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道不同

韓嵩的語氣非常誠懇,而且其中還夾雜着明顯的渴求與惶恐,頓時,周圍許多百姓都不由自主的被韓嵩的話帶動了思緒。

是呢,袁術這次大敗,肯定要報復,到時候荊州應該怎麼辦?

到時候誰能抵擋袁術?

誰能保境安民?

只有李易啊!

之前韓嵩喊着讓李易當荊州牧,百姓也跟着符合,雖然其中有不少人是出自真心,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隨大流和稀泥,畢竟形式如此,又是這種公開場合,除非腦子被驢踢了纔會說李易不行。

不過,在韓嵩說明袁術還可能會打回來之後,百姓們就真正的開始從自身安全的角度上來考慮,到底應該讓誰來做荊州之主,又有誰,能保他們平安。

於是,百姓們齊刷刷的盯住了李易,那眼神,好像生怕李易跑了一般。

韓嵩見百姓的心思已經發生了變化,毫不遲疑,當即帶頭再次拜下,大聲道:“還請襄侯入主荊州,保護荊州百姓!”

百姓們也跟着拜道:“還請襄侯入主荊州。”

隨後,其他官員也紛紛道:“還請襄侯……”

李易眼睛微微眯着,聽着周遭那陣陣人聲,心情說不出的澎湃,甚至,就連體內的龍氣似乎都要沸騰了一般。

不過,李易穿越的時間已經不短了,三辭三讓的道理他還是懂的,而且劉表那邊也沒有搞定,這件事不管他心裡怎麼想,但嘴上卻是萬萬不能答應。

過了好一會,等人聲漸漸停歇,李易緩緩擡起雙手,輕輕下壓,目光溼潤,大聲道:“諸位,易爲南陽太守,又是徵南將軍,荊州於我便如故鄉,諸位就是我之骨肉兄弟,兄弟有難,無論何時,易絕對不會袖手旁觀,這點請大家放心!”

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中,李易搖了一下頭,繼續道:“然而,這州牧之事,大家切莫再提,否則,易現在只能折返南陽,今後將再無顏面踏入襄陽,更無顏面再見劉使君了!”

因爲之前戰敗,再加上適才李易與韓嵩的雙簧配合,百姓們對劉表的認可度已經非常低了,聽到李易再次提到劉表,人羣中頓時就有人忍不住嘀咕了起來,李易雖然聽不真切,但也知道是在說劉表的壞話。

李易咳嗽一聲,示意衆人安靜,然後苦口婆心的說道:“我知道大家的心情,只是易也有難處,還望百姓體諒,而且,易身後大軍連連征戰,數日不眠,已經疲憊不堪,諸位可否先容大軍入城,稍作歇息?”

本來百姓們還想圍着李易,讓他表態留下,但李易把身後兵馬拿出來做擋箭牌,而且說他們很疲憊,百姓們也是有良心的,不敢再圍李易,很主動的給他們讓出了一條寬闊的大路,只是百姓們脖子卻是伸得很長,顯然對這支打敗了袁術的兵馬非常好奇。

“多謝,多謝!”

李易對着左右百姓深深一禮,這才往後打了個手勢,示意大軍前進。

這時,蒯良與韓嵩等荊州官員,也要退後,爲大軍讓路,但李易卻上前,拉住了兩人的手腕,笑道:“何故避讓道旁,荊州將來,還需你我同心經營,自然也該一併入城啊。”

蒯良等人眼中頓時浮現喜色,躬身道:“多謝襄侯!”

當即,由李易與襄陽官員在頭開路,大軍緊隨其後,往襄陽城門方向行去。

期間兩側百姓的嘖嘖讚歎聲不斷,因爲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整齊的行軍,那一個個,一排排,簡直就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印出來的似的,以至於許多百姓不時的就會忍不住揉揉眼睛,好確認自己並沒有看花眼。

而且,更讓荊州百姓驚訝的是,這些士卒身上的精神氣非同一般,好像隱隱帶着一種氣勢,給人一種不可冒犯的感覺。

不光百姓,那些同行的荊州官員也忍不住頻頻回頭,不時發出驚歎之聲,顯然是被李易的軍容給帥到了,然後他們再將李易麾下兵馬與襄陽城的守備兵馬做比較,忽然明白,爲何李易能打的贏袁術了。

李易聽着衆人的小聲議論,微笑不語,其實,他的兵馬雖然因爲訓練隊列的緣故,走路時自帶“威懾”效果,紀律性要比普通的軍隊好上不少,“紙面”上的戰力自然也有所勝出,可真正打起來,特別是和那些見過血的老兵們硬碰硬,那就不好說了。

之前能大勝袁術,是因爲李易佔據了先手,全程打得順風仗,這才能越戰越勇,倘若是和袁術麾下精銳打陣地戰,結果就很難預料了。

只是這點李易清楚,外人卻不清楚,甚至就連李易的兵們自己也不明白,畢竟李易是贏家,不用李易自己鼓吹,就有人爲他送上各種各樣的光環。

李易正想着這些時,後面傳來了一陣喧譁之聲,回頭一看,卻是許多赤膊捆綁的戰俘被押送到了百姓的前面。

這時張遼騎在馬上,對衆人大聲道:“荊州的百姓們,李襄侯乃是仁義之人,之前揚州兵卒雖然進犯荊州,但首惡乃是袁術,是故襄侯決定對其寬恕,但是,這五百人卻不再其中,襄侯已經下令,擇日便要將這五百人分別押往荊州各城,斬首示衆!”

人羣中有人不解,喊話問道:“爲何這些人都要殺了?”

張遼答道:“因爲袁術爲惡,雙方士卒廝殺在所難免,是故襄侯說可以原諒他們,但這些人,卻是趁着戰後混亂,趁機劫掠百姓,爲了一己私慾濫殺無辜,可見其心之惡,襄侯說了,若將這些人寬恕,便對不起那些枉死的百姓!”

百姓先是譁然,畢竟打仗死人是打仗死的,可李易卻要殺俘虜,五百多號人啊,這就比較有衝擊力了。

不過這裡是被戰火波及的襄陽,李易殺的是幾百,又不是幾萬,沒人會聖母病發作,於是短暫的震驚過後,便有很多人叫好,開始爲李易喝彩。

張遼卻是繼續道:“這其中除去袁術的兵馬,還有幾十個原本的荊州軍的士兵!”

四周百姓頓時一愣,聲音停歇,前面的荊州官員也紛紛回頭,表情愕然。

張遼大聲道:“襄侯治軍,軍法嚴明,絕不允許士卒欺壓百姓,不管是揚州的兵,還是荊州的兵,亦或者是其他什麼地方的,只要誰敢欺壓百姓,就是襄侯生死仇敵,襄侯必殺之!”

百姓們又沉靜了片刻,忽然有人高聲道:

“殺的好,襄侯殺得好!”

“襄侯愛民如子,襄侯軍中可還缺人,小人請求爲襄侯效力!”

“襄侯,仁義啊!”

……

在百姓的陣陣歡呼聲中,李易等人花費了不少的時間,總算是安穩進城,期間除了個別情緒有點亢奮的百姓想教訓一下那些俘虜,就沒有再出現其他意外,顯然蔡瑁不是草包,荊州的安全工作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入城後,李易勉勵了幾句,就先請那些荊州官員回去各司其職,大家也明白,李易肯定還有許多重要事情,現在還不是說笑的時候,就很識趣的退下了,只留下蒯良與韓嵩。

李易對兩人的表現給出了相當高的肯定,之後又見到蔡瑁,蔡瑁春風滿面的,過的貌似不錯,但人並沒有飄,在向李易大概說了一下城中情況後,便主動問詢李易,應該將城池防衛移交給誰比較妥當。

對於蔡瑁如此上道的表現,李易都感覺有些驚訝了,不過看到蔡瑁身後的荀攸,李易隱隱有種感覺,很可能是荀攸給他支了招。

李易想了想,並沒有直接從蔡瑁那裡拿過軍權,而且讓徐盛作爲蔡瑁的副手參與進去,蔡瑁起初還有些不肯,他是想將城防事務全部拿出來的,最後還是李易勸說了一陣,蔡瑁方纔作罷。

李易這麼決定,也是有着他的考慮,畢竟他一進城,就取代了蔡瑁的兵馬指揮,雖然就安全上來講,更爲保險,但怎麼看都有點過河拆橋的意味,如今許多荊州世家對他表面雖然恭敬,其實內裡還是有些忐忑的,李易並不想在這關鍵時候,因爲這點小事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進而寒了人心。

之後的兵馬安頓,以及其他人員調派,這些細節不用李易操心,他只是與郭嘉蒯良交代了一下,任由他們去處理,然後便在蔡瑁與荀攸的帶領下,走入了劉表的府邸。

快到劉表後宅的時候,李易腳步頓了頓,對蔡瑁問道:“劉使君近來,飲食如何?”

蔡瑁眨了眨眼,有點茫然,還有點尷尬,他操心的是安全上的大事,只知道劉表還活着,至於具體吃飯,或者其他生活細節,他自然是不會刻意詢問的。

李易見蔡瑁想答又答不出來的模樣,有些好笑,寬慰道:“兄長莫要費神,我只是隨口一問罷了。”

蔡瑁摸摸鼻子,忽然瞅見後面的荀攸,見他一臉老神在在的樣子,便道:“公達肯定知道!”

李易轉頭,笑看着荀攸,果見荀攸微一躬身,道:“那夜之後,第一天早上,劉使君只用了一碗米粥,然後得知襄侯大勝,當天就未再進食,第二天,劉使君飲食如常,再往後,就有些挑剔了,每餐必有美酒相伴,還點名要那些山珍野味,都是難以尋覓,或者極爲貴重之物。”

李易沉吟一會,點點頭,讚道:“先生當真心細如髮!”

荀攸謙虛道:“豈敢,只是一些俗事罷了,襄侯不要笑話就好。”

李易笑笑,沒有着急撩荀攸,而是擡頭看着前面屋檐,目光迷茫,有些走神。

蔡瑁大概猜到了李易的心思,退後兩步,不敢打攪他。

良久,李易嘆了口氣,閉上眼,再睜開,目光中已經多了一份犀利,吩咐道:“惡來,叫門吧。”

“喏!”

典韋可不會像李易那樣間歇性的多愁善感,大步上前,直接用力推門,而裡面不知是早就料到會有人來,還是說認爲身處囚籠,防備並無用處,只見門後壓根就沒有任何阻擋,典韋一推就開。

門扉晃動,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打院子裡面快步跑出一個男子,正是王威,他最先看到典韋,當即腳下就是一頓,臉上出現警惕之色,心中異常驚慌,手心也不自覺的變得溼潤,但當他看到李易的時候,卻是什麼雜念都沒有了,眼睛直接瞪大,下意識的按住腰間長劍,高聲罵道:“賊子,你還敢來此!”

“你算什麼東西,也敢辱罵我家主公!”

未等李易發話,典韋便抽出長刀,做勢要劈了王威,同時,李易隨行的親衛也隱隱靠前,隨時都能將李易護在中央。

王威不懼典韋,目光直直的盯着李易,拳頭緊握,一身殺意絲毫不做掩飾。

王威早就知道,能被劉表調動的將領已經全數被蔡瑁滅殺,王義也身隕其中,他與蔡瑁已經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敵,但王威這些天裡,見到蔡瑁的時候他還能爲了大局難耐,可等他看到李易,卻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必須殺了李易。

李易不死,劉表羞矣。

可能是王威身上的殺意太重了,李易看了他一眼,便下意識的眯起眼睛,然後轉過頭道:“王威將軍,放下兵刃吧,你若是抵抗,劉使君必死無疑。”

說着,李易指了指其他方向,王威下意識的轉頭看去,只見內院四周的院牆都有弓箭手準備,而且目標不是他,而是裡面的屋子。

王威氣得牙都快咬碎了,手握劍柄,顫了又顫,但就是無法拔出分毫。

李易見狀,青青點頭,示意親衛去將王威綁了,同時也吩咐道:“王將軍乃忠義之人,約束即可,莫要羞辱於他。”

李易的親衛已經上前將王威的肩膀按了下去,王威顧忌劉表性命,不敢反抗,可聽了李易的這句話,他只覺得無比刺耳,大笑一聲,罵道:“就你也配提忠義二字,你羞也不羞!”

典韋眼睛一瞪,就想上前踹王威,但李易拉住了他,搖搖頭,道:“王將軍的忠義,是對於劉使君,而李易的忠義,是對整個天下,易敬佩你的忠義,但你我道不同,所以……可惜了。”

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486章 溫水煮青蛙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701章 副院長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712章 袁譚第632章 劉繇可與李易一戰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596章 途經豫州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369章 袁術使者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287章 因爲我是你姐夫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664章 張繡的發現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403章 荀攸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67章 保命靈藥第56章 老夫與你有何仇怨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460章 劉備送禮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536章 富春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751章 興商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99章 三拜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138章 董卓,死!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214章 易數之法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619章 甄姜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123章 徐晃有大將之風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648章 太史慈懷疑人生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569章 鄭家堡第514章 摧牆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556章 攻城第740章 馬超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401章 殺機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377章 張允爲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