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

想到龍氣,李易對典韋道:“惡來,你先出去吧,我……送劉使君最後一程。”

典韋也看出劉表是有了必死之心,又看看周圍,發現並沒有什麼能傷害人的利器,便應了聲是,遲疑來一下,又對着劉表行了一禮,然後退到門外守着。

劉表回頭看了典韋一眼,隨後又定定的注視了李易片刻,便開始將白綾往房樑上纏去。

李易在後面默默的看着,心情很是複雜。

有些悲哀,劉表畢竟堂堂一方諸侯,最後竟然落得如此下場,雖然罪魁禍首是李易自己,可李易還是難免會有幾分兔死狐悲之感。

還有就是李易對龍氣的期待,以及忐忑。

之前李易先後從劉備與董卓的身上得到過龍氣,這兩位的光輝事蹟自然不用多說,至於劉表,雖然劉表在歷史上的表現不如前兩位那麼惹眼,可人家卻是貨真價實的漢室宗親,沒有任何的爭議。

而且論起身份分量,荊州牧也是天下影響力最大的州牧之一,各方面潛力巨大,只是劉表性格太溫和,不夠霸道,否則以荊州的家底,哪怕只憑借荊北三郡,劉表狠心暴一波兵說不定就能反過來把袁術的老家給推掉。

所以,就這些來看,李易覺得劉表身上十之八九是應該是有龍氣的。

只是李易有點不清楚,想得到龍氣,必須他親自下手,還是說讓對方自己掛掉也可以。

李易正想的入神的時候,前面咣噹一聲,劉表將一個匣子踢倒,人已經懸在了半空,李易看了兩眼,便忍不住閉上了眼睛,他有點不忍心,但很快,因爲想要觀察龍氣,李易還是強迫自己半眯着眼睛,以此來留意劉表身上的變化。

不多時,劉表的掙扎越來越微弱,而與此同時,劉表身上浮現出了一層淡淡的金色,李易心神一震,當即睜大眼睛,他自然是認得出,這絕對就是龍氣,只是讓李易疑惑的是,劉表身上的龍氣與上兩次見到的有些不一樣。

劉備也好,董卓也罷,他們上的龍氣雖然是“氣”,卻非常凝實,除了沒有實質的軀體,其他就跟穿越前熒幕上看到的那些龍差不多。

可劉表這裡就有些不太一樣了,劉表身上雖然有龍氣溢散,卻是相當的稀薄,甚至都不能化作成龍形,就像是一團金色的霧氣,而且還飄飄悠悠的,彷彿只要輕輕吹上一口,立刻就會散去一般。

散去……

李易一個激靈,也不顧多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了,快步上前,以一個有些可笑的姿勢,將腦袋向那些龍氣伸了過去,這是李易早就想好的。

現在李易的胳膊腿都有過強化,雖然只強化了左手,但李易戰力已經相當爆炸,單挑基本不怵誰,再加上他身上也總穿着內甲,尋常箭矢也不是太過要命,於是,李易身上最大的弱點就是腦袋了,他就想趁此機會強化一下頭部,如果順利,將來他基本就是半個不死身了。

而且,腦袋可是人體的中樞,讓腦袋變得比鐵板都硬,這只是最基本的一方面,如果能借着龍氣,順便強化一下六覺,亦或者讓大腦思維速度,智商翻上幾番,那就更棒了。

很順利的,那團很不穩定的龍氣在接觸到李易之後,就像是找到了不安的孩子找到了歸宿,立即迅速開始往他身上蔓延而來,這時劉表還沒斷氣,正好看到李易這古怪的一幕,掙扎着瞪了瞪眼,然後在無盡的疑惑中,一切歸於黑暗。

李易此時根本顧不得再去關注劉表了,他的表情已經從最初的歡喜變作詫異,最後一臉茫然。

不知是不是劉表身上龍氣太過稀薄的緣故,李易腦袋的腦袋雖然最先接觸到龍氣,可龍氣並不像之前那樣,一股腦的全去強化他的腦袋,反而像是水幕一般,“灑”了他一身,對他來了一次全身強化。

如果全身上下都能得到之前兩次的效果,李易自然是極爲高興的,可當他鼓動身上的龍氣,感受了一下,卻發現,手腳依舊那麼有力,彷彿能劈山裂石一般,可身體其他部位,感覺除了皮膚表層稍稍凝實了一點,也可以說是皮厚了,此外並無多少太大的變化。

李易伸手按了按自己的脖子,他估摸着,雖然就某種程度上,他的脖子卻是結實了,挨幾下悶棍應該沒問題,可要是裝上關二哥那銷魂的一刀,依舊得跪。

至於六覺方面,李易側耳聽了聽門外蔡瑁與荀攸的談話,雖然有那麼一點提升,但與李易的期望相差有點大,並不能讓他滿意。

好在,李易的勢力在壯大,他的心性也在成長,糾結了一會,李易就調整好了心態。

作爲一個穿越者,對天下大勢有着預判,對於那些梟雄人物的性格有着瞭解,誰是英才,誰是蠢材,他一聽名字就知道,可謂佔盡先機。

在如此便利的情況下,他又被龍氣強化了兩次,等同開掛,這些資本已經足夠他打天下了,剩下的得到自然最好,如果得不到,也完全沒必要耿耿於懷。

隨着李易想通這些,心情漸漸平復,那些龍氣也悄然隱於體內,好像從來都不存在過一般。

深吸口氣,李易擡頭看了眼劉表,對着他深深一禮,然後大步向外走去。

門外,蔡瑁和荀攸正在與典韋拉關係,見李易出來,三人全都閉嘴,特別是蔡瑁,他很想問些什麼,但又不好開口。

李易輕嘆一聲,這才說道:“劉使君已經去了,唉,之後的事情,兄長你來操持吧,終究是我對不起他,後事就不要讓他再受委屈了。”

蔡瑁躬身領命,本來他還想拍馬說一句李易仁厚的,可想了想,感覺這個詞有些諷刺,實在說不出來,便改口道:“敢問主公,此事對外人如何交代?”

李易想了想,道:“對外就說,劉使君因爲荊州戰事,之前已經積勞成疾,如今袁術退去,荊州安定,於是心神鬆懈,便再也堅持不住,病情驟然反覆,不能醫治。”

蔡瑁正要點頭,卻聽李易又道:“這些是對百姓們說的,不過荊州官員多半不會相信,所以,就不要隱瞞了,你可私下告訴他們,劉使君如約將州牧之位讓與我之後,對將來心灰意冷,於是懸樑而去。”

“對了,還有王威,也交給你了,就讓他隨劉使君去吧。”

“喏!”

蔡瑁應道:“請主公放心,事情一定辦妥。”

李易點頭,看向荀攸問道:“先生以爲這樣如何,可有什麼不妥之處?”

荀攸當即拱手道:“襄侯此舉甚好,既保全了劉使君的名聲,又讓荊州官員看到了襄侯的坦誠,想來無需多少時日,襄侯便可盡收荊州人心。”

荀攸說的是心裡話,他感覺李易這個度拿捏的相當好,必要的時候,心夠狠,手夠黑,一點不拖泥帶水,比董卓殺人都要痛快。

可李易與董卓不同,董卓是個暴君,喜怒無常,誰讓他不高興他就殺誰,李易的腦子卻很冷靜,他殺的是那些擋在他前路上的人,對於自己人,以及那些無害的人,李易卻相當的寬宏。

李易嘴角露出笑容,道:“承先生吉言,只是先生可有閒暇?易有幾件事,還想請先生幫忙斟酌一二。”

荀攸眼睛一亮,又看了蔡瑁一眼,旋即躬身道:“襄侯有命,攸不勝榮幸。”

此事已經是下午,李易讓蔡瑁去處理劉表後事,然後推掉了蒯良給他提供的豪宅,轉而去了上次在襄陽時候,劉表給他安排的宅子。

李易是打定主意,在朝廷旨意下來之前,他要以謹慎示人,要低調,絕對不能咋咋呼呼的,讓人以爲他是小人得志。

當李易快走到府邸的時候,遠遠便瞧見郭嘉等在門口,他是李易叫過來的,很正常,只是黃敘也在,而且神色非常焦急。

李易臉上閃過一絲憂色,他當然知道黃敘是爲何而來的。

黃敘見到李易,趕忙迎上前,行了一禮,然後眼巴巴的道:“還請主公恕敘冒昧,不知主公可有家父消息了?”

李易扶着黃敘起來,面對這個瘦弱的少年,他有些難以啓齒,只能安慰道:“雖然還未得知你父親下落,不過你莫要擔心,這也說明,你父親並未遭遇不測,只是被一些揚州軍敗兵裹挾帶走,如今消息不暢,所以不得他訊息,你且安心,我這裡一有消息,馬上就會告知於你。”

李易這次雖然打了個大勝仗,但也並非十全十美,而其中最大的遺憾便是黃忠了。

當初黎陽城破,黃忠被袁術生擒,對於這位能與關羽打得不分伯仲的猛將,李易自然是非常在意的,只是他雖然很喜歡黃忠,卻不可能因爲一個黃忠就改變自己的作戰方案,進而影響大局。

不過,在後來的追擊中,李易給各路人馬都交代了,在有可能的情況下,一定要打探黃忠下落,如果能將黃忠安穩的帶回來,功勞等同於陣前斬將。

可是,事不遂人願,李易的大軍追了袁術幾天,也沒有找到黃忠的下落,不知他是被敗兵帶走了,還是被人在哪個犄角旮旯裡給害了。

如果是後者,李易得鬱悶死。

黃敘擦了擦眼睛,他知道李易是在安慰他,也明白黃忠的事情,李易真的已經很盡力了。

黃敘又向李易行了一禮,便準備退下,但李易見黃敘一臉失落,心中不忍,又叫住他,低聲道:“放心,你應當知道,張遼之前生擒了紀靈,所以,只要黃將軍還活着,哪怕再次陷於袁術手中,我也能用紀靈將黃將軍換回來。”

黃敘聞言詫異非常,然後心中滿是感動,甚至哽咽,沒想到李易會如此重視他父親,對着李易連連作揖,這才告辭離去。

這時郭嘉慢慢的走了過來,看着黃敘的背影輕輕搖頭,又笑着與荀攸打了個招呼,最後對李易說道:“這麼多天過去,依然沒有訊息,不如主公讓文聘放出消息,告訴袁術,可以用紀靈交換黃忠,如此,希望或許大一些。”

李易只是略一沉吟,便點頭道:“好,就這樣,稍後你便讓人去安排,不過現在,我們先小酌幾杯,順便說點事情。”

“喏!”

郭嘉應下,同時又看來了荀攸一眼,這幾天他可是聽李易說,這位荀攸也是一位當世少有的大才,是以,郭嘉對其也是非常好奇的,而李易所謂的說事情,其中有一半的意思,應該是要給這位大才一個安排了。

幾人入府,早有人安排好了飲食,典韋去巡視周圍安全,只剩下李易與郭嘉荀攸三人,再加上也不是什麼正式場合,也沒有太多講究,三人便圍在一起,一邊享受酒肉,一邊說話。

墊了墊肚子,李易將劉表的兩封書信拿出來,等兩人看過後,李易直接看向荀攸,道:“如今天下不寧,先有董卓之禍,今又有袁術之亂,河北戰事不休,中原暗流涌動,易雖然出身平凡,卻想在這亂世中,以荊州爲根基,成就一番事業,保全百姓於亂世,先生以爲如何?”

荀攸放下酒杯,看着李易的眼睛,微笑道:“荊州乃天下州郡之首,襄侯更是當世人傑,如何不能成就霸業?”

李易也笑了,因爲荀攸是主動找上門的,所以他從不懷疑荀攸對他的認可,真正讓李易開心的是,他自己說的是事業,荀攸卻直接說是霸業,一字之差,意思可是完全不同的。

郭嘉在旁給兩人添酒,暗道這位荀攸也是個秒人,不聲不響的就把自家主公給哄高興了。

李易又道:“不瞞先生,易心中有幾件事想做,但一時權衡不定,還望先生能參詳一二。”

荀攸欠身,道:“攸洗耳恭聽。”

李易說道:“第一件,便是如今是否應該對袁術乘勝追擊,將袁術徹底扼殺在揚州。”

“第二件,這次袁術來犯,江夏受創嚴重,百姓需要安定,我卻並無頭緒,不知該從何處着手。”

“第三件事,袁術來犯之時,荊南四郡,人口兩百餘萬,卻始終未派一兵一卒來援,反而拖累劉磐在荊南駐軍,防備不測,我既然領徵南將軍之職,自是氣憤,有意發兵問罪,但又猶豫荊州剛剛大戰,再發兵荊南太過勞民,百姓心中會有怨言啊。”

“就是這三件事,我遲遲不能做出決定,還請先生教我。”

李易說罷,俯身向荀攸敬了一杯酒,態度很是誠懇。

荀攸先是還禮,然後微微一笑,笑的很開心,因爲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

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737章 巡視第590章 虞翻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602章 最大的贏家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635章 劉繇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88章 心機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556章 攻城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734章 大義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569章 鄭家堡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荊襄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255章 天子稱我亞父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725章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第516章 運氣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196章 只爲取爾性命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103章 閨蜜是用來插刀的第685章 李進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78章 天下?野心?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250章 以襄侯馬首是瞻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553章 女中王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195章 這個殺千刀的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722章 田豐剛烈第78章 天下?野心?第547章 顧雍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433章 軍元券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188章 借你家牆壁一用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164章 讓權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27章 見袁隗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47章 顧雍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139章 挑撥離間 謝謝“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賞!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218章 連名分都不要了第60章 封官許願第587章 試探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394章 徵南將軍!第660章 豫州規劃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535章 斷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