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

“師父,請看。”

黃月英一邊說話,一邊遞給了李易幾頁紙張,李易摸了摸,入手輕薄光滑,顏色上比較貼近土黃色,單純就質量上來說,還與後世的白紙有的很大差別,但李易對此已經是相當滿意了。

黃月英看到李易臉上的滿意之色,道:“這是前些時日在最早的配方上改動的來的紙張,省去了一些較爲昂貴之物,又加入幾種易得,且價格低廉的物件,從炮製到成紙,成本已經較最初低廉了數倍。”

李易滿臉笑意的點點頭,隨後又從黃月英那裡取過幾張新紙,遞給身後衆人,道:“諸位看看,這紙張如何?”

李易現在所在的是太守府後面的一處院子,這裡與太守府臨街相望,守衛非常方便,不然李易也不會放心把造紙工坊放在這裡。

而近日跟着李易過來參觀的,幾乎皆爲李易心腹,只有一個糜芳是外人,但李易也是打算將他做自己心腹培養的。

郭嘉接過紙張,然後與其餘人一一分發,這裡有有個別人見過黃月英上次造出來的高價紙,但更多的還是頭一次接觸到,不由嘖嘖稱奇。

蔡邕很是急切的向李易拱手道:“主公,這裡可有筆墨?”

李易看向黃月英,黃月英微微一笑,明人送來筆墨,蔡邕謝了一聲,當即也不計較那許多,直接將紙張在青石上鋪開,匆匆忙忙提筆就在上面寫了“仁義禮智”幾個字。

其餘人也都站到蔡邕身後看着,蔡邕的字自然是極好的,寫的內容也普通,不過衆人的關注點明顯不在這方面。

只見落筆之後,墨跡緩緩透入紙背,卻並不像是尋常草紙一般往四處溢散。

能跟着李易來的,基本都是聰明之人,當即想到了什麼,一個個臉上全都露出歡喜之色,至於蔡邕更是滿臉笑容,嘴巴都合不攏了。

不過,爲了確認一下這紙張究竟如何,蔡邕想了想,再次提筆蘸墨,刷刷又是幾筆,這次蘸墨略重,蔡邕寫的也較慢,在紙上留墨很多,但紙上墨跡比之前也只是略微擴散了一些,於讀寫並無半點妨礙。

蔡邕的手抖了抖,放下毛筆,轉身對着李易深深一禮,道:“主公先有進學經典出世,如今又有如此紙張,方便天下讀書人,如此功績,必當名傳千秋!”

蔡邕都帶頭拍馬屁了,其他人又豈會落後?當即也紛紛出言符合,其實,他們這也不能算是拍馬屁,因爲紙張的出現,的的確確是造福世人啊。

聽着衆人的恭維之聲,李易心裡都笑開花了,不過臉上還是儘量保持淡然的表情,擺擺手道:“諸位過譽了,其實造出如此紙張,首功乃是月英,若非她這些時間裡日日轉眼琢磨,這紙張豈能問世?”

李易對黃月英毫不吝嗇的稱讚,自然將衆人的目光引導了她哪裡,唯一一個沒看過去的,還是輕輕扶須,做高人狀的黃承彥,不過稍微與黃承彥接觸過的人都知道,這傢伙心裡肯定是美的冒泡了。

不過知道又怎樣,似黃月英這般能幹的女兒家,真的是全天下都沒幾個啊,他們除了能羨慕黃承彥的好福氣,還能怎樣?

賈詡笑呵呵的說道:“黃姑娘確實聰慧,賈某許多時候也是自認不如啊。”

因爲黃月英到底是年輕女兒家,衆人雖然目光讚賞,但開口的不多。

不過那些對黃月英來說也不重要,因爲在李易稱讚她的時候,黃月英的目光就已經定格在李易的身上了。

且不說沒有李易,她自己根本不會想到造紙這件事情,就算是想到,並且做出來了,也只是供給夫家使用,世人最多也只是記得她一個名字罷了,甚至連她是誰都不知道,又如何會有這許多讚許?

這讓黃月英不由想到了初見李易之時,李易承諾她的那些話,一時間眼眸子裡幾乎都要沁出水來了。

好在,黃月英知道場合,而且李易名義上還是她師父呢,趕忙收斂情緒,福了一福,低着頭柔聲道:“師父過獎,賈賈先生過獎,紙張製作之法乃是師父所述,月英所做的,不過是依照師父的交代按圖索驥罷了,實在當不得如此讚譽。”

黃月英這番不驕不躁,溫婉依然的應對,讓許多人不由得再高看了她幾分,再次羨慕黃承彥之餘,也是感慨李易的好眼光。

因爲李易時常將黃月英帶在身邊,露臉的機會比較多,所以爲了避免讓一些二愣子起了不該有的心思,將來鬧得大家難看,李易乾脆主動讓人對外散佈了一些他與黃月英只見的小道消息,因此,莫說李易身邊常常接觸的人,就連剛到不久的糜芳都知道黃月英其實是李易的內人。

郭嘉上前一步,拱手笑道:“主公,有此紙張問世,將來普及天下必然是早晚之事,所以,嘉斗膽請主公爲其命名,好讓世人知其淵源。”

衆人也覺得理當如此,紛紛看向李易,不過李易摩挲着紙張,沉吟片刻,卻是忽然笑道:“此事不急,將來有閒暇再議。”

見有人還想再進言,李易解釋道:“如今紙張只有這一處工坊,雖然成本低廉,但礙於人手,材料,所以每日所產終歸有限,僅僅宛城自用尚難保證,所以暫時不考慮對外出售。”

諸葛玄忍不住道:“紙張一旦使用,雖然不對外出售,除非主公下嚴令,否則多少肯定會有外傳啊。”

李易哈哈一笑,道:“無妨,些許外傳罷了,旁人手中縱然有幾那麼張,又有何大用,不過是白白眼熱,難不成還會因此向南陽信舉兵?”

聽到李易這半調侃的話,衆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沒錯,紙張的利益確實挺大的,但要說因爲這就發動戰爭,就目前來看,還是有些太誇張了。

不過,這其中唯一的客人,且是商人身份的糜竺卻是忽然忍叫道:“襄侯,這……怕是不妥!”

在衆人都明顯吹捧李易的時候,糜芳的聲音明顯有些突兀,頓時吸引了許多的目光,而糜竺被這麼多人一看,登時也感覺有些不太對,感覺自己逾越了,可話已經出口,他總不能吞回去吧?

而且,因爲商人身份,李易麾下雖然整體性格還算不錯,但也是有個別人對商人出身的糜芳不是太喜歡的,比如蔡邕諸葛玄就是其中代表,只是礙於李易的緣故,縱然不喜,也不能說。

糜芳對於這些情況也隱約有所察覺,他倒沒啥抱怨的,畢竟人家不是大儒就是名師,這年頭商人的身份低賤,看不起他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就更加後悔方纔的失言了。

不過李易眼中卻是有光澤閃過,他方纔對衆人是那麼說的,其實,也有着他自己的心思。

李易不給紙張命名,並不是出於什麼大方面的考慮,不過是一點點的私心罷了。

最初李易琢磨着,等紙張出現之後,命名爲“襄侯紙”,以此拉宣揚他的名聲,效果絕對是好得很。

但從揚州回來,昨天黃月英告訴他,低成本的紙張已經可以生產,只待具體工序優化就可建造大工坊量產,當時李易對黃月英的效率感到震驚,他雖然對黃月英充滿信心,卻也沒想到她的效率這麼高。

不過,在看到黃月英那相比自己啓程時明顯多了幾分疲憊之色的小臉,李易就明白了,現在的成果,都是黃月英加班加點趕工熬出來的。

所以,李易就想給黃月英一些回報,只是她是女子,給他銀錢財物什麼沒意思,所以李易就琢磨等將來黃月英有了名分之後,按照黃月英的名號來命名,比如“某妃紙”之類的。

至於說因爲紙張產量問題,暫時不對外出售,卻不禁制私下外流,這完全就是照搬後世的飢餓營銷了,讓人知道荊州有紙,奈何求之不得,想來醞釀上幾個月時間,必然大火啊。

只是讓李易稍稍遺憾的是,他身邊的這些人,雖然聰明,但畢竟不是做生意的,似乎沒有體會到他的這一層意思,而且,這些人似乎全都輕視了紙張在商業方面的作用。

唯有糜芳忽然開口,這讓李易心中不由生出幾分期待。

穿越者固然可以在心中以爲自己高高在上,但很多時候,一些想法也是需要認同的。

“子方有何看法,儘管自言!”

李易說着,還踱步到了糜芳身邊,做出一副傾聽姿態。

糜芳趕忙欠身,雖然這是他未來妹夫,年紀也確實沒他大,但這段時間下來,他真是服氣的很,就向現在,旁人聽到他忽然插嘴,多是不滿,或者不以爲然,但唯有李易絲毫不介意他的商人身份,目光中是有着明顯的鼓勵之色,緊緊這樣,就讓糜芳非常受用了,甚至,他還有些後悔,兄長不該那麼早去陶謙手下做事的,可惜了。

“芳有一些淺見,也不知是否妥當,若是說錯,還望襄侯勿怪。”

“無妨,子方有話直說就是,我豈會因言怪罪?”

“那,芳冒昧了。”

又欠了欠身,糜芳看着手中的紙張,輕聲說道:“過年之時,典韋將軍讓家兄見識過一次紙張,當時兄長與我私下交談,直言此物乃是重利之物,甚至不亞於鹽鐵。”

蔡邕不滿的皺了皺眉,在他看來,這是讀書人的事情,用錢財來衡量,太俗了,不過因爲被李易粗暴對待過很長時間,蔡邕纔沒有發表意見,而在場有這般想法的,顯然不止蔡邕一人。

李易點點頭,紙張能賺多少錢他也不知道,但總之很多就是了,便看向糜芳,等他後面的話。

糜芳看向旁邊,指着幾個正在打漿的工人說道:“然而芳今日親眼見到這些工序後,方纔知道,製造紙張用的竟然只是這些破布,朽木,爛草之類,這成本之低廉,遠超我等之前想象,所以家兄說預測的利潤,恐怕錯了,其實還要遠超鹽鐵。”

李易對此沒表態,他不是商人,這其中的多少他也說不清,不過糜芳家裡是做生意的,他相信糜芳應該不會弄錯。

糜芳看了看李易,見李易微笑,似乎認同他的話,這才繼續道:“芳所料不差,襄侯應當不會允許紙張製造之法外傳,那麼,起初紙張少量外傳也就罷了,世人衆人知道此物便利,但因爲量少,肯定以爲此物珍貴,雖然覬覦,但也能夠保持理智。”

“物以稀爲貴,紙張價格因此必然飛漲,而之後襄侯一旦大建工坊,大量對外出售紙張,縱然價格回落,可其中往來錢財,恐怕依然會是難以計量之數,所以,肯定會有人動用種種手段,甚至拼死也要從襄侯手中或許這造紙之法啊。”

這時其他人也明白了糜芳的意思,就是說紙張的利潤,特別是初期利潤超乎想象,容易引狼啊。

張遼當即朗聲說道:“主公讓我等修正武備,若有宵小金帆,遼願以項上人頭擔保,必然讓其有來無回!”

李易笑道:“有文遠在,我自然放心。”

說罷,李易又看着糜芳問道:“商賈之事,我不甚明瞭,但我如今也是朝廷太守,只是紙張利潤,就會讓人犯險?”

糜芳苦着臉,糾結了一會,在李易儘量壓低聲音道:“我糜家雖然是商賈之家,可在我糜家看來,天下世家往來皆爲利益,行事皆爲商賈相差無幾,所以,襄侯手握天下重利,被。”

“唔……”

李易微微沉吟,在他計劃裡,是要等自己坐上荊州牧之後,再開始銷售紙張的,所以到那時候,李易自然就不怕被人惦記這些東西了。

不過,通過糜竺的話,李易卻是忽然冒出了另外一個念頭,自己是不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做點文章呢?

李易正想的時候,蔡邕忽然輕呼了一聲,說道:“若是此事傳入長安天子耳中,老夫以爲,天子極有可能下詔讓主公進獻造紙之法,主公當如何應對?”

第590章 虞翻第679章 根基盡毀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97章 居然是你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531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684章 大將軍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734章 大義第468章 軍令狀第535章 斷貢第509章 揚州情況第217章 黃承彥第33章 董卓問計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119章 站樁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259章 蒯家的決斷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88章 心機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676章 以命換命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446章 不得善終第586章 袁紹來使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9章 陷陣一營,可敵萬人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246章 再見蔡琰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469章 散了吧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226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68章 伏壽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75章 遷都之始第758章 四十萬大軍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54章第433章 軍元券第394章 徵南將軍!第33章 董卓問計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553章 女中王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486章 溫水煮青蛙第219章 使君啊!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95章 對不住了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635章 劉繇第397章 點將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613章 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