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王璨

“這……”

糜芳心中不解,猜到李易爲何看重糜家不難,糜家無非是有錢,還有就是生意上的人脈,但要說李易具體想做什麼,就難以揣度了。

畢竟在糜芳想來,就算讓糜家幫着經營紙張生意,重點在於讓利,至於給不給官位,完全無關緊要。

李易看了看窗戶外,指着還在談論紙張的衆人問道:“子方看我南陽文武官員面貌,比之徐州陶使君麾下如何?”

糜芳順着李易所指望去,目光中卻是有幾分怪異之色浮現。

雖然接觸短暫,但糜芳已經知道李易這邊人才確實不少,不說別的,單單蔡邕,典韋這兩位,在徐州就找不出可以比較之人。

至於剩下的那些被李易看重,名聲卻不顯之人,糜芳看不透其根底,但也知其必然不凡。

只是這年頭大家甭管心裡怎麼想,表面上都是偏向於含蓄謙虛的,這種事情讓別人來談論稱讚也就算了,李易自己開口問起,讓糜芳有些不好意思說實話。

糜芳心裡腹誹了幾句,但還是說道:“襄侯麾下人才濟濟,讓芳欽佩不已,縱然與陶使君那邊相比,也絲毫不見遜色。”

糜芳這是替李易謙虛了,雖然感覺李易這邊更好一些,但真要說出來的話,感覺有些不妥。

李易笑笑,對於糜芳沒有乾脆果斷的吹捧他不以爲意,又故作唏噓道:“李某德才淺薄,卻僥倖得到諸多賢才追隨,因此心中時時惶恐,生怕因爲易的緣故,不能使其平生所學得以施展。”

糜芳眼睛微微睜大,一臉的懵逼,他都不知道該說李易這是太謙虛,還是太不要臉了。

只見李易抿了兩口茶,然後雙目直視糜芳,繼續淡定的說道:“所以,李某思來想去,唯有博一個州牧之位,方可不讓諸多下屬失望,不知子方以爲如何?”

糜芳本就睜大的眼睛再次放大,他已經被李易的話給驚到了。

李易不是世家出身,但他年輕,有功勞,有名聲,且平日裡說話做事上也沒有少年人的輕狂,反而頗爲老練,所以要說李易將來能當個州牧,糜芳絲毫不會覺得意外。

但是,那可是將來啊,可李易剛剛語氣中透露的意思,卻是“現在”,或者說“馬上”。

這就讓糜芳有些接受不能了,同時忍不住在心裡懷疑,李易是想幹嘛?

再想到李易剛剛還拿陶謙做對比,一個大膽的想法頓時出現在糜芳的腦海,讓他的臉色都忍不住有些泛白。

李易古怪的看了糜芳一眼,不知這廝腦補出了什麼,臉色竟然如此怪異,不過李易也不在意,繼續說道:“我雖然有意更進一步,奈何底蘊欠缺,所以,這才希望糜家可以在南陽出仕,助我一臂之力。”

“這……”

之前糜芳對於李易的邀請,不管答應與否,總之心裡都是很開心的,可現在他有點慫了。

現在糜芳覺得李易多半是想借助糜家的勢力殺入徐州,奪了陶謙的位置,這種事情別說他不敢答應,就算答應也感覺做不到啊。

糜芳擦了把額頭上的汗,訕笑道:“襄侯,你看糜某不過一介商人,除了經商之外,其他皆是一竅不通,恐怕實在難負重擔啊。”

頓了頓,糜芳又擔心回絕的太乾脆,惹惱李易,便補充道:“不如待我回徐州,將此事與家兄商議之後再做答覆可好?”

李易笑道:“這是自然,此等大事,自然是要得到子仲兄首肯纔好。”

糜芳聞言鬆了口氣,他真怕李易逼他現在就答應,見李易沒那麼強勢,心中大緩,不過也不敢與李易繼續聊了,便拱手道:“如此,芳回到徐州後,必定第一時間稟明家兄,然後儘快給予襄侯答覆。”

說罷,糜芳就想起身閃人,但李易話還沒說完呢,哪會放他走,當即擺了擺手,示意糜芳重新坐下,笑道:“子方莫急,此事我當與你詳細說說,不然將來如何向令兄講述?”

糜芳暗道一聲無可奈何,只能再次坐下。

李易看着糜芳表現,暗歎了口氣,糜芳的心性讓他有些失望,不過考慮到目前情況,卻也知道暫時沒有更好的選擇。

李易定了定神,說道:“我雖然有意在官位上更進一步,卻也不是無的放矢,任性胡爲!”

李易之前說的那些,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想試探一下糜芳對自己這邊的態度。

如果糜芳一臉狂熱,恨不得給他拋頭顱灑熱血,李易自然可以告訴糜芳許多實情,直接將糜芳納入自己人的範疇。

但現實卻是,糜芳雖然對當官很感興趣,對李易也有善意,可在李易表露出一些傾向之後立馬心生警惕與退卻之意,這樣一來,李易就只能選擇性的告訴糜芳一些東西,將他當做合作伙伴來對待。

雖然這樣相比前者有諸多不便,但暫時應該差不多夠用,而且李易相信,如果有機會見到糜竺的話,雙方關係絕對會有提升。

李易在在心中斟酌了一下話語,說道:“糜家既然在諸多州郡之中都有生意,想來駐派人手不少,而且也都應該是精明識字之人,所以,我有意借糜家的生意渠道,爲我收集豫州,揚州,徐州,兗州以及青州等地官府以及兵馬調動消息,然後我好藉此斟酌天下大勢,把握時機,再不濟也能避免將來行差踏錯!”

糜芳聞言頓時鬆了口氣,畢竟李易不是針對徐州去的,但他心中也生出了濃濃的疑惑。

李易想當州牧,關注一地即可,可他怎麼一下就把注意力放到了那麼大的地方上去?

有必要麼?

糜芳不太理解李易的想法,只好試探着問道:“襄侯所求就是如此?”

怕李易不明白,糜芳又補充道:“爲了保證利潤,糜家各地商鋪每月都有收集地方上的消息,然後彙總到徐州供家兄參詳,當然,那些只是單純的與商賈只是有關的消息,至於其他方面,襄侯若是需要,糜家自然也可以幫助襄侯收集,而且這些只是順道之事,並不會花費太多功夫。”

李易表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大喜。

李易的情報系統一直拖拖拉拉,連個雛形都沒建立,一方面是因爲起步很難,還有一半原因就是李易盯上了糜家。

糜家做生意走南闖北,各種消息必然靈通,如果將糜家的這個攤子接手過來成爲自己的情報系統雛形,無論所用精力還是金錢耗費方面,都遠遠低於李易自己從零開始新建一套情報系統。

唯一讓李易擔心的就是,糜家自己在消息方面做的太差,好在按照糜芳所言,糜家應該也是比較重視消息的,如此李易只想大笑一聲,天助我也!

於是,李易果斷正色道:“只要得糜家消息協助,我願以等同功曹之位相待,而且這其中的用度開銷,也全都由太守府承擔,必然不讓糜家吃虧。”

其實在李易的計劃中,情報這一塊佔據的分量可比一個功曹要重,但那是將來,讓情報系統從單純的收集情報發展成爲類似後世錦衣衛那樣的部門,現在拿出一個與功曹平等的官位真心不低了,而且,糜芳還不是表示效忠,只是以幫忙的身份參與其中,李易自然也就不能一次把價位開到底。

至於所謂的太守府負責開銷的說法,李易算是玩了個心眼,他覺得糜竺知道這件事後,有很大的可能會全力支持他,真到那時候,糜竺不但不會跟他要錢,反而會自己出錢出人,根本不用李易付出。

被李易注視着,雖然糜芳心中還稍稍有些亂,但相比之前,得知李易具體目的之後,已經冷靜了許多。

坦白的講,糜芳覺得李易挺厚道的,借用糜家的生意網絡收集消息,然後給錢給官位,一點便宜都沒有佔,看上去也沒什麼坑。

但糜芳也不傻,他們糜家與官場中人打交道,沒有一次是不需要往外出血的,似李易這般“公平”的,貌似還是頭一次,正因此,哪怕他心裡很樂意,卻也不敢直接答應。

▲ttκá n▲CO

想了片刻,糜芳試探道:“啓稟襄侯,前段時日家兄接受陶使君招攬,家中生意主要便改爲讓我操持,對於襄侯邀請,芳雖然樂意之至,但若是貿然答應,恐怕會讓家中生意生亂,所以此事的確需要先行與家兄商議之後才能迴應襄侯。”

李易點點頭,雖然糜芳之前也說過先回徐州再說,但相比上一次,這回明顯真誠許多。

糜芳見李易臉上並沒有任何不愉之色,似乎對他很是體諒,心中也不由疑惑,難道李易真的沒有什麼不好的算計?

想到這裡,糜芳又道:“不過芳雖然暫時不能做出答覆,但襄侯借用糜家生意渠道獲取消息,芳倒是可以應下。”

“哦?”

李易臉色一喜,道:“如此甚好,你放心,我定然不會白白使用糜家人力,必然會有錢財補償。”

糜芳趕忙推辭到:“這千萬使不得,縱然沒有襄侯交代,那些消息糜家也會收集,不過是多抄錄一份給襄侯罷了,若是因此就要錢財,糜家恐怕會被世人恥笑。”

李易沉吟了一下,目光中有猶豫之色,但最終只是說道:“罷了,這份好意,易記在心裡了。”

其實李易想說,他要的消息,和糜家原本的消息不一樣,但想到糜家還沒有正式表態,李易也就不要求那麼多了,反正暫時多一個消息渠道,總比沒有的好。

當即,兩人又說了幾句話,李易就將糜芳送出去了,而糜芳一走,郭嘉就從屏風後繞了出來,顯然是早就在後面偷聽。

李易問道:“奉孝以爲糜芳此人如何?”

郭嘉拱手道:“心性,氣度,應對,皆非最優,不過考慮到糜家作用,卻是主公如今上佳之選。”

李易笑着嘆息道:“可惜,這次來的是糜芳,若是他兄長糜竺在此,可省去許多口舌,而且也能交託一些大事。”

郭嘉知道李易對糜竺有過讚譽,對此言語倒也不覺意外,不過還是欠身道:“是我等辦事不利,否則消息情報此等大事,主公也不必假手他人了。”

李易擺擺手,笑道:“此事關鍵不在爾等,而在於我,因爲我與你一樣,同是寒門,點滴積累,全憑自身,並無先輩福澤可以憑藉,所以,有些事情難免曲折啊。”

“主公辛苦……”

郭嘉輕聲說了一句,這句話完全發自肺腑,因爲出身寒門的他,最能感受李易創業不易,同時也非常感激李易對他的重視。

李易搖搖頭道:“好了,此事暫且作罷,外面如何了,衆人可都回去了?”

郭嘉答道:“是,就在剛剛,已經離去。”

李易點頭,道:“好,你告訴公明,此地當再度加派人手防衛,任何人膽敢擅入,直接拿下,若有抵擋,格殺勿論!”

“喏!”

交代完了事情,李易便要讓郭嘉回去,不想郭嘉臉色卻有些古怪的說道:“主公,適才有侍衛來報,那王璨已經在府門前候了多時,似乎是等不及要見主公了。”

李易詫異道:“就是蔡中郎極爲推崇的那個王璨?”

“正是。”

李易不由笑道:“倒是個急性子,這只是剛剛第二天就等不及了。”

蔡邕極力推薦給李易的人,李易自然是要問問名號的,看是不是歷史上的哪位名人,然後理所當然的就知道了那人乃是王璨。

說來慚愧,李易知道王璨這個人,並非書本,而是玩三國志遊戲的時候注意到的,畢竟人家屬性挺高的,但李易對王璨的瞭解也就僅限於此了。

所以,得知蔡邕給他引薦的人是王璨之後,李易就特意叫人打聽了一下,然後有點小震驚。

王璨是個妥妥的世家子弟,而家世相當不一般。

王璨的太爺爺當過太尉,他爺爺當過司空,他父親差了點,最後是給當時的大將軍何進做長史。

這等家世雖然比不上袁家的四世三公,但連着兩代人居於三公之位,也是非常了得,奈何王家人丁不如袁家興旺,再加上後來天下越來越亂,王家又與宦官們不對付,這才走上了下坡路,否則以王璨的家世,怎麼也不至於“淪落”到來李易這個草根的地盤上找工作。

所以,李易當即就決定哪怕這是個蠢貨,也好吃好喝讓他留下來,因爲這種人的投靠,單單影響力就能讓李易收穫許多名望了。

但是,在仔細瞭解之後,李易卻是遲疑了,甚至還準備先將王璨涼一涼再說。

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556章 攻城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278章 典韋的忽悠第604章 活死人第569章 鄭家堡第97章 居然是你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71章 入營第78章 天下?野心?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11章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78章 天下?野心?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112章 新軍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79章 胡車兒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583章 泥潭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83章 大罵張繡第92章 疑兵之計?第613章 修仙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464章 你太讓我失望了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734章 大義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21章 董國舅節操何在啊?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624章 謀定第102章 貂蟬第362章 火侯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676章 以命換命第89章 兩個戲精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250章 以襄侯馬首是瞻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519章 戰、和、退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596章 途經豫州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624章 謀定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