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孤身入城

聽到李易的話,城頭上許多青壯不由得看向了孫靜,顯然是希望他可以答應下來,畢竟李易的要求怎麼看都是無害的,而且人家也很客氣,更重要的是如果談談就能解決矛盾,肯定要比打仗來的好。

然而孫靜可不像那些青壯們想的那麼樂觀。

看李易一路發展至今,貌似還沒吃過什麼虧呢,反而跟他有交集的人不少都倒了大黴,所以孫靜雖然還摸不透李易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對於李易的話他是壓根不信的。

只是周圍的期盼的目光讓孫靜也有些爲難,但如此情形之下,他也只能強行無視,看着李易問道:“襄侯說我兄長身死與你無關,不知有何憑證?”

李易自身後取出一木匣,道:“憑證自然是有的,這其中便是孫將軍絕筆,可證我清白!”

聽到是孫堅絕筆,儘管覺得那不一定是真的,可孫靜心跳還是不自覺的有些加速,大聲叫道:“既然有此憑證,還望襄侯將之與我一觀,若是我兄長之死與襄侯無關,靜願意向襄侯負荊請罪!”

李易微微搖頭道:“抱歉,非是李易信不過先生,實在是此物太過重要,而且也關乎李某私事,所以易需得親自將這封信送到孫夫人手中,由孫夫人決斷!”

孫靜臉色陰沉,他幾乎已經認定了,這必然是李易的詭計,絕筆什麼多半是假的,李易只是想要騙他打開城門罷了。

李易等了一會,不見孫靜回話,再次喊道:“先生考慮得如何了,易只是入城求見孫夫人,解釋事情原委,讓兩家化干戈爲玉帛,先生難道還有何顧慮不成?”

此時,越來越多的青壯看向了孫靜,孫靜知道自己必須表態了,而且他還不能直接回絕李易,索性,他一咬牙,說道:“好,既然襄侯要見我家嫂嫂,那就請襄侯讓大軍後撤,我開門迎襄侯入城,如何!”

孫靜這麼說,算是將困難丟給了李易,他是不信李易敢離開大軍的,那麼李易若是不敢進城,他就可是說是李易心中有鬼,而不是他孫家不爲百姓考慮了。

孫靜的要求很過分,首先不說旁人,單單是城頭上那些人看他的目光就有些古怪,甚至還有幾分埋怨,因爲這要求李易是肯定不會答應的,那孫靜這麼幹,就等於是逼着李易開戰了。

然而,富春城頭上的人都覺得孫靜過分,都開始竊竊私語了,可城下不管是李易也好,還是他麾下大軍也罷,居然沒有一個站出來斥責孫靜的,依舊是那麼安安靜靜的站着,就彷彿什麼都沒發生一般。

就在孫靜感覺氣氛不對的時候,李易上前一步,答道:“李易今次即爲求見孫夫人而來,自然不敢冒犯,所以,大軍本來就不打算進城,卻是先生多慮了。”

孫靜懷疑自己聽錯了,忍不住問道:“襄侯當真不帶兵入城?”

李易笑道:“稍後易一人入城便可,反正這富春城池也是大漢之地,又不是什麼龍潭虎穴,不是麼?”

孫靜眉頭一挑,目光狐疑的看着李易,這一刻他都懷疑面前這位李襄侯怕不是個假冒的,都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孫家與李易有仇,李易居然還敢孤身入城,難道以爲孫家會顧忌他名聲,就不敢殺人了不成?

就在孫靜驚疑不定的時候,李易又道:“易願意孤身入城,可見此行絕無惡意,只是先生是否也該有所表示?”

孫靜回過神來,趕忙問道:“什麼表示?”

李易笑道:“易好歹也是朝廷封的徵南將軍,荊州牧,所以,易進城之時,城中世家是否應當迎接一二,讓李某見上一見啊?”

孫靜眯着眼睛心思急轉,他覺得李易是想借城中世家護他周全,畢竟孫家雖然在富春名聲很大,可還是有着跟他不對付,並且願意親近李易的人,如果真叫那些人過來,說不得還會生出一些變數……

看着孫靜沉默不答,李易給典韋示意了一下,典韋當即崔馬上前,抽出長刀,指着孫靜罵道:“孫靜,我家主公以誠相待,爲表沒有惡意,甚是願意孤身冒險入城,已經給足了你孫家面子,可你這廝卻還婆婆媽媽猶豫不決,我家主公就算見天子都沒這麼難的,難不成你孫家人比天子還尊貴,還是說你孫家之人包藏禍心,不敢見人!”

“孫靜!你若是再不識擡舉,非要逼着我主殺上城頭,就羞怪我等刀下無情,之後城中一切死傷,都是你孫家罪孽!”

孫靜活了半輩子,還是又一次被人這麼罵,當即就要罵回去,可還未等他開口,就聽到城頭有人喊道:“先生,請襄侯入城吧?”

“是啊,襄侯又不帶大軍進城,確實不像是有惡意。”

“襄侯兵馬精銳,一旦開戰,我等性命難保,還請先生顧念富春百姓啊。”

……

“呼呼——”

聽着城頭上那些青壯的聲音,孫靜縱然是咬牙切齒,不斷的喘着粗氣,但最終還是生生的壓下了心中火氣,強撐出一個笑臉,無視了依舊對他怒目而視的典韋,對着李易拱手道:“是孫某思慮不周,怠慢了襄侯,還請襄侯稍後,孫某這就去請城中請人與襄侯相見。”

李易見狀,笑道:“惡來粗莽,無禮之處還望先生見諒。”

對於這種沒誠意的道歉,孫靜不想理會,直接轉身安排去了,而李易則退後幾步,就在城下等着。

典韋看看城頭,看看李易,有些不放心道:“主公,叫我說還是不要冒險了,萬一孫家有歹心,傷到了主公,這可如何是好?”

李易輕聲道:“不如此,取富春只能強攻,雖然攻城不難,可如此一來,我便難證清白,想要昔日孫堅部將爲我所用,幾乎不可能,而且這還關乎兩郡戰事,所以,只能親自走上一遭了。”

典韋繼續苦着臉道:“那最起碼也讓我跟隨主公同去啊,萬一有個變故,我也能爲主公迎敵!”

李易搖頭道:“孫家就算真的要害我,也難傷我分毫,但是你不同,你雖然勇武,玩圍困之中怕是難以脫身,所以,你只管在城外等着就好,若是城中生亂,直接攻城,至於我個人安危,你卻是無需擔憂。”

典韋還想再勸,可想到李易那異於常人的手段,最終還是沒有開口,不過心中卻是打定主意,若是孫家當真不知好歹,他就算豁出被李易懲處,今日也要大開殺戒了。

李易沒有等太多時間,便見孫靜重新登上了城頭,而且身後還有七八個人,那些人看年紀都在中年以上,身上或是華服,或是布衣,但即便布衣,也是較爲乾淨,看他們面容,雖然年紀略大了一些,卻沒有常年勞作的那種風霜,顯然,這些就是城中的世家代表了。

孫靜對着李易拱手道:“襄侯,這幾位皆是城中德高望重之人,聽聞襄侯到來,特來拜見。”

那些人在城頭上對着李易拱手致禮,李易也在馬上還了一禮,然後對着典韋吩咐了一句,典韋恨恨的瞪了孫靜一眼,便掉頭回到大軍之中。

在典韋回去之後,大軍很快就開始後撤,不多時,便退出了兩裡地。

李易看看後面大軍,笑着對孫靜問道:“現在只有李某一人,先生可以放心打開城門了吧?”

孫靜看看遠處的大軍,又探出身看看城門方向,確認其中確實沒什麼埋伏,糾結了一下,最終還是露出笑臉,道:“請襄侯入城。”

隨着孫靜話音落下,馬上就有軍卒下放吊橋,然後緊跟着,兩扇城門也全都打了開來,李易眯眼看了看,當即催動戰馬,直奔城門而去。

這時孫靜已經帶着城中世家代表來到城門迎接李易,瞧見李易居然真的就一個人進來了,哪怕他心中是恨着李易的,卻也不得不在心裡道一聲好膽氣,反正換他是李易,肯定是沒這麼大膽子入城的。

至於說李易這麼做是不是魯莽,孫靜卻是沒那麼想,因爲根據李易以往行事來看,人家怎麼瞧都不是個魯莽的人,所以,對於李易這孤身入城的舉動,孫靜也只能認爲是李易另有準備。

只是那準備究竟爲何,或是城中世家早有勾結,亦或者是其他,總之,李易肯定是有後手的。

很快,李易策馬過了城門,看了面前站着的孫靜與城中世家一眼,然後便將目光落在了城門兩側,只見左右各有上百人,全都是刀槍在手,神色肅然,哪怕是看到李易也不低頭,跟城頭那些青壯相比,完全就是兩種氣勢。

李易打量周遭環境的時候,孫靜也在打量着李易,有那麼一瞬間他心中有股衝動,直接大喝一聲,讓左右衝上去將李易殺死當場,然而,幾次話到嘴邊,孫靜都沒能下令。

因爲李易表情實在太過淡然了,絲毫不見慌張,彷彿入甕的不是他,而是旁人一樣。

孫靜還在糾結的時候,李易已經收回目光,孫靜還未做出反應,可同來的那些世家之人,已經紛紛對着李易行禮,道:“我等見過襄侯!”

李易笑着還禮,道:“易冒昧前來,還勞煩諸位出迎,卻是擾民了,還望諸位莫要與李某計較啊。”

“不敢,不敢。”

“襄侯這是哪裡的話,我等拜見襄侯乃是理所應當。”

“久聞襄侯風采,能見襄侯,是我等福分。”

……

對於李易的客氣,這幫傢伙自然不會蹬鼻子上臉,畢竟他們與孫家不同,與李易沒仇,縱然心裡不是向着李易的,可這種時候除非腦子裡面有坑,纔會站出來與李易敵對,再加上李易身上的膽氣也確實是讓他們佩服,所以,這些人還是很願意在表面上捧一捧李易的。

與衆人客套了一番,李易轉頭看向孫靜,孫靜直到現在還未說話,李易便要先行開口,不過身後卻是傳來一陣吱呀之聲,李易回頭一看,卻是城門外的吊橋被人給拉了起來。

那些世家之人見狀,臉色微微變化,畢竟拉起吊橋就代表斷了李易的退路,他們是真怕孫靜在這裡跟李易拼命。

然而,李易只是看了一眼,便仿若沒事一般,笑着向孫靜走去,邊走邊道:“易已經入城,先生可能帶我去見孫夫人了?”

孫靜現在非常緊張,額頭上的青筋都一跳一跳的,拉吊橋自然是他的吩咐,如果這時李易臉上出現絲毫慌亂,或者大聲質問他這是要幹什麼,說不定他就下令跟李易拼了,但李易居然一副渾不在意的模樣,實在是讓他心裡沒底。

眼看着李易不斷向自己靠近,明明左右都是自己的人,可孫靜卻是莫名有些怕了,下意識的往後退了一步,而他這一動,身邊一個護衛當即上前一步,伸手按劍,攔在了李易和孫靜的中間。

“嗯?”

李易眼睛一眯,臉上笑容消失不見,看着那人道:“你是何人,敢擋在我?”

“我——”

那護衛正要開口,李易就擺手打斷了他,道:“我李易,徵南將軍,荊州牧,殺董卓,敗袁術,雖然不敢自誇功勞多少,但即便是當朝三公見了我也要客氣三分,你算是個什麼東西,見我不行禮也就罷了,我懶得與你計較,可你還敢擋我的路……”

“我——”

李易這般赤果果的用身份和功勞壓人,莫說一個普通護衛,就算是兩千石的大員怕也頂不住,這讓那護衛一時有些慌神,而就是這麼一眨眼的功夫,李易已經走到了他的近前,直接伸手抓住了那護衛的脖子,微一用力,那護衛眼睛當即眼睛瞪大,按在劍柄上的手下意識的要去抓李易,然後剛剛擡起,就開始了不受控制的抽搐。

孫靜這時已經回過神來,見狀慌道:“下人無禮,還請襄侯息怒。”

李易看了孫靜一眼,笑道:“好,那就給先生一個面子。”

說罷,李易往邊上輕輕一推,那護衛立時倒地,又抽搐了兩下便不再動彈,靠近兩個孫家護衛衝上前查看,卻是臉色一變,對着孫靜搖了搖頭,示意人已經不行了。

孫靜做事又驚又怒,對着大聲道:“他固然失禮,但罪不至死,我孫家自會懲處,襄侯又爲何用此狠辣手段,難道襄侯就不怕毀了自己的大好名聲麼!”

李易再次上前一步,將自己與孫靜的距離維持在一臂之內,然後看擡眼看了看四周,伸手指了指那些對他虎視眈眈的孫家護衛說道:“這些人見我之後不僅不行禮,而且還各個手持利刃,神色不善,呵呵,你孫家就是這麼教導下人的?”

第616章 郭圖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67章 保命靈藥第259章 蒯家的決斷第612章 飛仙崖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210章 我爹爹是黃承彥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602章 最大的贏家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22章 再遇魏續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748章 蒸汽機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553章 女中王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34章 提議遷都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684章 大將軍第540章 贈劍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660章 豫州規劃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189章 典韋步戰天下第一第343章 安置第164章 讓權第535章 斷貢第731章 有朋自遠方來,酒肉管夠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654章 以死謝罪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164章 讓權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553章 女中王第165章 別怕,我會保護你的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後人?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第88章 心機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674章 前進第774章 破門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159章 誰更適合做荊州之主第540章 贈劍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