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

“這……這是孫太守的古錠刀?”

看着面前這柄做工稍稍顯舊,但擦拭的很乾淨,刃口還隱隱泛着鋒銳青光的長刀,凌操一下就想到了那把古錠刀。

李易點頭道:“不錯,正是古錠刀。”

凌操伸手在刃口上輕輕摸了摸,卻是默然不語,因爲按照孫策的說法,這刀可是李易殺了孫堅之後纔得到的。

李易看了凌操一眼,嘴角微微動了動,似有笑意,不過透出的表情卻很淡,因爲李易雖然在與凌操接觸,可心裡已經不是很在意凌操的反應了。

之前李易手下缺人缺得厲害,所以對人才的渴求已經到了一種見到“名人”就迫不及待想拉過來的地步,但隨着劉闢,徐盛,周倉,裴元紹這些人的被招攬,或者主動投奔,讓李易的心態產生了一些改變,對二流武將的需要不再是那麼的急切。

因爲李易忽然明白了,在他渴求人才的同時,人才其實也在尋找着可以託付性命的明主,而李易身爲主公,隨着勢力越來越大,自身分量越來越重,除非是順路或者在自己地盤之上,亦或者是郭嘉諸葛這樣的絕世大謀,需要李易親自上門招攬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像拉攏郭嘉時用的劈柴挑水的手段,更是不可能再現,畢竟就算李易肯彎腰,他的那些下屬們也不會答應。

在將來,李易更多的應該是憑藉自己的名望,吸引那些人才主動來投。

所以,相對於凌操的才華來說,李易之前對他表現出的重視已經夠多了,再繼續放低姿態過而不及,更何況,在李易內心深處,他與凌操接觸的根本目的都變了,從單純的招攬一個武將,變成了爲將來順利接受孫家勢力鋪路。

李易將一張血書往前推了推,道:“坤桃心中大概還有包袱吧,不過看了孫太守的留書之後,想來就可以芥蒂盡去了。”

凌操聞言,趕忙深出雙手,極爲小心接過血書,然後只是掃了一眼,眼睛就情不自禁的眯起。

因此這是真正的血書,上面血跡斑斑,觸目驚心,而且看樣子也有了許多時日,不可能是臨時僞造的,凌操儘管不識得孫堅的字,但角落處略偏一點的一處私印,他卻是在孫策那裡見到過的,知道這應該是孫堅的血書無誤。

凌操不由嘆息了一聲,這纔開始仔細查看血書內容,只見孫堅起筆處寫的是後悔輕敵冒進,中了郭汜設下的圈套,今生遺憾云云,然後話鋒一轉,就說自己死了也就算了,只是擔憂兒女無人照料,所以,將小女兒孫仁許配給李易,希望李易能夠好好待她,也希望李易可以對孫家照料一二。

看到這裡,凌操直接就呆了,下意識的驚呼道:“這怎麼可能!”

李易攤了一下手,做出自己很無辜的樣子,說道:“孫太守知我當時乃是假意投入董卓麾下,真是目的乃是爲國除賊,所以……”

說到這裡,李易頓了頓,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這才繼續道:“孫太守大概是因此感覺我心性還算堅韌,再加上勉強有幾分智謀,所以算是比較欣賞吧,於是就交託後事,而當時那種情況,我也實在是無法拒絕。”

說罷,李易又摸了一下鼻子,實在是他感覺自己這話說的太無恥了,自己都受不了自己,不遮擋一下面容,真怕露餡。

凌操沒注意李易動作,還是搖頭,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道:“可……可是,伯符那位妹妹好像才……”

李易面露尷尬,也不解釋,只是說道:“我也是後來才知其年齡,唉,一言難盡,唉,至於孫太守爲何會有此安排,其中深意,我也不甚清楚。”

李易知道許多事情越解釋越容易出錯,索性,李易直接將事情推到死人頭上,讓凌操根本沒得問。

凌操張了張嘴,今日他原本是想徹底確認孫堅的死與李易的關係的,可看到血書上內容後,他說什麼都不相信孫堅會把女兒許配給生死仇人。

只是不知爲何,看到那血書上的血跡,總是給凌操莫名的觸目驚心之感,奈何他又看了兩遍,也沒能從中發現什麼問題,最後只能理解爲孫堅的留書太過匪夷所思。

而且,凌操的那點想法很快也其他的思緒取代。

因爲李易拿出血書作證,這就代表着,孫策對李易的仇恨完全就成了笑話,反倒是李易多有忍讓,顯得頗爲大度。

至於說之前李易一直不做解釋,凌操雖然沒問,卻也自動爲李易腦補出了答案。

首先,如果沒有血書,李易只是口頭說的話,沒什麼人肯信,但拿出血書的話,孫堅交代的那件事,對李易來說就實在有些羞恥了,弄不好還會成爲笑料,李易不願將血書拿出來,倒也是情理之中。

凌操越想臉色越苦,最後無奈道:“是伯符錯怪襄侯了。”

頓了頓,凌操看了一下李易拿出來的東西,又試探道:“襄侯可是要我將這些東西交還給伯符,然後解釋其中誤會?”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凌操心情是複雜的,他自然是非常希望看到李易與孫策之間化解仇怨的,但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他又不太願意再見孫策,畢竟當時的行爲,不管原因如何,終究都是背叛,縱然將來李易與孫策握手言和,他還是背叛。

李易輕輕搖頭,沒有給回答,反倒是向凌操問道:“伯符乃是孝順之人,但是你覺得伯符如果看到這封血書,能按照孫太守遺言行事?”

“這……”

凌操頓時遲疑,以他對孫策的瞭解,這是個光明磊落,恩怨分明的好漢,卻也極度自負,很容易鑽牛角尖,既可以說他大氣,也能說他小氣。

如果李易早早的就把這封血書給孫策看了,孫策可能就認了,甚至還會對李易生出幾分感激之情,可孫策已經在李易這邊兩度吃癟,還出了凌操這檔子堵心的事,孫策是實實在在的折了顏面。

有這樣的前提,再想讓孫策低頭就很難了,更何況,按照血書中的交代,孫策晚些時候還得把妹子送出去,想想都不可能。

見凌操不說話,李易知道他已經想明白了其中關鍵,也嘆息道:“有這封血書在,雖然可以化解我與孫家的誤會,卻難以抹除我與伯符之間矛盾,坤桃以爲然否?”

凌操點點頭,然後就見李易伸手將古錠刀與血書全都收了回去,不解道:“襄侯這是?”

李易一邊將血書裝入木匣,一邊說道:“有些事情既然解釋無用,那還何必解釋?我李某人行事雖不霸道,卻亦非軟弱可欺之輩,我也不欠孫家的,自然不會找上門浪費口舌,無故受那些白眼。”

凌操啞然,心中還有些焦急,感覺李易這麼做不妥,但他偏偏又無話可說。

要知道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李易是被冤枉的,但被冤枉的人嫌麻煩,不想解釋,你能咋地?

見凌操憋得臉紅,李易忍不住笑道:“坤桃無需糾結,其實我將這兩樣東西拿出來,只是爲了讓你釋懷罷了。”

“我?”

凌操微微一怔,旋即明悟,然後微微低頭,抿嘴不語。

凌操又不是傻子,一路行來,李易,還有李易身邊其他人已經不止一隻試探,甚至還發出一些隱晦的邀請,說白了就是想讓他加入李易麾下。

但凌操感覺自己已經很對不起孫策了,爲求解脫,只能不斷以報恩來自我安慰,可一旦投入李易麾下,那就是徹底的背叛,連自我安慰都做不到了。

現在李易拿出的這些東西,卻是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凌操的顧慮,畢竟李易與孫家沒仇,只不過孫策不知道罷了,那麼,他選擇李易,是不是就不要緊了呢?

凌操心中不禁有些動搖,作爲一個男兒,他也是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不然就不會投奔孫策,當時除了仰慕孫策勇武之外,也是覺得孫策很有前途。

然而接觸李易之後,他卻是發現,相較於孫策,李易在名聲,人才,勢力等等方面幾乎是佔盡優勢,哪怕是兩人自身的直接對比,李易大概除了勇武不及孫策,其他方面真心都要勝過一籌。

至於說兩人性格方面,更是直接沒得比了,因爲凌操自問能夠看到孫策大概性格,欣賞之餘,也多少知道孫策的一些短板,可要是說到李易,不好意思,這麼多天了,凌操愣是半點都沒看出來,李易在他眼中完全就是深不可測的狀態。

所以,凌操隱隱有一種感覺,如果跟着李易,前途肯定更加寬廣。

只是,像凌操這種人行事,又豈是完全以利益爲先?

搖搖頭,甩掉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思緒,凌操拱手道:“襄侯豁達,凌操佩服,只是襄侯不與伯符化解那份恩怨,將來伯再與襄侯發生爭鬥,襄侯當如何應對?”

這是凌操最擔憂的問題,他可不想幫着李易去和孫策刀兵相向。

李易脫口道:“自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

凌操臉上表情頓時就是一僵,不過不待他再問,李易便主動說道:“孫策心高氣傲,憑藉一封血書就想讓他盡棄前嫌,難!所以,與其苦口婆心,還不如當頭一棒,然後再將血書交給他,要知道許多人,許多時候,只有被打得痛了,方纔知道醒悟。”

凌操默然不語,然而李易眯了一下眼睛,不知想到了什麼,嘴角浮現一抹有些陰險的笑容,不過很快就被他掩飾過去,然後嘆了一聲道:“不過話是這麼說,事實上,我與孫策之間恐怕不會再有爭鬥了。”

凌操心裡還在琢磨如何化解兩家恩怨,但聽見李易這話,一下就被轉移了注意力,問道:“這是爲何?”

以凌操對孫策的瞭解,他可以肯定,只要孫策有機會,肯定還會找李易麻煩的,且目的必然是要奪李易的性命。

李易並不着急回答,只是緩緩吐氣,擺出一副深思的高人姿態,直到凌操等得都有些着急了,李易這才悠悠嘆道:“我善於觀人面相,孫太守面容剛毅,勇猛有餘,婉轉不足,只是過剛易折,這纔有了當日之禍,而孫策雖然年輕,但面容凌厲更勝孫太守,我所料不差的話,他恐怕難以長久啊。”

“你——襄侯此言太過荒謬,操不敢苟同!”

凌操差點就直接起身了,不過想到李易對他的態度,還是忍了忍,不過語氣卻是明顯冷了許多,畢竟李易這話太過惡毒,簡直就是詛咒孫策短命啊。

李易對凌操的態度不以爲然,而且他也不是完全信口開河。

原本的歷史上,孫策就是死於非命,而這個三國世界,雖然因爲李易的出現改變了許多,但李易覺得許多事情的發生,主要都是被大勢,還有核心人物的性格來推動的。

孫策現在跑到吳郡,明顯居心不良,等到袁術造反,孫策多半會把握機會自立,然後開始擴張,以孫策的行事作風,真的很可能會重演舊事。

而且即便沒有,李易難道就不會給他安排一場麼?

之前在荊州相遇,當時李易面對孫策,雖然嘴上不說,內心深處還是有些慚愧的,心神搖擺,再加上沒有把握,所以對孫策的態度也比較模糊。

而揚州之行時,李易的心腸已經比早先硬了許多,孫策卻還要對李易下殺手,別看李易表面上風輕雲淡的,其實心裡也對孫策起了必殺之念。

奈何缺少機會,外加需要在袁術後方埋下一個隱患,否則李易早就開始動手段了,縱然不能讓孫策立刻身死,也肯定會讓他的當前處境艱難許多。

凌操小小發作了一下之後,見李易只是斟茶自飲,並沒有絲毫與他爭辯的意思,頓時讓凌操覺得自己好像一拳落在了空處,除去渾身不適,心中還隱隱有着一絲不安。

剛剛凌操只是下意識的反駁,然而冷靜之後,卻是發現李易說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這一路行來,凌操多次聽人說過李易身上有神異,能觀天識人,一個人到底有沒有才華,李易看一眼就能知道。

更誇張的,還有說李易背後有神物相助,對此凌操原本是不信的,但他到宛城不過半日,就聽說李易當初過新野的時候,城門守將不許李易入城,不料卻是有金龍載着李易跨越河道,直入城池。

當時那老頭說的有板有眼,凌操想質疑一下,老頭就跟他瞪眼,最後還是凌操點頭,老頭纔不跟他計較了。

凌操想到這裡,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拱手道:“操適才有些激動,冒犯了,還請襄侯見諒。”

說罷,凌操略一停頓,又問:“只是不知襄侯說的到底是真是假,此事事關重大,還望襄侯明示!”

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108章 賈詡第80章 屠村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68章 伏壽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701章 副院長第544章 一言爲定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682章 禁酒令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701章 副院長第262章 火炕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553章 女中王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633章 求收留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596章 途經豫州第600章 龐統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329章 張昭在徐州?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33章 董卓問計第737章 巡視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80章 屠村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540章 贈劍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616章 郭圖第448章 荊南人事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748章 蒸汽機第5章 待我歸來再飲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239章 牽機藥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271章 典韋東遊記(上)第31章 高順升官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321章 爲大漢而死,理所應當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222章 劉琦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547章 顧雍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397章 點將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771章 投降第653章 搏一搏第321章 爲大漢而死,理所應當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270章 準備坑黃祖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684章 大將軍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