現,這種軍元券的紙張質量比他見到的那種要好得多。

尋常人發現這個,一般不會多想,可週瑜不同,對比之下,他馬上就有了一個猜測,現在市面上出現的那些紙張,成本應該是極低的,至於價格高昂,應該是李易故意擡起來的。

至於其中原因,並不是李易貪財,而是他在求穩,不想用便宜的紙張直接打破原本的局面,要知道這東西往小了說是一張紙,往大了說就是讀書人的事情,如果大量鋪售便宜紙張取代竹簡,來一個更新換代,李易固然得名得利,但弄不好,也會成爲天下諸侯針對的人。

這道理說起來簡單,可週瑜自問如果換他掌握此物,能不能像李易那般把持的住,真的是個未知數。

除了這些,周瑜還注意到,李易軍中士卒是否精銳暫且不說,但人家的精氣神,絕對是他見過最好的。

在這年頭當兵是個苦差事,一天天苦哈哈的,可李易對士兵們很不錯,讓他們吃飽,更難得的是吃的東西味道還挺香,周瑜要了一碗尋常士卒們喝的肉湯,雖然肉湯名不副實,只見油花不見肉,但那個味道是有了,畢竟這年頭老百姓經常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即便周瑜自己也不是天天吃肉,能喝到這種湯已經很不錯了。

士兵們吃的飽,吃得香,精氣神自然不會差了。

而且,周瑜還看到,軍中有一些穿着青衣布袍的人,這些人不着甲冑,不拿利刃,也不是軍官,但尋常士卒見了他們都很客氣,周瑜好奇之下攔了個人問了問,然後人家自稱是軍中醫者,不直接參與戰事,只負責戰後救治傷員。

大概是發現周瑜對此感興趣,那人還和周瑜說了書院的一切事情,比如將來萬千醫者行走天下,不再讓百姓受病痛之苦如何如何。

那人離去之後,周瑜心情很是複雜,他早就聽聞李易愛惜人命,爲此甚至都不怎麼攻城,曾經周瑜還覺得李易這是婦人之仁,可現在看看,再說李易婦人之仁,周瑜會感覺臊得慌。

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751章 興商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643章 罵戰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732章 趙雲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92章 疑兵之計?第73章 殺盡不法之徒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127章 張遼,見過主公!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64章 談婚論嫁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262章 火炕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68章 伏壽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98章 孫氏必有人封侯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355章 荊州陰雲第79章 胡車兒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524章 陸康身死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524章 陸康身死第299章 坑姐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635章 劉繇第749章 矛盾第732章 趙雲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613章 修仙第673章 戰局第219章 使君啊!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654章 以死謝罪第356章 賢侄啊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262章 火炕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516章 運氣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683章 屬下以爲不妥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92章 疑兵之計?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84章 亂世百姓第748章 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