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

兗州治所,昌邑。

入夜,一間小室之中,曹操一手捏着腮幫子,一手輕輕撥動着手中竹簡,口中還喃喃着,表情頗爲玩味。

而在曹操旁邊,還坐着荀彧,戲忠,也就是戲志才。

戲忠照料着一個小火爐,上面正燙着酒,酒香溢散,戲忠在旁嗅着,不時還會露出一個舒爽的表情,顯然是個好酒之人。

在他對面荀彧則是眼簾低垂,臉上丁點表情都沒有。

曹操默默將竹簡上的內容讀完,又咂咂嘴,這才放下,笑道:“那賈文和也不知何許人也,竟敢如此喝罵曹某人,呵呵,來日找到機會,操必然要他當面將之念上三遍,看他敢是不敢。”

曹操看的,顯然就是賈詡替李易寫給曹操的信了,內容比較簡單,先說禰衡無禮該死,然後就開始懟曹操,好像禰衡的錯全都是曹操教導的一般。

而曹操雖然嘴上說着將來要找賈詡麻煩,不過看他神色語氣,顯然並沒有真個生氣,否則早就將之扔到爐火裡少了,更不會看了一遍又一遍。

荀彧與戲忠還是該幹嘛幹嘛,並未接曹操的話。

二人非常清楚自家老闆的性情,嘴上這麼說,其實是看上了人家的文筆,等將來真的見了面,肯定是拉着人家的手,要多親熱就有多親熱。

曹操見沒人給他捧場,大感無趣,便直接問道:“兩位,覺得此事如何?”

戲忠當即欠身道:“主公,是忠思慮欠妥,試探不成,反而折了一名賢才,更連累主公受辱。”

曹操的嘴角輕輕瞥了一下,當然,這不是瞥給戲忠看的,而是想起那個禰衡,他心裡就膈應的慌。

又想當官,又想求名,還自命清高,也不正開眼瞅瞅,比他強的人多了去了,當初如果不是荀彧說殺之與名聲不利,曹操自己就把禰衡給宰了。

不過雖然沒殺禰衡,曹操也不想留這種人在身邊礙眼,於是就採納了戲忠的計策,將禰衡送往荊州。

戲忠的計劃是,讓禰衡先去探探李易的底,之後再往襄陽走一趟,接觸劉表。

沒有什麼太明確的任務,就是讓禰衡試探,瞭解,再跟遇到的人說一聲,曹操已經當上兗州牧了,然後等歸來時,與曹操說說對荊州那些人的評價看法。

禰衡這人雖然不招人待見,但眼光還是不錯的。

只是哪想到出師未捷身先死,禰衡此行一個正主都沒見呢,就被人在宛城外頭給砍死了。

消息傳來後,曹操這邊自是譁然,因爲不管什麼時候,斬殺使者都是相當惡劣的行爲,但當他們看過賈詡的回信後,又盡皆無語。

李易不在家,你找上門要求人家小妾給你跳舞,雖然此舉初衷可能是試探對方氣量,但所用手段實在下作,沒被當場砍了,真該說是禰衡運氣好。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禰衡死的好,只是禰衡死就死了,卻不該連累曹操失了顏面。

見戲忠主動承擔責任,曹操搖頭道:“此計雖是志才所出,卻是操親口應允的,如今出了差錯,豈能怪你,再說了,禰衡也實在是……”

曹操下意識的就想吐槽一下禰衡,不過想到禰衡畢竟是給他辦事才丟了性命,再加上死者爲大,終究還是忍住了。

不過曹操很快又眨了眨眼睛,嘿了一聲道:“哎,說來曹某也當真好奇,李易那小妾到底何等絕色,竟然讓人……”

“主公!”

荀彧冷不丁的喊了一聲,打斷了曹操的胡言亂語。

“哈哈。”

曹操也不覺得尷尬,哈哈一笑,道:“好了,咱們繼續,此事當如何應對?”

如今的曹操剛剛坐上兗州牧的位置,正是人生得意,不過不同一些人驟登高位,直接膨脹得連爹媽都不認了,現在的曹操卻是比之前越發的豁達了。

戲忠因爲之前的計策被禰衡這貨給坑了,不想率先發言,荀彧見狀,便輕輕一拱手道:“彧以爲,此事雖然看似有些糾纏,畢竟主公與李易各佔道理,其實當真應對,卻是簡單的很。”

曹操眼睛一亮,道:“還請文若快快道來。”

荀彧顯然知道曹操今天會就此事問計,心中早就打好了腹稿,當即說道:“禰衡之死,於主公而言,雖然顏面有損,實則無傷大雅,對李易那邊,雖然同樣顏面有損,但相對主公,擔憂之意卻是顯而易見!”

“何以見得?”

荀彧微微一笑,伸手輕輕碰了碰那竹簡,道:“南陽來信,雖然看似激憤,言辭犀利,實則色厲內茬,擔憂主公因此對其發難罷了。”

曹操微微頷首,雖然是在向人問計,但他自己心中又豈會沒有判斷?

所謂問計,許多時候只是查漏補缺罷了。

荀彧繼續道:“主公應對之法,彧以爲有二,其一,與李易書信一封,無需多言,只要說明禰衡之事,非是主公授意,如此李易必然回信致歉,與主公和解,此事就此揭過。”

“其二,就是主公暫時無需迴應,將此事擱置,只待有需要之時,然後‘舊事重提’!”

曹操再次點頭,荀彧的話很符合他的心意。

剛剛收到禰衡被殺的消息之後,曹操麾下,特別是那些武將,幾乎全都是義憤填膺,表示受到了羞辱,要求曹操一定要給李易一個教訓。

當時羣情洶洶,就連曹操自己也差點給他們給帶了過去。

但很快,曹操就冷靜了下來,那幫傢伙不是氣憤禰衡之死,而是惦記起了當日追擊郭汜徐榮的那一場敗仗。

其實,當日的那一戰,曹操雖然敗了,但因爲徐榮按照李易的交代,根本沒有同曹操硬拼,只是將曹操驚走,因此曹操本身損失並不大,甚至後來回過神折返,還順勢收攏了一些孫堅的殘兵。

可是,在臉面以及名聲方面,曹操卻是遭到了重創。

當時諸侯之中已經少有人願意再戰了,曹操非要追擊,本就被衆人不喜,最後戰敗折了孫堅,曹操自己脫身,爲人詬病,甚至還被袁紹當衆訓斥,說曹操無膽,故意不救孫堅云云。

孫堅的死,曹操是很內疚的,因此對外人的指責他什麼都沒辯解,可曹操的部下卻有點受不了,爲此起了許多爭執,同時也惦記上了那個叫李白的傢伙。

及至後來,聽說董卓已死,而殺死董卓的“李白”就是昔日斬殺華雄的李易,曹操與一干部下都是震驚無比。

有人建議曹操上書天子,以李易助紂爲虐謀害忠良將他問罪,但曹操沒有同意。

開玩笑呢,李易殺了董卓就是佔據了大義,曹操怎麼會與李易敵對?

至於當日的伏擊還有孫堅之死,隨着時間久了愧疚也就淡了,曹操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的指揮失當,而不是像個怨婦一樣怨天尤人。

如今曹操剛剛佔據兗州,名聲大振的背後卻是根基不穩,收降的那許多黃巾,雖然補充了曹操治下的人口,卻也成爲了一個隨時可能生出變故的隱患。

總而言之,不管曹操對李易是何等想法,他都不願意與李易起直接衝突,所以,相對於麾下那些好戰的部將,荀彧的話才最合曹操心意。

而且荀彧也不是讓曹操做個傻乎乎的老好人,他是讓曹操以此事爲伏筆,引而不發,一旦時機恰當,或者有利可圖,完全可以讓曹操翻舊賬,並且佔據主動。

曹操之前就是這麼打算的,只是一時還不能拿定主意,現在見荀彧與自己看法想同,頓時展露笑容,就要拍板應允,卻不料一旁的戲忠忽然道:“主公,忠有話要說。”

曹操一頓,旋即道:“志才請講!”

戲忠微微低頭,向荀彧一拱手,道:“文若適才所說,乃是老成持重之言,按照常理來說,並無不妥之處。”

知道對方要反駁自己,荀彧也不惱,微笑道:“願聽志才高見。”

“不敢”

戲志先謙虛了一下,這才神色一正,很是嚴肅的說道:“忠請主公再遣使者赴襄侯,與劉表聯手,約定時日,出兵南陽,合力擊殺李易!”

“什麼!”

曹操與荀彧全都發出了一聲低低的驚呼,他們實在是沒想到,戲忠竟然這麼狠,直接就要讓曹操去和李易死磕,而且還拉上劉表,這也太過了。

要知道,哪怕之前喊的最歡的,非要給李易教訓的曹洪,也只是單純的想要教訓李易一下而已,哪像戲忠這樣,一來就是不死不休?

不過曹操知道,戲忠不是腦袋一熱就衝動的傢伙,因此,短暫的驚訝過後,曹操也坐正了身子,雙目直視着戲忠,很是認真的問道:“志才何出此言?”

荀彧跟曹操神色差不多,或者說比曹操還要嚴肅一些,別看他剛纔對曹操說什麼“舊事重提”,一副要秋後算賬的樣子,其實他內心是對李易頗有好感的。

戲忠說道:“如今天下混亂,羣雄紛爭,主公要成就一番事業,李易不除,早晚必爲主公勁敵!”

“唔……”

曹操抿着嘴,眼睛微微眯着,卻是陷入了思索。

在外人看來,曹操平定兗州,正當意氣風發,然而曹操自己心裡卻是時時茫然。

太早的就不說了,自從董卓禍亂之後,曹操的行事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爲大漢除去這一亂臣賊子。

他先是親身行刺,失敗後又與袁紹等人,召集各路諸侯,與董卓死戰,奈何聯軍人心不齊,討董之役高開低走,曹操也只能黯然退去,最後走到兗州,在一場場或主動,或被動的戰事中,廝殺、求存、壯大,得到了現在的家底。

老實話,這麼快當上兗州牧,曹操自己都有點意外。

於是,接下來該做什麼,曹操就開始迷茫了。

受封州牧之位,就當爲天子守護兗州,這是臣子本分,可這樣的話,曹操有些不太甘心,曹操的部下們也不甘心。

特別是看到少年好友在河北之地打的風風火火,曹操更是羨慕到眼熱。

然而,羨慕之餘,曹操也看得出,讓袁紹在河北之地繼續下去,恐怕就是另外一個董卓,所以,雖然羨慕袁紹的威風,曹操卻不想學袁紹,也不敢學袁紹,不然一道詔書過來,他曹某人就要被打入亂臣賊子行列了。

可就這麼待在兗州,曹操卻覺得自己就像是在等死一樣。

袁紹若是擊敗公孫瓚,之後必然南下,屆時他該如何自處?

且不說曹操現在心中還放不下對漢室的掛念,單單是對於袁紹本人,在經過聯軍討董之後,他已經有點看不上了袁紹了,讓他再如同少年時那般跟在袁紹後面做小弟,曹操受不了。

還有剛剛到了揚州的袁術,聽說那廝正招兵買馬,而且還搞出了好幾個祥瑞,明顯也是個不安分的主。

如此大勢之下,曹操感覺自己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前有險阻,後有羈絆,真的是爲難。

見曹操不知想到了什麼,眉頭不斷皺起,荀彧便代曹操問道:“禰衡之事,李易雖然有些虧欠,但畢竟是禰衡自己討死,再加上李易擊殺董卓有功,我等因小事興大軍討伐於國家有功之臣,道義必失,主公名望必損啊!”

戲忠搖頭道:“請教文若,道義與性命,哪個更重要?”

荀彧臉一黑,不說話,這話接下去就是詭辯了,沒意思。

不過正沉思的曹操卻是開口了,問道:“性命?難道李易會害曹某性命?”

“主公請看。”

戲忠從旁邊拿起一張地圖,展開放在三人中間的矮几上,說道:“自董卓之後,亂局已現,而將來天下形勢如何,關鍵就在這幾處。”

戲忠伸手先點向冀州,這裡不用說,大家都明白,然後戲忠手指下滑,略過中原,指向揚州,那裡是袁術,同樣不必多言。

最後,戲志才收回手指,在長安那邊劃了半個個圈,卻是急轉直下,落在了荊州方向,說道:“世人皆言劉表數次遣人刺殺李易,雖然真相如何,我等不敢貿然下定論,但此事無論真假,李易與劉表之前必然嫌隙已深!”

曹操與荀彧都是點頭,最先聽到這個事情,他們也是不信的,因爲劉表可是厚道人啊,可隨着後續的消息不斷傳來,特別是蒯越的親自下場……

再說其中沒有劉表授意,別說曹操不信,就算是劉備也不信啊。

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194章 不勝而勝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89章 兩個戲精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203章 劉表讓荊州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245章 書院第54章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403章 荀攸第96章 祖茂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14章 司徒可聽聞百步飛劍第307章 糜家第138章 董卓,死!第765章 平原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674章 前進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728章 趙子龍入青州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768章 自投羅網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693章 翁婿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653章 搏一搏第214章 易數之法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273章 典韋東遊記(下)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214章 易數之法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238章 張師弟你怎麼了?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310章 請留步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217章 黃承彥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536章 富春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計第765章 平原第616章 郭圖第482章 不接招第6章 誰敢與我一戰第96章 祖茂第454章 時機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