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

一個被繩索捆綁的大漢倒在一堆亂草之中,衣服被扯開了,看神色半夢半醒,眼睛似睜還閉,迷迷糊糊的,旁邊一羣小孩子正一邊吃餅,一邊用不知從哪裡撿來的木棍戳在大漢身上。

小孩子沒多少力氣,那些小棍戳在身上只是疼一下,頂多有點破皮,不過一個壯年男子被一羣小孩子如此欺負,卻是太過屈辱了。

然而,讓人不解的是,即便如此,那大漢只是仰靠在牆壁上,一動不動,任由小孩子們施爲。

這漢子自然就是被典韋捆起來的那位了,本來因爲典韋的警告,雖然不少人看漢子不爽,卻也不敢,或者不屑於對一個被捆束之人做些什麼,但小孩子們就不一樣了。

這些小孩子先是貪嘴,壯着膽子拿走了典韋留給漢子的餅子,當時大漢楊靜微睜,似乎看了他們一眼,但沒有什麼反應,於是小孩子們的膽子就大了起來,開始着迷般的一點點的試探着大漢的底線,直到最後拿起了棍子。

而附近的大人們全程目睹,沒有一個人阻攔,畢竟小孩子喜歡淘氣很正常,管那麼多幹嘛?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這個大漢不知反抗,如同死狗一般的模樣,讓百姓們對這個能夠徒手殺狼的狠人漸漸的失去了畏懼。

這時,一個年紀稍微大點的孩子和一個小夥伴低聲說了幾句,然後幾個小子臉上全都露出了畏懼,且又帶着點興奮的神色,不過在那個大孩子壞笑着往前邁開步子,他們還是果斷跟了上去。

“你們幾個,都學着我!”

大孩子招呼了一聲,就要動手,卻不見小夥伴們迴應,正疑惑呢,就聽腦後風聲呼呼,沒等他反應過來,只聽“啪”的一聲,卻是腦瓜不知被誰拍了一巴掌,直抽得他眼冒金星。

大孩子還以爲那個小夥伴暗算他,轉過身張口就要罵,然而看到身後的人,卻是一下就被嚇住了,小臉煞白煞白的,杵在那裡一動不敢動。

大孩子的面前,李易面沉如水,那一巴掌就是他抽的,也把進城時的好心情給抽沒了。

因爲李易認出來了,那個靠在牆根的大漢就是凌操。

李易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才幾天沒見凌操怎麼就如此落魄了,而且任由孩童欺辱,連乞丐都不如。

那些史上留名之人,李易對其中大多數都是心存敬意的,或許,因爲立場與利益,很多時候在公共場合不得不黑他們一把,甚是不擇手段將之殺死,但如非必要,只要別真的惹惱了李易,李易願意將“士可殺不可辱”這一條進行到底。

而凌操這人,雖然因爲死的太早,沒能在歷史上留下太多筆墨,名聲甚至不及他兒子,但上次的短暫接觸,李易對凌操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再加上那封示警的書信很可能是凌操送來的,有這份關係在,李易怎麼能看到他受辱,於是果斷抽了那小屁孩一巴掌。

這時其他那些孩子也被嚇住了,全都不敢動,因爲李易可不是一個人,別看這回的對手是小孩子,但李易的護衛還是全都跟了過來,一個個人高馬大的圍上一圈,就像是烏雲蓋了半邊天,對小孩子來說威懾力簡直不要太大。

李易沒去管那些小孩子,嚇唬嚇唬他們也好,李易只是眉頭擰着目光落在凌操的身上。

凌操身上滿是酒氣,李易距離他一丈多遠,都能感覺到那嗆鼻的味道,很糙,顯然不是什麼好酒,而且,其中還夾雜着一股子的怪味,因爲凌操身上很髒,李易估計,怕是打上次見面後凌操都沒有清洗過。

不過讓李易納悶的是,凌操也不知是真醉還是假醉,李易打了那個小孩子後,發現凌操明顯動了一下,但之後就沒有別的動靜了,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但是,不管怎麼說,李易都不能這麼把凌操扔着,就吩咐兩個護衛讓他們小心查探一下凌操的情況。

其實原本李易是想自己去的,藉此表示親近,但想到凌操畢竟是孫策的人,而那封示警的信李易也只是覺得有可能是凌操送的,還不能完全確定,所以李易對凌操印象雖然好,卻不會輕易拿自己小命冒犯,萬一凌操一刀子扎過來,說不得就要一命嗚呼了。

這時,一箇中年漢子攙扶着一個老頭顫顫巍巍往李易這邊走了過來,李易的護衛們站位微微變化,擋在了兩人與李易之間,李易看了一眼,沒有再擺出之前那板着臉的樣子,還算客氣的拱了拱手主動問道:“敢問老丈,這裡是怎麼回事?”

那老頭見到李易這一行人也犯怵,奈何剛剛挨抽的是他親孫子,老頭再怕事,也得硬着頭皮過來。

現在見李易說話溫和,雖然是問詢,但語氣中並沒太多質問之意,老頭稍稍鬆了口氣,趕忙向李易行了一禮,解釋道:“是他們幾個孩童嬉鬧,不懂事,冒犯了尊駕,還請尊駕原諒。”

李易心裡呵呵,你們家孩子這麼欺負人了,居然一句嬉鬧就帶過了,果然,有些事情不管在什麼年代都是那麼一回事。

李易看了看四周,發現不少百姓都在往這邊瞧,只是礙於李易的陣勢,不敢靠近而已。

又瞧了瞧凌操那邊,見護衛示意凌操應該沒什麼大礙,李易感覺時間寬裕,沉吟了一下,便臉色一肅,指着那幾個孩童問道:“老丈認爲他們是在嬉鬧?”

老頭心裡頓時一個咯噔,那幾個孩子也感覺到李易語氣不善,剛剛因爲自家長輩過來生出的那丁點安全感頓時煙消雲散,只剩下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老頭不過是年紀大,經歷的事情稍多,在附近有些威望,年輕人們也敬重他,此外並沒什麼大本事,因此驟然碰到李易這明顯有找茬嫌疑的問話,一時間白鬍子抖啊抖的,根本不敢輕易開口。

李易見老頭被他一句話就問的“無言以對”,便收回了目光,免得把人嚇壞了,然後李易對着四方拱了拱手,朗聲道:“陽泉的諸位鄉親父老,李某有話要說!”

一衆百姓不明所以,不過見李易模樣不像是兇惡之人,所以除了那些孩童的父母,倒也不是太過害怕,便慢慢的向李易靠近了些,想聽聽李易會說些什麼。

李易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又向老頭問道:“我看老丈年邁,身體肯定不如壯年,但是我想知道,老丈在家中,可有兒子兒媳因你老邁就欺辱於你?”

老頭連連搖頭否認,那個扶着他的漢子更是大聲辯解道:“某從未有過不孝忤逆之舉!”

這時老頭也跟着解釋道:“我家大郎二郎都是忠厚孝順之人。”

老頭心裡七上八下的,完全摸不着李易的脈絡,忽然問他家兒子孝順不孝順,難道是想扣上不孝的名聲整治他們,這也太不合適了吧?

沒等老頭想明白,李易又問:“那左鄰右舍,或者其他不相熟之人,可有因爲你年邁,就欺辱於你?”

老頭還是搖頭,道:“我陽泉縣民風淳厚,從來未有那欺凌老弱……”

老頭正說着,話音忽的戛然而止,然後歪頭看向依然醉倒的凌操,他終於知道李易爲啥這麼問了。

就在老頭想着找什麼理由補救的時候,李易已經搶先指着凌操問道:“他與你家孫兒可有仇怨?”

老頭苦着臉搖搖頭,凌操前些天雖然看着有點瘋,既不討喜還有嚇唬人,但凌操除了毆打過幾個混子,還真沒欺負過普通百姓,老頭也不能睜眼說瞎話。

李易又問:“那他可與老丈,或者令郎有仇怨?”

老頭還是搖頭,皺巴巴的老臉更加尷尬了。

李易看了那孩子一眼,嘆息道:“既然此人不曾與你家有仇怨,那你家孩童趁他醉酒欺辱於他,你們爲何不出言勸阻?”

當李易目光掃過去的時候,一個小孩子下意識的將從凌操懷裡偷來的餅放到了身後,好像這樣李易就看不到了一般,而其他小孩子見狀也是有樣學樣,全都把餅藏道身後,老頭的孫子也不例外,卻不知道這樣一來,卻是跟主動認罪沒什麼兩樣。

李易嘴角微微抽動,雖然很惱火這幾個小孩子敢欺負凌操,但還是差點笑了出來。

李易故做掩飾的哼了一聲,道:“看來不單單欺辱於他,還奪了他的口糧是嗎?”

老頭兒子想說那些大餅是典韋送給凌操的,不算是偷了凌操的東西,但老頭比他曉事,直接深深一拜,說道:“都是草民管教無妨,讓這孩子做了錯事,冒犯了尊駕,草民之後定然對他嚴加管教,只是今日還請尊駕高擡貴手……”

“唉。”

李易感覺自己威嚴擺得差不多了,該轉換一下態度了,便輕嘆一聲,上前將老頭扶了起來,問道:“你那孫兒沒有冒犯我,我也不是陽泉官吏,不會對他做什麼,我之所以要說這些話,而是因爲我對諸位不放心啊。”

李易說諸位的時候,目光掃過周圍百姓,顯然李易口中的諸位是他們。

百姓們一個個面露疑惑,完全不明白李易的話,李易便“語重心長”的爲他們解釋道:“今日這些孩童見到有人醉臥道旁,便奪他口糧,又用棍棒毆打於他,而諸位身爲長者卻對此坐視不理,孩童便會認爲這樣做乃是理所應當!”

“今日他們欺辱一個醉倒之人,沒人勸阻,明日便去欺負那些無人護持的孤兒寡母,想來也難有多少人規勸,長此以往,等他們漸漸張達,便會覺得除了至親之外,天下弱者皆可欺凌,而到那時候諸位已經老邁,請問,他們將來會如何對待已經成爲弱者的諸位?”

百姓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他們怎麼都沒想到,不過幾個小孩子戲弄一下醉漢罷了,怎麼被面前這年輕人一番剖析,眨眼就成了如此嚴重的大事?

雖然感覺告訴他們這種情況不大可能發生,但他們又沒人能夠都否認,因爲李易講的實在是太有道理了,於是,這些百姓想了想,看那些小孩子的目光就有些不善了。

當然,畢竟都是街坊鄰里,倒也不會把這些孩子怎麼樣,不過將來很長一段的時間裡他們的日子不好過是肯定了。

那老頭雖然不認識幾個字,但也知道李易說的有道理,而且人老成精,已經確定李易不是對他們真的有惡意,更不會把這些孩子怎麼着,便讓兒子扶着他上前,擡手兩個大巴掌拍在了那孩子的腦門上,呵斥道:“叫你不學好,叫你欺負人,要不是今天這位……先生指點,你將來就要成了對街劉三賴子那樣的人了知不知道!”

打完了,老頭又扯着小孫子的脖領子,一邊按着他腦袋給李易行禮,一邊陪笑道:“尊駕教訓的是,唉,幸好今日遇到尊駕,不然我等愚笨之人,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想明白這個道理,不知可否告知尊駕名號,我等日後也好在心中牢記尊駕教誨。”

李易等得就是老頭問他名號,要知道,李易能攛掇典韋到處拉仇恨揚名,李易自己又豈會是安分的人?

只不過李易的方式相對委婉,比較注意吃相,不像典韋那麼直接罷了。

李易輕輕擺手,故作淡然道:“李某隻是個恰好路過的凡夫俗子,姓名不提也罷,不過李某性子有些直,最見不得那不平之事,但凡遇到,總是要管一管的。”

老頭趕忙附和道:“尊駕高義。”

李易微微一笑,要含蓄嘛,直接報名字太沒格調了,而且,龍已經畫好了,他還需要“點睛”呢。

李易又看了看那個倒黴孩子,這娃已經被他爺爺打的腦門都紅了,一個勁的吸鼻子,一邊無聲的嗚咽,就是不敢出聲。

李易上前一步,摸了摸那孩子的腦袋,輕聲問道:“打疼了吧?”

孩子沒出聲,只是一個勁的搖頭。

李易呵呵笑了笑,又伸手點了點其他那些孩子,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方纔之過不可再犯,而且相見即是有緣,今日,我就送你們一句話,今後要好好記住了,知道麼?”

孩子們還在發愣,但老頭和幾個疑似其他孩子父母的人將孩子們的腦地按了下去,同時老頭向李易躬身道:“尊駕請講!”

李易點點頭,然後用力拍了拍那孩子的肩膀,朗聲道:“爲人者,當持中守正,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如此方能不負父母養育之恩,進而賢達,然後報效國家,不枉做一回堂堂男兒!”

第599章 段煨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394章 徵南將軍!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613章 修仙第441章 南郡之變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12章 還請公明拭目以待第96章 祖茂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99章 三拜第226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674章 前進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619章 甄姜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310章 請留步第712章 袁譚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348章 王璨第746章 分紅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194章 不勝而勝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270章 準備坑黃祖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62章 火炕第73章 殺盡不法之徒第68章 伏壽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第68章 伏壽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321章 爲大漢而死,理所應當第420章 道不同第394章 徵南將軍!第516章 運氣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119章 站樁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164章 讓權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67章 保命靈藥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196章 只爲取爾性命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