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

如果方纔糜芳的發言只是讓在場部分人產生警惕的話,蔡邕的言語就是讓所有人都繃緊了心神。

如今朝堂上確實很亂不假,但不可否認,那裡還是有着許多聰明人的,紙張一旦面世,能看出其中隱藏的名利價值的人絕對不在少數,然後幾個人,或者某個勢力一合計,借天子名義跟李易將這造紙之法要去,簡直太正常不過。

當然,這也就是李易,沒根基,沒底蘊,是個軟柿子,好拿捏,換袁紹那裡搞出這些東西,朝堂上那些人根本不敢打主意。

頓時,好幾人都忍不住面露擔憂之色,因爲那些世家或者地方官員打歪主意,李易能夠拒絕,甚至直接動手打回去,可朝堂呢?

只要漢室還在,一個大義名分壓下來,真的讓人很無奈啊。

而且,如果是盛世也就算了,臣子上交成果,君王一般是不會吝嗇的,臣子最後多半名利雙收,可現在的小皇帝說話根本不管用,李易上交造紙之法不過能得個口頭嘉獎,最多在給點布匹綢緞,實際上半點好處也沒有。

甚至,等造紙之法落到了其他權貴手中之後,還會有很大的可能反過來打壓李易這個發明者。

總是,只要發生這種情況,李易答應不答應都沒好處。

面對衆人的擔憂,李易先是略微沉吟,隨後灑然一笑,在衆人不解的目光中,李易看向了郭嘉,郭嘉會意,對着衆人拱拱手,微笑道:“諸位難道忘記揚州袁術?一旦揚州發生變故,且不說主公謀劃,哪怕只在明面上,南陽之重要也不可小覷,所以,只要時間把控得當,那時朝廷對主公只有嘉獎安撫,絕對不會有欺凌之舉!”

衆人頓時恍然,心中也鬆了口氣,不過蔡邕在寬慰之餘,也有幾分失落,這裡論文化水平屬他最高,但李易卻極少有向他問計問策,只是直接安排事務,蔡邕雖然樂得清閒,但也覺得李易有些輕視自己。

不過現在他忽然明白了,自己名氣雖然大,可在某些方面,真的是比不上旁人啊。

李易微微一笑,道:“好了,諸位繼續觀摩,不過子方,你方纔所言,讓我心中忽然有所感悟,不如你我就此好好詳談一番如何?”

糜芳在蔡邕發言後,還以爲自己的話已經什麼意義了,本還有些失落,沒想到李易卻當衆發出邀請,心中暗暗歡喜,當即應道:“芳樂意之至。”

李易點點頭,給賈詡遞過去一個眼神,讓他安排這裡事務,然後便帶着糜芳去了旁邊黃月英的“辦公室”。

糜芳跟在李易身後,心思轉的飛快,他覺得李易很可能是想要讓他參與到將來紙張的銷售之中,於是便琢磨應該怎麼安排,可以既保證賺錢,又沒有風險。

不過落座之後,李易並沒直接說紙張,卻是問道:“我知糜家生意做的很大,不知除去徐州之外,在其他州郡可有糜家人手?”

糜芳眼睛微微睜大,這問題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不過他很快就自動腦補爲了李易是想探探他糜家的根底,畢竟這紙張乃是重禮,豈可輕易交託他人?

這個發現讓糜芳歡喜不已,之前典韋在徐州與糜竺說的是給糜家一州之地的紙張銷售,但那在糜芳看來只是聘禮,不代表他糜家在之後的接觸中不能獲得更大比例的利益。

而且他糜家也不是蛀蟲,李易借用糜家渠道,他們糜家則從旁稍稍分潤一些好處,乃是兩利互惠之事,再正常不過。

想到自己可能會搞定一比大買賣,然後回揚州後得到兄長的讚許,糜芳臉上的笑意幾乎都要憋不住了,好在他沒忘記李易就在身邊,這才忍着沒有失態。

糜芳輕咳了一聲,說道:“糜家根基在於徐州,但前些年開始,對於徐州之外,如兗州,青州,揚州,豫州,也有商業往來,其實原本家兄還有意向荊州以及洛陽之地擴散商路,奈何連續戰火,行商不易且奉先太大,所以這才暫且擱置下來。”

糜芳說的簡單,但語氣中卻是帶着絲絲驕傲,事實上李易在旁聽着,也是佩服無比。

在後世,經營一家將分公司遍佈半個華夏的企業,那樣的老總你說厲害不厲害?

更不要說在古代了,交通不方便,動不動到處打仗,社會秩序輕易就會被打破,在這種糟糕的環境下,能鋪開這麼大的攤子,哪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了家族傳承,但李易也是真心挺佩服糜家人的,反正換了他是做不到。

所以,李易也不掩飾自己的欣賞,讚歎道:“糜家能有這般規模,真心讓人敬佩,在李某看來,恐怕陶朱公在世,也不過如此啊!”

糜芳雖然自得,但也沒飄,趕忙謙虛道:“襄侯過譽了,這只是一些商賈手段罷了,上不得檯面的。”

李易笑着搖搖頭道:“世人雖然對商賈之事多有鄙夷,但我卻是覺得不然,就如同那紙張,雖然是方便書寫記載之用,然而我造出此物,又何嘗不是爲了以此爲買賣,獲取錢財?”

糜芳聽了這話心中大爲舒暢,看着李易更是感覺無比順眼,不像是在徐州的時候,那些人明明想要讓糜家出錢出力,暗暗還瞧不起糜家的商賈身份,相比李易的真誠,那種態度真的讓人作嘔。

可惜,這是李襄侯,不然他真的很想摟着這個妹夫的肩膀,痛飲幾杯。

糜芳心裡美滋滋的,他已經越發肯定,李易是要在紙張生意上拉上糜家了,然而,不料李易李易話風陡然一轉,卻是又道:“只是陶朱公能聞名後世,雖然離不開其經商手段,但非要說根本的話,還是在於輔佐越王復國,最終滅吳,子方以爲然否?”

對於李易忽然改變言語重點,糜芳覺得有些怪異,但還是點了點頭,他也承認,陶朱公之名傳於後世,說到底還是范蠡最早的成就,後來的經商之舉,對其名聲不過是個添頭罷了。

甚至,若不是有輔佐越王的經歷在,後來范蠡的生意也做不起來,畢竟財帛動人心的道理在什麼年代都是適用的。

李易面帶笑意的看了糜芳一眼,問道:“糜家在經商一途上的成就讓人側目,然而,你可曾想過,糜家發展在洛陽與荊州受阻,雖然是因爲一時戰事,其實也是因爲大勢?”

糜芳疑惑道:“大勢?”

“不錯,正是大勢!”

李易說道:“若是天下太平之時,糜家生意興旺,店鋪遍及天下雖然很難,卻也不是不可能,最差也能保住根本基業,可如果是遇到亂世呢?”

糜芳訥訥不知如何應對,畢竟以他的眼界,拋開商業本身,其餘方面他能看清楚眼前就很不錯了,至於天下大勢,這真的有點爲難他了。

見糜芳犯迷糊,李易也不失望,一個人有一方面長處就很優秀了,不可能對每個人都要求那麼高。

李易耐心說道:“我聽你說了糜家在兗州有產業,想來上一年中兗州戰亂不斷,估計受損不少吧?”

糜芳想了想,覺得李易算是半個自家人,這些事情沒什麼好隱瞞的,便如實說道:“不瞞襄侯,因爲兗州戰事頻發,我糜家商隊貨物損失不少,雖然家兄當機立斷,決定收攏人員,奈何刀劍無眼,再加上通行不暢,我糜家在兗州陸陸續續折了上百人手,最後種種損失與撫卹計算下來,上一年兗州一地不但沒有利潤,反而將徐州所得摺進去將近三成。”

李易輕輕點着頭,心中卻是頗爲震驚,雖然早就對亂世有所覺悟,可驟然聽到一家做生意的,一年就死傷百人,實在是太過。

而且這還是隻是一個兗州,那麼放眼天下呢?

李易不由嘆息,這就是亂世啊。

定了定神,李易繼續道:“假若將來,揚州,豫州也有戰事呢,糜家營生當如何安排?”

李易問的很隨意,可糜芳卻是感覺身上有些發冷,因爲李易語氣隨意之中又好似夾雜着無比的肯定,這讓他感覺很不好,彷彿會有什麼很糟糕的事情會發生一樣。

深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儘量不要胡思亂想,糜芳這才說道:“倘若遇到戰事,初期肯定是要收斂一二,然後再遣人試探,若能打通關節,屆時在陸續恢復商路。”

李易追問:“倘若兩方相爭,糜家在兩處都有產業,那麼,糜家該如何自處?”

糜芳猶豫了一下,這種事情他沒碰到過,糜家暫時也沒遇到過,只能想當然的說道:“送上重禮,暫時退回徐州,儘量兩不得罪。”

李易搖搖頭,對這個回答明顯失望,但也沒有明說,只是繼續問道:“倘若徐州也有戰事呢?”

“這——”

這回糜芳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沒辦法,他才幹有限,做事也是按照糜竺的交代按部就班,尋常事情也就算了,太過複雜的事情擺他面前,那就只能抓瞎了。

“莫急,飲茶!”

李易笑着給糜芳倒了一碗茶,心中卻是有些理解當初糜竺爲何會在劉備身上孤注一擲了。

亂世啊,所謂商人就是肥羊,與其縮在窩棚裡等着被惡人宰了,還不如早早的自己主動割肉下來,找個大腿抱着,這樣雖然痛,卻可以保全根本,甚至藉機扶搖直上都有可能。

李易感慨,糜芳卻是沒心情喝茶,他感覺李易講這麼多,其中肯定是有深意,最爲擔心的,就是李易謀奪糜家家產,不過看李易的態度又不太像,這讓糜芳安心之餘,卻也惶恐。

想了想,糜芳一咬牙,忽然對着李易一拜,道:“糜芳愚蠢,不能領悟襄侯話語深意,還望襄侯可以直言!”

李易正在給自己倒茶的手微微一頓,他沒想到糜芳會這麼幹脆的問話,看其額頭,更是隱隱冒汗,不由失笑出聲,將他拉了起來,笑道:“你這是作甚,我只是有些想法,但因爲身邊沒有合適之人,所以一直只能藏在心中,今日見到子方,忍不住想說說罷了。”

糜芳恭敬的點頭表示理解,可心裡卻是不大信。

李易看他這樣子,感覺自己可能鋪墊的有些過了,畢竟糜芳不是那麼聰明,有時候你跟他說太多,反而可能會讓他越發胡思亂想。

想到這,李易微微頓了頓,神色一肅,正色道:“如今世道不寧,糜家經商雖然富足,卻非是長久平安之計,而我這裡恰恰有意新設一官位,奈何之前沒有妥當人選,所以遲遲不能施行。”

糜芳詫異道:“襄侯是要徵辟我糜家之人爲官?”

李易點頭道:“不錯,不過準確的說,是讓子方擔當此任。”

其實李易最相中的自然是糜竺了,奈何糜竺已經在徐州那邊出仕了,他自然不能提出什麼過分要求,而且糜竺留在徐州,可能比來南陽對李易更爲有利。

至於糜芳,能力上或許有些不足,但李易這邊也是新攤子,經得起折騰,而且李易相信,糜竺瞭解之後肯定得暗中幫助他這個弟弟,李易也就白得了半個勞力。

糜芳此刻怦然心動,以糜家的家世,糜家人其實很早就有當官機會的,只是小官看不上,大官當不上,縱然有些邀請,也都是針對糜竺,糜芳是完全被忽略了,雖然糜芳自知才華不如糜芳,不會因此生出什麼憤懣情緒,但失落肯定是有的。

但李易忽然邀請他出仕,這可是頭一遭啊,雖然不知李易要讓他做什麼,但邀請帶來的那種滿足感還是讓糜芳差點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好在糜芳還沒昏頭,雖然興奮非常,但也知道此事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甚至李易是給糜家設套也說不定。

不過,雖然心有懷疑,但糜芳也不想失去這麼一個大好機會,呼吸略微沉重的問道:“不知襄侯是有何事安排,芳資質駑鈍,怕不能擔當重任,反而會耽誤襄侯大事啊。”

李易感覺到糜芳有顧慮,便解釋道:“此事我之所以邀你,是因爲旁人去做,千難萬難,但對糜家人來說,卻是容易的很。”

糜芳心中一動,眨了眨眼睛,輕聲問道:“是因爲我糜家的……商路?”

李易撫掌笑道:“正是如此!”

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385章 張允要封侯|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54章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547章 顧雍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215章 開山大弟子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632章 劉繇可與李易一戰第725章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595章 司馬氏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119章 站樁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706章 臧霸第447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456章 元龍有恙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255章 天子稱我亞父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62章 火侯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602章 最大的贏家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28章 戒驕戒躁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95章 司馬氏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348章 王璨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701章 副院長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556章 攻城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719章 呂蒙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397章 點將第52章 臉厚心黑轉面無情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693章 翁婿第592章 爭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75章 遷都之始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287章 因爲我是你姐夫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