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

“襄侯但有吩咐,璨絕無二話!”

儘管感覺到自己所面對的,將會是一個苦差事,但王璨只是稍一猶豫,就點頭應下了,連問都沒問。

李易見狀,不由好奇道:“仲宣如此乾脆,難道就不問問我準備是安排什麼事情麼?”

王璨搖頭道:“璨既然投奔襄侯,便是將性命託付於襄侯,襄侯讓璨臥於道路,醉酒而歌,璨當從之,襄侯讓璨披堅執銳,陣前廝殺,璨亦當從之。”

王璨說話的聲音雖然不大,卻異常果斷,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李易聽了,哪怕明知道這其中場面話居多,可心中對王璨的好感就是忍不住蹭蹭的往上竄。

好在李易做事還是比較理智的,好感從來不是他用人的標準,根本不會改變他之前的想法。

李易笑道:“仲宣這說的是哪裡話,我可是說過了,你才華非凡,肯定是要重用的,豈會隨意輕賤?”

說罷,李易臉色忽的一暗,沉聲道:“適才得到消息,劉使君夫人病故,唉,按說此等大事,我應當親往襄陽祭奠一二,奈何我剛從揚州歸來,南陽公務積攢甚多,若再行外出,未免於太過懈怠,所以,我有意將此事託付給仲宣,讓仲宣以我名義前往襄陽祭奠,不知仲宣意下如何?”

“原來如此?”

王璨下意識的反問了一聲,旋即就感覺臉頰上有點燙,又急忙應道:“請襄侯放心,璨不定不辱使命!”

其實之前李易收斂笑容的時候,王璨心裡是很忐忑的,別看他答應的痛快,卻是真心不想去曹操那邊,儘管他覺得以自己的家世,曹操應該不會借給禰衡報仇的名頭把他給砍了,但吃苦頭,被擠兌嘲諷是肯定的,甚至將他扣下都有可能。

卻不料峰迴路轉,李易竟然是派他去襄陽,這就沒問題了。

曹操,尋常世家子弟,劉表,卻是漢室宗親,王璨自然更願意與後者接觸。

Www▪ttκa n▪¢○

而且襄陽之地多有才俊,王璨也很想與那些人結交一番。

李易臉上的笑容恢復,深深的看了王璨一眼,王璨感覺自己剛剛的小心思似乎被看穿了,感覺很是不好意思,只能裝糊塗,問道:“此去襄陽,不知道襄侯有何叮囑?”

“唔……”

李易想了想,卻是發現自己需要交代的事情太多了。

其實,按照情況來說,劉表夫人去世,李易最好是親自往襄陽走一趟纔好,但李易卻是說什麼都不會去的,之前所說不過藉口,其實他是怕自己進了襄陽就出不來了。

最早到荊州的時候,李易身邊只有大貓小貓三兩隻,兵馬不過兩三千人,對劉表根本構不成威脅,所以那段時間李易雖然在襄陽折騰出了不小的名氣,但劉表始終沒有動過謀害李易的心思,哪怕莫名被了黑鍋,依然如此,甚至對李易還有着內疚。

可現在的情況卻是與之前大爲不同了。

先是蔡邕出現在宛城,認李易爲主,各種爲李易造勢,甚至把女兒都送給李易做了小妾!

要知道蔡邕的名聲可絲毫不比劉表差啊,這情況絕對是在給劉表上眼藥。

還有荊州本地世家,先是黃承彥隨李易去南陽,同樣送了個閨女,這就算了,結果沒過多久,龐季也跑去李易麾下做官,這些舉動,直接表明了一些荊州世家的態度,對於劉表來說,情況比之蔡邕更爲惡劣。

再加上剛剛李易往揚州跑的那一趟,雖然李易表面上的理由是爲了接走諸葛玄的兩個侄女做小妾,爲此不少人還說,李易年輕人,難免好色,可事實上,只要不是蠢貨,都不認爲李易真是因爲女色纔去的揚州,李易與袁術之間必然有着一些不可見人的勾當!

而且,劉表幫不到諸葛玄,李易卻幫到了,這又是給了劉表臉上一巴掌,讓他的威信大受影響。

種種情況疊加到一起,劉表心中對李易的膈應可想而知,雖然來公函往來依舊客氣,但實際上,兩人關係已經不再融洽,甚至隱隱敵對。

在過年的時候,劉表就派遣張允領兵五千,進駐葉縣,理由是李易這邊遲遲不能在葉縣駐軍,爲南陽安全計,只好讓張允如何如何……

也就是當時賈詡選擇了退讓,不然雙方很可能會發生衝突。

李易知道後,對此不以爲意,反正那些兵馬都是要送去給袁術消耗的,李易只要等着接收殘兵敗將就好。

盤算了一下自己這邊與劉表的關係,李易卻是發現,這其中事情牽涉的太多了,壓根沒法跟王璨交代,而且,王璨剛到荊州不久,有些事情就算是交代了,他也未必能縷清,如此,還不如就讓他單純去弔唁好了。

想明白這些,李易便吩咐道:“劉使君乃仁義君子,如今喪妻,實在讓人痛心,你此去襄陽,當謹言慎行,恪守禮儀,順便爲我不能親去,向劉使君告罪。”

王璨當即應道:“喏!”

忽然,李易想起了什麼,又道:“對了,還有一件事,我之前途徑豫州,見到許多百姓無家可歸,有意將其納入南陽,人數大概五萬餘,你可找機會面見州牧,儘量從襄陽取得些糧草接濟百姓。”

其實,宛城糧食挺多的,再加上袁術一起兵,就是李易算計劉表的時候了,到時候襄陽的糧食,自然全都是李易的,不過李易深知賣慘的好處,所以甭管缺不缺糧食,先跟劉表要了再說,如果劉表不給,那就是劉使君不心疼老百姓了。

王璨可不知道李易的陰暗心思,只是詫異於李易居然如此大肆接納流民,但他知道分寸,並沒有多問,同樣點頭應下。

如此,事情差不多就算是說妥了,最後李易笑呵呵的拍着王璨的肩膀,鼓勵道:“仲宣辦事,易甚是放心,不過此事雖然無甚危險,卻是有些急切,所以,還望仲宣可以早日啓程,至於隨行車馬,你只管找郭嘉討要就是了。”

“是,璨定然不辱使命!”

王璨應了一聲,便帶着李易送他的大氅起身緩緩退去。

等到離開府門,王璨一摸袖子,取出一塊布帛,這纔想起,自己原本還想找機會與李易探討探討那篇文章,順便再請教一下易數之法,奈何之前說話太過緊張,卻是將這些事情全都忘記了。

“唉!”

遺憾的嘆了一聲,不過很快王璨就恢復了原本姿態,他感覺這次見面非常成功,不但說清楚了之前的酒後胡言,還取得了李易的好感,他只要將襄陽的事情辦好,回來後絕對大有可爲。

打定主意後,王璨沒有去尋郭嘉,而是先奔着蔡邕住處去了,他雖然自信,但不自傲,想讓蔡邕幫他參詳一二。

蔡邕住的地方距太守府很近,王璨很快就到了,門口僕人知道他與自家老爺相熟,直接引他入內,蔡邕這會兒正準備用飯,便讓王璨一起,同時問他與李易的應答如何。

起先,蔡邕見王璨面有喜色,身上還穿着李易的外袍,心中也是高興,只道李易沒計較王璨的醉酒之語,還是願意重視他的。

可是,等蔡邕聽王璨說遺憾沒能與李易交流文章,蔡邕就把手中酒盞放了下來,因爲他已經沒心情喝了。

王璨正說得起勁兒,見蔡邕這樣子,話語頓時打住,小心翼翼的問道:“敢問先生,可是學生哪裡錯了?”

王璨對蔡邕是非常尊敬的,不僅僅是因爲蔡邕的才學,更感謝蔡邕對他的欣賞迴護,所以一見蔡邕不高興,剛剛稍微翹了一點的尾巴,立馬又夾了回去。

“你啊……”

蔡邕嘆了一聲,奈何王璨不明所以,只能是把姿態放的更低。

蔡邕心中是失望的,因爲王璨的表現,比他所期待的實在差太多了。

王璨聰明,會來事兒,寫得一手好文章,更有過目不忘之能,藉助這些,可以輕易成爲李易近臣,再稍微努力一二,藉着李易的崛起之勢,將來成就也當不凡,奈何直到現在蔡邕才忽然發現,王璨所想,與他所想,縱然不是南轅北轍,卻也相差不多了。

唯一慶幸的是,之前王璨被李易的氣勢壓着,內心深處想法沒有表露,不然蔡邕就只能自己養着這個大侄子了。

不過這畢竟是自己欣賞的年輕人,蔡邕嘆息之後,還是要點撥他的。

蔡邕問道:“你覺得老夫文章如何?”

王璨一愣,脫口答道:“先生文章,學生不及萬一。”

蔡邕搖頭笑了一下,然後起身取一旁書架上,取出幾塊寫着字的布帛,放到王璨面前,說道:“你看看,這些文章都是老夫近來所作,可能入眼?”

“喏!”

雖然感覺自己可能犯了錯誤,但聽到蔡邕有新作,王璨還是忍不住眼前一亮,恭恭敬敬的雙手取過,然後輕輕打開,準備好好品讀一番。

然而,王璨目光剛剛落上去,眼皮子就跳了一下,再往後看,眼神越來越直,又用力眨了眨眼,確認自己沒看錯,然後又瞧瞧蔡邕,發現他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似乎對於布帛中所寫內容絲毫不在意一般。

王璨嚥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問道:“先生這……這是不是拿錯了?”

蔡邕呵呵一笑,道:“怎麼,是不是感覺其中內容無法直視,甚至不堪入目?”

“學生不敢!”

王璨趕忙俯身,剛剛他確實是這麼想的,但不敢說啊,因爲他內心深處壓根不相信裡面的內容都是蔡邕寫出來的。

“有何不敢?”

蔡邕一指那幾快布帛,道:“我知你爲何驚訝,不過這些確實是出自老夫手筆,沒有拿錯。”

“這,這……”

王璨滿臉呆滯,連話都說不好了,無他,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蔡邕搖頭笑了笑,道:“這裡面的一些事情你應該聽說過,比如‘襄侯溫酒斬華雄’‘襄侯槍挑小霸王’‘襄侯馭龍渡新野’還……唉,剩下的我就不說了,有些汗顏啊。”

原來,蔡邕給王璨看的不是別的,正是李易讓他寫的那些段子,全都是爲了吹捧李易所做,情節誇大浮誇,用詞粗糙,除了韻律上還過得去之外,其他可謂一無是處……

王璨大張着嘴巴,他真的無法理解了,忍了忍,終究還是沒能忍住,問道:“先生才學,世所罕見,與襄侯更有翁婿關係,又何須如此……如此……”

王璨想說溜鬚拍馬,但實在難以啓齒。

蔡邕哈哈一笑,道:“老夫如何會隨襄侯來到南陽,其中原委,想來你也明白?”

王璨低聲應道:“是,學生知道。”

“當時還在來南陽路上,襄侯一日說要讓我做爲他做些文章,老夫雖然不忿襄侯手段,但終究有活命之恩,當即應下了,然後才知道,襄侯讓老夫寫的,竟然全都是這些……東西。”

王璨再次張大嘴巴,音調不自禁的提高了許多,驚道:“這居然是襄侯讓寫的?”

王璨此時感覺自己的三觀都要崩了,溜鬚拍馬他見過,可主動和讓旁人拍自己馬屁,而且如此直白的,他還是頭一遭遇上。

看着王璨的表情,蔡邕似乎是想到了當初了自己,臉上不由浮現一抹追憶之色,道:“老夫當時也是驚歎世上竟然還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自然不屑做那腌臢之事,奈何襄侯卻以老夫那女兒做要挾,老夫最後不得不從,這纔有了你手中之物。”

王璨繼續驚呆,他無法想象,風度翩翩名傳四方的李襄侯,竟然會做這種齷齪事,得虧面前說話的是蔡邕,否則,王璨肯定要以爲對方是故意在詆譭李易。

眼瞅着王璨臉色變了又變,連坐都坐不穩了,蔡邕擺擺手,說道:“莫急,莫急,你待我於你將此事說完。”

“喏。”

王璨應聲,端坐不動,心中有多亂確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蔡邕也不管他,繼續道:“初時,老夫因爲心中不願,也就隨手寫寫,但襄侯看後,總是不滿,讓老夫修改,要保證文中內容,朗朗上口,且婦孺一聽就懂,至於原本所用軼事典故,也幾乎全數刪減。”

“唉,當時一想到這些東西竟然出自老夫手筆,老夫就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不過如今,老夫卻是樂在其中,甚至無需襄侯交代,老夫都會主動琢磨,爲襄侯寫上幾篇‘奇聞異事’。”

王璨感覺自己臉都要裂了,用帶着顫的聲音問道:“學生……學生實在理解不能,還請先生解惑!”

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600章 龐統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504章 請戰第5章 待我歸來再飲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238章 張師弟你怎麼了?第737章 巡視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578章 孫策頭顱在此第197章 念頭不通達第592章 爭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447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203章 劉表讓荊州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34章 提議遷都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215章 開山大弟子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170章 千萬不可小看古人第748章 蒸汽機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27章 見袁隗第569章 鄭家堡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59章 爲呂布謀兗州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210章 我爹爹是黃承彥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734章 大義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598章 芥蒂盡去第463章 我有猛將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403章 荀攸第278章 典韋的忽悠第194章 不勝而勝第595章 司馬氏第509章 揚州情況第84章 亂世百姓第613章 修仙第233章 在路上第604章 活死人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14章 司徒可聽聞百步飛劍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164章 讓權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67章 保命靈藥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455章 陳登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598章 芥蒂盡去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